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尿失禁怎麼辦
尿失禁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為控制尿意的神經和組織出了問題:位於膀胱頸口的骨盆底部肌肉萎縮鬆弛、尿道括約肌出現功能障礙。正常情況下,尿道可以對抗任何腹壓增加而不發生尿失禁。當盆底肌肉鬆弛,膀胱底部和近端尿道向下移位時,腹壓增加可使膀胱內壓相應增加,但此時尿道括約肌鬆弛,尿道阻力下降,就會造成尿失禁,臨床表現為:大笑、咳嗽、打噴嚏、跑跳時、猛然用力時、性生活時出現漏尿現象。
尿失禁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充溢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近性尿失禁及壓力性尿失禁5類。
1,充溢性尿失禁是由於下尿路有較嚴重的機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瀦留,當膀胱內壓上升到一定程度並超過尿道阻力時,尿液不斷地自尿道中滴出。這類患者的膀胱呈膨脹狀態。
2,無阻力性尿失禁是由於尿道阻力完全喪失,膀胱內不能儲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時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3,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間歇性尿失禁),排尿沒有感覺。
4,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或急性膀胱炎等強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狀。由於強烈的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而發生尿失禁。
5,壓力性尿失禁是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上樓梯或跑步時)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
典型症狀是病人在站立時因咳嗽、大笑、打噴嚏、舉重、跑跳、上樓梯及劇烈活動時使腹壓突然增高而尿液不自主的由尿道流出。輕者只是偶爾流出數滴,重者則經常不斷滴瀝。
壓力性尿失禁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度:I度:咳嗽、大笑、打噴嚏、用力、劇烈活動時發生尿失禁。II度:站立、行走、屏氣等輕微用力時或由坐位站起時即可發生尿失禁。III度:尿失禁與活動無關,卧位時即可發生尿失禁,即尿失禁隨時隨地均可發生。
引起這類尿失禁的病因很復雜,需要作詳細檢查。檢查結果為功能性尿失禁的患者,只要配合葯物治療加上自我康復鍛煉,是完全可以治癒的
㈡ 老年人夜間遺尿怎麼辦,該如何治療
去查查有沒有腦梗賽,如果近期有腦梗賽同時又出現排尿症狀,建議你先在泌尿外科作尿動力檢查,了解有無神經原膀胱
另外關於老年人夜間遺尿的參考資料發於你
㈢ 老年人尿失禁的治療偏方
老年人尿失禁西醫治療
治療的主要原則是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卧床以糾正誘因,治療急性的神志模糊、通便、用雌激素治療陰道炎或尿道炎,急性尿路感染時用抗生素,停用或替換致尿失禁的葯物如安眠葯、三環類抗抑鬱葯、精神抑制葯、強利尿葯、降壓葯及抗膽鹼葯物等糾正代謝紊亂。一般措施有限制液體攝入(尤其是夜間),白天定時排尿,限制黃嘌呤如含黃嘌呤的咖啡或茶的攝入,注意會陰部衛生及皮膚護理,避免褥瘡及局部皮膚感染。治療尿失禁除葯物療法外,有些病人宜於手術治療,如前列腺切除術,壓力性尿失禁的修復術等,能收到較好效果。有些病人可用行為療法,生物反饋療法或單純的理療。
葯物療法的作用還未完全明確,許多葯物的特異性不高,常有不良反應,限制了對老年人的應用。
1.急迫性尿失禁
對於未抑制膀胱(逼尿肌不穩定)最常用的葯物是抗膽鹼能的溴丙胺太林(普魯苯辛),對逼尿肌的特異性較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較少,作用時間比阿托品長。有青光眼病人禁用,冠心病或前列腺病患者慎用,有流出道梗阻時也應禁用。奧昔布寧(羥丁寧)具有平滑肌鬆弛作用和抗膽鹼能作用,效果可更好,主要不良反應是口乾。
