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說服父母
父母年紀大了,多半會變得非常固執,是很難說服的,現在提供一下幾個方法,可以提高有效說服父母的幾率。
一、老人固執的根本原因在於退休後有廢物感和無價值感。
父母他們之所以堅持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就是因為內心的廢物感和無價值感在起作用。就如文化程度低的人就會忌諱別人說自己沒有文化。因此,年老的父母最忌諱的就是說他們不正確,你越說他不對,他就越發固執己見,相反要猛誇父母多說好話,好話一定要說足夠,然後再談「但是我們這個情況有點例外」
說服的模型是:1. 爸爸媽媽,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建議啊?2. 啊呀,你說的太對了。3. 爸爸媽媽,但是我們這個事情有點特殊……
二、握著父母的手說服,或者輕輕揉住脖子後再說服。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的皮膚接觸,可以頭抬高說服效率。請注意,隔著衣服的捶背按摩,也是有效果的,但是不如皮膚的直接接觸,來的效果更好。如在夫妻之間吵架時,光憑魚眼的勸說,效果遠遠不如皮膚勸說。只需抱住她輕輕的把臉貼上去磨一磨、輕吻一下額頭,娓娓動聽的說道:老公(老婆)別生氣,效果一定很好。
對父母也是一樣的,要多用皮膚說服。
三、老人有個特殊的心理,就是特別容易被孫輩的小孩子牽著鼻子團團轉,某些不涉及太高深的知識勸說,可以完全讓孫輩的小孩子來勸說祖輩,如勸說老人散步、勸說少打麻將,就可以用這個辦法的。
四、請第三方勸說年老的父母
請與父母關系好的第三方或者是大家都認可的第三方權威,來進行勸說,有時效果也會很好的。甚至可以使用ABC說服法。
特別要說明的是老人觀念已經固化,勸說的難度是很高的,即便用了上述方法,也不一定能夠達到你所要的效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學了這些辦法,肯定比沒學要好很多。
㈡ 疫情出現了,到底要怎麼樣勸說父母戴口罩
今年春節爆發的肺炎疫情很嚴重,原來我以為這個疫情離我們很遙遠,但是隨著我們城市出現了第一例肺炎疫情,患者開始我就覺得這件事大家都應該重視起來。在疫情面前,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可以對父母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勸他們來戴口罩。因為我們是一家人,如果一個人被傳染了,那麼所有的人都會變隔離,所以為了家人的健康,更為了他們自己的健康,也應該戴口罩。
我們國家面對這次突發的肺炎疫情,各級政府宣傳力度都比較大,相信你的家鄉也會做一些相關方面的宣傳。你可以請他們來給你的父母做一些工作,我的家人也是在大家的勸說下才開始戴口罩的。目前看環境污染比較嚴重,疫情情況比較嚴峻,所以大家做好必要的防護工作。還是很有幫助的。
㈢ 父母很擔心我一個人在外不安全,我應該怎麼讓他們放心
如果是大學剛畢業工作需要自己在外面,可以先和同學們合租,這樣一來一是減輕經濟壓力,二是可以互相有個照應,你的父母會放心一些。其次就是經常給父母打電話聊聊天,說說自己過得很好,讓他們不要擔心,自己可以照顧自己。找一個穩定的工作,每天按時上下班,按時按點回家,自己可以買菜做飯,不出去瞎混,這些都可以讓父母感覺到放心。
有的人是從小學就開始住校自己獨立照顧自己,有的人是從大學才開始住校慢慢學著獨立,即便是有不同,作為父母來講都是一樣的擔心。每天會擔心你按沒按時吃飯、過馬路是不是看燈、工作上有沒有不順心、錢夠不夠花、生病了沒有、有沒有男/女朋友等等,父母能想到的比我們能想到的還要多的多,例如冷天穿秋褲,這雖然現在被當作一個玩笑在網路上傳播,但細品不難看出這是父母對子女們的愛的表達。
父母在家總是跟我們報喜不報憂,怕我們在外面擔心,反過來也一樣,我們自己在外面也要真的努力生活好,讓父母不要過多的擔心,讓他們能安安穩穩的生活,不要每天提心吊膽擔心你的安全。所以,多讓父母了解你的生活,認識你的朋友,知道你每天都在干什麼,能預計得到你的生活,這樣他們感覺有把握、有掌控,就不會過分擔心了。最後,一定要保證每周至少一個電話,因為處於異地,電話是唯一可以建立聯系的紐帶了,充分利用好吧。
㈣ 給爸爸媽媽寫一段勸導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的短文
2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血的悲劇告訴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規,真正做到「關愛生命,安全出行」。
安全的出行,營造良好的交通運行環境無意識為和諧社會的構築添磚加瓦,而槐判沒和諧的社會又為交通安全的建設撐起了一片藍天。
這,便是雙贏的智慧。作為一名普通的學生,遵守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是我們應該具備的社會公德。「文明行走,構築和諧」,這需要每個公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平安大道」更加暢通無阻!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嗇的,他只賜予每個人一次生命,所以我們必須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與我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們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們的身邊,教育我們,勸戒我們。
生命是寶貴的,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我們應該愛惜生命。注意交通安全也是愛惜生命的一部分。現在因為交通事故而死於非命的人太多了,難道他們不是死的太冤枉了嗎? 我曾經就聽說過這樣一則交通安全事故:那是一個晴朗的日子,我和媽媽在方塔街上散步。突然,一輛車「唰」地一下擦肩而過,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男孩騎著自行車,不知要去哪兒,由於他騎得太快了,差一點兒就撞上了斑馬路上的行人。行人勸他不要騎得那麼快,可他不聽勸告,繼續騎他的「飛車」,臉上不時露出得意而急促的神情。我想:這個男孩可能是有什麼急事吧!要不然他怎麼會騎得那麼快呢?但這樣很有可能會發生交通事故的。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和媽媽在一個拐彎的地方,看見許多人圍在路中央,我們就帶著好奇心走了過去。「啊」我不禁驚叫起來。這不是剛才騎「飛車」的那個男孩嗎,他怎麼被車撞了?我聽見旁觀者議論紛紛,「唉!這孩子這可憐啊!剛才不小心撞上了一輛大卡車,連人帶車一起飛了出去。」「沖做如果這個孩子車騎得慢一點,如 果那個開車的開慢一點,如果……」可是,再多的「如果」也不能使這朵已經完全凋謝的蓓蕾重新開放。這個男孩的父母不知為這個倒在血泊中的孩子操了多少心,可現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離去,讓父母悲痛萬分……
現在城市交通繁忙了,像這種悲慘的交通事故在國內多如繁星,因為我國交通事故死傷率居世界第一。所以,無論交警在不在場,我們都要自覺的鉛納遵守交通法規。例如:過馬路要看清信號燈,紅燈停、綠燈行,要走人行橫道,不得翻越交通護欄;未滿12歲的兒童不得在馬路上騎自行車;不能在馬路上三五成群地玩耍和嬉戲……我們小學生不僅自己要遵守交通法規,而且發現有人違反了,應及時地批評、勸阻。
讓我們把「交通安全」這四個字在心裡永遠紮下根,讓全世界人民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讓交通事故永遠在我們生活中消失,讓我們的明天充滿鮮花,充滿陽光。那麼,交通安全便是你最好最好的朋友,它將永遠保護著你,帶給你幸福。讓我們爭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