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親合葬叫什麼

父母親合葬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9 21:59:39

⑴ 父母親合葬豎碑,父親的內侄姨侄怎麼稱呼

一般來說碑上刻的都是孝子賢孫,親戚朋友的名字不用吧?
可能是一方一俗吧。這邊很多地方都不

⑵ 為父母合葬有什麼規矩

合葬起源及原由:合葬,即夫婦葬於同一墓穴。《禮記·檀弓上》:「舜葬於蒼梧之野,內蓋三妃未之從也。季武容子曰:『周公蓋畲。』」鄭玄註:「畲謂合葬,合葬自周公以來。」《詩·王風·大車》:「谷則異室,死則同穴。」孔穎達疏:「夫之與婦,生則異室而居,死則同穴而葬。」《樂府詩集·古詩為焦仲卿作》:「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旁。」夫婦合葬,西漢中葉以後開始流行。足以看出,合葬在中國有著長遠的歷史淵源,特別是在民間這種風俗依舊。夫婦死後是否合葬,應尊重夫婦雙方各自的意思表示,且在意思表示一致情況之下方能同時滿足。民間認為死亡並不代表身份關系的結束,也就是認為既使單方或雙方死亡,婚姻關系不會因此而結束,婚姻關系將繼續存在。這點可以從死者墓碑上的內容加以佐證。

⑶ 父親先去世,後母親去世一塊合葬怎樣稱呼

一般情況下,父親去世都和第一任妻子合葬在一起,因為孩子都是第一任妻子留下的,如果要和後母埋葬在一起,那隻能稱父母了,也不能稱呼別的,只能父親誰誰誰母親誰誰誰?也不能說繼母,某某某

⑷ 父母合葬有什麼講究沒有

沒啥特別講究,只是位置應該在下首或左邊(左為下,具體時間人站在和墓碑同向的位置,人的左邊,也就是對望墓碑時的右邊。)根據黃歷,為逝者選定落葬的吉日。 由逝者親屬在落葬師的陪同下,先在落葬的墓穴內焚燒少量黃紙,俗稱為「暖穴」,以表示逝者也有了「溫暖的家」。

由逝者親屬親自將福蔭土撒些在墓穴底層,福蔭土具有防潮、防蟲、保護骨灰盒的功效。然後可按朝南或朝西的坐向,小心安放骨灰盒。 放置完骨灰盒後,可在上面鋪上金色或銀布的布匹,俗稱「鋪金蓋銀」,有孝敬逝者及象徵來世榮華富貴之意。

墓坊合葬

有「並穴合葬」「異穴合葬」、「同墳異穴合葬」,這是非同穴合、葬的類型;更進一步的是「同穴合葬」。北方黃土高原地帶盛行這種合葬,夫婦中的一人逝去後先入墳,另一個去世時,重新挖開墓穴男左女右,並置棺停,棺木口橫搭一紅布帶,意思是與婚禮上夫婦牽的同心結相似。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中,還有夫婦同棺而葬的,廣西的白褲瑤的崖葬就是如此,一棺中可見到男女兩具屍骨。墓室合葬比較簡單,先在築好的墓室中放先死者的棺,持後死者去再打開墓門,將新的棺木放入。里下河地區的風俗是夫妻合葬的時候同穴不同棺,男子用的棺材稱為乾棺,尺寸稍大一些;女子用的棺材稱為坤棺,稍小一些。

⑸ 父母合葬碑文

冥冥天國,靜靜地府,九泉之下,棲吾父母。父親**,生於**年,歿於公元二零零一年七版月廿四日權,享年**周歲。** 人氏,家境凄寒,吾母**,生於**年,歿於公元**年,享年** 周歲,**人氏,自**年嫁於吾父,隨吾父**年有餘,育有*子*女,長子***,次子***,長女***,次女***。
吾之父母遠飽嘗人生之不公,然篤行孝道,侍奉祖父母,辛勤勞作,正值中年,喪夫,撕心裂肺,如天傾地,強忍悲痛,博愛廣撒,盡教育職責,三子皆有小成。
祖母飽受中年喪夫,晚年喪子,內心頗為疼痛,然祖母堅強挺過,祖母最疼長孫,期待長孫有所成,長孫順利完成學業,待成就事業,孝順祖母,然子欲養而親不在,祖母已隨先祖而去,孫兒內心傷感不已!