2.流出道功能不全
對於括約肌功能不全引起的尿失禁,α協同去甲麻黃鹼)。咖啡君(去甲麻黃鹼)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性較小,效果優於麻黃鹼。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病人慎用這些葯物。丙米嗪對下尿路的作用較為復雜,也是有效的葯物,該葯除α協同劑作用外,也有輕度的抗膽鹼能特性,有助於抑制逼尿肌的不穩定。嚴重的壓力性尿失禁而不能手術者,有人主張聯合應用咖啡君(去甲麻黃鹼)和溴丙胺太林(普魯苯辛)。
3.無張力膀胱
對無張力膀胱最有效的葯物是氯貝膽鹼(烏拉膽鹼),本葯物的特異性較高,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效應小,作用時間較乙醯膽鹼長,對肌張力失代償膀胱的效果優於神經源性無張力膀胱。用葯應排除機械性梗阻病變。氯貝膽鹼(烏拉膽鹼)的不良反應主要限於胃腸道,但在哮喘病人禁用,冠心病及心動過緩病人慎用。
4.括約肌協同作用失調
神經源性、功能性或葯物如氯貝膽鹼(烏拉膽鹼)原因引起的括約肌協同失調導致流出道阻力增加,對這種情況最有效的方法是用α拮抗葯降低括約肌張力,常用的酚苄明(苯氧苄胺)。其用小劑量時不良反應輕微,大劑量時見直立性低血壓和反射性心動過速,但在老年人反射性心率增加的程序也有限。哌唑嗪也是有效的葯物,對括約肌的選擇性較強,有高血壓和充血性心衰的病人更為適宜。
在各種方法無效的病例,仍需導尿處理。各型尿失禁的特點。
尿失禁是一種疾病,也是一種症狀。對於尿失禁患者應進一步查明其原因,不能只滿足於尿失禁的診斷。根據病人具體情況採取適宜的治療方法,如葯物、手術及功能訓練等,同時應加強對病人的護理,預防並發症。
預後
尿失禁是老年疾病常見之一,給老年人精神和心理及肉體帶來很多痛苦,明顯影響生活質量,如有嚴重的並發症預後不良。
老年人尿失禁中醫治療
生曬參,炙黃芪,金櫻子,芡實,破故紙,桑螵蛸,五味子,益智仁,蠶繭殼(連蛹),炙甘草,大紅棗6枚。
每日一劑,水煎3次,取葯汁(去渣)混合,均分三小碗,每天三次空腹溫服。連服10劑為1療程。嚴重者需連服2~3個療程。
㈣ 老年人尿失禁生活怎麼辦
尿失禁在老年人中非常常見,據報道,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約30%~40%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女性多於男性。
老年尿失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①葯物是老年人尿失禁的最常見原因,如鎮靜劑和酒精可引起譫妄、嗜睡、活動力下降等而致尿失禁。②泌尿系統的各種感染,如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由於炎症的刺激,常會令患者出現暫時性尿失禁。③神經系統疾患引起的活動障礙是老年性尿失禁的常見原因,如多發性硬化症、震顫麻痹等均可伴有尿失禁的表現。④絕大部分婦女到老年後會出現張力性尿失禁,主要是由於膀胱的收縮能力減弱,造成膀胱容量大為減少,加之尿道括約肌力量變小,甚至鬆弛無力,稍受刺激,如咳嗽、排便、大哭或大笑等致腹部壓力稍有增加的誘因,積存的尿液就會滴出,形成尿失禁。⑤約有10%的老年尿失禁是由大便失禁引起的,大便情況解決後可恢復排尿控制。雲南省中醫醫院泌尿男科張春和
尿失禁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治療。若是因葯物引起的應首先停用該葯物;若是因炎症而導致的,使用抗生素能有效地控制感染,可間接治療尿失禁;若是由神經系統
疾病
所導致的尿失禁,就要積極治療原發的神經系統病症;張力性尿失禁的治療主要是加強腹肌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力鍛煉,可靜坐練慣用力提肛的動作,同時可收縮尿道口的肌肉,每日3次,每次練習10~20分鍾,持之以恆會有明顯的效果。老年婦女尿失禁常伴有萎縮性
陰道炎
,在治療中適當補充雌激素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平時還要注意防止
