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何家長不願孩子上職業高中
職業高中也就是普通人口中的「技校」,雖然國家一直大力地去發展職業高中,散稿舉但由於人們心中認定的觀念,覺得讀職高沒前途,還不如直接出去找工作學手藝,寧可讀差的高中也不願意讀技校,而且大部分的職高在軟體設置、管理、學風方面都是比較差的,所以很多家長就不願意把孩子送去職業高中,覺得浪費時間。下面我來詳細總結一下原因:
1、職業高中在招生上的生源通常是比較差的,這種情況下特殊家庭的孩子就會比較多,在學風、管理上會比較差
2、學歷太低,即使有技術也很難,在社會上職高學歷也是深受歧視的,況且在我國一線工人的工資並不高,權益也難以保障。
3、職高教育並不受重視,發展起來較困難。很多時候在技校學習技術還不如自己直接去找一個師傅學到得多。
職業教育學校對這些沒有相應文化底蘊的學生,在教學方面沒有有效的辦法認真地完成教學計劃。比如,職高要學電工學,才能學電子電路(不是學完初中物理那點電學知識就是學電工學了),可是在職高文化課只開設半年或一年,普高開設至少兩年,所以職高的學生現實點講,只能學一些不需要多深文化底蘊的技能,叫普工也可叫熟練工也行。學生在職業教育學校學到的技能充其量只是個皮毛,按照以前學徒制講,敬彎相當於剛入門未沖碧出徒。還不如直接工作找師傅學習。
面對目前的職高高中招生計劃,即使不願意很多時候也沒辦法,當然孩子真的考不上高中的話有什麼辦法補救呢?
選擇復讀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再給孩子一次機會,當然要經過孩子的同意,不然也於事無補,有了上一次的經驗在學習上應該有更多的借鑒性,知道如何規劃,而且有了一次失敗的教訓,也會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認真對待,如果經過復讀能順利考上普通高中當然是皆大歡喜!
中專升大專
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學生也可以採取「曲線救國」的方式,通過讀中專,再去讀大專,也能夠獲得大學學歷,現在很多中專也是可以提供大專的升學渠道的。
總結:其實如果孩子自己願意去讀職業高中也是可以的,讓孩子慢慢了解自己,與孩子多溝通未來的道路才是最重要的,很多職高的孩子都迷茫渾渾噩噩,作為家長一定要和他溝通溝通,多關心引導孩子去學習知識!
⑵ 我父母不讓我讀技校我恨他們,害我初中畢業就出去找工作,氣死!
能怪誰呢?讀書真的這么難嗎? 連考個職高都考不上,你這種人,一點責任感都沒有,讀書不好好讀,你現在爭氣點還來的及,努力一把,別再混日子了。
⑶ 我恨父母 他們為什麼不讓我上職高
天底下最大的謊言,莫過於:父母都是愛小孩的。我在父母的吵架中長大,我也恨過父母,為什麼要生下我,把他們的痛苦帶給我。我問他們為什麼都已經到了非常厭惡對方的程度,還是要維持這段婚姻,他們說:「要不是因為你,我們早離婚了!」我就更恨他們更想去死了。。。
我也想過,因為覺得痛苦,所以不要結婚,不要生小孩,不要把這份痛苦帶給別人,就讓痛苦在自己這里結束。
看過這樣的一個句子:很多時候,活著不是因為眷戀生,而是因為沒有勇氣死。我也確實是因為沒有勇氣去死,所以才活到了現在。那時候的我,想死,想一了百了,想過安樂死,那樣至少死的時候是不痛苦的。
如今,我從大學畢業離開家,工作了幾年,到現在已經好多年了。我自己一個人生活,活得很平淡。確實,過去的痛苦確實銘刻在我的心裡,是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痕。但是,我現在也活得好好的,雖然,有開心的時候,也有不開心的時候。
現在,我用自己的錢養活自己,假期的時候偶爾寵自己吃一些甜食一些衣服,雖然我做不了大人物,我覺得,這樣,就很好了。我身邊也有父母都很和睦的同事,但是她們並不都比我快樂。有時候,如果沒有經歷過痛苦,是不會懂得珍惜幸福的。
等你過了十幾年之後,再回頭來看自己曾經的這段過去,就會覺得很平靜了。畢竟對我們來說,父母都是過去時了,我們以後的人生還很長,很長。。。
⑷ 我怨恨父母不讓我讀大專有錯嗎
現在覺得上大專壓力不大,可是在當時或許對家庭還是挺有壓力的。人的命運不是上過學就能改變的,你身邊跟你差不多的人,學歷也有很高的,做的工作不也跟你一樣嘛,學會寬慰自己,既然改變不了,就去學著接受,在現有的條件下去改變才更符合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