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阿普唑侖老年痴呆

阿普唑侖老年痴呆

發布時間:2023-10-01 09:01:43

A. 老年痴呆吃什麼葯可以緩解

老年痴呆症是嚴重影響老年人健康的一種疾病,它又稱為阿爾茲海默症,目前病因不明,但其發生可能與遺傳因素,疾病等有關。老年痴呆症對大腦皮質功能會造成嚴重損害,影響到記憶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等,造成的這些損害不可逆。

對症治療。目的是控制伴發的精神病理症狀。可以給抗焦慮葯,如有焦慮、激越、失眠症狀,可以考慮短效苯二氮卓類,如阿普唑侖,奧沙西泮、勞拉西泮和三唑侖等

給與抑制葯或者是改善認知功能的葯物。如作用於神經遞質的葯物。膽鹼能系統組織能引起記憶學習的減退,與正常老年的健忘症類似,如果能夠增強中樞膽鹼能的活性,則可改善老年人的學習和記憶力。

這種疾病通常是因為大腦的血液循環出現障礙或者長時間的營養不良導致腦部出現病變之後引起。所以患者可以根據醫囑服用多奈哌齊等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幫助患者改善膽鹼神經傳遞功能,同時也可以服用擴張腦血管、改善腦循環的葯物進行治療,比如尼莫,也可以服用鹽酸美金剛來起到保護大腦細胞的功能,還可以到中醫院進行檢查,通過中葯進行調理。必要的話還需要服用促進智力的葯物進行治療,比如哈伯斯特、銀杏葉制劑等。

B. 老年痴呆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是機體的衰老。腦組織的衰老、萎縮、變性是老年性痴呆發生的基礎,這也許就是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的道理。另外,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感染、中毒、遺傳、精神刺激等引起機體代謝紊亂、功能減退導致老年性痴呆的發生發展也是不可忽視的。

而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的進入老年不患老年性痴呆,而有的人卻患了老年性痴呆的原因。老年痴呆的患者,平時要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避免精神上的刺激。老人要適當進行體力活動和腦力活動。平常護理要加強。避免使用損傷腦細胞的葯物。

要增強營養。建議多動腦,勤動手,多與他人交流,保持樂觀的情緒,多接受外來的有益刺激。多進行注意力,理解力,計算力,定向力方面的訓練。

(2)阿普唑侖老年痴呆擴展閱讀:

對症治療目的是控制伴發的精神病理症狀:

(1)抗焦慮葯如有焦慮、激越、失眠症狀,可考慮用短效苯二氮卓類葯,如阿普唑侖、奧沙西泮(去甲羥安定)、勞拉西泮(羅拉)和三唑侖(海樂神)。

劑量應小且不宜長期應用。警惕過度鎮靜、嗜睡、言語不清、共濟失調和步態不穩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動有時比服安眠葯更有效。同時應及時處理其他可誘發或加劇病人焦慮和失眠的軀體病,如感染、外傷、尿瀦留、便秘等。

(2)抗抑鬱葯AD病人中約20%~50%有抑鬱症狀。抑鬱症狀較輕且歷時短暫者,應先予勸導、心理治療、社會支持、環境改善即可緩解。必要時可加用抗抑鬱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較輕,也可選用多塞平(多慮平)和馬普替林。

C. 老年痴呆禁忌,哪些食物千萬別吃為何

我的觀點是,老人沒有患痴呆症以前,對於肥甘厚膩的食物要有一定節制,已經得病既成事實的,就沒必要再以 健康 的名義,去剝奪老人享受美味的權利。

以我個人的體會來說,我照顧癱瘓婆婆十八年,一日三餐不重樣,粗細搭配,葷素相間,每頓八分飽,上午十點加一餐水果,下午四點加一餐小點心或是原味堅果。即便是如此用心 健康 的飲食結構,婆婆在癱瘓十五年後還是痴呆了,而且病情發展的很快,去醫院看過,醫生說治不好,最多也就再活個三五年。

