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孩子因叛逆不愛學習成為了差生父母要怎麼辦
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努力擺脫差生父母的身份。
⑵ 父母優秀,孩子很差,怎麼辦
從孩子上學第一天起,一些爸媽就開始有一個深深的憂慮:擔心孩子成為「差生」。
事實上,漫長的12年中小學生活中,確實會有少數孩子成為「差生」。他們中的一部分,在某個階段開始明顯進步,擺脫差生狀態,也有一部分,表現得越來越差,直至父母和自己都喪失希望。
那麼,孩子是差生,父母該怎麼辦?要討論這個問題,得從頭說起。
什麼樣的孩子會被視為「差生」?
期中考試後,上初三的大兒給我講了一件小事:某班有三個人數學成績考了「個位數」,其中倒數第一、第二的分數,加起來正好是倒數第三的分數。後來學校要做班級微調,大兒班的孩子們就去找班主任,要求千萬不要把這幾位同學的某一個,分到他們班裡來。
我跟他說:「你們這樣不好吧,人家只是成績暫時不太好,怎麼就能不歡迎人家來你們班呢?」孩子回答說:「你不知道,豈止是成績不好,他們紀律還特別差,一個人能影響一大片同學上課。」
說起差生,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成績不佳。但其實差生不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代名詞,學習成績不好但勤奮努力,而且其他方面表現不錯的孩子,不會被視為差生,那些「典型差生」,除了成績差,都還伴隨著一大堆其他狀況。
一位讀者發來一個差生現象和我討論,一下子就列舉出好幾條問題:13歲初一男孩,除了電腦游戲,其他一概不感興趣;故意違反學校紀律,有三次,學校剛發布了新規定,他馬上就違反;談戀愛,衣服兜里裝著情書;生活消極,沒有目標,口頭禪是「人最終不過都是死」、「我大不了做乞丐」。
那麼,一個孩子是如何從單純的成績不太好,一步一步成為這樣信心全失、自暴自棄的典型差生的呢?
孩子如何成為典型差生?
通過觀察具體的差生現象、研究心理學家們的理論,真心爸媽發現,孩子成為典型差生,會經歷下面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各種原因導致學習成績持續不佳
孩子在學校生活中逐漸向下滑落,首先從學習成績不佳開始。有的是剛上學,或者剛升學,不適應學校生活,有的是學習習慣不好,有的是之前多年積累造成的學習能力不佳,有的是受各種具體原因,比如家庭環境不佳、父母失和甚至離婚的影響。
無論原因是什麼,只要導致了學習成績持續不佳,孩子就極容易滑向第二個階段。
第二階段:學校生活中優越感缺失
著名心理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名著《自卑與超越》中提出,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每個人內在的重要心理動機,而且從四五歲起,孩子就會懂得追求優越感。
一旦他在某種活動,比如游戲、運動、學習中獲得這種優越感,他為了繼續享受這種優越感,就會對這項活動特別投入和熱愛,一旦他在某種活動中失去了優越感,他就很可能對這項活動喪失興趣。
孩子在學校生活中也是如此,他能持續地獲得成就感、優越感,就會更加熱愛學習和學校生活。所以真心爸媽經常說,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會令一個孩子有上癮般的感受。
那麼,成績不佳的孩子則正好相反,他被老師、家長不斷批評,無法獲得同學的認同,於是學校生活帶給他的成就感就會大打折扣,他就很難像名列前茅的孩子那樣動力充足。
不僅如此,他們還可能通過不那麼正當的手段,去追求學校生活中的成就感——當然,這種成就感常常是負面的。比如阿德勒講的一件小事:
有一個男孩,他是學校最懶的學生。有一次,老師問他:「為什麼你的成績總是那麼差?」他卻說:「如果我是班裡最懶的孩子,你就會把更多精力放在我身上。你幾乎很少注意那些上課安安靜靜、按時完成作業的好學生。」
這種心理,正好解釋了那些典型差生,為什麼不僅成績差,還有其他各種讓老師和家長都頭疼不已的表現。
第三階段:學習、學校、老師、同學被逐出他的「優質世界」
如果孩子的情況,在第二個階段還沒有得到改善,他很可能繼續滑落,到第三階段,完全自暴自棄,將學習、學校、老師、同學都逐出他的「優質世界」。
什麼是「優質世界」?這個概念,由心理學家、心理學選擇理論、現實療法創始人威廉·格拉瑟在他的著作《選擇理論》中提出,他說:
「我們感受到的許多現實與別人迥異,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獨有另一個重要的世界,可稱之為優質世界(qulity world)。這個小小的、個人的世界,在每個人出生後不久就開始在記憶中組建,並在生活中不斷積累豐富。優質世界由許多具體的畫面組成,如果我們想要滿足基本需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實現這些畫面描繪的內容。這些畫面的內容可以分成三類:(1)我們最想與之共處的人;(2)我們最想擁有或體驗的事務;(3)我們遵循的理念或信念系統。」
