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心氣虛,血瘀,脾胃虛寒,冠心病怎樣食療
建議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飲食清淡,宜多吃粗糧雜糧,軟爛好消化的飲食,禁忌生冷油膩,煎炸,辛辣,燒烤,煙酒。2,平和心情,舒緩情緒的焦慮。3,搞好生活規劃,按時作息,適度鍛煉,勞逸結合。
❷ 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吃什麼食物對身體有益
老年人一般體質差、活動量少、消化能力也差。所以平時在飲食上應該注意食物選擇和營養的搭配。食物應選擇容易消化、富於營養的。要有足夠的蛋白質、糖類、維生素類和適量的脂肪。纖維素一類的食物更要保證供應,以保證老年人的大便通暢。微量元素與眼睛和視功能的關系十分密切。所以,老年人的食物花樣要多,品種不要過於單調。 在糙米中、酵母中、動物肝和各種豆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老年人應該多吃。動物肝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胡蘿卜中都含有較多纖維素、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C等,適合於老年人食用,並能預防夜盲、防止眼睛乾燥,大便干結等,有利於維護老年人的夜間視力;動物肝、豆類、蛋類(包括豆製品—豆漿、豆腐)、奶類食物中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這是人體,特別是老年人體內必不可少的重要營養物質,必須保證供應;為了保證各種微量元素的供應,老人的食物要多多調劑品種。 如牡蠣、豆製品、蘿卜和大白菜中含有較多的鋅……這些都應該及時給以調劑供應;直接曬陽光,可使皮膚中的維生素D的前身轉化為維生素D。所以,農民、漁民及常在戶外勞動、工作的老年人,體內一般不會缺乏維生素D;對於血壓不高、動脈無明顯硬化的老年人,可以適量供應一定的肉類。瘦肉可以多吃,肥肉適當少吃。維生素E有明顯的抗衰老作用,與眼睛也有直接關系,必要時可單獨補充—服用維生素E丸。 另外,老年人進食要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保證食物充分消化吸收。但總的來說,對於一般身體健康的老年人,並不需要為眼睛而特別增加什麼營養照顧。但對於高齡老人或有某些慢性病、消耗性疾病(結核、肝炎等)而體質衰弱的老人,則應從各方面予以注意,以保證全身的健康和眼睛的功能。
❸ 老年人脾虛胃寒怎麼調理
治療脾胃虛寒的偏方大全
方1
人參、青皮、陳皮、丁香各7克,白術5克,炮附子、蘋果仁、炮乾薑各4克,姜制厚朴、炙甘草各2克,生薑3片,紅棗2枚。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溫中祛寒,適用於胃脘脹滿疼痛。
方2
甘蔗500克,高梁米30克。將甘蔗榨取汁,同高粱米一起煮粥,佐餐用。
本方適用於胃熱疼痛。
方3
高良姜30克,粳米50克。先用高良姜加適量的水,在沙罐內煎取葯汁;再用葯汁和粳米煮粥,空腹食之。1日1次,連服3--7天。
本方適用於胃寒性胃疼。
方4
陳皮20克,蔥白10莖,香附子15克,生薑6克,雞肉。將雞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備用,再將陳皮洗凈,香附醋炒,放入砂鍋中煎取葯汁200毫升,把生薑切成粒,蔥切成絲,再把雞肉,葯汁同放入鐵鍋悶煮。以先武火燒沸,酌加料酒、味精、醬油炒拌即成。吃時,以沸米酒50毫升,邊飲酒,邊吃雞了。須開懷食飲。
本方適用於肝氣郁滯之胃疼。
方5
丁香1.5克,肉桂1克,紅糖適量。丁香、肉桂用溫水浸透,武火煮沸,文火煮20分鍾,取汁,調人紅糖,每服5—10毫升,日3次。
本方溫胃散寒,適用於感寒腹痛。
方6
小茴香10克,胡椒12克。兩者共為細面,酒糊為丸,每服3--6克,溫酒送下。
本方散寒理氣止痛,適用於胃寒疼痛。
方7
鯽魚250克,生薑30克,橘皮加克,胡椒3克。鯽魚去鱗、鰓、內臟,洗凈;生薑洗凈,切片,與橘皮、胡椒同包紮在紗布袋中,填人魚肚,置鍋內,加水適量,小火煨熟,加鹽少許,空腹飲湯食魚,日2次。
本方適用於感寒後之胃部疼痛。
方8
豬肚(狗肚更佳)1具,粳米100--150克,丁香、肉桂、茴香各適量。將前述各味一齊放入鍋中,再加入一些調料,如姜、蔥、鹽、酒、醬,文火燉至極爛,粳米煮粥兌入,空腹服,日3次。
本方健脾溫中,適用於胃部疼痛。
方9
丹參30克,三七15克,老母雞1隻。將丹參、三七切片,填人宰殺去毛及內臟的雞腹內,放入砂鍋,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煨燉至雞爛熟,撈去葯渣,吃肉喝湯,每次1小碗,1日2次,不可多飲。
本方活血止痛,適用於血瘀胃痛。
方10
炒麥芽、炒谷芽、焦山楂,白糖30克。前三味水煎15分鍾取汁,用紗布過濾調入白糖,趁熱服, 日2--3次。
本方消食化滯,適用於食積停滯所致腹痛。
❹ 老人脾胃虛弱多久才能痊癒
