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應該預留多少錢給父母治病

應該預留多少錢給父母治病

發布時間:2023-05-10 22:18:49

⑴ 如果你三十多歲生病不久於人世 你覺得給父母留多少錢合適 算盡孝

三十兄橋嘩來消仔歲生病將別於人世,不管留多少錢都是無法盡孝的,父母那二十多年來對自己的羨行養育和愛護很難用金錢來衡量,他們對子女的愛也大多是無私的。

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圍內,盡可能留更多的錢給父母,讓父母在失去兒子後年老了也有足夠的資金來好好生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及時行孝吧。

⑵ 一個家庭留幾萬資金作為緊急備用金最為穩妥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崇尚“家和萬事興”的國家,所以在一個家庭裡面來說,維持和和氣氣,平平安安就是最好不過了。要是說到家庭里需要留下多少緊急備用金,在我看來還是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其實留備用金是一個特別好的做法,畢竟你不知道福氣跟災禍哪一個會先來。

⑶ 問下大家給父母花好幾十萬去甚至幾百萬你的大多積蓄去治病,你會覺得虧嗎靈魂拷問下大家的看法

一點兒都不虧,因為你的父母才是值得你付出,所有的人,你的父母給你的愛才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只有孝順自己的父母,這樣的人才可以交孝順父母的人是不會錯的,首先孝為天,所以說為父母花再多的錢,只要能夠挽救父母的心,能夠讓父母過得更加的幸福,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是能對得起自己良心的

⑷ 如果公婆重病需要很多錢,你會願意拿出所有積蓄為他們治病嗎

如果公婆重病需要很多錢,我會拿出90%的積蓄給他們治病,畢竟自己家裡也是需要生活支出的,但是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

⑸ 我去當上門女婿,我想給女方要10萬彩禮,用於給父親治病,合理嗎

中國以後上門女婿會越來越多的,我高此要只有一個女兒,我也找上門女婿,生了孩子性我家的性,我給20萬,我都願意。

去年有個有錢人看上我弟弟了 比我弟弟大四五歲

我們全家人一致不同意 我們只是普通的小市民 貧富差距太大了 價值觀 世界觀肯定也不同 後來我弟就回來了

可以,另外還得讓女方給你買車買房,還要加上你的名字(不管以後起不起作用都得加)。

婚後你主家,女方負責掙錢,每月定期把收入上交給你。

下班回家還要幫你做家務,還要陪你逛街,給你當出氣筒、搬運工。還要記得所有的節日,時不時的給你製造浪漫。

對你家人畢恭畢敬,你在家裡的地位必須是老大,岳父岳母去給你們看孩子,看大了回他們自己家,在你家住期間得看你臉色行事,以你為中心。

總之女人享受到的一切你都應該享受到,這才叫男女平等,否則就別去了,因為得不到這些權益你就虧了

上門女婿不是上崗工作,既然你有這種想法為什麼不去好好掙錢給你媽媽看病,何苦借入贅之際要10w,入贅已經很痛苦了,還有什麼理由向女方要錢,真的好無語

你都在訴求女的要彩禮怎麼怎麼的么[捂臉][捂臉][捂臉]上門了又有的說要彩禮合理,我的天,現在男的真不如女的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

為什麼女人是人,男人就不是人了,應該給彩禮的。做上門女婿就相當於嫁給女方了。給他們幹活,給他們掙錢,養活他們一家人。男女平等,男的女的都應該掙錢吧!只是男的多掙點,女的少掙點而已。

你要拾萬我看太少,要二十萬,看哪個女人嫁不出去給你,你一個大男人,不出去掙錢給父親看病,靠嫁女人,這辦法你也想得出,女人就這么不直錢嗎?

上門女婿不吃虧,不花錢白揀一個老婆,白得一個家當,只是名義上不好聽。女方給你十萬元彩禮不應該不合理,因為你是男人,得了十萬元彩禮你就是吃軟飯。你父母需要錢治病可以理解,你可以向女方以借的形式也不能以彩禮形式要十萬元。女少男多的今天,女方不是嫁不出也不是招不到上門女婿,憑什麼給你十萬元彩禮?你嫁到女方家裡你會十月懷胎生孩子嗎?如果會,別說十萬元彩禮,給二十萬彩禮也應該。如果不會,就別把自己當諜菜。就憑你倒插門沒出息,女方都不應滑鍵該給你一分錢彩禮。你連給父親十萬元看病錢也拿不出,女方肯要你做上門女婿就不錯,別做非份之想。

我是女方的話。如果咱們感情很好。未來公公病危。我有經濟能力的話會幫你的。啥彩禮不彩禮上門不上門的戚讓迅封建至極。人都快沒了。自家人計較這些有的沒的?

