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敬父母 > 父母如何進行安全方面教育

父母如何進行安全方面教育

發布時間:2022-03-19 07:53:21

❶ 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意識教育

家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應該是隨時隨地,時時刻刻的。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電視、聽故事以及讓孩子親眼所見由於不注意安全而導致災難的事例,豐富孩子一些簡單的社會經驗;進而向他們提出一些安全規則,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規則;父母不在家,不輕易開門讓陌生人進門,這些應該是孩子要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識」。通過這些教育,可以使孩子明白做危險事情的後果,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同時無形中也增強了孩子的自我防範意識。 灌輸生活自我保護常識 生活中,讓寶寶會隨氣溫變化增減衣物,在烈日下戴遮陽帽,鞋子不合適或有沙子要及時更換;雷雨時切不可在樹下、電線桿旁或高層牆沿下避雨;葯品是治病用的不能隨便吃。活動中不讓寶寶不玩火、不攀高、不爬樹,不去池塘、江河裡游泳;游戲或玩耍時,不打架、不推擁,發現玩具有損害及時告訴大人。 明白尖銳物品會傷人 每當大人們使用刀、剪、針或其他銳利的物品時,別忘了重復、適時地告誡寶寶:這種東西不是玩具,因為它很危險,會把人的身體刺傷扎傷,流很多的血,還要去醫院治療,有時甚至會危及生命,所以只有大人們才能使用,小孩子不要靠近它。同時告誡小寶貝,如果把筷子、冰棍棒往嘴裡放也會有這樣的危險,尤其是在走路或奔跑時。 重覆說明電很危險 電源、電線、電器及電線都對小寶貝充滿了吸引力,然而這些東西又都很危險,稍有不慎便會踉成大禍。因此,光是把它們藏起來讓寶寶看不見還不夠,還應該大人們在插電使用電器時,不斷地提醒寶寶亂動電器有何危險後果,不能把鐵釘、鐵絲等物品插入電源插座小孔里,更不要在大人不在時自己去拔電源插頭,或玩耍接電的家用電器。 待寶寶稍大一些時(4歲以上),要教寶寶一些簡單的電器正確使用方法,並允許寶寶在大人的指導及看護下使用。可能一開始沒什麽用處,但加以時日會有成效的。如此進行啟蒙,會使寶寶在日後長大後,也會對危險物品的使用保持謹慎認真的態度,因此受益終生。 交通規則 每次帶寶寶出外上街時,一邊走一邊給寶寶交通常識,如在街上走要隨時留心車輛,過馬路時要選擇車輛稀少的時候過,而且一定帶他走人行橫道線;經常告誡寶寶小孩子不可以一個人獨自過馬路,在馬路上及馬路邊玩耍;還要給寶寶講紅黃綠燈及各種路標的各自功用,並告訴寶寶,一定要嚴格按照交通規則去做,在紅燈亮了的時候,即使沒有車輛也不能通過;還要讓寶寶了解在車輛高速行駛時,對在馬路上亂跑的人是多麽危險。寶寶還必須知道,絕對不可以一個人跑出去。 不隨便吃任何食物 3歲以下的小寶貝好奇心特別強,什麽東西都想放到嘴裡嘗嘗,所以常常因此發生意外和中毒。大人要經常不厭其煩地告訴小寶貝,那些東西可以吃,那些東西不能吃;在外面玩時,絕對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品,撿到的食品更不能吃,也不可把不知名的東西放入嘴裡;在具有毒性的物品容器上註明「有毒」,並時常告訴小寶貝它的含義,提醒並教育小寶貝認識這種東西的危險性。 飲食上讓小寶貝懂得不喝生水,不吃變質食物,不吃小攤上的食物,也不要隨便採集野生植物及野果食用。 從小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 寶寶洗澡的事情,最好由媽媽來做,為了使寶寶懂得,如果性別之間有差異,身體暴露時應該避諱;大人一定要經常告訴寶寶,生殖器是個人的隱秘部位,除了父母替你換衣、洗澡外,不要讓別人去看,更不要讓別人去摸;沒有非常特別的情況,不要輕易讓寶寶在別人家裡過夜。拒絕陌生人接近身體,尤其是小女孩。被陌生人強行拉扯時,要大聲呼救。 理解坐安全座椅的意義 每當小寶貝坐在汽車里的安全座椅里時,大人要告訴他為什麽要這樣做;待小寶貝稍大些,有必要教他如何開車門,以防被意外困在車里;開車的大人一定要按照要求系好安全帶,給小寶貝做個身傳言教的好榜樣。 理解火災無比地可怕 玩火是大多數小寶貝喜歡做的事情,無論是火爐,還是燒著的木柴、火柴、打火機,小寶貝都很想摸一摸,由此引起的燒傷和火災真是不少。因此,大人在生活中首先要以身作則,如吸煙時,務必養成馬上熄滅煙蒂的習慣,絕對不可以在床上吸煙;由於廚房處最易著火,所以要准備滅火器。這樣做會無形地影響著小寶貝,逐漸使得小寶貝對火引起的災難有一些了解,他可能會聽大人的話不去玩易燃物品。 理解高處摔下來的可怕後果 小寶貝1-2歲時,隨著運動能力的發展,特別喜歡登高爬上,在這個階段,大人們要不厭其煩地告訴小寶貝,不要隨便往高處爬,如去爬窗檯、從小床里往下跳、去爬陽台的欄桿往下觀看,以及自行打開窗戶的插銷等。 小寶貝年幼不懂事,這樣的話也許每天要說無數遍,不要因為小寶貝暫且沒有懂而就認為這樣做無用,它終究會在小寶貝的頭腦中打上烙印,使小寶貝對危險有所認識。待小寶貝日後運動能力和規范

