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感懷父母恩的古體詩詞
1、《遊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別老母》【清】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3、《十五》【宋】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4、《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5、《母別子》【唐】白居易
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
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
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
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
6、《慈母愛》【元】楊維楨
慈母愛,愛幼雛,趙家光義為皇儲。
龍行虎步狀日異,狗趨鷹附勢日殊。
膝下豈無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闥鬼靜燈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執董狐筆,孤兒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銀柱斧,禍在韓王金櫃書。
7、《墨萱圖》【元】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8、《誰氏子》【唐】韓愈
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
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
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
百年三萬六千朝,夜裡分將強半日。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無樂聲。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張謂
負薪老翁往北州,北望鄉關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兩人已向黃沙死。
如今小兒新長成,明年聞道又徵兵。
定知此別必零落,不及相隨同死生。
盡將田宅借鄰伍,且復伶俜去鄉土。
在生本求多子孫,及有誰知更辛苦。
近傳天子尊武蔬,強兵直欲靜胡塵。
安邊自合有長策,何必流離中國人。
1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
別老母 黃景仁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西上辭母墳 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鳳棲梧/蝶戀花 廖行之
吾母慈祥膺上壽。福庇吾家,近世真希有。丘嫂今年逾六九。康寧可嗣吾慈母。我願慈闈多福厚。更祝遐齡,與母齊長久。鸞誥聯翩雙命婦。華堂千歲長生酒。
謝五開府番羅襖 黃庭堅
疊送香羅淺色衣,著來春色入書帷。
到家慈母驚相問,為說王孫脫贈時。
初望淮山 黃庭堅
風裘雪帽別家林,紫燕黃鸝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祿意,一年慈母望歸心。
勞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見夕陽三徑里,亂蟬嘶罷柳陰陰。
寄張仲謀 黃庭堅
好在張公子,清秋應苦吟。
衣穿慈母線,囊罄旅人金。
早晚辭天闕,歸來慰陸沈。
黃花一樽酒,期與爾同斟。
墨萱圖 其一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哭母詩 瞿秋白
親到貧時不算親,藍衫添得新淚痕。
飢寒此日無人問,落上靈前愛子身。
四言詩·祭母文 毛澤東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餘三,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間萬萬,皆傷心史。
不忍卒書,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只有兩端:
一則盛德,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遠近親疏,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皆有條理。
頭腦精密,擘理分情。
事無遺算,物無遁形。
潔凈之風,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身心表裡。
五德犖犖,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綱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以此為卓。
天乎人歟,傾地一角。
次則兒輩,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黃。
病時攬手,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各務為良。
又次所懷,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或多勞瘁。
大小親疏,均待報齎。
總茲所述,盛德所輝。
必秉悃忱,則效不違。
致於所恨,必補遺缺。
念茲在茲,此心不越。
養育深恩,春輝朝靄。
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母終未死。
軀殼雖隳,靈則萬古。
有生一日,皆報恩時。
有生一日,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時則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淺。
此時家奠,盡此一觴。
後有言陳,與日俱長。
「燕詩示劉叟」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勸孝歌》
一尺三寸嬰,十又八載功。《勸孝歌》
母稱兒干卧,兒屎母濕眠。《勸孝歌》
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勸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覺寒。《勸孝歌》
萬愛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兒語》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母儀垂則輝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
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有子且勿喜,無子固勿嘆。〖唐〗韓愈
人見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最難得者兄弟。《格言聯璧》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 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送母回鄉》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選
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韓愈《誰氏子》選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王安石《十五》
搴幃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黃景仁《別老母》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蔣士銓《歲暮到家》
霜隕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輿恭《思母》
河廣難航莫我過, 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倪瑞璿《憶母》
『貳』 人們常說父母恩重如山 請你把父母的恩德寫出來
父母的恩德,從父母懷胎十月生你受苦,從生你下來,幼兒吃的是母親的乳汁長大,父母愛你把你當寶貝,最好的給你吃,你病了,父母急在心上,你跌倒了,父母疼在心上,你的生活,你的吃穿,你的學習,哪一樣父母不操心,父親外出打工再苦再累。看到兒女就苦累也值,母親再苦再難,都不會讓兒女做難,兒行千里母擔憂,父愛如山,家裡的困難全是父親在扛著,上學的路上,父親送你,父母為了兒女一輩子省吃儉用,就是為了讓兒女生活的更好,難道說父母的恩德不是恩重如山嗎?
『叄』 知國家恩 知社會恩 知親友恩 知父母恩的格言和歌詞 格言要寫人名 快點!學校要用!!!
我查到了5首關於父母恩得了名言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我是四中的學生
第一首 歌曲:父母恩歌手:許冠傑
第二首歌曲:快樂 歌手:許冠傑
第三首歌曲:母親第五首歌曲:父親 歌手:崔京浩
第四首歌曲:父親 歌手:劉和剛
第五首歌曲:父親 歌手:崔京浩
『肆』 徐志摩 寫給父母的情詩
你去,我也走,我們在此分手;
你上哪一條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燈一直亮到天邊,
你只消跟從這光明的直線!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著你,
放輕些腳步,別教灰土揚起,
我要認清你的遠去的身影,
直到距離使我認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響你的名字,
不斷的提醒你有我在這里
為消解荒街與深晚的荒涼,
目送你歸去……
不,我自有主張,
你不必為我憂慮;你走大路,
我進這條小巷,你看那棵樹,
高抵著天,我走到那邊轉彎,
再過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亂;
有深潭,有淺窪,半亮著止水,
在夜芒中像是紛披的眼淚;
有石塊,有鉤刺脛踝的蔓草,
在期待過路人疏神時絆倒!