他用「優質世界」的概念,分析他稱為「斯塔西」的典型差生,發現他們很早就將「功課和教師趕出了自己的優質世界」,當然同時還包括學校、同學的認同。
「通常,他們在家裡沒有得到足夠的教育支持,也沒有得到想要的關注和愛。如果他們還打算努力過關,他們需要在學校得到這種支持和關注。他們在家中沒有獲得所需,因此進入學校時也非常容易被強迫、填鴨和懲罰,而他們通過把功課、教師並最終把學校也趕出優質世界來反抗。」
那些在學校生活中自暴自棄,並且開始逃課、完全沉迷於電腦和手機游戲的虛幻世界的孩子,他們都屬於這種情況。
一旦進入這一階段,要幫孩子改善狀況就比較困難了,所以父母應該從孩子進入第一階段,最遲從第二階段開始,就努力幫助孩子改善他向下滑落的狀況。
⑶ 孩子成績差,差生最需要父母的哪些心理幫助
怎樣塑造人體和心理狀態都身心健康的孩子是一門大學問。很多父母是照料孩子身心健康的權威專家,但是卻不知如何處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
例如看有關的書調節自身,例如找小夥伴們傾吐。有時候在醫學中會看到父母說,孩子掌握的心態層面的專業知識比它們還需要多,但是孩子靠自己的能量,能夠代償性的維持學習成績,能夠償還一年,償還2年,可他終得不可以償還的一天,這時候才造成父母的高度重視,就有一些晚了。因而不可以單看學習成績。怎樣早發現孩子的現象特別關鍵。
學好分辨孩子心理狀態轉變,觀察孩子是否有難題,能夠從橫著觀察和豎向觀察2個角度觀察。說白了橫著觀察就是指孩子和同齡的孩子對比,豎向觀察是孩子自身和自個比,有哪些轉變。
孫大夫提議父母學好觀察孩子的心裡轉變。一是與父母的關聯,能否創建和維持親密無間和睦的關聯;二是與小夥伴的關聯,能不能維持公平協作的關聯,簡單地講,能否與小夥伴一起玩;三是自學的興趣愛好有沒有轉變,他自己的側重點有沒有轉變和尤其性。
⑷ 孩子的成績太差了,家長都快愁死了,到底該怎麼辦呢
現如今每個家庭都很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然而現在很多家庭父母倆個人都是上班族,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還要輔導孩子作業,就比較累,如果孩子學習成績好點,還不用太操心,但是學習差的,這就讓家長很是頭疼,當看到孩子的成績單,家長恨不得自己幫孩子考試,可是心急如焚,問題卻依然得不到解決。
針對差生的時候,一定要不斷地強化他想學習的意願。同時不要拿自家的孩子和別的學習成績好的對比,越比,孩子就會越鬧心、越想放棄。家長的注意力,要放在孩子的進步上面。哪怕還沒有任何成效,只是思想上有點進步,那也是進步。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關於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時,家長應該怎麼辦的方法。
⑸ 當我的孩子是差生,家長們都會怎麼做
1. 接受我們的孩子的現在,無論怎麼樣的現在和將來,但你總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優秀的父母就一定有優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樣可能有與眾不同的孩子。
不是所有的好習慣都是父母給的,要不為什麼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別;也不是所有的壞毛病都是因為父母教育不當,我的經歷就是一個例證。
老天爺給了你什麼你只能有什麼,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
既然這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我們就只能最愛他(她),給他你能夠給他的最好的教育。
2. 別把可能的幸福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許有這樣兩種情況都可能是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聰明、漂亮、有好習慣、善於自我控制,學習從不讓你操心,老師誇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你的確很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這么優秀,你要教育,你要反復教育,你要耳鬢廝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說的話多,我認為所有的天倫就在於在一起,這不是幸福么?