以後生孩子了一個跟你一個跟我。房子車子咱們一起努力掙。兩邊老人一起養。別糾結誰嫁誰娶了。結婚不是誰家少一個人誰家多一個人。而是兩個原生家庭都少了一個人。世界上多了一個小家庭。

希望你爸爸康復。家裡早日度過難關。

不是吧?一個大男人十萬塊錢都賺不到給父母治病?還想出這餿主意?真有這樣的好事也輪不到你。

⑹ 中年人買房之後應該留多少流動資金以供養老應急

20萬、50萬、100萬、200萬?因人而異,不可能要一個數值來統一衡量。筆者通過分析認為200萬存款可能是最低的保障要求。

要是已經退休多年,那手裡有個20、30或者50萬財富就很不錯了,至少沒有被全部啃老了。而且,如今的退休待遇也是不錯,像一般20年工齡繳納最低社保也是可以拿到接近3000元/月的退休金待遇,醫保也是比較完善。只要不是卧病在床,要請什麼保姆之類的開支大以外,基本上還是沒有多大問題圓基。

可要是如今才50歲左右,那麼到了退休年齡就是在2035年左右,壽命長的可以活到2060年,這樣問題就來了!那100萬、200萬的存款是肆腔謹否就可以高枕無憂呢?

我國老齡化也會也會越來越嚴重,到了2035年65歲以上的老人會到達25%,而且隨著出生人口比例的快速下降,就業人口比重也會跟著下降。從如今的繳納社保和退休人員數量比重的2:1,到了2040年就會接近1:1。在我國的現收現付制養老體系下,只有通過提高退休年齡(日本最新公布的退休年齡已經到了70歲),以及通過降低退休金的額度。以如今的1500元/月來計算,那麼未來1:1也就是如今的1500元/月退休金待遇,只能是基本溫飽的生活水平,還需要多元化的養老規劃才可能在老年之時享受到真正的退休美好生活。那麼多少的存款才能夠滿足像如今一樣的退休水平呢?

那就是要增加至少1500元/月的額外收入才能夠達到如今的3000元/月的退休基本水平,可貨幣貶值無法改變,20年後的4500元 5000元收入才值如今的1500元,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利率還會逐步下降,那麼未來年利息能夠達到2.5%就已經不錯了。要增加4500 5000元的年利息收入至少需要200萬才能夠滿足要求。可如今要在退休之前存足200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隻能從多元化養老方式來實現,最重要的財富積累還是在房產。要是除了自己居住之外還有一套出租房產,那麼老來基本無憂;還有就是以農村或者集鎮養老或者低成本區域養老來把一二線城市或大城市的房產出租來補差的方式增加收入;第三 種,裂基那就是以房養老,通過把房產質押給保險公司來換取每年的收入。通過這樣的補助來得到一種彌補,可大大降低退休的存款要求,或許50萬就夠了,這樣應付一些突發事件或者不時之需就可滿足。但有一點,養兒防老會成為一件最不靠譜的事。

中年人定義大約是40歲-50歲年齡段吧。買房後留多少流動資金應急?個人認為,應該分幾部分。

第一,半年的生活開支。三口之家一般大約需要1.5萬。

第二,父母患病應急錢。如果父母沒有退休工資,或工資低積蓄少,考慮准備3-5萬應急錢。父母有退休工資,或有積蓄的可不考慮。

第三,子女的教育費用。這個年齡段,子女還在上高中,或上大學,每年的學費生活費,最低要留足一年費用,一般大約2-3萬。

第四, 汽車 油錢保險費。家裡一般有輛車,一年最低1-2萬備用金。

大體計算一下,中年人的養老應急錢至少十萬起步。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⑺ 一個家庭,是不是得留個幾十萬的銀行存款做急用呢

一個家庭,隨時會有意外情況發生,急用錢的地方不少,所以,家裡保留些現金流是必要的。但是至於保留多少,看家庭情況和個人財力了,不一定要保留幾十萬那麼多。

我家是雙職工家庭,我和愛人加起來一個月一萬多吧,有孩子上初中,明年就中考了,教育方面開銷很大。全部加起來,我們家一個月開銷大概要7-8千,一個月就能攢兩三千吧。目前手頭有房貸40萬左右,有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加起來二十萬左右,屬於挺窮的家庭。目前我家備有機動現金兩萬,存在余額寶里。