補脾的食譜: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葯蛋)味甘、性平。作用: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葯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作用: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可以在飯後飲用德浦的常未保茶,具有消食健胃,清熱解毒,調理腸胃,排除腸內多餘的毒素等食療作用,可在飯後來一杯哦。
按摩腹部有助調理脾胃,加強運化。如有大便乾燥的人,可以順時針方向揉肚子,如果是大便溏稀,可以逆時針方向按揉肚子。
平時也要注意情緒的調整,按時作息,養成睡午覺的習慣,可以補氣養血
注意事項;忌寒涼:冰涼的食物要少吃,寒性食物也盡量少吃。
❺ 老人脾虛、不願吃飯、吃什麼中成葯好她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
病情分析:
你好來:脾虛可以吃歸脾自丸,參苓白術散,人參健脾丸扥過葯物治療,這需要找中醫辯證施治。
意見建議:如果只是自己看著是脾虛可能是由於其他原因導致的,中醫需要根據舌苔脈象辯證施治,所以建議你最好是讓老人找中醫開湯葯治療
❻ 脾胃虛弱的老人吃什麼
飲食注意
(1)宜食食物
性溫味甘辛,具有健脾補氣、溫暖腸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羊肉、雞肉、牛肚、豬肚、鏈魚、草魚、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菜、芥菜、肉桂、乾薑、生薑、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豆蔻、紅糖等。
(2)忌食食物
性質寒涼、易損傷脾胃陽氣的食物,如蕎麥、莜麥、綠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針萊、萵苣、冬瓜、芹菜、莧萊、茭白、黃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桃子、獼猴桃、蒓菜、蚌肉、麥門冬、螺螄、蟹、荸薺、甜瓜。
脾胃虛寒患者應盡早調節,選擇德匍的常苿保茶可以幫助改善,此外,寒性胃痛者還應忌食綠豆、柿餅、生番茄、竹筍、瓠子、生菜瓜、海帶、生萵苣、生蘿卜、生藕、生黃瓜、生地瓜、金銀花、菊花、薄荷、鴨蛋、蛤蜊、蕹菜、蕺菜、地耳、豆腐、馬蘭頭、冷茶以及各種冷飲、冰鎮食品,性涼生冷的食品會使脾胃虛寒疼痛加劇。
❼ 中老年人脾胃虛弱怎麼調理
脾胃虛弱是要分型的,不能亂用葯,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脾氣虛的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臟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於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對於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胃陰虛成葯較少,可湯葯調理。 1、飲食調養基本原則。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2、常見健脾養胃的食物。①粳米 性平,有補脾益氣之功。 脾胃虛弱可以多吃點黃顏色的東西,比如玉米、土豆、鯽魚湯、薏米等,它們都是調脾胃非常好的選擇,如果不想那麼麻煩可以直接服用蟲草薏米糊。其實何為虛弱,就是功能不強,知道原因就簡單了,還是從容易消化著手,每餐以豆漿牛奶,及沒餡的饅頭及易消化的粥最好是加些薏米、蕎麥、燕麥、紅棗等一類補脾胃的東西更好,生冷硬及刺激的東西盡量不吃,還有葷的也要吃些易消化的魚類,其它肉類少吃為好。這是一個長期而又漫長的過程。貴在堅持。
❽ 老人脾虛、吃飯少、該吃什麼中成葯好呢
病情分析: 建議可以考慮到醫院中醫科就診,可以考慮採取服用中成葯人參健脾丸進版行治療
意見建議:同時也可權以採取食療進行內調,山葯、蓮肉、米仁、扁豆,洗凈切碎,蓮肉去皮,芯後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慾不振。
❾ 老年人脾虛是什麼症狀
脾虛症狀:
脾主運化、主統血、主升清散精。簡單而言就是一般消化系統的功能啦。
脾虛的人一般會見大便溏薄稀爛,胃口不佳,神疲乏力,嗜睡,口淡,面白無神,舌質淡白,舌兩邊可見齒痕等等的症狀。脾虛也可以導致一些出血症的發生, 臟器下垂也是與脾虛有關的。
❿ 脾胃虛寒的老人能吃丹參嗎
脾虛不適宜吃丹參。
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版薏米、熟藕、權粟子、山葯、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
補脾的食譜: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葯蛋)味甘、性平。作用: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葯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作用: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