❷ 作為父母,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比較常用的方法是什麼

一、 防止意外教育 要告訴孩子,什麼東西是會給他帶來傷害的。譬如,當孩子要去玩暖瓶時,你要告訴孩子,開水會燙著。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倒出少許開水,稍停片刻,讓孩子摸一下,讓他有個感性認識。 孩子都喜歡登高爬低,雖然他們對高也有恐懼,但好動與好奇,又常使他們在玩耍中忘了危險。父母要常提醒孩子,不去危險的地方,不做危險的動作。如不要從窗檯上俯身下望,不要站在窗檯邊,不要從陽台處向下探身,不要試著從高台上跳下水來等等。當他出現危險傾向時,要嚴厲制止。 在室外活動時,要讓孩子知道躲避汽車。不要在馬路中間玩,不要橫穿馬路時猛跑,要告訴他車來後躲避的方式。比如,當汽車過來時,媽媽不要只想著急忙抱起孩子,而最好是牽著孩子的手,避到近側的路邊。讓孩子能親身體驗到怎麼辦。過路口時,要讓孩子記住走人行道,看紅綠燈。可以教給孩子兒歌:紅燈停,綠燈行…… 生活中還有許多可致意外的因素,如小扣子、小玩具會被孩子吞入口中而卡著孩子,銳利的物品會扎著孩子,電插座會電著孩子……防意外教育要隨時進行。 二、 防止走失教育 在孩子剛學會說話時,就要告訴他家庭地址、爸爸媽媽的姓名、自己叫什麼,再大一點,最好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的電話和單位。當孩子在室外做游戲時,家長應在邊上看護,如一時有事,也要託付他人,並告訴孩子不能跟不認識的人走,即使是熟人,在爸爸媽媽不在的情況下,也不要跟他離開家。 帶孩子去公園、商場,要防止走失。一旦發現孩子不在身邊,要馬上告訴保安人員,並迅速分頭把住各門及廣播找人。這些年,拐賣兒童案件時有發生,家長要提高警惕。 三、 防止傷人教育 孩子在游戲中常不知輕重,有時就會傷著對方或被對方傷害。有些家長在孩子被打之後,經常說:「他打你,你就狠狠打他!」孩子在動手打架時,就會真的狠狠打,使對方受傷甚至致殘。所以要教育孩子尊重生命的觀念,在平時講故事時,給他灌輸這方面的內容。要告訴孩子不能拿石頭、棍子打人,也不能用手去觸對方的眼睛,不要用力去推倒小朋友,不要咬小朋友等等。當然,也不能讓孩子不知避開他人的攻擊,要告訴孩子,不同拿棍子的小朋友玩,如小朋友動手時,要擋開他,使他不能抓傷、捅傷自己。 四、 分清魯莽和勇敢 崇尚勇敢精神是孩子的共性。但是,孩子尚小,往往不清楚什麼是勇敢,什麼是魯莽,特別是現在不少動畫片,打打殺殺的鏡頭頗多,「英雄人物」又常常具超人能力,可以刀槍不入,可以凌空飛行……孩子理解能力差,看到這些鏡頭會認為是可行的而加以模仿。所以如果電視中的「英雄」做了什麼勇敢之舉時,要告訴孩子,這是不應該學的。如果孩子魯莽地要做什麼危險的事時,要及時想辦法防止出危險,並妥善處理。 安全教育是讓孩子有避害意識的教育,是讓孩子明白遇到危險該怎麼做,是一種積極的預防手段。要使孩子心裡真正明白,才能達到目的。

