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人家還在家

老人家還在家

發布時間:2024-02-25 12:51:02

1. 老人80多歲了,不願去養老院養老,只願意自己的兒子伺候怎麼辦

過去老人想讓兒女伺候是人之常情,現在許多人都覺得伺候不起。是這輩人沒良心了,還是真的難以實現?是不願意伺候找客觀,還是確實有心無力?

有“葉落歸根”的想法。

有兒有女的他們不願意去養老院。他們心目中養老就是要居家,有兒女在身邊,他們要在自己的家生老病死,就只願意自己的兒女伺候,是受葉落歸根傳統觀念的影響。

老人要住自己習慣了的地方,作兒女的盡可能滿足。因父母養大自己有養育之恩,父母年老了多關心多陪伴多照顧,不讓自己受良心責備,內心也會少些遺憾。


老人就想待在兒女身邊有個照應。

人近暮年最怕孤獨,和陌生人一起說不上話。兒女陪伴身邊不留遺憾,盡量讓老人過幾年舒坦日子,都盡心盡力了,以後不後悔。

老人只是害怕孤獨,怕去養院,就感覺被攆出門去,被兒女遺棄了。還怕多花錢,住在家裡自己兒女照顧就不花冤枉錢。

照顧老人,也是給下一代樹立榜樣。

根據自家情況合理安排,讓老人有個快樂的晚年,最後的人生不留遺憾。

如果兒女願意照顧"車到山前必有路,橋到橋頭自然直",總是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楊降說:“一個人,最高的素養,就是理解別人的不同;一個人,最大的善良,就是理解別人的不容易;一個人,最深的感恩,就是理解別人的付出。理解別人,就是善待你自己。”

多留點耐心給自己和老人,讓他們沒有遺憾地安度晚年,讓自己盡一片孝心,就不會讓自己後悔,也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2.相互協調,盡力而為

人的平均壽命延長了,目前市場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社會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具體體現在各家照顧老人的情況上,幸好現在的老人都不只一個孩子。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在老人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就想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該照顧自己。

兒女各家條件有所不同,但對老人的想法還是統一的,雖然說老了就小了,對老人會很無奈,打不得、罵不得、管不得。只有哄了,老人高興了,全家都開心。

有的老人只願意讓兒女照顧,雇保姆就把人家罵走。

有一位老太太兒子太累了想睡會兒也不讓,她讓兒子給按摩腿,說腿累得慌,最後兒子一頭栽到地上,腦溢血沒搶救過來走了。

後來兄弟姐妹們覺得看實在不行,堅決雇保姆,她哭鬧一陣也就認了,現在過得挺好。孝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要孝順,不能愚孝。在實際情況面前,說服老人也能接受。

能力有限的情況下,也可以盡量動員去養老院。

遇上不去不行,去了家裡確實有點放不下,而且有些老人還理所當然地要求24小時的伺候,作為身體已經走下坡路的兒女確實有些受不了。

兄弟姐弟之間相互商量,由能脫得開身的在父母家負責照顧老人,照顧不了的出錢給照顧費,這樣大家都放心。

還可以商量老人拿出自己的一部分錢,每月給照顧的家庭。以其走了留給後人,不如他活著時用於自身。

讓他活得更有遵嚴,輪到那家都不是負擔,而是香餑餑。經濟能力有限的人家,也就不用為出不去賺錢著急上火。


3.僱用保姆,盡心照顧

經濟有限的父母,兒女又抽不開身的,可以商量掏錢僱用保姆,但是該給的溫暖不能少,一定得問寒問暖。

與保姆一起照顧老人一段時間,等老人適應,有安全感和依戀感了,定期看望老人,這樣兩邊都能兼顧。

看到兒女確實很累,老人也會體諒孩子。等與雇的保姆相處熟悉了,老人就不會排斥了。

心底無私天地寬,笑對生活每一天,知足常樂身體好,人生活到六七十,還有雙方父母親可照看這是福氣,同時愛護好兒女的下一代。

雖然上有老,下有下,但是人生最美的幸福感也是在為家人付出中獲得的,每個人都做好自己的,只要有健康,知足常樂吧。

孩子們要給孤獨的老人以安慰,就像父母要給孩子安全感是一樣的道理。有安全感的孩子不焦慮,情緒穩定的孩子不怕孤獨。有安全感的老人又何嘗不是!

