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2.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3.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4.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5.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6.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7.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8.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9.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0.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1.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2.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13.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4.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5.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16.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17. 內睦者,家道昌。
18.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9.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20.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B. 名言警句如學習上的或寫給父母親的或生活上的等。
洪秀全:古來事業由人做
亨德爾: 慎慮無後患。
車爾尼雪夫斯基:實踐是思想的真理。
呂不韋: 天下之治賴紀綱。
莎士比亞: 愛是一種甜蜜的痛苦。
李惺: 習勤忘勞,習逸成惰。
莎士比亞: 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病。
周易: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奧維德: 美貌和謙遜很難兼而有之
約翰遜: 沒有希望,就沒有努力。
盧梭:節約與勤勉是人類兩個名醫。
魏徵: 為政者,莫善於清其吏也。
高爾基:理想,能給天下不幸者以歡樂!
托馬斯:倘不奮發,惟有失敗,顧影自憐。
曼傑: 浪費生命是做人的最大悲劇。
莫三比克:懶漢畫一個圓圈也得一個月的時間
巴爾扎克:問號是開啟任何一門科學的鑰匙。
葛洛夫: 唯有憂患意識,才能永遠長存。
《論語·陽貨》: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杜甫: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
斯坦霍普: 無所事事只是薄弱意志的避難所。
《後漢書》: 夫孝者,百行之冠,眾善之始也。
晏幾道: 人情卻似楊柳絮,悠揚便逐春風去。
奧立弗·哥爾斯密: 友誼是兩個平等者之間的無私交往。
李商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王安石: 自古驅民在誠信,一言為重百金輕。
馬休爾:回憶往日,從中得樂,等於活了兩次人生。
《論語》: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辛達·威廉姆斯: 只要自己相信自己,他人就會相信你。
莎士比亞: 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卻做人的樂趣。
http://www.so.com/s?q=名言警句&src=se_zoned 供參考選擇適合你自己的
滿意請採納
C. 寫給父母的一封信
作文寫給父母的信
你們好!
雖然我們每一天都生活在一起,交流也很多,但是我卻從未給你們真正的寫過一封信。借著這次好機會,我一定要寫一些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悟給你們,讓你們不再為我擔心。
在我還幼小的時候,你們就開始為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而且從不任勞任怨。我知道那時候我們家的經濟條件是十分落後的,而且在這里,我們也不是本地人,所以我們一直過著貧苦的生活。但是你們卻從未放棄過,一直都很堅強,不怕吃苦,對我也總是十分關心。盡管家裡光景很差,生活過的很辛苦,可卻又從不忘記對我的照顧,這又是一種多麼的難能可貴的精神啊!
不久之後,我和其他一些同齡孩子一樣,到了該上學的年齡。從此你們對我更加關心和照顧了,別的孩子都是走著回家的,於是我也跟著他們,和他們結了伴。可是你們不放心,每天都堅持要騎著自行車來接我回家。在學習上,你們對我一直都很嚴格,總是告誡我:只有讀出書,才是唯一的出路,才可以不用像我們那樣辛苦工作卻掙不了大錢。
現在,我們家的經濟水平終於可以說是大大的提升了,不但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而且還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轎車,產業。但你們始終都很勤勞,別人都說你們的產業好,你們一直說自己的產業不景氣,於是總是東奔西跑的找事業。我連做夢都在想:我們家的一切來的實在是不容易啊!
你們為我付出實在是太多了。就如爸爸(您),當天還蒙蒙亮的時候,您就起了床,燒好豐盛的早飯,叫我起床,然後又開著車子送我去上學,甚至有好幾次還拖著病微微的身子送我去……。最會安慰人、最和善的、最勤勞的還是媽媽(您),您很少打我,我做錯了事也不罵我,總是以教育為主,爸爸說都是您把我給寵壞了,可我卻並不這么認為……。
相信通過這次給你們的書信後,我會改掉一切不好的壞習慣,不讓你們再為我擔心。同時我也要努力學習,牢記你們教育我的那句話,不辜負你們對我的期望!
