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申請老年人護理申靖書怎麼寫
XXXXXX 老年人協會成立申請書 尊敬的各位民政部門領導 您們好感謝您們能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專審閱我們這份屬申請書。為豐富社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地組織社區老年人開展多種形式的娛樂文體活動。對社區內體弱病殘的老年人進行家政護理等服務...5795
② 老年人日常生活護理
1.生活要有規律。按時作息,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前不要喝濃茶或咖啡等有剌激性飲品,不能過於興奮,輕松地聊天閑談,以溫水洗臉腳,平靜入睡晨起適度活動,生活內容要豐富,既不要無所事事,寂寞無聊,又不要過於勞累,缺乏休息。 2.飲食適當。既要保證足夠營養,又要限制某些對老年人不利的食品。尤其是已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疾病者,要少食動物脂肪鳳豆油、菜油代替豬油,對富含膽固醇的食品如動物內臟、蛋黃、魚籽、鰻魚等要加以限制。食物 宜以素凈清淡為主,溏和鹽均不宜過多,還應有必要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適量多進食蔬菜、豆制口、瘦肉和水果等。 3.適當參加體育活動。「生命在於運動」,但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做些符合本人年齡和健康狀況的體育鍛煉,如體操、跑步、舞劍、打拳和球類活動、散步等。 4.情緒要平穩。不要觀看剌激性很大的電視節目、電影和參加賭博。參加文娛活動(如打牌等)也應適當,不要日以繼夜,影響休息。
③ 失能老年人護理
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稱為"失能老人"。按照國際通行標准分析,吃飯、穿衣、上下床、上廁所、室內走動、洗澡6項指標,1~2項做不了的,定義為"輕度失能",3~4項做不了的定義為"中度失能",5~6項做不了的定義為"重度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環境不適應導致老年人身體狀況變化的超過了6成。失能老人的護理工作需要體力與腦力的結合,那麼家庭護理人員就應該怎麼做呢?
1. 心理護理。對失能老人要察言觀色,善於發現他們生活上的困難之處,及時主動地幫助其起居梳洗、擦浴換衣、飲食睡眠、解便排尿等。解除失能老人的精神負擔,主動熱情地關心他們,不嫌棄、不厭頻,不在其面前流露出絲毫厭惡情緒,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家屬的熱誠關懷。
2. 飲食護理。飲食護理也是失能老人家庭護理的關健。要保證營養和入量適當。因失能老人常伴失語,不能正確表達意願,或有嗆咳、咽下困難,不能保證進食,入量常有不足或過多,家屬應予足夠重視。要定食譜、定入量、定時間供給,少食多餐,不宜採用油炸、煎炒、燒烤烹調;忌肥甘甜膩、辛辣、過咸之品;戒煙酒。便秘者宜食高纖維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高脂血症者忌食動物內臟,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膽固醇高的食物。若失能老人嗆咳嚴重,應立即前往醫院給予對症治療。
3. 保持大便通暢。長期卧床的失能老人容易出現便秘,若排便時過於用力可誘發出血性腦卒中、腦栓塞。為了保持大便通暢,應定時排便,適當吃芹菜、胡蘿ト、水果等。必要時可用葯物,如番瀉葉泡開水、麻仁潤腸丸、乳果糖、開塞露等。
4. 功能鍛煉。通過一定方式的運動鍛煉,促進肢體的功能恢復,防止肢體的肌肉萎縮,增強體質,預防並發症的發生,並使失能老人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疾病,改善精神狀態。主要採用的方式有按摩、由別人幫助的被動運動和自已參與的主動運動。康復運動鍛煉應根據老人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對老人運動功能的微小進步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以進一步調動老人參加鍛煉的積極性。
5. 加強病情觀查預防並發症及意外事件。細心觀察必須主動去了解、熟悉老人的病情變化,感覺有異常應詳細詢問,經一般治療效果不明顯者應送到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錯過治療良機。
④ 老年人護理發展現狀是什麼樣
簡介