❸ 家長對學校安全教育的建議

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與建議

1、多開展一些有益於學生的文體活動,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
2、多舉辦一些周末培訓班,發展學生的特長。
3、老師多與家長溝通交流。
4、多開展各種安全紀律教育活動
5、不亂訂書刊,不亂收費,收費制度應透明。
6、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以便於因材施教,不要歧視差生。
7、對學生要嚴格要求,加強管理。
8、教師應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揚學生,少用打罵威脅。
9、注意食堂衛生,特別不應該一邊拿包子一邊收錢數錢。
10、優化育人環境,排除社會不良青年到校擾亂。
11、上課時間早,放學時間晚,注意學生的安全。
12、教師要多關心體貼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3、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有部分學生在路上違反群眾紀律。
14、家庭作業要少而精。
15、教師要注意身心健康。
16、多組織軍訓活動,培養學生的吃苦能力。

❹ 學生安全教育刻不容緩!父母該如何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呢

孩子發生安全事故經常性,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覺得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說孩子發生了一些事故的話,那麼一個家庭就會被摧毀。但是我們經常會在夏天的時候,聽說有一些孩子因為玩水的原因導致孩子落水身亡。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父母該如何給孩子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三、總結。

安全教育,我們平時一定要多跟孩子說一說,這樣的話,才能夠讓孩子記在心上。如果說孩子有驚無險的話,家長就一定要嚴格的去批評孩子,要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的嚴重性,要讓孩子知道父母說的話有多麼的重要。

❺ 孩子的安全教育,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

安全第一,學習第二。家長在平時生活當中要督促孩子認真學習以外必要還要教會孩子安全逃生的技能,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更有利於保證孩子的生命安全。作為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安全無小事,生活中處處要講安全。為了使孩子對安全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家長務必要事無巨細,一定要和孩子多溝通交流,並要教育好孩子,如何應對安全事故。做好孩子的安全向導,讓孩子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❻ 家裡電器太多,父母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現在科技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各種電器層出不窮,家裡面的電器也越來越多,平時生活基本上都在和科技打交道,但是同時這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家裡面的電器太多的話,要注重普及小孩子的用電安全知識。在家裡面的家用插板基本上都是220v,在進行使用的時候就要注意是否有過於高的大公率電器,是否要注意會有跳閘的影響,而當孩子獨自在家的時候,用電安全就是一個很需要注重的問題,因為小孩子好奇心比較重,如果去不正確使用電器或是插板就會產生一定的危害。


光是書本上或者是影片上的知識是不夠的,要讓孩子結合生活中的例子,實際的去親手操作,這樣才能夠更加的對知識掌握,也更加的能夠體會用電安全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寓教於學,孩子學到的才會更多。在平時生活中,父母可以著重在無形中向孩子灌輸用電安全的知識,並且在周末休息的時候可以帶他一起動手了解電的原理,讓他明白電流的走向以及觸電後的後果。會讓它在潛移默化中的形成知識,這樣即使在父母不在家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好奇而輕而易舉地去嘗試,從而導致不可挽回的後果。