最後,祝你們:
身體健康,
【擴展閱讀篇】
作文是決定語文考試成績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敗往往決定了整個語文考試的成敗。那麼怎樣讓考試作文得高分呢?我覺得以下幾點必須注意。
1、題和立意凡考試作文必須審題,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環境下,作公平的競爭。審題,就是要對試題展現的所有內容作全面、准確的審讀和理解,把命題者的意圖讀出來,把題目的各種限制審清楚,明確要我寫什麼,怎麼寫,寫到什麼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領會,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寫作文。高考作文評判明確規定,凡審題有問題的試卷最後得分一般都不超過二類卷最低分。由此可見,審題的准確與否是作文成敗的關鍵因素。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時代的高度,去觀察、認識生活,提煉主題,使主題體現時代的精神,既反映時代,也作用於時代,跳動時代的脈搏,推動著時代的前進。文章的「意」, 其實就是作者在體驗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種思想,是作者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撞擊」的產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認識水平以及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近兩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學生寫真實生活、真實自我,有些同學忽視了對文章思想傾向的把握,看問題不全面,觀點偏激,更有甚者由腐敗現象而懷疑黨的領導和黨的政策。盡管當今的中國社會政治清明,言論自由,話說錯了不會追查什麼政治問題,但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正確的是非觀還是應該有的。這一點必須注意。
2、標題和段落標題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閱卷老師對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別是自擬題目寫作,閱卷老師很看重考生所擬的標題。俗話說:「秧好一半谷,題好一半文」,可見題目的重要性。有些考生先寫正文再擬標題,文章寫好後也許是沒有時間寫標題,也許是忘了補寫標題。雖然評分規定無標題扣2分,但實際結果卻遠非2分。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將幾篇寫得較好的作文,按保留標題和隱去標題兩種類型請兩組老師分別予以閱卷,其分數差別一般都在5分以上。這是因為閱卷老師對無標題作文產生了一種心理距離,不知不覺便降低了分數等級。至於如何擬題,我覺得應做到這樣幾條:①確切。指符合文章內容,也指遣詞造句符合規范)。②精練。指標題字數恰當。③生動。指題目能體現出一種活力,具有可讀性,饒有情趣。④新穎。指有新視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夠給人一種新鮮感。⑤有意蘊。指有內在的含義。擬題方法多種多樣,可以運用修辭擬題,可以引用俗語擬題,可以化用古語擬題,可以借用成語擬題,可以套用流行語擬題,也可以巧用其他學科公式或符號擬題等等,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運用。段落:考試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結構。把文章分為幾段更好?千字以內的作文,我覺得分為5-8個自然段就可以了。因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顯得你成熟老練。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寫好。每一段的首句猶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寫好,「眉清目秀」,整個段落都顯著精神。
3、文體和內容高考作文試題對文體的要求有兩類:一類是規定必須寫某種文體,如「寫一篇議論文」;另一類是排除寫某種文體,如「除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考生必須按規定的文體去寫。近幾年高考作文題中「文體不限」,讓考生自由選擇文體,這里要特別注意,文體不限不是不要文體,而是要你在選擇了一種文體後,一定要按這種文體特點寫作,要寫什麼象什麼。不可隨心所欲,寫成不倫不類的「四不像」文章。文章內容方面: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東西,絕對不要寫;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寫;花上幾分鍾,想別人想不到的內容來寫。記敘文最好將主人公設定為自己,用第一人稱入文,讓「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閃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鳴。議論文切忌大話、套話、廢話,要避免空發議論,無病呻吟,濫提口號,亂發號召,空表決心等等。作文可以虛構,「允許」編寫故事,但不等於提倡「編寫故事」,編寫故事要做到「大膽想像,自圓其說」。濫編、胡編,絕對不會得高分。
4、開頭和結尾應試作文的開頭結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時在課內外所學的各種開頭結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應試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麼方法開頭和結尾,必須做到開頭起筆入題,結尾點明主旨。為了給評卷老師一個好的印象,開頭結尾千萬不要塗抹。有道是: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有些考生犯「入題慢」的毛病:有的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把本來簡潔的原材料進行擴展;有的開篇擺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來。開篇鬆散,佔去了大量的篇幅,後面的真正應該說的內容卻「千呼萬喚不出來」,有的只是一筆帶過,草草收兵,比例嚴重失調,使老師難以衡量其實際寫作水平。古人寫文章講究「鳳頭」、「豬肚」、「豹尾」,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有些考生作文來不及剎尾,或用一句話硬斷,或點上一串省略號,這樣即使你雕出了「鳳頭」,壯大了「豬肚」,也會因為沒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閱卷老師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壞,首先是看其整體。所以,考生交給老師的無論如何也應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5、語言和字數考試作文語言要規范准確,具有個性和活力。不要文白夾雜;不要使用別人看不懂的方言和詞彙;少用長句多用短句;可引進部分時代新詞彙,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詞,引用百姓口頭民謠,但取向一定要積極向上,真正讓語言亮起來。照理說,文章是表情達意的工具,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似乎不應有字數的限制。但考試作文,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作文,為了達到一定的考查目的,並考慮到考試時間等因素,一般對字數都作了規定。我們必須按照規定去做。限最低字數的,一定要寫夠數量或稍微超過50—100字才好。如果字數不足,雖然評分標准規定,不足字數的,每少50字扣1分,但實際情況是,字數不足往往被認為文章內容單薄,分數很難上檔次。限最高字數的,不要超過。否則,給人一種臃腫的感覺,再說,作文寫得長,花的時間多,解答前面的題用的時間少,必定會受到影響。如果沒有限最高字數,一般就是以作文紙為限,即要在作文紙格子內行文。千萬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以免出力不討好。