隨著老年人口及所佔比例的不斷增加,老齡化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重大問題,使得社會對衛生服務的需求大大增加。要使老年人生活幸福,身心健康,就需要全社會尤其家庭給予特殊的關懷與照顧。本文就我國老年護理現狀與展望綜述如下。
我國老年護理現狀
1.1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人口老齡化是指社會中60歲以上(含60歲)人口超過總人口的10%或65歲及其以上人口超過總人口的7%。1990年以來,我國老齡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長,2000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1.3億,占我國總人口的10.09%,全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據推測,2025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20.00%,2050年將達到25.50%。我國人口結構由成年型轉向老年型,發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之多,世界罕見。老齡人口的增加將給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尤其給健康護理帶來巨大的壓力。
1.2 老年人的健康狀況
我國老年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根據各地老年人健康調查情況表明,無重要臟器疾病的所謂健康老年人僅佔20~25%。老年人患病率高,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病依次為高血壓、糖尿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關節炎等。根據我國城市老年人醫療服務調查,老年人2周就診率為23.75%遠遠高於其他年齡組14.66%的水平;老年人住院率為7.62%,比其他年齡組4.36%高得多。
1.3 人口老齡化對護理服務的需求
老年人是家庭護理的主要服務對象。老年人對家庭護理的主要需求是對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幫助。由於傳統贍養模式的影響,經濟條件的限制以及老年人固有的地緣、親緣情結而不能或不願進入養老機構,卻又需要護理的老年人現狀不容樂觀,表現為三種情況:一是配偶照料;二是子女照料;三是保姆、鍾點工照料。我國大多數老年人均由家屬照顧,所以家屬的負擔很重。因此,無論從老年人自身還是從照顧者方面來說,都急需來自醫療、社區等方面的服務機構的支持和幫助。
國外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和法律制度
據統計,歐洲發達國家和日本的老年人獨居率高達40%,如此之高的比例迫使社會採取措施解決老年人的護理服務問題。根據實施主體的不同,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可分為社會保險制和商業保險制兩大類。前者由政府強制實施,以德國、日本等國為典型代表,後者由商業保險公司自願開辦,以美國為典型代表。1986年,以色列成為最先引入保險技術,推出法定保險的國家;德國護理保險制度分為在宅護理和住院護理。按照每日護理的時間長短劃分護理等級,不同等級的服務現金給付標准也不同。
2.1 日本老年護理保險制度
護理保險是日本政府自2000年4月開始強制實行的保險,旨在保障老齡少子化社會中越來越多的65歲以上人口能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設施、福利用具、家庭護理服務和家庭介護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被保險人無論身體狀況好壞均要參加。籌資來源方面表現出多樣性,一半來自於被保險人交納的保險費,另一半來自於國家、都道府縣、市町村三級政府按照2:1:1的比例提供的補貼。日本護理保險一般採用實物(護理服務)給付方式為主,現金給付方式為輔。被保險人需要護理服務時,首先向市町村保險接待窗口提交醫師診斷意見書和護理主管人家庭訪問調查報告,由「照護認定審查委員會」認定是否需要照護服務。經過專門機構審查認定後,護理保險管理機關將根據病人實際身體狀況提供相應內容、相應等級的護理服務。護理服務費用包括:居家護理服務。護理服務費用包括:居家護理服務費(家庭服務、上門看護、日間服務、日托護理、居家療養管理指導、短期入住服務、收費的老人公寓等),個人負擔的上限金額(根據不同服務等級設定)為10%,居家護理服務計劃費、設施護理服務費(特別養護老人之家、老人護理保健設施、療養型護理醫療設施,其基準金額的10%由自己負擔,不包括飲食費)。
2.2 美國的護理保險