先祖母傾其畢生心血,養育三個子女,受盡人間之苦難。嗚呼,先人去矣,然其寬厚慈祥英容永存,勤勞博愛精神不死,恩澤山嶽難比,滄海莫及。

時值庚寅年農歷正月初六,長子**謹以此文表示哀悼

這是我的例文,我寫給我祖母的,內容有部分修改,就不多做修改了,你可以按照這個做一些變更

⑹ 父親後去世,母親早去世,埋葬時倆墓地相鄰,最後是倆墳頭合一個,算不算合葬

合葬是應該把你先去世母親的墓挖開,再把後去世父親的棺材和母親埋葬在一起,然後是倆個墳頭,而不是倆墓地相鄰,最後是倆墳頭合一個,按你這樣說的就不算是合葬。

⑺ 公墓給父母合葬有什麼規矩嗎

公墓合葬(雙人墓,能安放兩個骨灰盒),規矩是,一是安葬時要找人看日子,二是通知親朋好友前往墓地悼念,燒紙錢或獻花,三是骨灰盒安放順序是男左女右(人們站在幕地面向方向左和右)。以上是廣義規矩,每個地方風俗習慣也不一定相同,建議你多咨詢下親屬長輩們,聽聽他們的意見。

⑻ 父母遺骨灰合葬有什麼講究

1、根據黃歷,為逝者選定落葬的吉日。 2、由逝者親屬在落葬師的陪同下,先在落葬的墓穴內焚燒少量黃紙,俗稱為「暖穴」,以表示逝者也有了「溫暖的家」。 3、由逝者親屬親自將福蔭土撒些在墓穴底層,福蔭土具有防潮、防蟲、保護骨灰盒的功效。然後可按朝南或朝西的坐向,小心安放骨灰盒。 4、放置完骨灰盒後,可在上面鋪上金色或銀布的布匹,俗稱「鋪金蓋銀」,有孝敬逝者及象徵來世榮華富貴之意。 5、如墓穴空間允許的情況下,還可放置些逝者生前喜愛的物品,以示陪葬之意。 6、之後,再用2包左右的福蔭土(根據墓穴大小),撒入骨灰盒的四周,填滿墓穴的整個空間,讓福蔭土保護著整個骨灰盒,具有讓逝者「入土為安」之意。 7、上述過程結束後,在逝者親屬的確認下,由落葬師負責封穴。 8、逝者親屬進行祭供儀式。在墓碑、墓穴及墓位空地獻花籃、花束,並供放鮮果等。可對逝者講些告慰之話,以示悼念。 9、參加落葬的逝者親屬及親朋好友肅立並默哀,最後進行三次鞠躬,祭奠儀式全部結束

⑼ 父母合葬有什麼儀式

這位知友,父母合葬儀式要像父母結婚一樣排場,女眷要佩戴喜字花,父母兩口棺材下葬後,骨灰盒並列在墓穴要用紅綢搭在一起,表示死後還在一起生活。

⑽ 合葬需要舉行什麼儀式

合葬是一項古老的喪葬習俗。從考古資料來看,合葬習俗在人類社會早期就已經非常流行。摩爾根根據對北美印第安人社會和埋葬制度的研究,在其名著《古代社會》中就曾指出,凡是親骨肉,彼此的骨肉就應當永遠不分離。因此,家族、氏族或者胞族合葬是較早、較常見的合葬形式。
中國自夏商開始,歷代的帝王陵墓都是按照家族血緣關系,實行「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這種子孫從其父祖合葬的方式被稱為「袝葬」,又曰「歸舊塋」。這種家族同室合葬有幾代人合葬的,也有同一代人合葬的。
漢朝往往一地一家數世父子兄弟並葬。《漢書·韋玄成傳》載:「玄成病且死,因使者自白曰:『不勝父子恩,願乞骸骨歸葬父墓』。上許焉。」南北朝時期,也時有子孫(包括女兒)隨父母合葬的情形。如河北景縣東魏高雅夫婦子女葬墓,主室是高雅及其妻司馬氏,後別室、東別室分別葬著他們第二子高德、大女兒高元儀。
發展
據《周禮·春官宗伯》和《禮記·檀弓上》的記載,西周時期就有了與喪葬有關的制度,把族葬墓地分為「公墓」與「邦墓」,並明確規定了確定公墓墓葬次位的原則、棺槨的規制、隨葬明器的品類和擺置方式等等。春秋戰國時期,萌芽於西周末年的喪服制度漸趨完備。及至唐朝,居喪制度被《唐律》系統而完整地確定下來,開始了居喪制度的全面法律化階段。《唐令·喪葬令》還專門對與喪葬有關的諸事宜作了規定,為後世各代所沿襲。
在中國古代,合葬雖然存在了很長的時間,卻沒有任何的律令對此作相關的規定,至於因合葬而引發的訴訟,就現有史料而言,沒有發現相關的記載。檢索匯集清朝7600餘案例的《刑案匯覽》,有「居喪嫁娶」和「發冢」等與喪葬有關的案件,但沒有與合葬有關的案例。
民國時期,在晚清喪葬禮俗的基礎上,進行了喪禮變革。
建國後,指國實行了殯葬改革,提倡文明新喪葬禮,改革舊的喪葬禮習俗,這些改革內容主要涉及喪葬服制、喪葬儀式、喪葬禮節和遺體的處理方式等等。
1985年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於殯葬管理的暫行規定》,1997年又制定了《殯葬管理條例》,都規定的比較原則,未提及合葬問題。
合葬 - 種類