千萬別像我先前那樣,讓呵斥和哭泣成為家裡的噪音,把可能的幸福變成彼此的折磨。
3. 道理不要多講,孩子需要具體幫助
大道理孩子知道的太多了,很多時候並不是他不認可這些道理,只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經沒有震撼和說服力,只能轉化為反感,其實他們需要具體的幫助。
我特別想說一句,孩子們報的輔導班,有沒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覺得如果他在學校聽不進去,他能在外邊聽進去嗎?而且,一周一次,間隔太長,內容自成體系,跟學校老師的內容不一致,得不到鞏固,不如把每天的作業處理好,這跟老師的教學同步,而且相互鞏固。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方法適應所有的孩子。
4. 孩子做不到有時候不是態度,是能力
沒有誰因為孩子身高比不上別人,天天打孩子;沒有誰因為孩子跑不過劉翔,天天罵孩子,因為外表的差異看得見。但偏偏因為學習你咽不下這口氣,你不肯放過你的孩子,這又何苦呢?
看不見的差異也是存在的,要不我們怎麼沒成了愛因斯坦呢?為孩子的未來努力是應該的,別為孩子的未來太擔心,大樹可以參天,小草也能成綠。為什麼會丟三落四?為什麼這樣磨蹭?為什麼就是記不住?說了千百遍,打了好幾場,他還是他,怎麼就是不聽呢?
孩子出現了問題,很可能不是因為態度,就像長不高、跑不快一樣,我們只有幫助他進行時間管理,和他一起進行學習生活規劃,用表格、用小結幫他,而沒有辦法怪他。
5. 教育立竿見影是神話,我寧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我做好了進展緩慢的准備,做好了一直不見效的准備,沒有辦法,就是因為他是我的孩子。
當父親越久,當老師越久,越覺得教育我幾乎沒有入門,這根本就不是謙虛,真是這樣。
盡管我准備好了堅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見效,也許我努力的時候見不到效,也許某一時刻我沒有準備的時候孩子忽然成長,即使他成長了,我也不能貪天之功,感覺是自己的成功,影響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誰能說得清呢?
但,我要堅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樣發育有早晚,說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寧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如果我輕言放棄,那麼萬一將來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會內疚和後悔,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我沒有幫助他。
我對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堅持,永不放棄的堅韌。
⑹ 家有差生怎麼辦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業優秀?誰不希望他在求學路上一帆風順?可不是每個孩子在每個學習階段都很優秀,相當一大部分的家長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擔憂,其實大多是學習成績不好,總被老師批評或者請家長。家長也很苦惱,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我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一、幫孩子寫作業。(短期即可見效果)都說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怎麼能幫他寫作業呢?沒錯!就是要幫!現在的學校老師,有時候布置作業的量過大,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孩子寫不完的情況下(已經晚上10點了),幫一把孩子,只是你寫字的時候要盡量模仿孩子的字跡,別給孩子幫了倒忙!我見過這樣的家長,我也親自試過,沒問題!最有成就感的是幫孩子寫作文了,上小學的孩子要寫作文了,字不成字,詞不成詞,句子不成句子,亂寫亂用,好歹我們是大人吧,咱不說輔導高年級的作文,低年級的寫話動動腦筋總還能抵擋一陣!於是自己按老師的要求,結合孩子剛才寫的不成型的作文寫下來(家長的下水文),讓孩子抄寫下來,拿去給老師交差。咳,你還別說,真有效果了!孩子被老師表揚了,進步了,作文被老師閱讀了!孩子的那個樂呀,以後再寫作文的時候就來勁了。家長也在偷著樂呢,一是幫了孩子的忙,一是證明了自己還行啊!如果還需要家長幫忙,只要咱還能做,就義不容辭!這叫弄假成真。培育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終使學生自主成功。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教育認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二、昧著良心誇孩子。(長期才能看到效果)剛一開始覺得不能這樣,但因為是家長,怎麼不可以呢?老師不能,老師要面隊集體,必須有充足的同學們信服的理由,家長就不一樣,看見自己的孩子哪裡都好!老師說俺孩子不行,俺可不能信!