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是什麼呢
父母對我的影響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位老師,我也不例外,在我成長的漫漫長河裡,父母在我性格塑造及人生態度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我以後的歲月中,我為人處世的態度與方式無不與我的父母息息相關。
有些報告顯示,孩子在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常以父母為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勢和性格特徵。嬰幼兒對父母的態度特別敏感,父母的言行舉止足以影響孩子的情緒、意志和行為,久而久之化為孩子的性格。也許我的父母並不懂得這些理論,但他們知道什麼叫言傳身教,他們時刻保持著樂觀開朗,並把全部的愛傾注於我。在我的記憶里,我的父母從沒有吵過架,他們有事總是會讓我一起參與討論。等我長大了一點,懂事一點,父母時刻提醒我,做人要誠實,做錯事不要緊,可怕的是錯了不敢認,在我的學習與生活里,他們時刻不忘給我鼓勵,成績好了,他們會替我高興並提醒我不要驕傲,成績差了他們會安慰我:成績不好並不代表你差,只要你努力了就可以了。
高爾基說:「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有力。意志使人的行動更為自覺,能在活動中獨立完成的任務。除了在性格方面,在意志方面,父母也對我影響十分巨大。他們時刻教育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才有不斷的進取精神。父母經常引導我向長遠目標奮進。他們經常引導我把學習目標變成我的志向,並在平時對我嚴加督促,嚴格執行,絕不要拖鞋。在實際生活中更是隨時隨地磨練我的意志,將活動堅持到底,鼓勵我克服困難,實現目標。而且他們還經常教我掌握自我鍛煉意志。原子說的創造者道爾頓說:「如果我有什麼成績的話,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結果,而是勤奮和毅力的結果。」意志對人老將,比天資聰明更重要的多。因為,一切創造與發明和事業的成功,絕不是一帆風順的,要經歷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實現。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而現在的我要說:「如果我現在或以後有什麼成績的話,那不是我自己的功勞,那是我父母的努力得來的結果。」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的而父母深深影響了我,並給了我人生最大的財富,讓我形成熱情、直率、活潑、獨立、大膽、自信、既不屈服權威、又尊重別人的性格。
當我們「哇哇」墜地的那一時起我們就一直受著身邊人的影響,而這時身邊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這是在我們上學前就已經打好的基礎,我們帶著父母給予我們的影響力與新出現在我們身邊的一些人交往著,對方會傳來褒貶的反饋,而我們也是帶著父母給予我們的影響力分析著這些反饋,其正面的結果就是正確上的正確,負面的結果就是錯誤上的錯誤。父母應從以下五點注意教育兒女:
A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情感交流,是培養寶寶情商的前提。寶寶年齡越小,越需要成人的愛撫,給寶寶足夠的肌膚刺激,給他們帶來滿足感和安全感。對1歲以下的寶寶,父母應多撫摸、摟抱、親吻、輕拍他們;每天保證兩個小時以上的"談話"時間,即使寶寶聽不懂你說的,也能從你的表情中感到你對他的態度;給寶寶聽兒歌和音樂,讓他從優美的旋律中獲得情感的滿足,你會發現,幾個月的小寶寶,也能隨著樂曲的節奏手舞足蹈。藉助這些方法,與之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這對寶寶情商的發展十分重要。
B 保持恰當的說話方式
父母與寶寶說話的方式,會深深影響寶寶從周圍環境中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也影響到寶寶的與人交往。一個復雜的口頭請求,能鼓勵寶寶去思考自己的行為,將其行為與周圍的人和事進行聯系,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時能以更成熟的方式做出反應。父母與孩子之間良好的語言交流,能幫助寶寶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培養良好的心態。
C 准確傳達自己的情緒
