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計劃生育的父母為什麼沒多大好處

計劃生育的父母為什麼沒多大好處

發布時間:2022-06-11 19:40:06

1. 計劃生育究竟好不好

就算是兩個孩子,我們也沒法保證生下來一定是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到時候問題可能更麻煩,不是嗎?所以你的哪個問題還是沒法解決啊 我感覺計劃生育對中國確實是好的,因為人口問題對中國來說確實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傳宗接代觀念根深蒂固,很難讓人們很快放棄它 但我們想想,現在的孩子就算是有男孩又有女孩,他們能整天守候在父母的身邊嗎?如果不能的話,生男孩生女孩有什麼關系呢?

2. 計劃生育新政策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對社會整體經濟發展有益,對社會的穩定協調發展有益。對提高政府形象有益。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

至今日,我國未來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是必然的,而如何緩解趨勢,減少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是我們所要考慮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國家經濟的疲軟,更會使得整個社會沒有生氣,缺乏國際競爭力。在這種情況之下,開放二胎政策便是緩解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二之選。

任何一項政策的出台不可能只有利而沒有弊的,我們看到一項政策的弊也是為了避免這種弊端所帶來的影響。二胎政策的弊端之一便是:人口質量提升困難。

3. 「計劃生育」給成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經濟壓力變大。獨生子女對於父母來說,可以說是撫養的壓力變小了,以前的人們膝下的子女少說也會有兩三個,更有甚者會有七八子女,這對於父母來說經濟壓力是非常大的,每一個子女從小到大的生活費都是一筆高額的費用,更不用說供子女們上學的費用了,所以經常可以見到老一輩人的兄弟姐妹中有幾位是沒有讀過書的,他們把上學讀書學習的機會讓給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自己則早早出來打工謀求生存,賺錢養家,幫助自己的父母供兄弟姐妹們上學,為父母減輕一些壓力。

4. 中國的計劃生育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壞處為什麼國外不計劃生育中國人需要進一步解放什麼思想

計劃生育肯定是為了控制中國人口增長速度啊。 外國人得話很多發達國家的人們根本就不擔心中年之後的生存問題比如瑞士啊 瑞典啊 英國啊,他們國家的福利很好,退休之後的退休金也夠他們活到死的,外國很多國家也沒有受到儒家思想那種不孝有三無後最大的侵染。 個人覺得中國人應該確立自己的人權思想。 手打不容易 望採納

5. 實行計劃生育給你的家庭帶來什麼好處

(1)有利於國家加速資金積累。實行計劃生育,使國家用於新增人口的消費減少,從而加速資金積累。 (2)有利於勞動就業。實行計劃生育,可以使每年進入勞動適齡人口減少,從而有利於勞動就業。 (3)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質量。實行計劃生育,國家可以把積累下來的資金用於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術訓練,從而達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質量的目的。 (4)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資源水平。實行計劃生育,可以緩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佔有耕地面積、人均佔有糧食的水平。 (5)有利於農民少生快富。實行計劃生育使每個家庭的人口減少,不僅可以減少家庭消費,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員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發展家庭經濟和健康娛樂中,從而保證家庭幸福、社會穩定。

6. 計劃生育好不好

對我國國情來說當然是好的啊~而且要在幾時年上百年內堅持計劃生育.現在國內的種種問題,什麼就業,資源,糧食,環境等等等等歸根到底都是人口基數過大造成的,設想我國只有6億人口,那將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國度,許多當前棘手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了,中國的人口問題不僅是中國的巨大負擔,也是世界的巨大負擔,真的希望國民都能相應黨的政策,計劃生育吧!

7. 計劃生育有什麼用

一、計劃生育有效地抑制了中國人口增長過快的勢頭。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64年的15年間,中國人口從5億增加到7億,每增加1億人口平均需要7.5年的時間。從1964年到1974年,是中國人口高速增長的時間,10年內人口由7億增加到9億,每增加1億人口的時間縮短為5年;1973年,中國在全國范圍內實行計劃生育,從1973年到1995年2月,中國人口由9億增加到12億,每增加1億人口所需時間,又延長到7年左右。進入九十年代以來,中國雖然處於1949年後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20—29歲生育旺盛期的婦女人數平均每年超過1億人。如此龐大的生育人群,其生育潛力是巨大的。但是,由於中國現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方案和政策得到了人民的理解和支持,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育水平不斷下降,有效地抑制了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1994年與1970年相比,人口出生率由33.43‰下降到17.70‰,人口自然增長率從25.83‰下降到11.21‰,婦女總和生育率從5.81下降到2左右。目前,中國城市人口已基本實現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農村人口正處於這一轉變過程中。根據聯合國提供的資料,中國的人口增長率已明顯低於世界其它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據有關專家推算,如果中國不實行計劃生育,至今仍保持七十年代初期的出生水平,現在中國人口很可能已經超過15億。20多年來,中國實行計劃生育,創造了有利於改革開放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保障中國生存與發展的人口條件。