不僅自己相信孩子行,還要讓周圍人都相信,哪怕他們心底里笑話我有神經病!那都誇些什麼呢?比如看見孩子放學回來了,還不算晚,就說:「看我家兒子,能准時回家,真棒!可不像那個某某某,天天瞎跑!」「上學挺累吧?沒和別人鬧矛盾,就是好孩子!」「作文能寫一段,不錯,比媽媽強!以後能多寫點,媽媽就給你買好吃的!」「你今天都和誰一塊玩了?看吧,孩子的人緣可真好,能交到好朋友了!」「今天你都聽懂了什麼?給我講講。。。呀,可真是了不起,能給我當老師了!給你點獎勵吧」「今天打架了?為什麼呀?哦,因為她罵你了,好,該打!你可真行,但你要想想後果,把人家打壞了,是要賠償醫葯費的,弄不好還會吃官司,老打架會被警察抓起來的,咱還是不要做這種事,咱是聰明的孩子,對不對?」我見過這樣的家長,還偷偷地看不起人家,可事實是人家的孩子確實好了!事實勝於雄辯。要經常誇,找到點滴的優點,培養自己善於發現孩子優點的眼睛,一直誇得他對學習有了興趣,誇得他有了自信心,他真就學習好了。
三、讓孩子成為你生活的重心。如果你只是希望孩子將來當個街頭的混小子,或者只是出力做個民工,或者拉個收垃圾等,那你根本不用為孩子的學習操心,好歹也能把初中上完,因為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如果你想讓孩子將來比自己的生活狀態好一些,那就把你的生活重心轉向孩子,孩子的生活就是你的生活,讓孩子感覺到你時刻都在關注他,要知道,讓老師時刻關注你的孩子是不可能的,老師面對的是那麼多孩子,不可能是你家的「私塾」,所以家長的關注是最重要的。再者,不要迷信知識水平低就做不好家長,有很多清華北大的學生來自貧困的地區,父母也沒有什麼文化,只要家長勤懇節儉,沒有太多的錢也能培養好孩子。讓孩子成為你生活的重心,把培養孩子當作你的事業來做,孩子就是你的投資方向,就是你的成就感和未來。只有這樣,孩子才可能在求學的路上不孤獨,才有強大的精神支持,才會產生巨大的動力。
⑺ 孩子的成績很不好,腦子不聰明,家長應該怎樣調整心態
我們的人生就和大海一樣,有時風平浪靜,有時驚濤駭浪,然而正是這些始料不及的遭遇才讓我們人生更加精彩。
因此,面對孩子考試失敗,我們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態度,讓孩子用一份坦然去書寫自己獨特的人生。
平時的作業測驗與考試相互轉化
在學習中,我們要擅於把平時的作業、測驗當作考試來對待,也要擅於把考試當作平時的作業、測驗來對待。畢竟我們以後面對的除了中考,高考這樣的大考,還要面對工作的種種考驗,如果連一次考試的失敗都接受不了,那你的人生將會是不堪一擊的。
如果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考試失敗的結果上,那麼一個人將永遠停留在失敗的陰影里,與其浪費時間在想這些東西,還不如找找自己的問題在哪兒,到底該如何改進學習方法,爭取在下一次的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有時候失敗的經驗和教訓比"100分"更有價值
通過一次考試的失敗,我們總結出來的教訓和經驗往往會更深刻,而且有時候根據這些經驗和教訓會激發出我們對學習的另一種思考,這些東西是用100分換都換不來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陽光就會有風雨,有鮮花就會有荊棘,所有的失敗背後都暗藏玄機,只有迎難而上,才能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孟子》一書有一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面對考試失敗,請多一份樂觀,少一份著消極。
⑻ 差生家長怎樣和班主任溝通
差生家長怎樣?和班主任溝通
首先要清楚同班主任見面溝通你是為了什麼?見面前電話或微信禮貌地請問班主任可否有時間?確定後按時到學校求見班主任。
一,家長心裡要有數,諸如孩子學習上的問題,班集體中孩子孩子表現情況一般,和同學關系不太友好,出現厭學甚至不好好做作業等等。家長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具體對待,和班主任心平氣和地溝通交流,主要傾聽班主任的反應情況,家長如實地回答和找出自家孩子的優缺點,不誇大,不偏袒,不袒護,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學習有好處,班主任了解了情況也便於幫助孩子糾正不足,迅速成長為一名好學生。
二,知道見班主任的時間,按時見面了家長通過溝通交流就要表達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例如孩子學習成績下滑厲害,家長要認真分析原因,看看孩子在家的學習環境,氛圍,方法,時間等方面如何,家長有沒有盡到責任,對孩子的陪伴,督促,關心到位了沒有?要回答班主任如何配合學習,讓孩子盡快趕上同學們,制定實事求是,切實可行的改進方法。
三,根據班主任見面所談問題的大小程度及時與孩子溝通,要做到語重心長,就事論事,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切記惡語相加甚至打罵孩子,用愛心,耐心,關心來鼓勵,督促孩子好好學習。
四,同班主任見面還要注意:1,時間不要太多,以免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2,自始自終禮貌用語回答班主任的問話,傾聽班主任的意見。3,約好下次匯報的時間,保證不能失約。4.見面後過一段時間還要匯報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