❼ 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

而家長不可能天天圍著孩子,孩子會長大,要獨立,要學會自己學習,自己生活,在此之前孩子們必須學會自我保護。因此,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教育光靠交通、公安、學校等部門的力量是不行的,作為家長,必須盡早教給孩子一些安全常識,讓他們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護自救的本領。只有這樣,他們長大後才能適應各種環境,敢於與違法犯罪行為斗爭,才能在絕境和險境中解救自我,才能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達到保護自己,並為社會作貢獻。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們進行安全教育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切身體會: 一、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一些方法。 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要採用啟發和誘導的方法和孩子談話。應遵循以下原則:一要待孩子身心發育達適當程度,方可進行。二要對孩子的嘗試和失敗有耐心,成功時要及時給以鼓勵。三要在訓練中避免強迫,要引導孩子高高興興接受訓練,寓教於樂。 在教育和訓練中,還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點,尤其全家人對兒童的要求和教育方法必須一致,否則會造成兒童心理紊亂。成人對兒童應一視同仁,不能有所偏袒,以免造成孩子缺乏信心和頑固任性,對培養習慣不利。大班的孩子,常表現一定的抵抗性,喜歡說「不」,對此應採取策略,凡事必須正面誘導,向孩子提出明確要求,並指出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不能那樣做。兒童喜學榜樣,模仿性極強,故在遵守用電、玩水、交通規則等生活習慣上,同其他行為一樣,成人應做出良好榜樣,並鼓勵兒童之間相互學習,養成良好習慣,改正缺點。 在此基礎上,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類安全活動鞏固安全知識,比如:前兩個月學校開展了防火自救知識講座,我們聽孩子說後,在家也搞了個模擬火災現場逃生活動,我、孩子的媽媽和孩子扮作火災現場人員,採用各種手段逃生,孩子自己知道爬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嘴巴選擇安全出口撤離火災現場……活動過程中,孩子不僅鞏固了安全知識,而且在充滿樂趣的游戲中增進了家庭親情,「火」場孩子時不時對我們的提醒,讓我們作為家長的更系統知道了正確的應對火災現場的實用知識。 除此之外,可以通過有關安全知識DVD、圖片、故事等來教育孩子注意安全,為了激發孩子學習這方面知識的興趣,我們往往帶孩子去現場感受,比如:在教交通安全方面,我們帶孩子到街上去認識斑馬線、人行道,車行道,知道「紅燈停,綠燈行」是怎麼回事,回到家讓孩子扮小交警,指揮我們這些「行人」過馬路,孩子通過看、聽、想、做不知不覺中就把安全知識牢牢地記在心中了。 有時幼兒園會要求孩子畫畫,我們適當引導孩子畫些宣傳安全的畫,孩子開始畫時不知如何創作,不停地問,於是,我們為她找了許多相關的圖畫書,讓她自己翻,看不懂的地方問我們,結果她最後畫出的那幅宣傳畫是我們都沒想到的在路上一串大腳印,一串小腳印,大腳印在車行道上,小腳印在人行道上……這幅畫真實的描繪出許多成人淡漠交通安全知識,而小孩子卻認真遵守交通秩序的社會現象。畫面簡單,含義卻是那麼深。 防止玩火。孩子是不宜進入廚房的,火柴和打火機一類易燃引火物決不能讓孩子去玩弄。教育孩子玩鞭炮和焰火時要特別小心,孩子要在家長的陪同下玩這些東西。讓孩子懂得玩火的危害性。2. 不要玩水。教育孩子不要在湖、河邊上玩耍,要在安全地帶,決不要亂跑亂蹦,以免失足誤入水中。3. 不要玩電。囑咐孩子不能去觸摸和玩耍正在運轉的電風扇等電器產品,不能摸電插座。4. 不要讓孩子隨便拿刀、剪或其它尖銳器物當作玩具。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刀、剪等用具。5. 避免運動受傷。孩子在運動或游戲時,教育他們注意規則,按順序進行,避免碰撞。教育孩子不做危險性游戲。6. 不要亂吃食物,不要買「三無」食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臟的食物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品不要吃。幼兒進食一般要有人在邊上監護。7. 防止異物入體。教育孩子不隨便把小石頭、花生粒、瓜籽、小紙團等東西放入口腔、鼻、耳,以免發生意外。9. 教育孩子,使它們懂得登高的危險。不可從高處隨便跳下,不拿力所不及的東西10. 要告誡孩子,不要把鉛筆、筷子、冰棍、玻璃瓶或尖銳的東西拿在手裡或含在嘴裡到處跑,因為這樣容易扎傷孩子。 1 1. 教育孩子不要把塑料袋當做面具往頭上套,以免引起窒息而死亡。家長也盡量避免將塑料袋亂放。 1 2. 在野外旅行散步時,教育孩子不得隨便採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放入口內,預防中毒等意外事故發生。 1 3. 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聽到敲門聲不要隨便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後再來」。以防竊賊趁大人不在時闖入盜竊。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終生平安與幸福。幼兒園階段是幼兒自我意識發展打基礎的時期,抓往這一關鍵時期家長對孩子進行自護自救的教育,規范孩子的安全行為,培養其自我保護的必備素質,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❽ 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父母或老師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進而產生負面情緒,影響一生。幼兒生命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生命教育的首要目標就是安全,告訴孩子,危險的東西很疼,不能去碰,哪裡有危險,都要說清楚。
生命教育就是讓孩子們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從而思考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 並在人生實踐中實現其意義。只有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能以博大的胸懷和堅韌的毅力去實現個體生命的價值,為社會造福。

