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女不尊重父母的現象為何越來越普遍
經常看到或聽到身邊的許多子女與父母吵架的現象,而且有些父母老了之後子女不管的現象那也是時有發生,有的甚至出現子女打罵父母的現象,這些現象其實都是子女不尊重父母的表現。中國講究孝道那是傳統,在過去,子女不敢頂嘴父母,子女孝敬、贍養父母即子女尊重父母那是天經地義之事,而現在,子女不但與父母吵架那是比較普遍的現象,而且子女養老那也越來越成為一種傳說,可以說子女不尊重父母那是越來越普遍。
為什麼子女不尊重父母的現象會越來越普遍?當然與子女的個人修養、品德、尤其是經濟能力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子女的修養、品德、經濟能力等方面其實都與父母自己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從丁丁所理解的角度來看,至少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時代與科學發展的必然規律。現在早已不是三綱五常的年代,父母絕對權威的規矩那早已打破,更隨著科學的日新月異,父母掌握的一些知識或技能越來越容易被子女超越,特別是現在的就業、賺錢、生存方式多樣化,子女對父母的絕對盲從已不可能再現,子女與父母之間更多的是相互探討,並且最終是事實為依據。所以,父母在子女心中的神秘性、威嚴感早已不存在,尊重父母不再以盲從成為最好的表現方式,更多的只是體現子女對父母的一種生養的感恩。
二是許多父母自己的做人方式讓子女越來越反感。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也是第一位老師,但是,許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子女的成長,往往是說一套做一套,如父母一般都會教育子女要注意安全,但自己過馬路時根本不注意紅綠燈,這讓正在長大的子女很疑惑甚至反感;如父母也會教育子女講文明,可自己一開口就爆粗口;如父母一般會教育子女要講究公平,但經常在子女面前表現出有便宜就占;如父母會要求子女有愛心,但自己卻從來不表現出愛心。另外,父母為了子女在學校受到老師的重視,逢年過節等日子會給老師包紅包,這很容易誤導孩子,認為錢可以解決一切,這也應該是中國腐敗產生的最重要根源。還有的父母有各種不良習慣,如打牌賭博、抽煙酗酒,有的甚至包養小三、做別人的情婦等,讓自己的孩子很早就沾上了各種不良習氣等等,父母的這些生活細節很容易給正在成長的子女帶來各種壞的影響,一旦子女在未來因此而出現問題,最經常的感嘆是父母當年沒有教育好我,或者說父母當年這樣做把我害了,其實,也不是父母沒有教,而是許多父母口是心非,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讓子女對父母的言行越來越感到困惑,也就不可能從內心去尊重自己的父母。
三是父母對子女的溺愛讓子女根本不知父母為何要尊重。在少子女尤其是獨生子女年代,父母將所有的愛都傾注給了孩子,生怕孩子受到各種委屈,孩子有什麼要求,總是想方設法去滿足,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就是自己拿來驅使的,父母就是來實現自己願望的,這樣,父母必須達到子女提出的各種要求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正是父母從小對子女的各種溺愛,沒有想到自己終有一天不可能滿足子女的要求,也沒有想到自己將來也需要子女的關懷。所以,在許多孩子看來,父母對他們好是正常,他們對父母好就不是正常了,正如子女的孩子,他們認為父母帶甚至由父母撫養那都是義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還有,子女購房子,買車子,那都應該是父母的義務,否則,就牢騷滿腹,甚至以不養他們老來威脅,有的甚至打罵自己的父母沒有本事,要趕父母出家的現象也是時有發生,即使如此,有的父母為了子女掏空所有積蓄之後,同樣有被子女趕出家門的現象,特別是當自己有需要如生病要錢醫治的時候,子女往往拒絕出錢治療,這些現象,許多都是父母自己溺愛的結果,讓子女不知道自己也有應盡的義務,正如父母當年撫養他們一樣。
