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剛上大學,父母一個月給2000塊錢的生活費能夠花嗎
這需要看情況來說,有些大學生剛上大學的時候需要買很多的生活用品,尤其是宿舍裡面用的那些東西,還有就是給自己的校園卡充值。然後再買一些衣服,化妝品或者是手機之類的,可能就不夠用了。但是有的同學比較節儉,他除了吃飯之外又不需要什麼樣的費用,那這樣的同學一個月2000塊錢的生活費就是夠用的,所以說得看具體的同學。但是我覺得大部分的人剛上大學的話,一個月2000應該夠用,不過在之後可能花費比較多就不夠用了。
我認為2000塊錢的生活費夠不夠,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
⑵ 大學生活費家長該給多少1000塊錢是否很少
給多給少,看的是家底,而不是看親情(道理)。
這句話是套用職場的一句話說的,每次想要談工資的時候,老闆就跟你談感情,你跟老闆談感情的時候,老闆就怕你跟他要工資。
如果你還想著沒事聚聚餐,旅旅遊,再談一場風花雪月的愛情,那1000肯定是不夠的。不過你的家境是貧窮還是富有,大部分人的生活費都不夠。問題是,當你生活費不夠的時候,你打算怎麼彌補?
是張口要錢,還是自己想辦法去掙錢,是個問題。我接觸過不少打零工的大學生,他們都活得很滋潤的,我想,他們的父母肯定也很愉悅,至少不會隔三差五地被自己的子女來討債吧?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⑶ 對於年滿18周歲剛步入大學的學生來說,父母還有義務為其支付生活費嗎如果父母拒絕支付一切費用會有法
從法律角度嚴格地講:
[1]大學生有權要求父母支付生活費用.大學生屬於因就學無法就業的無經濟收入,無生活來源者.與18歲成人後的失業者不同,社會不承擔大學生的基本生活保障,因此有權要求父母支付基本生活費用(不能說成扶養費).
[2]"父母必須支付大學生生活費用"也沒有充要條件的支持.父母有義務支付,但是否支付生活費用,應根據父母實際經濟狀況而定.
[3]舉例:我國兵役法規定了年滿18歲的中國公民都有服兵役的義務.這就是說:年滿18歲的中國公民無論男女都有要求服兵役的權利,但是年滿18歲的中國公民不一定或必須服兵役,"年滿18歲的中國公民"並不是充分必要條件.
我個人覺得你到了這個年紀不應該再伸手向父母要錢了,這個年齡已經有賺錢的能力了,早點適應社會,早點獨立,不挺好嗎?這是你父母要你獨立,為你好
不過,我看了下面你的追問,我覺得你父母是太苛求你了,第一年因為剛成年,你還沒有能力支付學費,第二年就該你自己掙錢了,至於住宿問題,你可以住學校宿舍,或跟要好的同學合租
⑷ 家長每月應該給大學生多少錢生活費
先說說我一個月的生活費,我是在鄭州上的大學。大學對面就是萬達廣場,比較繁華。我每個月的生活費都在2000-2500塊錢左右。我承認這裡面有200是買煙用了,還有300-400是買檳榔用了。如果有的時候LOL有折扣皮膚的話,可能每個月會多花100-200之間。畢竟我屬於微氪玩家。
但是我個人覺得,如果像我這種完全不給一點的也不合適。畢竟大學還是學校,起碼家長給的生活費應該夠在食堂吃一個月的飯。但是如果說每個月都給的很多,我個人認為不可取。當然如果是女生的話還能夠理解,畢竟社會比較險惡,看似平常的兼職也是有很多坑的。其實兼職還可以保證一個事情,那就是無形之中遠離了網貸。畢竟當代年輕人最成功的理財就是沒有任何負債。
⑸ 大學生上學每年家長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最為合適呢
首先,我要申明下,這個賬單比較適合跟我一樣,普通18縣農村家庭的孩子,土豪們請無視即可。
寫此文主要受啟發於一個大一新生問的問題,她說「自己一個月想找父母要1500塊錢的生活費,結果父母卻說,600塊錢就夠了呢,然後求助於廣大網友。」
其實,這一點上應該多理解父母一點。
其次,大家還可以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至於校外兼職,請擦亮眼睛,防止上當受騙,可以參考我另外一篇文章!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家要是覺得文章有用,可以隨意分享轉發,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⑹ 父母一般一個月給初中生孩子多少零花錢
這得看在什麼地方。每個地方的消費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在一線城市的話,每個月可以小孩子都可以獲得。好幾百塊錢的零花錢。甚至1000。但是在我們農村的話一個月給他200塊錢就算最多的了。每個地方的消費不一樣的。
⑺ 女兒剛成年,父母就找女兒要錢說什麼1000塊錢一個月,我以前生活費吃飯都不夠就給400,她們怎麼想
父母問女兒一個月要一千元,
父母是怕女兒亂用錢,
他們目的是想邦女兒把錢存起來,
以備以後成家立業用。
對於父母的良苦用心,
女兒一定要理解!
