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小動物的父母要承擔哪些哺育任務

小動物的父母要承擔哪些哺育任務

發布時間:2022-03-19 20:56:09

① 動物的父母在哺育後代時,會干什麼

動物的父母在哺育後代時,他們也會認真的把後台補養長大。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是他們也是有感情的動物。也會到處給幼崽找食吃。直到幼崽能自接獵取食物,他們才開始放手。所以說動物的父母也是非常偉大的。

② 在小動物生下來以後,「父母們」還要承擔繁重的哺育它們孩子任務對不對

一般情況下,小動物們的父母會對自己的寶寶承擔哺育他們的任務,但也有些動物,只管生不管養,甚至把自己的蛋生在別人的窩里,讓別的動物替他孵蛋哺育寶寶。

③ 卵生動物的喂養方式有哪些

卵生動物不需要哺乳喂養,一般等卵生動物產下卵後,經過孵化變成小動物,其營養來自卵本身,或者人工進行喂養。像出生後較低等的爬行類、魚類、昆蟲直接自己覓食,高等的鳥類可由父母照顧一段時間,提高成活率。

卵生動物(Ovipara)是指用產卵方式繁殖的動物。一般的鳥類、爬蟲類,大部分的魚類和昆蟲幾乎都是卵生動物。如:雞、鴨、魚、青蛙、烏龜、蝴蝶等都是卵生動物。

形態特徵

脊椎動物:低等的哺乳類(單孔類)、 鳥類、兩棲類、 爬行類、 魚類; 無脊椎動物:昆蟲類、多足類。

卵生動物產下卵(蛋)後,經過孵化,變成動物,其營養來自卵本身。卵生動物(Ovipara)是指在有性生殖中,母體的卵受精後形成新個體的動物,新個體從母體排放出來後,以卵內的蛋白質提供營養,繼續發育待完成。最後,新個體破卵而出。

④ 哪些是由父親擔當哺育、照顧後代的責任的動物

帝企鵝 :雌性產卵,雄性孵蛋(雌性去捕食),雌性回來喂養。
絨猴具體不詳
蟑螂,鯰魚較為低等,不具養育後代的習性。

⑤ 慈母龍是怎麼哺育幼龍的

慈母龍的英文名的含義是「好媽媽蜥蜴」。許多恐龍沒有留下他們是怎樣生活和哺育後代的痕跡,但慈母龍卻給我們留下了充足的證據。慈母龍是群居生活的恐龍,它們的腦袋不算太小,所以比較聰明。恐龍窩都是它們自己在泥地上挖的坑,這種窩差不多和我們現在的一個圓形飯桌那樣大。在北美洲曾生活著大批的慈母龍,它們在森林中生活,但每年都回到同一個產卵區來產卵。也許它們每次都會使用同一個窩。在下蛋之前,成年恐龍可能會用柔軟的植物墊在窩底。做好窩後,雌恐龍便會在墊好的窩內產下18枚至40枚恐龍蛋,恐龍蛋的形狀像個柚子,它們會不規則地擺放在恐龍做成的窩里。慈母龍的幼仔快要破殼而出了,慈母龍們都站在窩邊耐心等候。小恐龍出生以後,父母就會精心照顧它們,並給它們餵食。當慈母龍父母找到食物後,先將堅硬的果實和種子的外殼剝去、嚼碎,然後,再喂給小恐龍。小慈母龍被成年慈母龍照顧著,大約要過15年,小慈母龍才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當小恐龍生長到能夠自己出去尋找食物時,父母便不再去照看它們,此時,它們就會加入到恐龍集體中去。

77異齒龍的身軀是怎樣的?