回到家經過一夜思考,我終於想明白一件事,既然婆婆的痴呆已成事實,未來的結局也已註定,為什麼還要捏著鼻子哄眼睛,非要用正常人的飲食標准去為難老人,說實話,很多痴呆症老人到最後連吞咽功能都會喪失,想讓老人吃進一口食物都成了奢望,還管什麼禁忌不禁忌,能讓老人飽腹才是硬道理。好在我婆婆人雖痴呆了,胃口卻沒受到影響,算是不幸中的萬幸。於是從婆婆被確診為痴呆症的那天開始,我就不再限制婆婆的飲食,趁著老人還會吃能吃,想吃什麼都依著她,這種時候能吃就是福。我婆婆是夜裡九點突然走的,當天正餐加餐一樣不落全吃進了肚子,記得那天是周末我在家休息,午餐我喂她吃排骨,表情麻木的婆婆突然沖我豎起大拇指和食指,嘴裡含糊不清的咕噥著「興,興」,我猜她可能是想豎起大拇指表達自己很高興,只是手不聽使喚比劃成了一把「槍」。

婆婆走後我沒有半點遺憾,老人一定也很滿足,因為婆婆喜歡的東西都被她吃進肚裡帶走了。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對於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除了不好消化的食物,或是伴有其他嚴重疾病必須嚴格遵守飲食規定的,都沒有必要禁忌太多,讓省吃儉用了一輩子的老人,在生命即將謝幕前任性一次不是罪,

「老年痴呆」是比癌症還揪心的一個病

比起癌症這個病可怕性在於,癌症更多的只是折磨自己。

但不僅折磨自己更要折磨家人!

有數據預計在2020年,中國老年痴呆症患者將達1410萬人,也就是每20位65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位患老年痴呆,該病已成為中老年 健康 的「第四大殺手」。

老年痴呆禁忌,哪些食物千萬別吃?

1、三高飲食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中老年人,在飲食方面往往不太注意,喜歡吃三高食物,即高鹽、高油脂、高糖的食物。

這些食物刺激人的味蕾,讓人慾罷不能。但吃多往往會帶來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腦血管疾病。

而如果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則會影響腦血管的 健康 ,容易造成腦供血不足,從而影響腦部正常的工作,時間久了還可能導致神經細胞的衰弱死亡,加速腦功能的衰竭,從而加快老年痴呆症的發生。

2、香煙和酒精

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很多,長期抽煙對腦血管的傷害很大,血管不好就不能及時充足的給大腦供血供氧,從而使得大腦中的營養物質流失。

經常過量飲酒對大腦的傷害也是非常嚴重的,攝入較多酒精對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機能及情緒反應都有嚴重傷害。因此煙酒的過量攝入容易使得人們老了更容易患老年痴呆。

3、含鋁食品

海內外均有報導關於鋁與痴呆症的關系。同時,因為體內鋁過多,很難從腎臟排出,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產生毒害,容易引起老年痴呆症。要少吃或不吃含鋁的食品,如粉絲、油餅、油條等含有鋁食品添加劑食物。

老年痴呆無法治癒但可以控制!

老年痴呆的特點是發病緩慢,在早期往往不被人注意,家人多認為患者是老年人應有的症狀,一旦發現,已進入中、晚期,以致喪失了早期良好的治療和控制機會。因此大家要特別注意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現。

這4招協同預防老年痴呆

1、有PS食物多吃一點

PS食物是什麼?磷脂醯絲氨酸,簡稱ps。ps是細胞的重要組成物質,研究發現缺乏ps,可能會加速腦神經細胞的衰老和死亡,會誘發老年痴呆症的發生。在現實中就有不少患老年痴呆的人,往往就是缺乏ps所導致的。

因此,平時補充ps能夠有效的預防老年痴呆症,多吃些富含ps的食物,如豆類製品、蛋黃、魚腦、豬肝、花生等等。但含量往往不夠,因此可以選擇富含ps的ps壓片糖果等進行補充。長期堅持可以提高長期記憶、長期認知以及自由談吐和邏輯性發言能力。對衰老引發的認知障礙症及老年記憶損失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多吃蘑菇

其實,老年痴呆並非沒有前兆,典型症狀就是輕度認知障礙。

輕度認知障礙是指老年人出現輕度記憶或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但未達到痴呆標準的認知損傷狀態,經常表現出某種形式的記憶喪失或遺忘。研究人員認為,食用蘑菇有助於降低患認知障礙的風險,是因為蘑菇中含有一種特殊化合物——麥角硫因。麥角硫因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和抗炎劑,人體無法自行合成,但可以從食物中獲取,蘑菇是該物質的主要來源之一。