四是有些父母確實比較自私,不讓子女學到更多的生存本領。養兒防老,那是中國的傳統,而且即使在中國的法律中,子女養老那是也法定的義務。所以,一些父母生兒育女,不是想到自己有責任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學到更多的生存本領,而是只想孩子更早去賺錢,補貼家用,這方面丁丁深有體會,當年,與丁丁同齡的許多孩子很早就失學了,他們會外出打工掙錢,而我的父母堅持讓我們幾姊妹讀書,最終我們都改變了命運,我們的父母雖然當年比較辛苦,但他們的晚年比那些要子女很早就去打工的父母要幸福,因為我們不但懂得感恩,而且有能力感恩。這種現象在現在依然比較普遍,尤其在農村,如丁丁一親戚,孩子才不到15歲,因為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其父母就准備讓他去打工,丁丁多次勸他們要讓孩子多讀點書,他們一句話沒錢供他讀書,再說,現在讀書又沒有什麼作用了,丁丁反復給他們講道理,舉事例,他們同樣以身邊的尤其是過去的事例來反駁,還說自己當年父母同樣沒有讓他們讀多少書,那也不活到現在了嗎?丁丁問他們現在尊重、孝順父母了嗎?他們最後煩了說「我沒有錢供他讀書,你可不可以出錢供他讀書,這我不反對。」這樣的父母,其孩子將來長大成人後,會尊重自己的父母嗎?會有能力尊重自己的父母嗎?因為孝順父母,尊重父母同樣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如果自己的生存都有困難,那孝順父母、尊重父母就只能是空談。
五是有些父母很會享受,只提子女義務,不提自己也有責任。在現實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父母做得確實有些欠缺,當子女結婚之後,他們就認為自己該享受了,子女就應該孝敬他們了,而這個時候自己才50歲左右,既沒有疾病,而且也能夠工作,可他們只談子女的義務,向子女提各種條件,從不替子女想想,子女現在剛成家,有各種困難,但有些父母就是不管,天天嚷著他們生了他(她),養了他(她),現在,他們已經完成義務了,該是子女回報養他們的時候了。這樣只會享受的父母雖然在現實中比較少,但不代表沒有,而且在我們的身邊,這樣的現象同樣存在,但這樣的父母能夠得到子女的尊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的一些子女不尊重父母,既有子女的責任,同樣有父母的責任,尤其是有些父母要懂得與時俱進,時代不同了,養兒防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特別是父母在撫養子女時,同樣要盡自己的責任,要身體力行,不但要讓子女養成良好的品德,更要讓子女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領,讓子女成年之後能夠在更高的平台上獲得更多的收入,這樣才能讓子女有能力有條件來孝順父母、尊重父母。天下沒有子女不願意孝順和尊重父母,但孝順和尊重父母同樣要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所以,孝順和尊重父母,首先是經濟,其次是品德,而這兩方面,都與父母自己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子女不尊重父母往往父母自己造成的。
2. 為什麼嬌生慣養的孩子這么自私自利不這么懂事從來不體會父母用心良苦
孩子極度自私怎麼辦?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整體提高了很多,但是依舊有很多家長反映,現在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自私了,一點也不懂得感恩,從來不會體諒父母多辛苦。難道孩子的自私自利是天生的嗎?父母又該怎麼做出正確的引導?
孩子極度自私的原因有哪些?
1、獨生子女嬌生慣養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兩個家庭結合後,家裡就這么一個孩子,兩家人都會十分寵愛甚至溺愛,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會盡量滿足,有什麼好的都會先給孩子。這種滿足跟溺愛會一直滲透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想不自私都難。
2、家長用物質來彌補缺失的陪伴
很多父母因為太忙了沒時間陪伴孩子,心裡會覺得內疚,於是就想用物質方面來補償孩子。而這樣的做法就會滋長孩子對物質的索取。在家長用這種方式不斷滿足孩子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孩子對物質的慾望會不斷增加,而這也是孩子產生自私的根源。
3、不讓孩子參與家裡的瑣事
其實現在孩子的壓力也很大,平時學習任務比較重,因此很多家長幾乎不會讓孩子管任何生活瑣事。其實這種善意的愛,恰恰讓孩子形成了自私的性格。就算孩子考上了好的大學,他也會覺得這是他自己努力的成果,跟父母並沒有多大關系。
4、個別父母的不良行為
有些家長本身就很自私,平時喜歡斤斤計較、佔小便宜,認為自己什麼都是對的,什麼事都要推脫責任,不承擔過錯,也不喜歡幫助別人。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由於耳濡目染,難免也會出現自私自利的問題。
孩子極度自私父母怎麼教育?