便秘
,多吃新鮮的蔬菜,多活動,適當參加一些室外鍛煉。若尿失禁比較嚴重,最好到
醫院
進行系統檢查以明確病因,從而採取相應的治療。
㈤ 老年人 夜間遺尿如何治療
引起遺尿症的原因較多,同一患者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原因。
一、 患者的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發育遲緩,具體表現為:
(1) 逼尿肌不穩定或低順應性膀胱,膀胱功能性容量減小,患者常有白天或睡前的尿頻、尿急甚至出現急迫性尿失禁。
(2) 膀胱的充盈和收縮感知功能不全,膀胱充盈和收縮未能使患者覺醒。
(3) 尿道關閉功能不全,即不穩定性尿道。
(4) 腦垂體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導致夜間尿量增多。
二、 睡眠因素:
早期普遍認為遺尿是由於睡眠過深,覺醒閾值過高所致。其實遺尿與睡眠的深度沒有關系,遺尿也不發生在深睡眠時。
大量的夜間持續腦電圖研究表明:
(1) 覺醒功能障礙是遺尿的重要原因。膀胱充盈和收縮感知功能不全以及過度疲勞致使睡眠過深等都可導致覺醒障礙。
(2) 入睡後排尿控制功能不全更為顯著,表明排尿控制功能發育遲緩在遺尿的發生原因中佔有重要地位。
(3) 遺尿患者的睡眠周期處於紊亂狀態,晚上經常被叫醒的患者則更加明顯。
三、 精神、心理及行為異常:
遺尿可導致患者精神、心理和行為異常,而這些異常又將成為患者尤其是部分年長兒童及成年人持久難治性遺尿的原因。
害怕遺尿,寄希望於多次排尿來防止遺尿是這類患者的共同心理。受這一心理影響,患者在睡眠中仍不忘自我提醒排尿,額葉逼尿中樞因之呈高度興奮狀態,使膀胱敏感性和收縮性增高,較少的膀胱容量即可產生尿意,若大腦產生排尿條件許可的夢景,逼尿肌將得到朦朧的排尿意識強化,同時尿道括約肌松馳而發生遺尿,反過來引起膀胱功能性容量減小。
另外ADH的分泌和心理變化均受大腦視丘下部控制,故二者有著密切的關系。
四、 其他:
包莖、包皮過長、尿道下裂、尿道狹窄等泌尿系統疾病;長期的便秘或腹瀉、肛裂、腸激惹綜合症等胃腸道的疾病;垂體性或腎性尿崩症;糖尿病;食物等的過敏反應;蟯蟲症等腸道寄生蟲病;心、肝、腎、肺等軀體疾病都可成為遺尿的原因,以上原因約占遺尿病人的10%。
中醫理論也認為此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是臟腑功能或某些臟腑功能失控最終導致腎虛膀胱失約所致,大抵有虛實二端:虛,主要是腎氣虛弱、下元虛冷和脾肺二虛,膀胱失約;實,主要為肝經濕熱,熱迫膀胱,約束失利。
繼發性遺尿症與原發性遺尿症在成因上有所區別:
(1) 與排尿控制有關的各部結構和功能發育程度和時間順序不平衡,以至於一定時期所獲得的無遺尿狀態被打破。
(2) 小孩對在發育過程中所獲得的排尿和控制技能不牢固,易於退化產生遺尿。
(3) 某些疾病使已不顯著的排尿控制機能不全成為顯著的功能不全。如尿路感染使膀胱的敏感性增高,某些食物過敏、過度疲勞、強烈的精神刺激、緊張、恐懼等造成睡眠的改變。
(4) 其他全身性疾病:心、肺、肝、腎慢性疾病使夜間尿量增多;導致多尿的尿崩症、糖尿病及鐮狀細胞貧血等。
參考資料:http://club.health.sohu.com/read-vcd-3505-0-53.html
㈥ 老年尿失禁如何治療
治療的主要原則是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卧床以糾正誘因。
陰道炎或尿道炎,急性尿路感染時用抗生素。停用或替換致尿失禁的葯物,糾正代謝紊亂。一般措施有限制液體攝入(尤其是夜間),白天定時排尿,限制黃嘌呤如含黃嘌呤的咖啡或茶的攝入,注意會陰部衛生及皮膚護理,避免褥瘡及局部皮膚感染。治療尿失禁除葯物療法外,有些患者宜於手術治療,如前列腺切除術,壓力性尿失禁的修復術等,能收到較好效果。有些患者可用行為療法,生物反饋療法或單純的理療。
1.急迫性尿失禁
對於未抑制膀胱(逼尿肌不穩定)最常用的葯物是抗膽鹼能的溴丙胺太林,對逼尿肌的特異性較強,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較少,作用時間比阿托品長。有青光眼患者禁用,冠心病或前列腺病患者慎用,有流出道梗阻時也應禁用
2.流出道功能不全