頭部不太大,但長有一雙很大的眼睛,眼睛的下面向外凸出。上頜長有一種角質的喙,口內長著3種形狀的牙齒。身軀比較小,體長只有1.3米,體重為2600克。主要依靠兩足行走,並且行走時非常迅速,有時它也會以四足行走。異齒龍的肩膀和掌部的關節比較強健,能夠挖開小動物的巢穴尋找食物。

⑥ 鸚鵡·幼崽生下後,父母要承擔哪些繁重的哺育任務

其他鸚鵡不清楚 只養過虎皮鸚鵡 有澳洲鸚鵡鸚鵡紀錄片的
孵化時她在窩內孵蛋,他在外面的,她只有吃食物時才會出來他也會進去負責餵食物給她和幼鳥,她只餵食物給幼鳥的啊。幼鳥的營養來自親鳥,親鳥的剛產完蛋,幼鳥正在長身體,所以一定喂養好親鳥啊!另在平時食物基礎上補充營養,比如墨魚骨和干凈的碎雞蛋殼,紅土球等等。幼鳥出窩後籠子要換大的,或者隔離,雌性過一陣子要再生產的(繁殖期在春秋冬,夏季太熱了),幼鳥出窩後媽媽會啄幼鳥的,驅趕他們太佔地方了啊,籠子最小要他們翅膀能張開的,雄性是負責帶領幼鳥出巢,教會並鼓勵孩子們飛翔的,幼鳥長大後不要近親結婚!切記!
去對應的貼吧和鸚鵡世界論壇看看 多學習他們的習慣 多為他們考慮