所以兒女們要多點時間經常陪伴老人,讓他們感覺是有依靠的,是有兒女關心的,他們就不會總是逼著孩子去陪伴了。

有書君覺得現在六七十歲的人,體會過照顧老人的辛苦,基本不會再要求兒女照顧自己了。

社會進步了,養老的方式也多了,而且更多人都是接受過教育的,不再有過去的養老觀念,轉變了觀念的人都不想給孩子添麻煩,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來養老。

2. 子女不在身邊,老人在家很無聊怎麼辦

我們經常會因為工作繁忙,有自己的家庭孩子需要照顧,往往就留下孤單的老人在家,經常覺得沒事做無聊,其實我覺得老人可以有自己的生活




老人很容易孤單寂寞,希望孩子們別把孝道只停留在嘴邊,常回家看看父母,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運動

我覺得老人年紀大了。更要多加運動,增強身體抵抗力,擁有健康身體比什麼都重要。早起晨練,走上幾圈或者慢跑,打打太極拳之類的都行,晚上吃完飯下樓散散步,既放鬆了心情,也鍛煉了身體。

總結

在我看來,老人常年自己在家,就算有自己的事情做,作為兒女還是要經常回家陪伴下老人。這樣他們才覺得沒那麼孤獨。

3. 老爸退休了,可是在家呆不住總想去外面走,我該怎麼辦主要是擔心他的安全,年紀大了呀。

這是人到老年以後的必然趨勢。作為子女,不應該單純為了保證安全而忽略了老人的需要。可以找個親戚陪他一起出去,自己有時間的時候要親自帶他出去。而且要多陪老人聊天,多多了解老人的感受和心理需要,因為人到了這個年紀最害怕寂寞,所以子女就應該多陪陪老人。

4. 為什麼這么多的老人獨居,是兒女不孝嗎

並不全是。很多獨居老人是自願留下獨居的,當然也有一部分是由於子女不孝而導致。這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

由於現代社會城市的快速發展,許多年輕人離開家鄉出外打工以尋求更好的出路。一旦他們在外面的城市工作穩定了,那接下來的結婚生子安居樂業也多半是在那個城市了。兒女在外面的大城市定居了,他們想起還在老家的老父老母,想將他們接過來大城市生活盡盡孝心,但很多老人卻不願意了。原因有二。一是老人們不願意去大城市生活,說大城市節奏快,污染大,對身體不好,而且大城市沒有他們的朋友圈,一個人很是寂寞。二是他們並不想打擾兒女們的生活。隨著現代家庭思想的發展,很多老人也知道要給兒女的家庭留一點空間,而且他們認為自己的身子尚且健朗,還不需要孩子們的照顧。

現在組成家庭的主力軍多為獨生子女。如果雙親健全,那麼一個家庭夫婦兩人往上有四位老人,往下也有兒女需要照顧,相當於兩個人需要照顧至少五個人的生活起居,而夫妻兩人平日還有繁忙的工作及應酬,實在是分身乏術。不少年輕夫婦將老人們接過來,然後讓老人們為他們帶孩子。老人們或許並不願意,但礙於是子女的要求也答應了,從此又重復了一遍當年生養兒女們的歷程。我認為這並不是所謂的孝心。

盡管很多人說獨居老人的兒女不孝,但其實並非所有的都是不孝這個原因造成的。獨居老人們的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家庭不為人知的辛酸與無奈,他們的兒女空有孝心卻無法陪伴在他們身邊。現代的快節奏社會的確造成了許多獨居老人存在,但他們的兒女並不是不孝,可能他們每天心心念念著父母,堅持每個月都給父母通電話打生活費。雖然獨居,但老人或許是幸福的呢!

閱讀全文

與老人家還在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孩子父母住院了怎麼安慰 瀏覽:882
重慶巴南李家沱養老院 瀏覽:592
達方電子廠體檢什麼不過關 瀏覽:689
老人家迷路了 瀏覽:60
長壽怎麼到涪陵李渡考場 瀏覽:251
七旬老人在客廳小便怎麼處理 瀏覽:792
福建農村新型養老保險檔次 瀏覽:642
商業養老保險20萬 瀏覽:658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死亡 瀏覽:303
逾期交養老金為何要收利息 瀏覽:42
老年大學提供二胡嗎 瀏覽:181
東明縣老年大學網站 瀏覽:307
中學生表格填寫父母經商怎麼填寫 瀏覽: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養老金領多少 瀏覽:666
7旬老人問什麼時候生活會變好 瀏覽:506
關於4050養老金補貼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33
老人應多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22
十堰市老年大學管網 瀏覽:428
寶寶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113
養老保險打折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