1、明白想要獲取就要付出
就算家庭經濟好,也不要只把孩子只懂享受的環境中,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慾望要與義務對等,不要只顧著享受。比如當跟長輩在一起的時候,家長要教會孩子要懂得尊重長者,要懂得關心別人。媽媽在做家務的時候,也不要忘記讓孩子上前學學幫下忙,適當的家務會讓孩子對勞動和付出有相應的概念。
2、不過份溺愛孩子
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家長都不要過分溺愛孩子。正確的家庭教育要有原則,不能遷就和溺愛。孩子的要求要合理滿足,不合理一定不予滿足。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著最直接、最持久的影響作用,父母要為孩子樹立學習的良好榜樣,以實際行動教育、影響孩子。
3、教孩子學會分享
很多孩子自私還體現在小氣這方面,並且橫行霸道,因此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孩子心性的鍛煉。可以讓孩子學會照顧一隻寵物,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有了牽掛和顧慮,學會照顧寵物,也會將自己的零食留一口給寵物吃。實踐證明,養只小貓小狗是最能鍛煉孩子不自私、會分享的方法
3. 孩子過於自私冷漠,不懂心疼父母,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引言:家長發現孩子根本就不懂得體諒自己,就要了解孩子變成這樣的原因。如果一個父母總是不關心孩子,孩子也沒有辦法得到好的發展,孩子會覺得自己只是父母的一個學習機器,父母根本不愛自己。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孩子過於自私冷漠,不懂心疼父母,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4. 獨生子女為什麼容易自私
你好,我朋友在獨生子女待到百分之幾的白帶一般都是自私,在很多人心目中,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可以得到百分百的愛。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獨生子女可以獲得父母全部的關心、獨生子女可以獲得父母全方位的保護,以及獨生子女可以擁有全部的生活資源這三方面原因。
1,獨生子女可以獲得來自父母的蘆輪橘全部關心和愛護。
獨生子女家庭里只有一個孩子。……正因為如此,父母的全部關心和愛護就都給了這個孩子。這就是獨生子女可以得到百分百的愛的根本原因所在。
……正因為得到了父母全部的關心和愛護,獨生子女所獲得的就是父母的全部心意,這種心意,就是父母對孩子最真摯的愛。
2,父母可以對桐豎獨生子女進行全方位的保護。
獨生子女作為家中唯一的孩子,自然會受到父母的重視。
……正因為如此,父母對於自己這唯一的孩子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給予他最充分的保護。……這樣的保護對於孩子來說,可以獲得最理想的成長環境,使自己早日長大、成才,這一切都是在父母全心全意的保護之下所獲得的。這也是獨生子女可以獲得百分百的愛的具體體現。
3,獨生子女擁有全部的家庭生活資源。
獨生子女可以得到百分百的愛的另一個具體體現,就是他可以擁有全部的家庭生活資源。……與父母的關心、愛護以及全方位保護相比,這方面因素給人留下的印象更深。……具體來說,獨生子女的生活條件是最優越的,他可陪團以獲得家裡的一切,無論是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他所獲得的資源是最為充沛的。
……正是因為這方面表現,才會給人留下獨生子女擁有百分百的愛這一深刻印象。
5. 孩子性格太過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哪些原因可能導致這樣的性格
孩子的很多自私行為都是從家長身上學到的!現豎野在家長都送孩子去學校要到小學畢業,甚至初高中都有父母接送上下學。在社會上闖盪幾年等成家立業了開始經營自己的家的時候才會開始慢慢地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希望做父母的,特別是爺爺奶奶,端正對孩子的教育觀念。否則,會毀了孩子的一生!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來概括就是那個意思了。導致獨生子女大都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較少顧忌父母的感受。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學會分享,在分享的腔纖春時候孩子就能慢慢的改掉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的看法,讓孩子知道別人也是有優點的,讓孩子去學習別人的優點。如果孩子在做任務的時候不知道規則意識,父母也可以給孩子講一講,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讓孩子慢慢的去學會挑戰。