3、勤鍛煉大腦

我們應該積極利用大腦,防止精神退化。即使在看電視連續劇的時候,你也可以在任何時候用你的大腦來表達你的感受。下棋、寫日記、寫信都是簡單而有益的思維方式。

4、保證充足的睡眠



現在的中老年人睡眠時間比較短,好像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時間反而呈反比,但是中老年人至少要保證具有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做到早睡早起,也能夠預防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在多種因素(包括生物和 社會 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發病。從目前研究來看,該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說多達30餘種,如家族史、女性、頭部外傷、低教育水平、甲狀腺病、母育齡過高或過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與該病發病有關:

1.家族史

絕大部分的流行病學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該病的危險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屬成員中患同樣疾病者高於一般人群,此外還發現先天愚型患病危險性增加。進一步的遺傳學研究證實,該病可能是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所致。最近通過基因定位研究,發現腦內澱粉樣蛋白的病理基因位於第21對染色體。可見痴呆與遺傳有關是比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該病類似病理改變,DS如活到成人發生該病幾率約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於21號染色體,乃引起對該病遺傳學研究極大興趣。但該病遺傳學研究難度大,多數研究者發現患者家庭成員患該病危險率比一般人群約高3~4倍。St.George-Hyslop等(1989)復習了該病家系研究資料,發現家庭成員患該病的危險,父母為14.4%;同胞為3.8% 13.9%。用壽命統計分析,FAD一級親屬患該病的危險率高達50%,而對照組僅10%,這些資料支持部分發病早的FAD,是一組與年齡相關的顯性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文獻有一篇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見可排除X-連鎖遺傳,而多數散發病例可能是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與AD有關的遺傳學位點,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個:早發型AD基因座分別位於2l、14、1號染色體。相應的可能致病基因為APP、S182和STM-2基因。遲發型AD基因座位於19號染色體,可能致病基因為載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軀體疾病

3.頭部外傷

頭部外傷指伴有意識障礙的頭部外傷,腦外傷作為該病危險因素已有較多報道。臨床和流行病學研究提示嚴重腦外傷可能是某些該病的病因之一。

4.其他

免疫系統的進行性衰竭、機體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喪偶、獨居、經濟困難、生活顛簸等 社會 心理因素可成為發病誘因。

臨床表現

該病起病緩慢或隱匿,病人及家人常說不清何時起病。多見於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後症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性多(女 男為3 1)。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根據認知能力和身體機能的惡化程度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1 3年)

為輕度痴呆期。表現為記憶減退,對近事遺忘突出;判斷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對事件進行分析、思考、判斷,難以處理復雜的問題;工作或家務勞動漫不經心,不能獨立進行購物、經濟事務等,社交困難;盡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對新的事物卻表現出茫然難解, 情感 淡漠,偶爾激惹,常有多疑;出現時間定向障礙,對所處的場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對所處地理位置定向困難,復雜結構的視空間能力差;言語詞彙少,命名困難。

第二階段(2 10年)

為中度痴呆期。表現為遠近記憶嚴重受損,簡單結構的視空間能力下降,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在處理問題、辨別事物的相似點和差異點方面有嚴重損害;不能獨立進行室外活動,在穿衣、個人衛生以及保持個人儀表方面需要幫助;計算不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狀,可見失語、失用和失認; 情感 由淡漠變為急躁不安,常走動不停,可見尿失禁。

第三階段(8 12年)

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查體可見錐體束征陽性,有強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終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

檢查

1.神經心理學測驗

簡易精神量表(MMSE):內容簡練,測定時間短,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臨床上測查本病智能損害程度最常見的量表。該量表總分值數與文化教育程度有關,若文盲 17分;小學程度 20分;中學程度 22分;大學程度 23分,則說明存在認知功能損害。應進一步進行詳細神經心理學測驗包括記憶力、執行功能、語言、運用和視空間能力等各項認知功能的評估。如AD評定量表認知部分(ADAS-cog)是一個包含11個項目的認知能力成套測驗,專門用於檢測AD嚴重程度的變化,但主要用於臨床試驗。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評估(ADL)量表可用於評定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損害程度。該量表內容有兩部分:一是軀體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穿衣、脫衣、梳頭和刷牙等);二是工具使用能力量表,即測定病人使用日常生活工具的能力(如打電話、乘公共 汽車 、自己做飯等)。後者更易受疾病早期認知功能下降的影響。