現在的余額寶利率很低,七日年化收益率才2.2%左右,如果光看利率的話,這2萬存余額寶里肯定是不劃算的。但是,為了保佑現金的流動性,以備緊急之需,存在余額寶里我認為是必要的,因為別的理財投資沒有這么好的流動性。

今年年初我得了一場大病,需要做手術,雖然有醫保,還要負擔一筆不小的費用。關鍵的是,住院時候得交一筆不小的押金,這時候,我保留的這2萬機動資金幫上忙了,交押金什麼的都用上了,沒向親友借錢。後來出院了,醫保也報銷了 ,這2萬機動資金我又給補上,以備不時之需。

我把這存在余額寶里的2萬元當作一個應付意外事項的資金池,少了,就補上,多了,就取出來做他用。

老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投資理財,不僅僅要看投資收益率,還得給自己留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確保自己急用錢的時候,手頭有餘錢可用。所以,給自己留一部分隨時可以支取的錢,確實是必須的。

但是,像題主說的留個幾十萬我覺得可能就沒必要了,畢竟幾十萬也不是小錢了,這筆錢如果確保流動性的話,那麼收益率就會低,損失的潛在收益不是小數目。

至於保留多少錢為好,這個沒有定數,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來決定吧,比如家裡有孩子,有病人,那麼留用的備用金就要多一些,否則可以少一些。對一般的家庭來說,我個人建議5-10萬應該可以了。

綜上所述,一個家庭,適當的留用備用金是正確的,這不但是應付意外突發情況的需要,也是穩健理財的表現,不過分激進,給自己留有安全邊際。

一個家庭,是不是得留個幾十萬的銀行存款做急用呢?

溯源認為: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唯一,肯定得留部分錢,保持流動性,以防家庭急需 。

1、目前國內的中堅家庭基本都是70年、80後,全部是上有老下有小,特別的老年人,身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衰減,這隨時都有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身體 健康 情況。下有小,小孩子幾乎全部都還處於讀書階段,而小孩子讀書一樣有很多不確定,同時最重要的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為了確保老的晚年愉快,小的 健康 成長,留一筆應急資金這是必須的。

2、當前 社會 ,人與人之間關系,信用就是有錢維系這,所以求人不如求自己。

3、溯源建議:一般家庭留30萬應急資金足以。

這30萬資金可以用於購買銀行大額存單,目前銀行大額存單年化報酬均值在4.5%,一年有利息收如=300000*4.5%=13500元,可以用於家庭生活改善。

或者考慮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智能存款是中長存款和大額存單相結合的創新產品,是民營銀行攬儲的殺手鐧,目前大部分民營銀行智能存款回報都在5%以上,甚至高達5.4%,且是無風險、隨存隨取,流動性極高,提前支取靠檔計息。則30萬一年利息收入=300000*5%=15000元。

4、不建議將流動資金放在支付寶和微信。

主要原因在於:回報率太低,目前貨幣型基金收益基本都回落到3%以下,而上月cpi為4.5%,跑輸通脹。其次,支付寶和微信轉出繁瑣,且收取費用和額度限制,真急需是這可是致命的事情。

總之,留一部分資金在銀行,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性,這是一家庭必備理財選項。

90%以上的家庭拿不出來幾十萬存款,你怎麼留著做急用?

說實話,雖然現在人民確實富裕起來了,但是實際上拿不出幾十萬銀行存款的家庭還是比比皆是。

也許很多家庭的資產有幾十萬甚至幾百萬,但是這也不代表他們的銀行存款能拿出幾十萬出來。

真正在銀行裡面存款有幾十萬的人在中國很多,但是比例不大,更多的可能是幾萬甚至只有幾千的人。

這些人還是能生存下來,說明不一定非要留個幾十萬做急用。

如果有幾十萬,與其放在銀行裡面做存款,還不如選擇其他的。

銀行存款主要就是靈活性了,可是存活期基本上是沒什麼利息的,但是存定期靈活性又變差了,而且利率也還是比較低,存在銀行裡面並不劃算。

更好的選擇是存貨幣基金或者債券基金,靈活性雖然不如銀行存款的隨取隨用,但是最多也就是T+1或者是T+2,這樣的靈活性基本上也能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了。

而他們的收益是超過銀行存款的,這樣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其實幾十萬的急用,往往就是生病了才會這么急,其他時候都不會這么急。