對於括約肌功能不全引起的尿失禁,去甲麻黃鹼對中樞神經的刺激性較小,效果優於麻黃鹼。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的患者慎用這些葯物。
3.無張力膀胱
對無張力膀胱最有效的葯物是氯貝膽鹼,本葯物的特異性較高,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效應小,作用時間較乙醯膽鹼長,對肌張力失代償膀胱的效果優於神經源性無張力膀胱。用葯應排除機械性梗阻病變。氯貝膽鹼的不良反應主要限於胃腸道,但在哮喘患者禁用,冠心病及心動過緩患者慎用。
4.括約肌協同作用失調
神經源性、功能性或葯物如氯貝膽鹼原因引起的括約肌協同失調導致流出道阻力增加,對這種情況最有效的方法是用α拮抗葯降低括約肌張力,常用的酚苄明。其用小劑量時不良反應輕微,大劑量時見直立性低血壓和反射性心動過速,但在老年人反射性心率增加的程序也有限。哌唑嗪也是有效的葯物,對括約肌的選擇性較強,有高血壓和充血性心衰的患者更為適宜。
在各種方法無效的病例,仍需導尿處理。尿失禁是一種疾病,也是一種症狀。對於尿失禁患者應進一步查明其原因,不能只滿足於尿失禁的診斷。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採取適宜的治療方法,如葯物、手術及功能訓練等,同時應加強對患者的護理,預防並發證。
㈦ 老年人尿失禁怎麼辦
尿失禁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為控制尿意的神經和組織出了問題:位於膀胱頸口的骨盆底部肌肉萎縮鬆弛、尿道括約肌出現功能障礙。正常情況下,尿道可以對抗任何腹壓增加而不發生尿失禁。當盆底肌肉鬆弛,膀胱底部和近端尿道向下移位時,腹壓增加可使膀胱內壓相應增加,但此時尿道括約肌鬆弛,尿道阻力下降,就會造成尿失禁,臨床表現為:大笑、咳嗽、打噴嚏、跑跳時、猛然用力時、性生活時出現漏尿現象。
尿失禁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充溢性尿失禁、無阻力性尿失禁、反射性尿失禁、急近性尿失禁及壓力性尿失禁5類。
1,充溢性尿失禁是由於下尿路有較嚴重的機械性(如前列腺增生)或功能性梗阻引起尿瀦留,當膀胱內壓上升到一定程度並超過尿道阻力時,尿液不斷地自尿道中滴出。這類患者的膀胱呈膨脹狀態。
2,無阻力性尿失禁是由於尿道阻力完全喪失,膀胱內不能儲存尿液,患者在站立時尿液全部由尿道流出。
3,反射性尿失禁是由完全的上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排尿依靠脊髓反射,患者不自主地間歇排尿(間歇性尿失禁),排尿沒有感覺。
4,急迫性尿失禁可由部分性上運動神經元病變或急性膀胱炎等強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患者有十分嚴重的尿頻、尿急症狀。由於強烈的逼尿肌無抑制性收縮而發生尿失禁。
5,壓力性尿失禁是當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上樓梯或跑步時)即有尿液自尿道流出。
典型症狀是病人在站立時因咳嗽、大笑、打噴嚏、舉重、跑跳、上樓梯及劇烈活動時使腹壓突然增高而尿液不自主的由尿道流出。輕者只是偶爾流出數滴,重者則經常不斷滴瀝。
壓力性尿失禁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度:I度:咳嗽、大笑、打噴嚏、用力、劇烈活動時發生尿失禁。II度:站立、行走、屏氣等輕微用力時或由坐位站起時即可發生尿失禁。III度:尿失禁與活動無關,卧位時即可發生尿失禁,即尿失禁隨時隨地均可發生。
引起這類尿失禁的病因很復雜,需要作詳細檢查。只要檢查結果為功能性尿失禁的患者,我可以准確的告訴您,只要配合葯物治療加上自我康復鍛煉,是完全可以治癒的,一定要有信心。
河北省石家莊健安中醫院遺尿科,我是隨主任。治療壓力性尿失禁採用內服中成葯「縮泉寶靈丹」配合提肛運動康復鍛煉,一般在3個月內就可以使患者完全康復,療效好,治療徹底,可根除不復發。(提肛運動坐、卧和站立時均可進行。方法如下:思想集中,收腹,慢慢呼氣,同時用意念有意識地向上收提肛門,當肺中的空氣盡量呼出後,屏住呼吸並保持收提肛門2~3秒鍾,然後全身放鬆,讓空氣自然進入肺中,靜息2~3秒,再重復上述動作;同樣盡量吸氣時收提肛門,然後全身放鬆,讓肺中的空氣自然呼出。每日1~2次,每次30下或5分鍾。鍛煉中要避免急於求成,以感到舒適為宜,關鍵在於持之以恆).