❾ 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做好安全措施的範文

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的若干措施

作為家長你關心你孩子的安全問題嗎?如果非常關心的話你是怎樣做的?你知道在哪些方面應該教育孩子注意防範與自護嗎?

據對90年代我國0歲到14歲兒童意外死亡專項調查顯示:在各種死亡的原因中,意外死亡已佔第一位(31.3%)。另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中小學生每年意外傷害事故死亡人數在萬人以上,平均每天有一個班的孩子因意外傷害事故死於非命。這是驚人的慘痛的事實。那麼你想知道你的孩子有沒有自護能力嗎?這里有一套對孩子自我保護能力的測試題,您可以給孩子做一個測試,試題如下:

(1)你一個人在家時有人敲門,說"我是修電話的",你拿起電話確實沒有聲音,從門鏡里也看到來人有修理工具,你會怎麼想?然後怎麼辦?

(2)你經過一棟樓時,樓里有人向你招手,說"小朋友快來看看這是什麼"?或者"快來看看這只小貓多可愛呀!"你看到他的懷里確實有小貓,你會走過去嗎?為什麼?

(3)你和爸爸媽媽去游樂場所、商場時,發現找不到爸爸媽媽了,你會怎麼辦?是自己找還是去請別人幫助?找誰幫助?為什麼?

(4)自己在家時,一位自稱是爸爸媽媽同事的人敲門,你會開門請他進來嗎?為什麼?

(5)不小心劃破了手,傷口在流血,你會怎麼辦?

(6)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突然倒地,推也推不動,叫也叫不醒,你會怎麼辦?

也許您孩子的回答並不讓您滿意,那就趕緊採取措施,多和孩子一起討論發生緊急情況的處理辦法。別忘了您可是孩子的第一 任自護 老師!孩子是否具有自我保護意識、是否掌握了急救知識,是他們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保證。那麼,孩子如何應付突發事件和威脅呢?下面推薦給孩子自防自救的十種方法。

1、注意獲取感覺

在緊要關頭,應該相信直覺。家長不僅要告誡孩子留神從接觸的人或事中獲取不安的感覺,還要注意傾聽,鼓勵孩子講出他感覺不安的人和事。

2、學會識別誘惑與騙術

平時,家長應告訴孩子,對於陌生人問路或請求協助尋找丟失的寵物之類的事應保持警惕,這是犯罪分子誘拐兒童的兩種普遍策略。如:有的罪犯裝作認識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實他可能是看到了綉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蹤你時聽到有人這么稱呼過);有的罪犯自稱是消防人員;編造你家房子著火的緊急情況,等等。家長應告訴孩子:任何人甚至是警察和消防員,在未得到孩子監護人允許的情況下,都不能將他帶走。

教育孩子識別騙子的騙術,不受騙上當。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不法分子專門騙孩子的錢,甚至誘惑孩子走歪門邪道。有的騙子誘惑孩子賭博,有的以賒賬的方式賣給孩子吃的東西和玩具,有的用講故事的方法散布封建迷信或淫亂思想,有的組織孩子去撿廢品掙錢,有的向孩子兜售搖頭丸、迷幻葯等毒品……家長要給孩子分析這些社會現象,告訴他這些壞人、騙子的真實面目,遇到這類事,一定動腦子想一想,絕不盲從。回家以後要跟家長說清楚,還要跟老師匯報。