而實際上我們可以選擇保險來保障這一點,經濟情況允許的話可以購買重疾險補充一個大病醫療與意外險。

通過這樣的保險配置,對於生病來說,完全不需要被幾十萬的銀行存款了。並且保險是保障你,治病的錢只是你前期交的一點保費。

存款和應急備用金還是有區別的,存款是一個家庭財富的組成部分,可以用來解決家庭大項支出,而應急備用金是情況緊急的情況下使用的。二者要區分開,否則既不能產生足夠的收益,關鍵時刻還會無錢可用或是給我們帶來損失。 下面,我來談談對存款和應急備用金的看法。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或是家庭沒有存款,前兩天我還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目前,我國有5.6億人是沒有存款的,至於原因可能有多個方面,但這個現象確實存在。

只要你留心,其實身邊有很多人真的沒有存款,有的人經常花唄、借唄,還有的人信用卡透支難以支撐,有的人生病住院連幾千元的押金都要找親戚朋友借,這種種現象都表明,很多人的確是沒有存款的。

存款和儲蓄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是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有存款,我們才能實現一些我們想要實現的夢想,比如買房、買車、子女教育等等。如果所有這些都靠花唄、借唄實現,不但要支付高額利息,還會使我們的財務狀況失控,造成更大的問題。

當然,存款並不是資產的唯一,有投資理 財經 驗的人,也可以購置房產、股票、基金等其他類型的資產,同樣是家庭的財富。

我以前在部隊,每個連隊都會有戰備糧,就是存放在庫房中。糧食隨處可見,隨時可以購買,為什麼要放在庫房,還叫戰備糧呢?因為戰備糧,一是可以最快速度攜帶出發,減少時間浪費,二是為了以防萬一,戰爭爆發什麼情況都會出現,現在隨處可以買糧,但戰時就不一定了。

而緊急備用金也是如此,你有50萬的以銀行存款,存了3年定期,如果你突然生病住院需要用2萬元錢,你會怎麼辦?只能提前支取存款,但這樣你的利息就會受到損失,按照活期利息計算,你可能因此損失幾萬元的利息。

但如果你有應急備用金就不會發生這樣的問題,應急備用金就是隨時可以支取,數額因人而異,通常幾萬元足矣,我的應急備用金是2萬元,存放在微信零錢通里,每天還能有點利息。

應急備用金可以存放在余額寶和微信零錢通中,隨時支取,但要注意的是,每日有限額1萬元的限制,如果可以分日支取沒有問題,如果一次要用超過1萬元,還要另想辦法。

不請自來。筆者建議,家庭資產配置可以參考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進行配置。

位於左上方的第一個賬戶:日常開銷賬戶

該賬戶主要是涉及到短期的消費資金儲備,這部分的金額大致為3個月~6個月的生活費用准備。一般來說,放在余額寶就可以了。可以做為儲蓄,每日通過支付寶等來取用,以及充值付款等,也有投資功能,可享受年化2.5%左右的利息收益。這部分,據標普的調研結果,配置的資金在家庭資產的10%左右。

這個賬戶就是用來做應急支付賬戶的。這個賬戶的錢不能放多,幾十萬很明顯是放多了,放多了會有以下幾個壞處:

1.資金的收益偏低。這部分資金對流動性要求很高,所以相應的投資收益偏低。

2.資金太多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消費。這個賬戶只要保證3-6個月的支付足矣,後面的收入可以繼續放入這個賬戶里,過多的金錢容易讓人造成不必要的消費。

綜上所述,應急賬戶有幾十萬太多了,對於這幾十萬,使用的好可以為這個家庭帶來更多的收益。為家庭里的人購置合適的商業保險,用這筆錢進行投資錢生錢,用這筆錢准備養老、教育支出都是比較合理的。

留幾十萬的銀行存款做急用,那我想你的總現金資產至少也應該有幾百萬吧。

留一些存款做急用,當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留多少,卻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換言之,就是留多少資金做備用,應該是和自己的總現金資產有一定的比例。

有人說那不對,窮人患癌症要花十萬,富人患癌症也要花十萬。對於十萬的急用錢,大家都是一樣的。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在花錢治病的時候,大家花的錢都是一樣的,但是在為治病准備錢的時候,大家准備的錢數卻是不一樣的。

一方面你要考慮到自己的收入能力情況,不能還沒考慮吃穿用住,就先考慮為治病花錢做預備。

另一方面每個人患的病有重有輕;治療的方法有激進,有保守;花的錢也有多有少。你在准備資金的時候肯定也是有多有少。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按照一定的比例來准備備用資金,更科學一些,掙得多就多備一些,掙得少就少備一些。

那麼具體的比例應該是多少為好呢?