⑦ 在動物界中小動物出生後父母要承擔哪些哺育任務舉例說明

這個就是餵奶早顧他長大給他捕獵喂他吃,完了在教他捕獵技能,再到一定的年齡他們就會和媽媽分開了。

⑧ 蘇教版五年級科學動物怎樣繁殖後代課件

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徵。任何一種生物都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繁殖自己的後代,使得相應的物種得以延續和發展。本單元的教學主要是使學生認識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的各種繁殖方式。《動物怎樣繁殖後代》一課主要認識動物的各種繁殖方式,其中重點是動物的有性繁殖。愛護小動物是學生的天性,而動物的繁殖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問題,他們熟悉中有著些許陌生。鑒於他們認識上的片面性,教學中要注意利用和發揮學生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相互交流各自的經驗,取得資源共享的效益。
《動物怎樣繁殖後代》一課教學內容主要有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問題:「動物也有各種繁殖後代的方法。你知道動物是怎樣繁殖後代的嗎?」,引導學生討論動物的繁殖情況。認識自然界中的動物在自然條件下,大多數是通過雌雄結合進行有性繁殖,引導學生識別動物的雌雄,了解動物繁殖過程中的一些特點。明確動物爸爸更「漂亮」、更「威武」是生物進化的結果;體會到生命的來之不易,增強學生關愛生命、憎恨殘害動物行為的情感。
第二部分,認識動物繁殖後代的兩種方式:卵生和胎生。比較動物繁殖後代的方式有什麼不同,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
第三部分,教材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動物繁殖的例子,介紹了這些動物適應環境的獨特繁殖方式,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第四部分,介紹動物哺育後代的行為,體味父母對子女的關愛。為使學生課堂上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課前指導學生做好資料的收集、材料的簡單整理。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學會搜集、分析、整理篩選有用的信息。
2.積極參與討論交流,能夠根據確定的標准進行分類。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在自然條件下,絕大多數動物繁殖後代的方法是有性繁殖,即經過雌雄兩性的結合。
2.知道兩種基本的繁殖方式,即卵生和胎生。
3.知道動物繁殖的方法是豐富多彩的。
4.了解一些動物的特殊繁殖方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樹立愛護動物的意識。
2.加深對動物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動物主要通過兩性來完成繁殖的,動物的兩種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教學准備】
1、課前建議大家參觀動物園,收集各種動物的圖片。
2、准備大量的動物圖片(最好是成雙成對的),貓的胎生錄象等
3、建議觀看《動物世界》等科教欄目,或閱讀有關動物的趣聞書籍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我們知道植物不但可以用種子繁殖,有的還可以用營養繁殖的方式繁殖後代,動物也有很多繁殖後代的方法,你知道動物是怎樣繁殖後代的嗎?(學生根據已有經驗討論並交流回答,以有性繁殖的為主)。
2、根據學生回答講述: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動物是怎樣繁殖後代的。
(板書課題:動物怎樣繁殖後代)
二、了解動物的主要生殖方式
1、播放《帝企鵝日記》中的遷徙、繁衍片段
敘述:這是生活在南極的企鵝,它們歷經千辛萬苦,翻越雪山,克服各種困難相聚在奧默克為了什麼呢?(學生觀看交流:它們是為了繁衍、繁殖)
那繁殖是什麼意思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接話:對,從原來沒有小寶寶到小寶寶出生並成長的這個過程就是繁殖。)
2、通過剛才的短片我們了解了企鵝的繁殖,知道了它們是通過生蛋來繁殖後代的。(出示教材第31頁上面的圖)你們知道在熱帶魚、烏龜、蛇、鱷魚、鳥、老鼠和馬這七種動物中,哪些動物是靠產卵或下蛋的方式進行繁殖的嗎?請用紅筆把它們圈出來。
(學生根據個人知識儲備或意識進行判斷辨認、畫圈並討論,教師組織集體交流,要求說出依據:比如有學生見過鳥蛋、蛇蛋、烏龜蛋等,還有的見過剛出生的小老鼠等。產卵或下蛋的動物:熱帶魚、烏龜、蛇、鱷魚、鳥)
3、這里還有一些動物是產卵的(出示教材第31頁下面的圖):猜猜看這些分別是誰的卵或蛋?
(學生猜想,並說明為什麼這樣認為,共同交流:四幅圖分別是鴨、鳥的蛋和蛙、魚的卵。使學生明確:由於蛙和魚的卵是直接在水中受精孵化的,再加上環境等因素,因此數量相對較多,這樣才能保證有一部分小生命的存活)
還有哪些動物也是通過產卵或下蛋繁殖後代的?
(根據以有經驗互相交流:如雞、鵝等)
敘述:在動物界,有許多動物就是利用這種方式進行繁殖的。我們把像魚和雞等動物那樣的產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做卵生。
4、像雞那些從卵中出生的小生命是怎樣發育來的呢?它們先發育了哪些部分呢?想知道嗎?