㈧ 治療老年人尿失禁有什麼好的方法
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婦女, 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或屏氣用力等加大腹壓動作時,常有少量尿液控制不住流到褲子上。由於尿液的浸漬,會誘發會陰濕疹、皮炎、外陰瘙癢,使病人非常痛苦。這種尿液不受控制而經尿道流出的現象稱為尿失禁。
老年人為何會發生尿失禁呢?最常見的原因是盆腔隔膜的障礙,膀胱位於盆腔隔膜之上,老年人,特別是老年婦女,盆腔隔膜和尿道周圍的組織鬆弛無力,當腹內壓增高時(如咳嗽、體位改變等)可引起遺尿,即張力性尿失禁。尿失禁還見於尿道及膀胱出口障礙,這類疾病在女性中多見於老年性陰道炎,而男性患者主要是前列腺增生。第三類為膀胱本身障礙,如膀胱腫瘤、結石、炎症等均可引起尿失禁。另外,控制排尿的神經障礙也是老年人尿失禁的重要原因。
據統計,尿失禁的發生女性多於男性,且隨年齡的增加而發病率增高,症狀加重。尿失禁的診斷明確後採取對症治療,大部分可以得到控制。如炎症可採取抗炎治療;經膀胱尿道造影檢查,膀胱尿道異常者可行手術治療。但有少部分患者,特別是老年婦女,針對病因的治療常無效,成為難治性尿失禁。而美國醫生提出的鍛煉恥骨尾骨肌治療張力性尿失禁的方法,經我們在社區推廣,已見明顯成效。並且,這種方法對預防老年人張力性尿失禁、改善老年人性生活質量也大有裨益。鍛煉方法有以下三種:
縮肛(提肛)法:屏氣時提收會陰(要持續數秒鍾),呼氣時放鬆肛門,一收一放為一次,反復做10分鍾,每日2~3遍。可利用晨練、等車、午休、睡前等時間,不拘場所,見縫插針,只要持之以恆,必可見效。
下蹲法:每日2~3次,每次10分鍾。下蹲速度、頻率以自己能耐受為宜。年齡較大者可手扶椅背、牆壁以助力。
中斷小便法:排小便時有意識地中斷,然後再重新排出。這種鍛煉起初較為困難,經反復訓練後能隨意做到時,則效果就明顯了。
河北省石家莊健安中醫院遺尿科隨醫生提醒有尿失禁的朋友們除了鍛煉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治療,只有早治療才能保障晚年生活幸福。
㈨ 老年人的尿失禁如何治療
老年人的尿失禁,一般是壓力性尿失禁,用中葯內服加火丹理療。
㈩ 老年人尿失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壓力性尿失禁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度:I度:咳嗽、大笑、打噴嚏、用力、劇烈活動時發生尿失禁。II度:站立、行走、屏氣等輕微用力時或由坐位站起時即可發生尿失禁。III度:尿失禁與活動無關,卧位時即可發生尿失禁,即尿失禁隨時隨地均可發生。
治療方法有三種縮肛(提肛)法:屏氣時提收會陰(要持續數秒鍾),呼氣時放鬆肛門,一收一放為一次,反復做10分鍾,每日2~3遍。可利用晨練、等車、午休、睡前等時間,不拘場所,見縫插針,只要持之以恆,必可見效。下蹲法:每日2~3次,每次10分鍾。下蹲速度、頻率以自己能耐受為宜。年齡較大者可手扶椅背、牆壁以助力。中斷小便法:排小便時有意識地中斷,然後再重新排出。這種鍛煉起初較為困難,經反復訓練後能隨意做到時,則效果就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