二、計劃生育促進了人民群眾婚姻、生育、家庭現念的轉變。自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婚姻、生育、家庭觀念已經和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傳統的「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輕女」等觀念正在為越來越多的育齡群眾所擯棄;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男孩、女孩都一樣,建立幸福、美滿、和諧的小家庭,追求現代、科學、文化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不可阻遏的時代潮流。婦女早婚比例下降,平均初婚年齡提高。1992年,早於20周歲初婚婦女占初婚婦女總數的比例下降到12.9%。1970年婦女平均初婚年齡為20.2歲;1993年為22.67歲,提高了2.47歲。家庭規模逐漸縮小,核心家庭正在成為當代中國家庭的主要形式。據中國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平均家庭規模為3.96人,比1971年的4.84人減少了0.88人。家庭規模縮小的主要原因是生育子女數量的減少。1993年與1970年相比,在當年出生的孩子中,一孩率、二孩率分別由20.7%和17.1%上升為61.3%和27.5%,多孩率則由62.2%下降到11.2%。到1994年,全國累計有4676萬對夫婦自願終身生育一個孩子,占已婚育齡婦女總數的20.3%。在中國現有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條件下,家庭規模的縮小和撫養子女人數的減少,顯然大大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家務負擔,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質量。

三、計劃生育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力圖使人口增長速度大大低於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從而逐步提高人均水平。近十幾年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除了改革開放等因素外,也得益於計劃生育。1952年至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7倍,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增長了1.8倍。1978年至1994年,中國在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堅持做好計劃生育工作,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3.2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2.4倍。同期,隨著人民生活質量和購買力的提高,中國消費品市場擴大了12.7倍,消費品零售總額平均年遞增17.2%。199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6053億元,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有潛力的市場。與1978年相比,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增加9倍,平均每年遞增15.5%;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增加8倍,平均每年遞增14.8%。中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由3.6平方米增加到7.5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由8.1平方米增加到20.8平方米。絕大多數家庭的吃、穿、用、住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電視機、收錄機、電冰箱、洗衣機等耐用消費品的普及率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四、計劃生育促進了中國人口素質的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中國的計劃生育,始終包含著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兩個方面。在合理控制人口規模的同時,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發展教育、醫療衛生等各項事業。不斷提高人口素質。1949年以前,中國的人口死亡率高達20‰,七十年代末下降到7‰以下。1949年到1990年,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從35歲上升到68.55歲,其中男性66.84,女性70.47歲,成為世界上平均預期壽命提高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的衛生基礎設施已得到較大改善,全國平均每萬人醫院床位數從1970年的13.3張增加到1994年的23.6張,每萬人專業衛生技術人員數由1970年的17.5人增長到1994年的35人。各種傳染病的發病率大幅度下降。全國城鄉居民的營養狀況有了較大改善,平均每人每日攝取的熱量為2600千卡,蛋白質為75克,已達到和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婦幼保健事業不斷發展,目前中國城鄉已基本形成計劃生育和婦幼保健服務網路。1990年嬰兒死亡率已從建國前的200‰下降到35‰,孕產死亡率為94.7/10萬,新生兒計劃免疫率達到85%。人民在衛生和健康方面的一些主要指標已經大大領先於同等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正在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中國政府把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中國正在有計劃、有步驟地實行九年義務教育。1994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已達2.7億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4%,青壯年的文盲率已降到7%,在佔全國人口91%的地區中普及了初等教育。大城市和部分發達地區基本普及了初級中等教育。幼兒教育和殘疾兒童的特殊教育穩步發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迅速發展,在校生達到844.6萬人,占整個高中階段在校生總數的56%。全國有2億多農民接受了各類文化知識教育和實用技術教育。

