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合唱團的意義與作用
老年合唱團的意義與作用如下:
一、合唱能夠愉悅身心,是老年人老有所樂的體現
1、合唱作為音樂活動中的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人類不可多得的寶貴精神財富,在面對目前社會上一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文化生活,更能彰顯出它的寧靜與美麗。古今中外五光十色的合唱作品,是音樂文化的結晶。
2、在每一次演唱過程中,老年人們受到其他歌者相互氣氛的影響,感情的起伏也較為劇烈,在這樣的「動人心弦」的環境里,歌唱者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鍛煉,心靈的境界常常同音樂一起得到升華。
四、合唱能夠陶冶情操,是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的源泉。
1、美的享受能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質量。而當今的老年人。生在舊社會、長在新中國,加上身體疾病、家庭兒女拖累,年邁父母的重負,沒有時間。心情和精力去享受美好的生活樂趣。
2、參加合唱可以跟新老朋友在一起,經常訓練,活動,演出,身穿漂亮的演出服,開心一刻,快樂十天,唱著優美的歌曲,得到觀眾的寬伍喝彩,看到同齡人對你的羨慕,這種美的生活享受,讓人嚮往羨慕,讓人真正體驗到人生的幸福與樂趣。
2. 我報老年聲樂班(唱歌)怎麼報名
可以去老年大學看看情況 ——
一般省市區級老年大學都有合唱團的,參加合唱團可以自願報名,要經過考試,唱一首歌、跟
鋼琴練練聲,再視唱一段樂譜,難度不高,根據考試情況確定聲部;
需要按學期繳費,100元上下一學期。
當然如果有聲樂班就更好,可以有機會學習聲樂,合唱團不是培訓班,是以排節目為主。
3. 老年大學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事業單位,一般是老幹部局下屬的。
老年大學:
是為解決老年人老有所學而專創辦的一屬種特殊的大學,凡是上大學的老年人都不受文化程度限制,他們上學是為了陶冶情操,不是為了解決晉級和就業等等。學校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完全是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和要求制訂的,他們需要學什麼就教什麼。
貫徹落實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老齡工作方針,組織離退休老同志再學習,通過學習達到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老有所養的目的,充分發揮老年大學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老年大學是為解決老年人老有所學而創辦的一種特殊的大學,凡是上大學的老年人都不受文化程度限制,他們上學是為了陶冶情操,不是為了解決晉級和就業。
4. 老年合唱團到哪去報名
老年合唱團到老復年大學制教務處報名即可。
報名時需要試唱和帶上一些資料,具體有:
1、本人身份證;
2、試唱一首本人最拿手的歌曲;
3、本人身體狀況表;
4、本人保證認真上好每一次課的承諾;
5、本人現在居住的地址。
5. 記錄老年大學合唱團訓練的視頻可以叫掠影嗎
拍攝的照片可以叫掠影孝物燃
掠影可以指螞褲照片,往往被用作「物事攝影」的美稱,掠影是一個漢語詞語,指某些場面的大致情況,比如「華夏掠影」,「世界遺巧虛產掠影」等等,含有謙虛的味道在裡面。
掠在此意為「掠過」。影,身影,或景象的影子。掠影,一指掠過的影子,如「驚鴻掠影」,「輕燕掠影」,「浮光掠影」。另指對景物粗略泛覽,一掃而過。如「江南掠影」,「掠影人間」,「我之江南此行,不過匆匆掠影而已」,多帶有文學語言味道。
6. 西安南郊哪裡有老年大學
西安南郊有個西安老年大學,學校位置位於自強西路8號
辦好老年大學是黨和政府應對社會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也是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年大學教育是通過教育使老年學員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文化素質,把學習、娛樂和服務社會融為一體,變消極養老為積極養老,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6)陝西省老年大學合唱團擴展閱讀:
多年來,西安老年大學辦學成效顯著,不少學員大器晚成,碩果累累,有的成功地舉辦了個展,有的出版個人畫冊和詩集,有的成為省、市乃至全國專業學會(協會)會員、理事,有的被聘為專業教師。
在各級各類文藝匯演和書畫、攝影、舞蹈、拳劍等比賽中,捧回了無數集體和個人獎項。
西安老年大學已成為老年朋友「開心的樂園,求知的殿堂,健身的埸所,奉獻的平台」,成為古城西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全國也有較高的知名度。
國內外許多社團慕名前來參觀交流,先後接待了日本、美國、德國、英國、挪威等30多個旅遊團體。
通過現場聽課、語言交流、歌舞聯歡、書畫筆會、互贈禮品等活動,傳播文化,增進友誼,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學校成立了學員委員會和7個學員臨時黨支部,組建了志願者服務隊。積極發揮臨時黨支部、學委會和志願者服務隊作用,引導學員參與教學管理和服務,成為老年大學發展的中堅力量。
學校有書畫、器樂、聲樂、文體、綜合五個系,設立書畫院、藝術院等教學研究團體,成立葫蘆絲協會、舞蹈團、合唱團等社團組織。
聘請近百名學術造詣較深,教學經驗豐富,熱心老年教育事業的離退休老教授、老專家、社會名家及部分中青年教授、專家兼課,邀請著名書畫家、在社會上享有盛譽的專家學者到學校開展講座。
根據老年學員的基礎、生理、心理差異,需求多樣化等特點因材施教,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相結合,調動學員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余熱,服務社會。
7. 有什麼事情能讓獨居老人覺得沒那麼孤獨
1、子女多關心老人 子女應盡自己贍養、孝順老人的責任,身在外地時更要多加關心,從而讓老人享受到兒孫繞膝、晚輩噓寒問暖的天倫之樂,而不至產生被冷落、被遺棄的感覺。
2、支持老人再婚 子女對老人再好,有些感情卻是子女無法替代的,老人的某些感情需要,是當子女的也滿足不了的。因此,對於喪偶老人,子女應該熱心,成全他們的。
3、培養個人興趣 從看書、習字、畫畫、練琴、種花、飼養動物等活動中獲得樂趣。這些均有助於自己從孤獨的小圈子裡解脫出來。即使從事這些活動時可能只有一個人,但是,臘嫌一旦全身心地投入,孤獨感也就悄然消失了。
4、每天堅持適量運動 每天必須堅持體育鍛煉一個小時左右,結伴散步,簡單易行,效果不錯。運動還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調整積極的情緒,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醫學心理學專家指出,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於人際關系的適應。運動鍛煉已經成為一改源個促進老年人心理適應能力的良好形式。
5、家人常與老人談心 老人整日在家,活輪殲手動范圍小,又年老、體弱多病,加上對子女的牽掛和對往日好友的思念,內心常常不平靜。精神上的這些苦惱、煩悶、憂慮需要向外渲泄,向人訴說。小輩如能抽時間常和老人談心聊家常,能使老人的心理滿足,同時也利於家庭氣氛的和睦。婚姻,不應充當不光彩的干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