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老年人如何養老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主要有以下幾種養老方式:
1、家庭養老
這是我國農村最主要、最普遍的養老方式,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孝」的集中體現,它具有其它養老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短時期內不會被其它養老方式取代,仍然是我們主流養老方式。但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這種傳統的養老方式正受家庭規模縮小、人口流動、失地、老齡化等因素的挑戰,目前這種養老方式的質量有下降的趨勢。
2、集體養老
這是一種在農村很常見的養老方式,它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人進行贍養的制度。其主要形式有五保制度和養老院制度。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但是適合這種養老方式的,只是農村老年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並不能成為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主要形式。
3、養老保險
隨著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增多及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養老保險也是一種好的養老制度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4、儲蓄養老
這種養老方式只有少部分的農村老年人採用,他們依靠平時的積蓄用來防老,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一些農村居民對養兒防老已喪失信心,他們認為只有錢財是可靠的,因而盡可能省吃儉用,節約儲蓄以備老年需要時用。
拓展資料:
養老制度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之前,城鎮家庭的養老功能強大,家庭和單位合力使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資源得到很好的發揮,盡管資源有限,但各盡其力。在農村,政府和集體合力為「五保」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而其他農村居民只有靠家庭,有時需要求助親戚和鄰里來照顧。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特徵在養老服務領域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介入,「單位人」演變為「社會人」,企業辦社會的現象消失了,單位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少了。很多企業在轉軌後,職工已經完全失去了享受單位福利待遇的機會,退休後實行社會化管理。迄今為止,依靠單位提供各種養老服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由社區和企業以及各種組織提供的養老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人口、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原有的養老服務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為適應時代要求,重構養老服務體系、制度成為當務之急。
② 繳納養老保險,農村老年人年滿60歲一次性要交多少
現在已經達到60歲每月領到了500多元。聽說一次性繳要54000元,是真的嗎?先一次性繳納一筆大約4到5萬塊左右的養老金,年滿60周歲後就可以按月領取,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③ 對於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問題你有什麼建議
我的建議主要是存在於國家以及老人的子女方面。因為如果老人的子女不孝順的話,那麼即使其他人在做什麼努力也終究是沒有任何效果的。但是雖然有的孩子非常孝順老人,但是真的能力有限,所以說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來去幫助了。
現在空巢老人的現象其實是十分多的。現在的老人比以前的老人在壽命方面問題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以前的老人可能活到70多歲都已經是大歲數了。但是現在的老人活到80多,90多仍然是大有人在。雖然老人的壽命長自然是好事,但是也會這樣來引發一系列的是養老問題。
同時國家也一定要給予60歲以上的老人相關的補助,給予他們發放津貼。每個月給他們幾百塊錢的生活費,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子的話他們可以不再去靠自己的孩子。對於他們來說也更加的方便一些。雖然說養兒防老,但是大部分老人其實也是不願意張口向自己的孩子要錢花的。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政策方面去補助了。
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的養老問題最主要的是在他們的孩子身上。如果他們的孩子有能力贍養的話是最好的了。如果沒有能力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國家的相關補助了。
④ 在農村,那些六十歲以上老人養老問題怎麼辦
除了依賴子女,沒有更好的辦法!
農村老人很多是沒有養老金的,他們的養老問題無異於以下幾種方法!
很多的農村老人沒有養老金,對他們來說,活著就是一種磨練,要保證自己身體健康,無痛無災的,也盡量不要給自己的子女添麻煩,因為農村子女,大多過的也不如意!
再給大家說下我現在房東的情況吧,好像之前說過一次。
我現在的房東以前是教師退休,兩口子每個月的退休金是一萬多,他們手裡還有4間店面,一年的租金是7萬,雖然不多,但是也很可觀了。大家可以算一下,他們一年的退休金加上房租,超過20萬,是不是比很多年輕人的收入都高。
還有我上面說到的那位一個月一萬多的退伍老軍人,一年也是十幾萬。
這樣一對比,大家能看出上面問題嗎?
⑤ 農村老年人越來越多,未來的農村老人該如何養老
農村老年人越來越多,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這也是一個歷史的問題。
我們知道之前的人們都是多兒多女,比如50後60後這一代,但是現在這一帶也慢慢的進入了老齡時期,如果他們是城裡人,他們現在應該享受退休待遇,有空的時候拉著老伴的手,到處旅遊去外面看看,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人生美景。
但是農村的老人就不一樣了,他們與城裡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退休待遇,那麼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老人們老了以後該如何養老?
比如我姑這幾天就要在醫院里打一個星期的針,因為之前得過腦梗,這個病是一種慢性病,他說每年至少要打兩次針,要住兩次醫院。這也是他們最難熬的日子,因為家裡的農活還主要由我姑來分擔,兒子不爭氣,也掙不了多少錢,還喜歡亂花錢。
而我姑一旦住院,家裡的農活就徹底癱瘓了,不但不掙錢而且還要花錢,希望姑姑的身體早日康復,因為那個家裡還真的離不開我姑,雖然年齡大了,但是負擔並沒有減輕,還要管兩個小孫女,真的是太辛苦了。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這不是一個小問題,農村老人過得好,才會家庭美滿,其實老人問題並不是個退休的問題,比如農村的留守老人,他們常常在孤獨中度過,說句難聽一點,就是死了都沒有人知道。
因此農村的養老院等相關的場所也該完善,使老年人轉變思想,進老院並不是一件丟人的,當然沒有免費的養老院,這一部分的費用也是一個難題。
總之,農村老人的問題養老問題是一個大問題,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⑥ 農村的70、80歲以上的老人該怎麼養老
在目前的社會上,依舊存在著一些不公平的現實,就比如說國家東西部差距巨大,各地發展不平衡,農村與城市的經濟差距也非常大,當然在我國農村的人還是居多數,所以有個問題就來了,村裡的老人該怎麼養老?
不過好的一點是農村現在也發展起來了一些養老院,這完全給一些孤寡老人提供了一個好的住宿環境,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國家對於養老方面的一些政策優待。我相信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後的養老肯定不是問題,甚至可能做到每個人老了之後都能夠安安心心的享受老年人的生活。
⑦ 農村老人與城市老人怎麼養老的
現在的農村老人與城市老人多數都是居家養老,依靠子女照顧。只有很少人在養老院養老。區別是農村的老人養老金很少,只有一百多元,城市的老人靠個人退休金養老。
⑧ 子女如何為農村老人養老
應該有養老院的,仔細打聽下。住一起確實很多不方便,不像在農村,房子寬。除了養老院,就只有老人不能自理的時候接來住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