6. 為什麼獨生子女容易自私,脾氣暴躁呢
這世間怕是沒有任何一種情感可以超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了。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深沉的,是無私的,是值得感恩的。尤其是獨生子女,母親辛苦的懷胎十月,經歷了難以言明的痛苦生下了自己的寶貝,從此以後,老激將自己最好的都給了自己的孩子,給他無限愛,不斷撫養他長大,教會他做人的道理,不斷地看到自己的孩子慢慢成長。父母會為自己的孩子生病而焦急,會為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而哭泣,會為自己的孩子開心而開心,為在自己的孩子犯錯後嚴厲教育然後默默幫自己豎含檔的孩子收尾,父母對自己的孩子付出了無限的精力和無數的愛。
對於獨生子女來說,父母是天,父母是自己最應該感恩的人,也是自己最應該報答的人。因為他們辛苦養育自己,並盡自己所能給了自己最好的東西。
因為父母給自己了無數的關愛,獨生子女余亂與自己的父母關系也是非常好。我的一些朋友,活潑善良,每天都很開心,這背後都離不開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容易使孩子一步步走向深淵。誠然,在成為獨生子女的日子裡,一般來說因為家裡只有一個孩子,所以他們多半都能得到家長全部的愛,甚至更多的愛,這樣一來愛就變成了溺愛,教育也成了畸形之教育。在這個時候,孩子很有可能會染上一些成長疾病,比如過分驕傲自大,囂張跋扈等等,當然,這還只是膚淺的孩子內心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更多。
7. 孩子為什麼會恨父母
雙方都有責任,需要進行良好的溝通,我研究心理學的
8. 獨生子女為什麼會更自私
對於我們這些80後和我們之後的90後,00後而言,絕大多數人都是在獨生子女家庭的條件下所成長的,很多人認為我們這些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的孩子是比較孤獨的,因為自己沒有兄弟姐妹,但是又有很多人認為我們是比較幸福的,因為我們能夠得到來自父母100%的愛,但是很多時候,對於一些獨生子女而言,他們所得到的這種100%的愛,未必褲答雹是他們內心所期待和嚮往的。
因為對於很多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的孩子來說,雖然在物質上能夠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滿足,而且父母往往會將全部的愛都傾注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對於很多獨生子女而言,他們往往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一定的困,那就是自己的父母往往對於自己也有著過高的期望,正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對於他們往往也會施加著很大的影響與壓力,比如說會盡可能的讓這些子女努力的學習,而且很多學習的內容未必是這些獨生子女所喜歡的,但是還是會強迫他們的子女學下去,雖然說對於這些父母而言,這是一種100%的愛,但是對於他們的子女而言,這樣的愛未免顯得過於的沉重。
而另一方面,對於很多父母而言,自己的孩子是獨生子女的緣故,所以對於自己的孩子會給予100%的愛,但是這種100%的愛在很大舉埋程度上也會成為一種溺愛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父母捨不得批評教育,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愛,這樣的教育方式反而並不利於自己的孩子成長,反而會讓自己的孩子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甚至這樣的教育方式會害了自己的孩子,所以對於獨生子女而言,能夠得到來自父母100%的愛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父母而言,也應該找到真正正確教育自己孩子的方式,能夠以一種正確的態度來愛自己的孩子,這樣才是對胡帆自己孩子真正的負責。
9. 孩子親情觀念淡薄,對父母漠不關心,可能導致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親情觀念淡薄,對父母漠不關心,可能導致的原因是什麼?
不是所有的子女都對父母冷漠,孝順父母的還是佔大多數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一面鏡子,從小溺愛長大或者被虐待長大的孩子一般都對父母比較冷漠。在當今社會由於生活節奏緊,工作壓力大,社會應酬多,情感分部廣有一定關系,也與父母與子女在成長過程中的親和力和甜蜜度有關系。
單親家庭的孩子所獲得的愛至少是不健全的,他們出生社會對家庭的認知,對父母的情感自然也是單方面的,因從小缺失的愛會在心靈深處產生孤獨和缺失,終身都彌補不起來,世上只有愛了,才會有被愛,這種情感是相互的,對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