高興、生氣、害怕、痛苦等是人的主要基本情緒。在寶寶有了最初的理解力之後,一般1歲以上,父母可利用生活中具體的小事,准確地向孩子傳達這些情緒。比如,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應表現出生氣的樣子,讓孩子體會到做錯事和生氣這種情緒有內在的聯系;當孩子表現得出色時,父母應向他們展示高興、興奮的情緒狀態……久而久之,孩子會從父母身上學會辨別這些情緒,體會這些情緒給自身心理帶來的不同感受,促進孩子的情感健康地發展。
D 避免過於情緒化
要讓孩子學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首先要在孩子面前保持理智,做好表率。如果父母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就忍不住發脾氣、摔東西、歇斯底里,甚至拿孩子撒氣,孩子一不高興也會"照方抓葯",久而久之,缺乏涵養、性情暴躁,容易形成悲觀的性格,失去對挫折的"抗寒"能力。
E 給予孩子尊重和信任
尊重孩子的父母,也會得到孩子的尊重。同時,孩子也能從父母的一舉一動中,學會如何傾聽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意圖,順暢地和他人建立友善的關系。而你對寶寶的態度,也將決定他的自信程度和他對自己的態度:你的積極鼓勵,會堅定寶寶"爬坡"的勇氣,會使他成為一個能自我接納的、心理健康的人,愉快而信心十足地"啃"掉一塊又一塊硬骨頭。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元,具有生育、教育、經濟、消費、贍養等功能。家庭關系主要指夫妻關系、父母關系、子女關系。人一出生首先接觸的就是家庭。家庭功能運轉是否正常、結構是否完整、成員之間關系是否融洽等,對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都會產生不同影響。
夫妻關系失調會給子女身心造成許多消極影響。主要有:①孩子生活在充滿矛盾、父母要求總不一致的環境中,家庭氣氛缺乏安靜、平和、幸福、孩子則會自卑、孤僻、內向、發生病態心理的危險性劇增;②父母經常吵架,缺少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則會出現行為放縱,自製力不能剋制的現象;③夫妻關系不和,孩子得不到愛和關懷,這樣的孩子不願回家,很容易和有不良習慣的孩子混在一起,久而久之,極易做出對家庭對社會產生危害的舉動,甚至是違法的行為;④孩子往往對自己的雙親反感,甚至是怨恨。
❷ 父母對你影響最深的事情是什麼
父母對我影響最深的事情就是我做事的風格,因為在以前,我總是會比較拖拉,一點積極性也沒有,甚至是有時候必須要做的事情,我也會延遲時間,所以在那個時候,我的爸爸媽媽把我的這個觀點完全轉變了。
❸ 父母對你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父母這一輩子他們婚姻不幸福。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我的生活必須靠我自己,不能在感情上依賴別人。
但是我盡量避免我這種狀況對孩子的影響。其實我和我丈夫過得還算是蠻幸福。希望我和我丈夫能夠給孩子樹一個溫暖的榜樣。
感謝你的閱讀。
❹ 在成長中,父母對你影響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多方面的,簡單的有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穿衣風格等,重要的就會有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三觀,為人處事等方方面面,在這些眾多的影響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為人處事的方式的影響,我們在自己的一生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對待這些不同的人,我們就要有自己的為人處事的方式,如果你的為人處事的方式有問題,那麼你將會交不到朋友,對自己以後的生活等其他方面都會有影響,因為現在都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嘛,反過來你為人處事的方式好,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大家都願意和你一塊玩耍,那你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路自然而然就會寬很多,所以我覺得父母在為人處事方面的影響最大。
特別是小時候,我們家人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當然,影響最大的還是孩子的父母。因而,父母要做好榜樣的作用,經常和孩子多交流。不要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視他們,讓孩子心裡有什麼叛逆的想法。當然,父母間和和睦睦的對孩子將來的婚姻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哦。
