『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該如何成為好老師呢
父母應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而且也應該正確引導孩子的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名好老師。父母的行為的確會進一步影響孩子,因此,父母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而且也應該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
大多數孩子都會下意識地模仿父母的行為,而且也會聽從父母的教誨。當父母能夠運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時,孩子就能夠成為更加優秀的人;而如果方式錯誤的話,孩子可能會誤入歧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該如何成為好老師呢?我認為父母應該這么做:
一、以身作則。
如果想要成為孩子的好老師的話,那麼我們就一定要以身作則,而且也應該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典範。當我們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並且做出正確的選擇時,孩子就能夠受到我們的影響,而且也能夠耳濡目染。所以我們應當逐漸改變自己的壞習慣,並且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只有這樣做,孩子才會受到更好的教育。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措施。
『貳』 父母怎樣才能成為孩子的好老師
從孩子開始孕育,爸媽就要開始當早教老師。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家長也要負起教育的責任。不過如何當孩子的老師時常很困擾著我們的家長。
不一定要買很多很貴的書給寶寶學習,也不一定要給寶寶送很貴的早教班,最好的早教就在我們父母的身上。「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這句話確實是經典,只有父母做好了,孩子才會做得更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為讓孩子獲得最好的教育,家長們往往從十月懷胎就開始學習各種教育理念。其實,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影響,莫過於生活中的「言傳身教」。而一些不正確的言談舉止,往往會讓孩子潛移默化地「變壞」,家長卻渾然不覺。在教育專家眼裡,以下9中行為是作為家長的大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別做這9種家長
1、不耐煩。為生活打拚的新爸媽往往頂著生活的壓力,下班回家,更容易對孩子失去耐心。比如孩子哭了,會順口說出「怎麼老是哭,真是個煩人精」。家長的不耐煩有自己的理由,但一時的發泄卻會在孩子心中埋下不被愛的陰影。如果不想孩子沒有耐心,那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吧。
2、不迴避。總跟愛人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當著孩子的面吵翻天,家長的敵對、爭吵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心理學家尼古拉斯·瓦爾什博士研究發現,父母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可能導致他們成年後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夫妻間有矛盾要解決,應考慮孩子的心理感受,盡量控制情緒,不要任意發泄。如果非吵不可,也應避開子女。
3、太大方。許多家長對自己苛刻,捨不得吃穿,卻對孩子很大方,尤其是在「富養女」的指導思想下,不少父母對女兒慣得更厲害。但是,家長這種「偏執」的溺愛,會使孩子只懂得索取,不懂得付出。
4、不關心。孩子放學,父母總會習慣性地問:「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但若一邊問,一邊整理房間或繼續工作,就好像在告訴孩子,我只是隨便問問,並不關心你的答案。孩子感受到了不被尊重,並學會了敷衍。
5、愛比較。自古至今,中國孩子都生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之下,父母也有意無意地把「誰家孩子比你強」掛在嘴邊。家長總是拿其他孩子為標准,來衡量自己的孩子,一方面會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別人比較上,以至於容易受他人影響;另一方面,孩子可能養成善妒的壞習慣。
6、愛抱怨。父母做菜咸了抱怨、家裡停水停電抱怨、配偶忘了買菜也抱怨……抱怨就像流感一樣會傳染,尤其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家長總抱怨,孩子長大後就會變得只會責備和埋怨別人,不會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問題。
7、無秩序。比如,開車帶孩子出門,在沒有攝像頭、沒警察的地方闖紅燈,這無疑是在告訴孩子:只要不被抓住,做什麼都可以。
8、亂丟東西。如果家長回家就把衣服、包隨手亂丟,早上起來花十來分鍾才能找出成對的襪子,這樣隨手亂丟東西的壞習慣,會讓孩子養成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的習慣。
9、言行不一。有些人在家鼓勵孩子學習「孔融讓梨」,出門卻跟老人、兒童搶位子;在家教育孩子要愛護公物,到公園卻肆意踩踏草地,或讓孩子爬到雕塑上擺造型。家長說一套做一套,孩子長大後會很難堅守自己的道德操守。
父母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這孩子。做孩子的玩伴,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從生活中去影響他們 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幫他們解決一切你所能解決的問題,空閑時間多和他們呆在一起。最重要的是 讓家長在孩子心中形成一個榜樣,讓孩子從此崇拜家長。
『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如何當好呢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平時在生活中也一定要多關心自己的孩子,而且我們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果你希望孩子非常的優秀,而且你也希望自己的教育方式非常好,那麼我們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善於引導孩子。
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一定要多觀察孩子,這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小孩子不開心,或者是小孩子在學習當中遇到問題了,我們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幫助小孩子解決這樣的問題。所以大家也一定要做好准備,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太緊張,而且我們一定要及時跟孩子進行溝通。
『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該如何做好呢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是非常贊同這個觀點的,從這句話里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當中扮演的這個角色是無可代替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的性格品德養成都會產生影響,所以作為父母應該要教會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讓他們在成長的路上養成良好的性格,高尚的品德,才會讓他以後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順。那作為父母該怎樣來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又該如何做呢?
在育兒的路上,家長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要做到與時俱進,要走進孩子的思想世界裡,才能更好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孩子最切實際的幫助,孩子在未來的成長道路當中,才能夠很好地端正自己的態度,努力走出屬於他自己的一片天地,讓自己活得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