夫妻合葬墓穴
根據史料記載,合葬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夫妻合葬
據《史記·外戚世家》載:「薄太後後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葬南陵。」「以呂後會葬長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呂後是高祖的皇後,薄太後原是高祖的妃 子,後因其子成為孝文皇帝而被封為太後。薄太後死後沒有與高祖合葬,因為呂後已與高祖合葬於長陵,故自起陵墓,葬於南陵。
《漢書·外戚傳》載:「孝惠張皇後,孝文後元年薨,葬安陵。」「孝文竇皇後崩,合葬霸陵。」「孝景王皇後後景帝十五歲,元朔三年崩,合葬陽陵。」故知,張皇後與惠帝合葬於安陵,竇皇後與文帝合葬於霸陵,王皇後與景帝合葬於陽陵。據此可知,在漢代皇家,婦從夫葬,夫婦合葬是較常見的安葬方式。及至唐,太宗與長孫皇後合葬於昭陵地宮;高宗與則天皇後合葬於乾陵。
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於2003年6月發掘的陝西西安市北周史君墓,經考古證實,該墓為史姓夫妻合葬墓。由於該墓位於中西交通要道的絲綢之路上,其內容和風格有明顯西域特色,可推知西域當地也接受夫妻合葬的習俗。
已離絕夫婦合葬
古詩《孔雀東南飛》雲:「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雖然,焦仲卿與劉氏已經離絕,並且劉氏又改嫁他人,但二人殉情自盡後,兩家人將他們合葬在一起。
與私通者合葬
《漢書·東方朔傳》雲:「武帝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餘矣,近幸董偃。……偃年三十而終。後數歲,竇太主卒,與董君會葬於霸陵。」館陶公主為竇皇後之女,景帝之姊,死後沒有與丈夫合葬,而是與私夫合葬。
非夫婦兩殤合葬
在民間存在一種「殤婚」的婚俗,也叫冥婚、死婚,或者配陰親。單身男女死後,其親屬要給他物色一個配偶,與之成婚後合葬。這種婚俗流行於周代,並被明文禁止,如《周禮·地官·媒氏》雲:「禁遷葬者與嫁殤者。」鄭玄注曰:「殤:十九以下未嫁而死者。生不以禮相接,死而合之,是亦亂人倫者也。」雖然殤婚被禁止,但在漢代民間依然存在「殤婚」合葬。
與前夫(妻)或後夫(妻)合葬
《漢書·外戚傳》載:「青薨,與平陽主合葬。」漢朝大將軍衛青死後,與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合葬一起,而衛青是平陽公主的後夫。據此可知,平陽公主死後沒有和前夫合葬。而《孔雀東南飛》所描述的正好是相反的情形:劉氏與焦仲卿離異之後改嫁他人,但她死後卻與前夫焦仲卿合葬在一起。及至南北朝時期,北朝的喪葬習俗也多為夫妻合葬,但如有再嫁再娶的情況,則一般採取單人葬的形式,避免因合葬引發家庭紛爭。
合葬 -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商業街,為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時期的一處多棺合葬的土坑豎穴墓。
墓坑長約30米,寬約21米,面積約600平方米。墓坑內現存14具船棺、獨木棺葬具,其中大型葬具4具,長達10米以上,最大直徑1.7米,其餘為小型葬具。墓具都是由楠木整木雕鑿而成,下墊有縱橫交錯的眾多枕木。出土的大批精美的漆器為四川戰國漆器精品。[1]

閱讀全文

與父母親合葬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一年生病怎麼照顧 瀏覽:55
不欣賞什麼都聽父母的思想 瀏覽:624
老年人腳趾疼怎麼辦 瀏覽:388
上海自己交養老保險 瀏覽:532
東營區公辦養老機構有哪些 瀏覽:372
90年到2016年是多少歲 瀏覽:875
養老保險基數每年怎麼調整 瀏覽:628
小孩體檢沒抗體是什麼意思 瀏覽:985
襄陽退休人員社保年審查詢 瀏覽:639
冬至敬老院包餃子 瀏覽:941
古代有哪些名人孝順自己的父母 瀏覽:15
老年痴呆被車撞了誰的責任 瀏覽:854
不孝敬父母你就是個錘子 瀏覽:29
老年人嘴裡一直口乾是什麼病 瀏覽:67
外地人在上海退休金多少年 瀏覽:15
雙方父母給孩子定親多少彩禮 瀏覽:850
退休人員異地社保就醫報銷比例 瀏覽:361
到年齡如何在社保中心辦理退休 瀏覽:825
全息能量養生桶的艾灸餅怎麼放 瀏覽:150
年老的父母吵架子女如何勸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