(學生認真看第32頁的圖:從受精卵到小雞出殼的過程,交流感受)
5、提問:馬和老鼠的寶寶又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的呢?你們知道嗎?
(學生互相交流:直接從它們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
還有哪些動物寶寶也是這樣生出來的?
(根據以有經驗互相交流:如羊、牛、兔、貓等)
6、小貓是如何從貓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呢?它與小雞的出殼有什麼不同呢?。
(仔細觀看小貓出生時的情景,分析與小雞出生過程的不同:雞寶寶從蛋里孵化出來的,而貓寶寶是直接從貓媽媽的肚子里生出來的。)
敘述:我們把像馬和貓等哺乳動物那樣的直接生出小動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7、小結提問:剛才我們認識了動物繁殖的兩種主要方式,誰來說說是哪兩種?
(根據學習情況及討論結果交流:卵生和胎生。再次強調概念)
8、談話:根據你們剛學過的知識,能猜出第32頁下圖中的兩種剛出生的小動物分別是什麼動物的寶寶嗎?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經驗猜測,可能存在難度。提示:小松鼠和大熊貓的幼崽。大熊貓幼崽的嘴上還殘留有乳汁,說明它是吃媽媽奶長大的。
歸納指出:我們稱它們為「幼崽」。胎生的動物出世後,主要吃奶長大,所以又稱這樣的動物為「哺乳動物」。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動物的兩大基本特徵。這里要注意一點:大熊貓的幼體不能稱為小熊貓,只能稱為幼大熊貓或小的大熊貓。因為大熊貓和小熊貓是不同的動物。
三、科學交流會
1、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動物的卵生和胎生兩種最基本的繁殖方式,其實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動物們為了適應生存的環境,在大自然的選擇中形成了豐富的最適合自己的繁殖方式。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動物,你想了解它們的繁殖情況嗎?播放短片了解動物有趣的繁殖方式。
(分組討論收看的影象資料,閱讀的文字資料以及圖片資料等)
2、科學交流會:剛才我們了解了很多動物的繁殖情況,它們通過雌雄動物的識別、交配、生產、哺育後代的方式繁殖自己的下一代,可自然界有些動物的繁殖是相當有趣的,你可能也知道一些,誰願意來說說?
[雌雄同體的蝸牛的孤性互換生殖細胞、小海馬是由海馬爸爸的哺育袋孵化的、皺唇鯊是卵胎生的、鴨嘴獸的卵生哺乳、水螅的分裂繁殖、成年杜鵑鳥既不會造巢,也不會孵雛,而是為自己的卵尋找一個養母、許多蚜蟲從春季到秋季連續十餘代都以孤雌生殖繁殖後代。蚜蟲在孤雌生殖時(產性蚜時除外),它的後代都是雌的,經兩性交配後產的卵到第二年也都發育成雌蚜,唯有產性蚜時才出現雄蚜等等]
四、了解動物哺育後代的艱辛
1、談話:動物界除了繁殖方式存在有趣的現象外,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出示第30頁的前四幅圖)你能分辨這些動物的雌雄嗎?
(學生辨認動物的雌雄,交流。要求說出辨別的依據:如動物「爸爸」的毛色鮮艷、身體高大、強壯、威武、更漂亮等)
2、有趣的是,動物爸爸似乎都比動物媽媽更「漂亮」,你們能解釋嗎?
(學生猜測、討論並交流:方便求偶、保護家人等)
教師小結:雄性動物更「漂亮」、「威武」一些,能使它們在向雌性動物求偶中容易獲得成功,「威武」些的在與同性的戰斗中容易獲勝。而雌性動物相對需要更多的關愛和保護幼崽,因此它的毛色相對灰暗一些,與周圍的環境相協調,以減少被攻擊的機會。而且動物媽媽比動物爸爸丑,很大一個原因是要完成哺育後代的任務。
3、你知道動物爸爸媽媽是怎樣哺育自己的兒女嗎?
(分組討論收看的影象資料,閱讀的文字資料以及圖片資料等)
教師組織全班共同交流
(小北極熊在媽媽的懷抱中安然入睡、大熊貓幼崽向媽媽學習挑選鮮嫩竹葉、小沙丘跟媽媽學捕食技巧、蚓螈用自己的身體喂養後代等等)。
介紹一些與動物哺育後代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歸納動物父母對待子女的方式:一類是直接餵食,另一類是傳授生存技能的行為。
4、出示教材第30頁第5幅圖:雌天鵝被氣槍打死了,雄天鵝仍苦苦守侯,不願離去。看到這些,你有什麼想說的?
(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夫妻雙方」是有感情的,而且,天鵝寶寶也沒有媽媽了,多可憐呀!我們人類不應該去破壞它們的幸福生活,要保護自然界的各種動物。)
五、總結拓展
1、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動物的繁殖,主要有卵生和胎生兩種)
2、教師敘述:在自然條件下,我們看到的大多數動物的新個體都是通過雌雄的結合才能產生。這樣的繁殖方式我們叫做有性繁殖。動物有性繁殖時,會有一系列復雜的行為,包括雌雄動物的識別、交配、雌性動物的產卵或直接生小動物、「父母」對「孩子」的哺育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動物的本能。
3、拓展
(1)課後多收集動物如何關心、愛護自己寶寶的資料,感受父愛、母愛的偉大。
(2)想一想,人類了解動物的繁殖方式,繁殖條件,對人類有些什麼樣的用處?

⑨ 小動物出生後,父母對他們的哺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餵食,清潔,引導

閱讀全文

與小動物的父母要承擔哪些哺育任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