⑻ 我是大一學生,每月要求父母給3500塊生活費,過分不
如果你的家庭不是很富裕,家庭條件一般的話,我覺得一個月3500的生活費其實有一點高。
如果你的家庭條件比較富裕,那麼我覺得只要父母同意,生活費給3500是可以的。
這也只是我給的一些個人意見,但是具體的生活費只有根據你自身的情況來定,最主要的還是與父母協商。
⑼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我4500元生活費,過分嗎
是你認為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便向母親索要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感到很委屈,便提出了“我每個月要4500元的生活費過分嗎”的問題。
3.要讓自己畢業以後做到自食其力,不做“啃老族”,得從在校期間開始
讀大學,是一個人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階段,想要以後能夠做到自食其力,在這個時期讓孩子懂得賺錢與消費的關系,適當體驗社會壓力並不是壞事,會有助於你將來能夠更好地應對壓力,對將來自己生活有益無害。
對於進入高校的你來說與大多數人一樣已經成年,若希望擁有更多的生活費,為自己添置一些物品,並非都要依靠父母,自己有手有腳有頭腦,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去掙錢添置。
有書君的一個親戚學校畢業後領到第一個月工資時,就感嘆錢不夠用,因為他自己在學校里每個月能支配使用的錢都比拿到手的工資還多。
他在大學期間就利用課余時間為同學提供照相服務,長期跟相館打交道多了,能夠拿到更優惠的價格沖洗照片,他照相技術不錯,找他照的同學不少,有了基本固定的一筆收入,加上家裡給的生活費,感覺工資還沒有收入高,自然是有些感嘆了。
你也能夠通過參與合理合法的打工,在課余時間賺錢,能夠做到自食其力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樣做,你會更加體會得到父母辛苦工作賺錢的不容易,能夠對金錢觀和消費觀形成正向的內化。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學會賺錢和掌握自己的錢財,是一個人獲得穩定生活的基礎。
學生時期就能夠做到自己解決問題的人,比一般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也就不會在出現生活問題時感到兵荒馬亂,能夠不慌不忙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每個獨立的人都需要做到自食其力,經濟獨立是基礎,除了勤儉節約,還要能夠開源節流。
做兼職賺錢是現在許多有頭腦的人都在做的事,許多人的能力,就是得益於讀大學期間形成的觀念和對自己錢財掌控的培養。
所以,有書君覺得大學生自己要能解決自己的問題,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這樣會讓自己有自信和積極樂觀的心態,就不用完全依靠父母來解決問題。
有些事也有必要跟父母溝通交流,畢竟你還在學習期間,不一定能夠把握得住自己,這樣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合理的建議和意見,獲得較佳幫助,有利於你的成長。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如果你能夠自己思考自我成長的問題,相信你能促進自己盡快成長起來。
⑽ 一個普通家庭的初中生父母每天應給多少零花錢。
我讀初中的時候就沒有從家裡拿過零花錢,既然是普通家庭,拿多拿少都是父母的心意,作為子女都應該理解。我認為不管父母拿多少,最好都別收,多體諒一下父母掙錢的辛苦,真要用錢的時候,再問父母要,只要說明原因,相信父母都會給的,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