美國長期護理保險始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美國的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2006年約有60%的美國老人(65歲以上)需要不同程度的長期護理服務,其中實際接受護理服務的人群中以老年人居多,高達57%,而通常老年人入住護理機構1年所需的費用均在4萬美元以上,通貨膨脹與醫療費用的不斷上漲,使此項費用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一般老人根本無法承受。在此背景下產生的長期護理保險,能承保被保險人在任場所(急診部分除外)因接受任何個人護理而發生的護理費用。長期護理保險又稱為看護護理保險,是對被保險人因為因為身體上的某些功能喪失,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入住護理機構或在家中接受他人護理時支付的費用給予補償的一種健康保險。
美國的商業性老年護理保險由投保人通過購買護理保險合同方式自願參加。護理保險保單可獨立簽發,也可以以終身壽險保單的批單形式簽發,但健康狀況差的人一般不能投保。護理保險資金主要來自於被保險人交納的保險費,保險費除與被保險人年齡相關外,還與投保人選擇的最高給付額、給付期和等待期等因素有關。最高給付額超高,給付期越長,等待期越短,保費就越高,因而,其繳費與給付的相關性很強。
2.3 家庭護理的法律制度
在美國、加拿大、荷蘭等國有相關的家庭護理系列法律及制度,強調每個人都有權享受適當的醫療保障。加拿大設有專門的家庭護理評估與研究中心,研究以家庭為基礎的護理服務。家庭護理服務的費用由多渠道籌集:①政府負責提供(在英國,全民享受免費醫療保健);②由保險金支付;③社會救濟金解決;④家庭承擔一部分。
應對我國社會老齡化的措施
3.1 合理利用我國社區資源,建立有效機制
當前的社區建設建設進一步開發拓展了社區服務資源,在社區建設發展較好的一些大中城市,社區都建有社區服務站,可以介紹保姆、鍾點工;社區衛生醫療站可以方便居民就近看病拿葯;社區老年協會可以組織老年人學習、活動,並開展互助。盡管這些社區組織機構都能幫助解決老年人的一些困難,但都不具備完全、有效地承擔老年人家庭護理服務的能力。合理利用社區資源,就要因地制宜,通過社區資源的優化機制,加上政府的專項資助和扶持,老年人家庭養老護理不再難,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便有了保證。
3.2 提高家庭護理人員素質
護理人員的素質決定了家庭養老護理的質量,而養老護理質量有保證的老年人,對晚年生活有信心、有幸福感,能夠延年益壽。老年人在家庭接受護理,不受醫院各種制約,精神放鬆,能在最佳狀態下接受治療和護理,充分體現了護理工作的完整性。眼下護理工作還有一個「瘸腿」現象,護理人員幾乎清一色女性,在照男性老年人與重體力活上不是勉為其難就是無法勝任。應當有緊迫感,抓住機遇,找准培養方向,向社會輸送緊缺護理人才。
3.3 重視心理疏導
隨著老齡人口增多,護理工作不僅要提供疾病護理,同時必須提供心理護理。全面了解病人身心狀況,針對老年病人的共性與個性,做好心理護理。對老年人和老年病人單獨強調葯物治療往往不夠,而要把這些與心理援助有機結合起來。從某種意義上講,老年人的心理護理比身體護理更為重要,尤其在現代醫學模式下,護理工作日益重要,護理功能日益擴大,護理工作不僅要提供疾病護理還應重視心理護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對因疾病、衰老引起憂傷、焦慮的病人,介紹疾病治療新進展;對因病退休喪失自尊產生老而無用感的老人,引導他們發揮自己在家庭、社會中的作用。
總之,維護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生命質量,為老年人提供更為全面、系統、規范的護理服務是需要護理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及努力方向。隨著新世紀護理服務的發展和我國醫療保健體系的不斷完善,老年護理事業必將得到更快的發展,健康老齡化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⑤ 失能老年人護理
失能老年人護理對呀,你可以給老年人保養保養。
⑥ 醫院護理老年人
醫院護理老年人是有一定的價位的,比如說被子里的和一點不能自理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⑦ 中老年人護理
中老年人護理即是診斷和處理老人現存的或潛在的健康問題的反應。比如老人心理健康、各種疾病的護理。
⑧ 失能老年人護理
先重復下問題:如何定義失能老人,如何看待長期護理保險?失能,英文名稱:disable,指的是被保險人進入一種需要他人護理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