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膽,
凶險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
等你走遠了,我就大步向前,
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鮮;
也不愁愁雲深裹,但須風動,
雲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
更何況永遠照徹我的心底;
有那顆不夜的明珠,我愛你!
『伍』 以感知父母恩為主題寫一封信,注意格式。十分急
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恩,是個充滿溫暖的字眼。每一個人都感恩過和被感恩過,都感受過感恩和被感恩時
所得到的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給我最多的愛的人,莫過於我的父母了。從我呱呱墜地起,父母就承擔
起了養育我的責任。爸爸曾因為我的一個誤診而掉過眼淚;媽媽曾為了矯正我的牙齒每周
六帶我往返於離家一百多公里的市醫院,風雨無阻一年多;他們為了我放棄安穩優厚的待
遇來到上海打拚„„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在良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父母對我們的養育,都是盡心盡力、不惜任何
代價的。可我們有時卻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父母爭吵,給他們臉色看,真的是太不
懂事,太不應該了。其實,父母不求子女在物質上給予他們多大的滿足,只要在父母下班
時遞上一杯熱水;在父母生日時送上一聲祝福;在父母勞累時幫他們捶捶背„„這些微不
足道的小事也足能體現出我們對父母深深的愛,從他們滿足的笑容里我體會到給予的快
樂。
我們不僅僅只對父母感恩,對我們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朋友和許許多多幫助過我
們的好心人也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美國總統羅斯福家裡被盜後,
丟失了許多重要的東西,
但他仍感謝上帝:
「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
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
」也許自己
是不幸的,但我們仍應該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激他人,這樣,你就會發現,事事感恩,會
活得更快樂。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能夠生活在一個感恩的世界,正如一首詩中所說:感激撫養你的
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教育你的人,因
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
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猶如一張白紙,有了感恩的心,這紙上便會出現粉紅。
一生都懷抱感恩,紙的底色也便是粉紅,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
父母的苦不是我們所能想像出來的,多少次,深夜裡他們將我們送入醫院;多少次,風
雨中他們盼望著我們趕快回家;
多少次,
月光下他們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
多少次,
„„「誰
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深似海,我們要時刻懷著感恩的心,積極地回報我
們的父母。
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我們沐浴著別人的恩澤而來,感恩是我們一生的使命,讓我
們以感恩的心將我們的愛撒向這個世界。
我們都是有思想的群體,父母,每個人都有,生我者父母,養我者亦是父母,藉此機會,
我向辛勤勞作的爸爸媽媽深鞠一躬,道一聲:「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
『陸』 寫給父母的三行情詩
不知不覺你們就老啦,我不敢遠行、不敢生病,因為你們,只有我!
『柒』 寫 親情的古詩中的名句有哪些
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4.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5.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6.綠楊芳草長亭路, 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鍾, 花底離情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海角有窮時, 只有相思無盡處.
7.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8.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9.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10.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11.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2.流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1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14.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印度)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兒女抱在身,方知父母恩。---(寮國)諺語
母親的心靈是子女的課堂——比徹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親人幫親人,無親來幫愁煞人——英國諺語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捌』 年少不懂父母恩全詩是什麼
這是一句話並不是一首詩,全句是:年少不懂父母恩,半生糊塗半生人。
1、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年少的時候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對於父母的做法有很多的不理解,但是當自己長大成熟之後,就會明白,開始覺得應該回報父母了,就是過了半生糊塗的日子,後半生開始盡孝道了。
2、人到中年,站在生命長路的中途,前看後望皆是茫茫。前為漸已年邁的父母擔憂,後為未成年的孩子操心。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
待到自己生兒育女,方知父母的不易,此時卻已是中年人了。父母老了我們才真正懂得什麼是孝順,還是人到中年後是人生教會我們去體悟父母一生的艱辛。
3、為人父母除了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還要不辭辛勞地操持著家庭。父母在自己漸漸長大的同時,父母已慢慢老去,在與他們相處的時間里,去體貼、關心父母,感恩父母是成長的標志。
世間最大的悲傷,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在。往後餘生,願自己能善待自己的父母,不要讓陪伴,成為遺憾。
關於母親的詩詞:
1、《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為即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2、《洗兒詩》——宋·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所有的人養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聰明,但我卻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稍顯愚蠢和魯鈍,只要平平安安到公卿就好了。
3、《別老母》——清·黃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把帷帳撩起,因為要去河梁謀生故依依不捨要向年邁的母親辭別,看到白發蒼蒼的老母不由淚下不仃,眼淚也流幹了。在這風雪之夜不能孝敬與母親團敘,從而開了這凄慘的分離的柴門遠去,不禁令人興嘆:養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