3、不要只關注陌生人

家長常會這樣叮囑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什麽是陌生人?孩子並不一定真正懂得,若讓孩子畫出陌生人的面孔,一般他都會畫出一個可怕的面孔。其實,那些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會裝出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孔。

據有關方面調查,對兒童進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兒童認識的人。家長應特別提醒女孩兒不要單獨外宿或跟異性到任何地方去。

4、要學會大聲呼叫

小孩子身單力薄是打不敗侵犯者的,因此不用教一個小孩子如何用拳腳打敗侵犯者,但是孩子卻能做許多吸引周圍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聲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騎自行車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車為掩護物,讓罪犯難以將你劫持走,同時大聲呼救,這樣會引起圍觀者的注意和警惕,爭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5、要勇敢地說:「不!」

每位父母都想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但也應讓孩子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打破常規。比如,假如有人威逼孩子做無禮或危險的事時,要勇於說「不!」

6、讓孩子盡情傾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要經常進行交流。如果孩子對某人有所不滿,家長不要簡單地說,不許說某人壞話,而要和孩子一起予以分析,這樣孩子才能暢所欲言。一旦他遇到不愜意的事,或有人搔擾了他,孩子能夠向他所信賴的人盡情地傾訴。孩子知道有人時刻在關心著他,就能減輕心理壓力,減輕心理傷害,並能及時讓壞人得到應得的懲治。

7、明確不可觸摸的地方

孩子到了四五歲,家長就應向孩子說明泳衣遮蓋的部位是個人隱私區,任何人都無權接觸。即使是醫生作檢查,也應要求監護人在場監督。這是兒童的正當權利。

8、能幫你的人很多

遇到麻煩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識,但僅此還不夠。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會求助於任何人。還應讓孩子知道,公園、商場、電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員都可以求助,多一個機遇就多了一個生存的希望。

9、警惕電子領域

無論家裡有沒有計算機,家長告訴孩子注意電子領域的安全事項也非常重要。孩子可能在學校,圖書館和同學的家裡使用網際網路,因此,應告訴孩子要注意保守家庭及個人的一些秘密,不要輕易約見在網上結識的任何人。

10、在游戲、演練中增強自護自救本領

僅跟孩子講述一些自護自救的方法是遠遠不夠的,說了當時可能記住了過後一會兒就忘記。惟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徑是通過角色游戲和演練。經過多次演練就能逐漸掌握要領。在家庭游戲中父母可設計多種可能發生的情境,向孩子提出問題,測試他們的反應能力。同時還要演練父母和孩子之間如何保持通訊聯絡的內容。

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很多,家長應從實際出發,在生活中隨時進行教育。要多給孩子講實例,加深孩子印象。講自我保護方法要簡明、具體,有操作性。

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絕不是小事一樁。一旦出事,後悔就晚了。

閱讀全文

與父母如何進行安全方面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太極養生館怎麼樣 瀏覽:186
長壽二橋什麼時候封頂 瀏覽:190
河北萬全養老院 瀏覽:344
轉檔案要養老保險手冊 瀏覽:226
陝西省屬事業單位養老一年交多少 瀏覽:271
近期孝敬之事 瀏覽:416
養老金上調到帳曰期 瀏覽:174
女士46歲想開養老院怎麼申請 瀏覽:543
重慶長壽區疫苗怎麼預約 瀏覽:438
夏季長壽花都蔫了怎麼救活 瀏覽:681
河北省基本養老金大概多少錢 瀏覽:596
農村養老7月開始新政策 瀏覽:803
太平鄉敬老院怎麼樣 瀏覽:735
潛江市公務員體檢具體項目是哪些 瀏覽:373
重陽節養老院活動新聞稿 瀏覽:309
老年人摔倒頭部腫包如何消腫 瀏覽:376
50歲得了宮血怎麼治療 瀏覽:611
50歲學打坐 瀏覽:600
如何禮貌告訴對方的父母說分手了 瀏覽:828
女生很孝順爺爺奶奶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