如果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長大的孩子,那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爺爺奶奶了。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無法給孩子造成什麼深遠的影響,但是,卻會讓孩子對父母越來越疏遠。如果爺爺奶奶受教育程度高,不講粗話等等,行為舉止都很文明,那麼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會是文明的。如果是粗話連篇的話,那孩子就會也跟著粗話連篇了。
很多的留守兒童,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父母到底在哪,如果是長期不回家,他們可能就連父母的樣子都會記不清呢。這樣的孩子,其實挺可憐的,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然而,因為家庭條件受限,他們只能成為留守兒童。
總而言之,我們父母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人,要做好榜樣,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具體體現在的方面:如果父母在性格方面較為狂躁並且都不會做人處事話,那樣這樣的家長所需出來的孩子世好一般在性格方面就會比較的狂躁,在與他人相處時也遇到很多問題。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危害可以從孩子的性格及其小孩做人處事態度上看出。如果父母每天會花一定時間去學,天天都可以早起早睡,擁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習慣得話,那樣這樣的家長所需出來的孩子在讀書習慣和習慣上會變得特別的好,家長對孩子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小孩的思路層面,日常個人行為層面,父母用什麼樣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孩子也會學習到,隨後父母平日的個人行為不好,孩子也會教壞,所以父母要做一個好的榜樣。
❻ 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
親親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父對我傷害最大的事是,五年級的時候在爺爺家,吃完飯我在書房看書,我爸在另一個屋叫我過去,叫我第一聲沒應,叫第二聲才放下書過去,然後一腳把我蹬地上,手往後一撐,當時疼的滿地打滾。
第二天腫了誰也沒告訴,寫不了字被老師發現了打電話叫我爸帶我去醫院,拍片子是骨裂,醫生叫回家歇著,我又被送回學校,當時還特高興,因為一個星期不用寫作業。
然後那幾天我媽的態度是都怪我不聽話自作自受,我爸的態度是看著挺壯實脆的跟紙一樣,身體素質太差。
其實我爸是後悔的,養傷那幾天有空回家的時候就捎排骨補鈣,我媽也偷偷罵我爸太狠心,但是在我面前兩個人永遠是板著臉,我是家長我最大那種態度。
當家長的面子有時候真的不重要。
第二件事是電腦跟上網。小學的時候家裡有台586,後來換了個聯想天麟,算是大學選軟體專業的啟蒙吧。
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因為去網吧,抓回去打了幾輪以後跟我說考上重點初中就給上網,實際上當時劃片都能上,然後就考了個全市三百來名,再問上網的事就是你先把成績穩定住再說,再問就是你進步了再說,後來不問了,反正沒句實話。初三升高中,主動提起來,考上重點高中給你上網,已經高興不起來了,但是考試成績還是不錯,差幾分上重點班。依舊沒上網。
後來是我媽在單位沉迷偷菜,趕上單位統一裝寬頻,這才裝上。四五點鍾起來偷菜,不知道誰才是有網癮的那個。
第三件事,成年之前最後一次也是最徹底的一次失望。
我有一個發小,自作多情點說是青梅竹馬吧,很優秀的姑娘,我畢業那年她高一升高二,兩家一起吃飯的時候她媽媽提出來想帶著發小去西藏,點名讓我一起三個人去,我當然是滿心歡喜,爸媽猶豫一陣也答應了。回家以後就打算準備行李,被我爸攔住了,必須寫一份完整詳細的行程計劃跟應急預案,上網搜攻略,研究了兩天,寫了三四頁紙,不合格,不批准。
後來發小的媽媽請了年假陪發小去,我宅了一暑假。
後來發小大學里一邊給雜志寫稿,一邊滿世界跑,我爸一臉羨慕的說你就知道家裡蹲的時候,那感覺就是一道疤結痂了再給你撕開放放膿水,一遍一遍。
大三那年打工加省吃儉用攢了一千塊錢,一個人偷著買車票去了南京,回來爬被窩哭了一晚上。
以前的遺憾當你有能力了再去實現的時候,只能加重身不由己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