6、書寫和卷面近年高考作文評分標准中,書寫都占相當的比分。一般不要求寫得好看,但要求書寫整齊易辨認,一筆一畫清清楚楚,不寫草字。標點符號書寫也要規范,特別是格式要正確,句號、逗號、問號、嘆號、頓號、分號不要出現在一行之首;引號、括弧、書名號前半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可以在這些符號後面擠著寫一個字;引號、括弧、書名號後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可以把這些符號擠在上一行之末。省略號、破折號占兩個格,不能斷開,寫不下時擠在一行之末。至於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樣,給人的印象是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整潔與否直接影響著閱卷老師的心理和情緒,書寫工整,卷面清潔,讓人一看心中先喜三分,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7、檢查與修改考試作文試題和其他試題一樣,做完後也需要認真檢查,看有沒有筆誤的錯別字,有沒有不通順的句子,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內容。審查發現了錯別字、錯用了詞語一定要修改過來,對於句段該刪的要刪掉,該增的要增補,只是要改得清楚、整潔,使人一目瞭然。不能因為修改而影響了卷面的整潔。
D. 孝敬父母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2、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3、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5、母愛勝於萬愛。——莎士比亞
6、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7、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9、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長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14、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5、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E. 有什麼關於父母的名言警句
●母親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創造者(歐洲)
●搖動搖籃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國)
●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伊拉克)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F. 父母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2、哀哀父母,生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3、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
4、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5、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
6、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聖的情感。
7、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8、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
9、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10、搖動搖籃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
11、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
12、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13、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
14、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15、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
16、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17、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
18、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19、茄子花朵朵結果實,父母話句句是真話。
20、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1、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22、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
23、思想如鑽子,必須集中在一點鑽下去才有力量。
G. 對父母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2、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4、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5、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9、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10、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1、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2、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孟子
H. 中國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