五、計劃生育進一步解放了婦女生產力有利於婦女地位的改善和提高。中國實行計劃生育,使婦女擺脫了婚後頻繁生育的狀況和繁重的家庭負擔,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婦女中蘊藏的社會生產力,使她們有更多的機會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參與經濟和社會發展活動,從而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婦女經濟、社會和家庭地位的提高。婦女就業率不斷提高,就業領域不斷擴大。到1992年底,中國女職工人數已達5600萬人,佔全部職工總數的38%,比1985年的4500萬人,增長24.1%。1979年至1988年,城鎮婦女就業增長率一直高於男性,年平均增長率為4.9%,比全國職工隊伍的年平均增長率高出1.27個百分點。中國婦女的絕大多數在農村,是中國農業生產和多種經營的主力軍。她們是實行計劃生育最主要的受益人口群體。1989年,中國在農村發起的「雙學雙比」(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活動,吸引了1.2億農村婦女參加,其中9000多萬人接受了實用技術培訓,有1.5萬多人獲得省以上先進女能手稱號,51萬多人被評為農民技術員,出現了106.7萬個以婦女為主的科技示範戶。中國農村中約有4000萬婦女在鄉鎮企業就業,占鄉鎮企業從業人員總數的47%。實行計劃生育使婦女有更多受教育的機會,有利於提高婦女的文化素質。目前,中國城市成年女性平均上學年數是9.97年,其中高中及其以上者佔56.3%,初中33.3%,小學8.3%,文盲半文盲僅佔2.1%;而其母親一代高中以上者僅佔9.1%,初中11.1%,小學24.5%,文盲半文盲為55.3%。農村成年女性目前文化程度達到高中及其以上者為8.9%,初中26.6%,小學27.9%,文盲半文盲為36.6%;而其母親一代高中以上者僅佔0.5%,初中1.9%,小學9.0%,文盲半文盲高達88.6%。

六、計劃生育促進了中國農村消除貧困的進程。在中國的貧困地區,經濟、文化落後與過多生育往往互為因果。在貧困地區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中國政府進行扶貧開發,消除貧困的一項重要舉措。1978年以來,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沒有完全解決溫飽的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1995年的7000萬人。中國政府把解決貧困人口問題與計劃生育結合起來,使許多家庭從「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不良循環中解脫出來,收到了顯著效果。在已經脫貧的人口中,實行計劃生育的農戶往往佔有明顯的優勢。計劃生育在中國社會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廣泛而又深遠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計劃生育造福於民、惠及子孫後代的功效,必將進一步顯現出來。

三、國家指導與群眾自願相結

8. 計劃生育給獨生子女的這一代人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計劃生育給獨生子女這一代人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身上肩負的壓力更大了。因為之前一般都是一家有幾個孩子。所以在結婚之後雙方負擔的壓力也會小一些。因為有好幾個孩子可以共同贍養父母,每個人付出一點就夠父母晚年所需了。

計劃生育給獨生子女這一代機帶來了好處,也帶來了一些壓力。但總體來說他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這個時代的中國非常的富強,所以他們能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9. 計劃生育的利與弊

一、計劃生育的好處:

1、有利於國家加速資金積累。實行計劃生育,使國家用於新增人口的消費減少,從而加速資金積累。

2、有利於勞動就業。實行計劃生育,可以使每年進入勞動適齡人口減少,減輕就業壓力從而有利於勞動就業。

3、有利於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質量。實行計劃生育,國家可以把積累下來的資金用於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術訓練,從而達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質量的目的。

4、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資源水平。實行計劃生育,可以緩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佔有耕地面積、人均佔有糧食的水平。

5、有利於農民少生快富。實行計劃生育使每個家庭的人口減少,不僅可以增加家庭消費,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員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發展家庭經濟和健康娛樂中,從而保證家庭幸福、社會穩定。

二、計劃生育的壞處:

1、超低生育率會導致未來嚴重的養老危機。養老的實質工作人口養活不工作人口、年輕人養活老人,養老問題根本是老年人口比重大、年輕人口不足。一胎政策所導致的421家庭結構,將給未來中國帶來沉重的養老壓力。而失獨家庭, 將因獨子死亡而老無所依,人口政策每晚變一年就會給未來增加數以萬計的失獨老人。

2、繼續獨生子女政策將給未來增添大量光棍。由於獨生子女政策與國民通過自由生育要男孩的願望嚴重矛盾,被迫導致胎兒性別鑒定,帶來 嚴重的性別比失衡。目前中國性別比失衡高達120:100左右,未來五個男性中就有一個找不到老婆。

3、繼續現行人口政策將導致未來年青人失去希望。在一個年輕人飛速減少和重老齡化的國家,養老壓力沉重,經濟社會缺乏活力,國家缺乏發展希望,因此年輕人也失去希望。

(9)計劃生育的父母為什麼沒多大好處擴展閱讀

計劃生育二胎政策,以下情況能生「二胎」(各地規定可能略有出入,須參考本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1、夫妻雙方都為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2、雙方均為少數民族,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3、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來本省定居不滿6年的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只有一個子女在內地定居的;

4、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計不超過兩個的,但不適用於復婚夫妻;

5、婚後不育,夫妻雙方均滿30周歲,依法收養一個子女的;

6、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7、夫妻一方為一級至六級的殘疾軍人;一級至五級因公(工)致殘人員,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8、礦工井下作業連續5年以上,並繼續從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9、農村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10、男方到女方家落戶且女方沒有兄弟的農村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僅適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11、農村夫妻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12、大山區的鄉,女方在農村,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閱讀全文

與計劃生育的父母為什麼沒多大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