按照標准普爾發布的家庭資產象限圖上顯示,短期消費的錢應佔10%,保命的錢應佔20%。

雖然我覺得這個象限圖有一定道理,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多方查找資料也沒有找到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的出處,問了很多更專業的人,也不曾知道他到底是哪一年,由哪個公司,由誰,基於什麼樣的理論做出的象限圖。我印象中最早流出這個象限圖的都是保險公司的從業人員。

那再不說出處的情況下,我認為他這個分配比例其實還是相對客觀的,我們老百姓也可以參照這個象限圖來為自己的資產做一定的配置。

在這個配置里邊,我們發現20%的錢用於保命,而用於保命的錢都是購買了保險產品,不能說這樣不對,只是在准備保險產品之餘,我們也應當留有其他的現金。因為人生的意外,保險不是都能夠解決的。比如創業失敗比如親人離世這些都可能需要立即就能拿出資金來應對的。

所以我建議把占總資產30%的「生錢的錢」拿出一部分,做短期的流動性較強的投資。沒有意外,生錢收益,皆大歡喜。有意外,資金立即就可取出來應對。

我覺得不用預留這么多, 預留太多的話耽誤資產升值。當然預留太少的話,家裡有個事情啥的又很困難,所以下面我就從理財的角度說說一個家庭留多少備用金合適,如何防止突發事件措手不及。

其實從理財的角度說,一個家庭只要留出3到6個月的生活費即可應付的家庭情況。 這個概念說起來很簡單,但是這首先要明白一個家庭每月的收支各有多少。現實當中,我們很容易就搞清楚收入(因為收入的來源少呀),卻很難搞清楚支出(因為總想買買買)。所以做理財規劃第一步就要記賬,連續記錄1-3個月後,就會清楚自己的費用都花費在哪裡及數量有多少。這樣就可以得出家庭需要預留的錢了。

如何防止突發事件措手不及的問題,其實目前有很多金融工具或者方式可以提高家庭資產的流動性。總結來說有兩種方式: 一是可以用已有的理財或者定期存款做質押。 家庭備用金預留好了之後,其他的資金可以放一下在銀行理財或者銀行定期里,這樣的理財方式比較穩健,而且一旦家庭有急需的話,也可以到銀行辦理理財或者存單的質押,來緩解資金緊張的問題。一般存單質押貸款利率都執行央行規定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但不得超出同期基準利率的四倍。目前央行規定的同期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是:一年及以下利率為4.35%,一年至五年(含)利率為4.75%,五年以上為4.90%。由於每個借款人的實際情況不同,在申請存單存款質押貸款時,銀行最終確定的貸款利率可能不同。

二是可以信用卡來緩解家庭資金的流動性, 而且信用卡有免息期,即從銀行記賬日起,到本次消費的單日賬單生成到還款日的期間,只要全額還清當期對賬單上的本期應還金額(總欠款金額),便不用支付任何利息。

因此,建議家庭留出3到6個月的生活費做備用金即可,如遇突發問題可以先用信用卡來解決,如果需要的時間更長、金額更多的話,可以考慮用銀行理財或者定期存款質押。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一個家庭,的確應該盡可能多地備一些存款應急,尤其是現在 社會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面對的是父母漸老孩子還小的局面,沒有一定的存款做支撐,遇到突發情況會非常被動。

不過,現階段每個家庭留幾十萬存款也不現實,可以說是心有餘力不足。據央行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居民存款突破70萬億,達到71.6萬億,按照現有的14億人口來計算,人均存款5萬元,按照數據計算全國的家庭平均存款為大概為15—20萬。

數據看著還是很理想的,現實可是很骨感,因為 社會 的大多財富都是掌握在20%的人手中,很多普通的家庭都被平均了,在2018年末80%的普通居民人均存款僅為1.3萬元左右,按照一家三口來算,一個家庭存款大約在4萬左右。 這只是理想中的家庭存款,現實是很大一部分家庭都沒有存款,甚至是負債狀態。

一個家庭,如果有條件,盡可能要預留一筆錢來應付急用。除此之外,可以考慮買大病或者意外保險來抵禦風險,這些保險產品所需費用並不高,比如我們單位統一買的大病保險,個人一年只需要繳納30元。這樣就能以較少的錢來應對意外。

這個問題的實質是現代家庭怎麼科學理財、怎麼合理配置資產。

現代家庭理財的核心就是如何保證資產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的統一。 就一般規律而言,安全性越高的資產,流動性越強,收益性越低,如銀行存款;即安全性與流動性成正比,與收益性成反比。 如此,如果留幾十萬的銀行存款,安全性沒問題,流動性也夠了,但是收益也就擺在那兒了。當然,對於風險承受力低的家庭來說,如此選擇沒有問題。而對於風險承受能力在穩健型以上的家庭來說,則完全沒有必要,反而是對資金的浪費。

現代家庭需要幾十萬來應急的事情有哪些呢?通常來說,如果不是意外和疾病,在有一定的資產情況下,是不難以變現的,需要的無非是時間。因此, 留下一些銀行存款應急很有必要,比如半年左右的生活費, 但是完全沒有必要留下幾十萬來應急, 意外和疾病(的財務風險)完全可以通過保險來化解。

在購買社保的基礎上,再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合理配置一些商業人身保險,將其他資金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進行適當投資,更為科學合理。 歐美家庭流行的標准普爾家庭資產配置圖是個很好的借鑒。

每個家庭都會有急用的時候,但是給銀行放個幾十萬的存款專門應急,這未免有些誇張了,你需要知道一點,幾十萬可以干很多事情呢,對很多家庭來說根本不可能給銀行放幾十萬存款爬著,要麼是買了房子,要麼是做了其他的投資,總之現在的人對持有單純的現金是非常厭惡的。

這個情況下如果家中出了什麼事情,還真是非常頭疼的,那麼如何做既能保證有急事的時候很好的應急,還不耽誤資金的增值呢?

我覺得這幾十萬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定要投資變現比較方便容易的資產,就是說你投資的同時,忽然家裡有些急事需要用錢,這個時候怎麼辦呢,能夠在一到兩天內結束交易,並且很快的取出現金,不耽誤家庭的正常急用,這樣的投資是合適的。

首先需要排除的是房產投資,這個是變現最不容易的投資,即便房子非常好賣恐怕也需要一定的過渡期,實際上最方便容易變現的還是股票、基金,股票今天賣了明天錢就到賬了,開放式基金需要的時間是三到五天你的錢才能到賬,基金裡面還有一種就是指數型的ETF,這類基金的交易跟股票一樣,今天賣出明天錢就能轉到銀行卡了,非常適合你的錢做為備用急需時的投資標的。

⑻ 父母生病,做女兒的應不應出錢,出了錢是義務還是心意

1、從法律角度講,作為女兒有義務贍養父母,包括出錢為父母治病。
2、從道德角度講,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女兒為父母出錢治病就是孝敬父母的一方面。
3、當然,如果父母不差錢,或者另有兄、弟贍養,自己出錢對方不受的話,不出錢也可以。

⑼ 留錢給父母治病還是娶老婆

應該留錢給父母治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把父母病治好,再娶老婆,到時一家人團團圓圓、喜樂融融的,這就是最圓滿的幸福。
再者,百善孝為先,如果拿錢為了娶老婆而不管父母,到時候只會留下終生的遺憾,和老婆的生活也會美中不足,給自己留下一塊心病。
所以,留錢給父母治病在先。

與應該預留多少錢給父母治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駕駛證換證體檢色卡怎麼辦理 瀏覽:951
辦理老年長壽卡需要多少錢 瀏覽:97
孩子不孝順父母 瀏覽:110
私企董事長的退休年齡 瀏覽:798
想開車出去玩如何跟父母說 瀏覽:600
重慶超齡養老保險 瀏覽:418
一個男孩什麼都聽父母 瀏覽:343
絕經早的人容易老年痴呆嗎 瀏覽:944
金瓜長壽酒50度多少錢一瓶 瀏覽:259
與父母產生隔閡你會怎麼辦 瀏覽:554
眉山市年審駕照在哪裡體檢 瀏覽:81
退休後還能讓公司補繳社保嗎 瀏覽:538
農村死亡人員後養老保險 瀏覽:293
少先隊敬老院做好事 瀏覽:342
上海駕駛證年審體檢在哪裡 瀏覽:645
江西養老機構有多少所 瀏覽:240
養老院安全用電的管理制度 瀏覽:467
桐城市多少歲老人免交醫療保險 瀏覽:888
巴馬長壽村水怎麼樣 瀏覽:352
陝西90歲老奶奶 瀏覽: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