行為和精神症狀(BPSD)的評估:包括阿爾茨海默病行為病理評定量表(BEHAVE-AD)、神經精神症狀問卷(NPI)和Cohen-Mansfield激越問卷(CMAI)等,常需要根據知情者提供的信息基線評測,不僅發現症狀的有無,還能夠評價症狀頻率、嚴重程度、對照料者造成的負擔,重復評估還能監測治療效果。Cornell痴呆抑鬱量表(CSDD)側重評價痴呆的激越和抑鬱表現,15項老年抑鬱量表可用於AD抑鬱症狀評價。而CSDD靈敏度和特異性更高,但與痴呆的嚴重程度無關。

2.血液學檢查

主要用於發現存在的伴隨疾病或並發症、發現潛在的危險因素、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痴呆。包括血常規、血糖、血電解質包括血鈣、腎功能和肝功能、維生素B12、葉酸水平、甲狀腺素等指標。對於高危人群或提示有臨床症狀的人群應進行梅毒、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伯氏疏螺旋體血清學檢查。

3.神經影像學檢查

結構影像學:用於排除其他潛在疾病和發現AD的特異性影像學表現。

頭CT(薄層掃描)和MRI(冠狀位)檢查,可顯示腦皮質萎縮明顯,特別是海馬及內側顳葉,支持AD的臨床診斷。與CT相比,MRI對檢測皮質下血管改變(例如關鍵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發性硬化、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統萎縮、皮質基底節變性、朊蛋白病、額顳葉痴獃等)的改變更敏感。

功能性神經影像:如正電子掃描(PET)和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SPECT)可提高痴呆診斷可信度。

18F-脫氧核糖葡萄糖正電子掃描(18FDG-PET)可顯示顳頂和上顳/後顳區、後扣帶回皮質和楔前葉葡萄糖代謝降低,揭示AD的特異性異常改變。AD晚期可見額葉代謝減低。18FDG-PET對AD病理學診斷的靈敏度為93%,特異性為63%,已成為一種實用性較強的工具,尤其適用於AD與其他痴呆的鑒別診斷。

澱粉樣蛋白PET成像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技術,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規應用。

4.腦電圖(EEG)

AD的EEG表現為α波減少、θ波增高、平均頻率降低的特徵。但14%的患者在疾病早期EEG正常。EEG用於AD的鑒別診斷,可提供朊蛋白病的早期證據,或提示可能存在中毒-代謝異常、暫時性癲癇性失憶或其他癲癇疾病。

5.腦脊液檢測

腦脊液細胞計數、蛋白質、葡萄糖和蛋白電泳分析:血管炎、感染或脫髓鞘疾病疑似者應進行檢測。快速進展的痴呆患者應行14-3-3蛋白檢查,有助於朊蛋白病的診斷。

腦脊液β澱粉樣蛋白、Tau蛋白檢測:AD患者的腦脊液中β澱粉樣蛋白(Aβ42)水平下降(由於Aβ42在腦內沉積,使得腦脊液中Aβ42含量減少),總Tau蛋白或磷酸化Tau蛋白升高。研究顯示,Aβ42診斷的靈敏度86%,特異性90%;總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1%,特異性90%;磷酸化Tau蛋白診斷的靈敏度80%和特異性92%;Aβ42和總Tau蛋白聯合診斷AD與對照比較的靈敏度可達85% 94%,特異性為83% 100%。這些標記物可用於支持AD診斷,但鑒別AD與其他痴呆診斷時特異性低(39% 90%)。目前尚缺乏統一的檢測和樣本處理方法。

6.基因檢測

可為診斷提供參考。澱粉樣蛋白前體蛋白基因(APP)、早老素1、2基因(PS1、PS2)突變在家族性早發型AD中佔50%。載脂蛋白APOE4基因檢測可作為散發性AD的參考依據。

診斷

美國國立神經病語言障礙卒中研究所AD及相關疾病協會(NINCDS-ADRDA)規定的診斷標准。可能為AD的診斷標准:A加上一個或多個支持性特徵B、C、D或E。

核心診斷標准:

A.出現早期和顯著的情景記憶障礙,包括以下特徵

1.患者或知情者訴有超過6個月的緩慢進行性記憶減退。

2.測試發現有嚴重的情景記憶損害的客觀證據:主要為回憶受損,通過暗示或再認測試不能顯著改善或恢復正常。

3.在AD發病或AD進展時,情景記憶損害可與其他認知功能改變獨立或相關。

支持性特徵:

B.顳中回萎縮

使用視覺評分進行定性評定(參照特定人群的年齡常模),或對感興趣區進行定量體積測定(參照特定人群的年齡常模),磁共振顯示海馬、內嗅皮質、杏仁核體積縮小。

C.異常的腦脊液生物標記

β澱粉樣蛋白1-42(Aβ1-42)濃度降低,總Tau蛋白濃度升高,或磷酸化Tau蛋白濃度升高,或此三者的組合。

將來發現並經驗證的生物標記。

D.PET功能神經影像的特異性成像

雙側顳、頂葉葡萄糖代謝率減低。

其他經驗證的配體,包括匹茲堡復合物B或1-{6-[(2-18F-氟乙基)-甲氨基]-2-萘基}-亞乙基丙二氰(18F-FDDNP)。

E.直系親屬中有明確的AD相關的常染色體顯性突變。

排除標准:

病史:突然發病;早期出現下列症狀:步態障礙,癲癇發作,行為改變。

臨床表現:局灶性神經表現,包括輕偏癱,感覺缺失,視野缺損;早期錐體外系症狀。

其他內科疾病,嚴重到足以引起記憶和相關症狀:非AD痴呆、嚴重抑鬱、腦血管病、中毒和代謝異常,這些還需要特殊檢查。與感染性或血管性損傷相一致的顳中回MRI的FLAIR或T2信號異常。

確診AD的標准:

如果有以下表現,即可確診AD:既有臨床又有組織病理(腦活檢或屍檢)的證據,與NIA-Reagan要求的AD屍檢確診標准一致。兩方面的標准必須同時滿足。

既有臨床又有遺傳學(1號、14號或21號染色體的突變)的AD診斷證據;兩方面的標准必須同時滿足。

治療

5萬次播放02:27

紀錄片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生存期有多長?如何日常護理?

1.對症治療目的是控制伴發的精神病理症狀

(1)抗焦慮葯 如有焦慮、激越、失眠症狀,可考慮用短效苯二氮卓類葯,如阿普唑侖、奧沙西泮(去甲羥安定)、勞拉西泮(羅拉)和三唑侖(海樂神)。劑量應小且不宜長期應用。警惕過度鎮靜、嗜睡、言語不清、共濟失調和步態不穩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動有時比服安眠葯更有效。同時應及時處理其他可誘發或加劇病人焦慮和失眠的軀體病,如感染、外傷、尿瀦留、便秘等。

(2)抗抑鬱葯 AD病人中約20% 50%有抑鬱症狀。抑鬱症狀較輕且歷時短暫者,應先予勸導、心理治療、 社會 支持、環境改善即可緩解。必要時可加用抗抑鬱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較輕,也可選用多塞平(多慮平)和馬普替林。近年來我國引進了一些新型抗抑鬱葯,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帕羅西汀(賽樂特)、氟西汀(優克,百優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復),口服。這類葯的抗膽鹼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環類輕。但氟西汀半衰期長,老年人宜慎用。

(3)抗精神病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為紊亂、激越、攻擊性和幻覺與妄想。但應使用小劑量,並及時停葯,以防發生毒副反應。可考慮小劑量奮乃靜口服。硫利達嗪的體位低血壓和錐體外系副作用較氯丙嗪輕,對老年病人常見的焦慮、激越有幫助,是老年人常用的抗精神病葯之一,但易引起心電圖改變,宜監測ECG。氟哌啶醇對鎮靜和直立性低血壓作用較輕,缺點是容易引起錐體外系反應。

近年臨床常用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葯如利培酮、奧氮平等,療效較好。心血管及錐體外系副作用較少,適合老年病人。

2.益智葯或改善認知功能的葯

目的在於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疾病進展。這類葯物的研製和開發方興未艾,新葯層出不窮,對認知功能和行為都有一定改善,認知功能評分也有所提高。按益智葯的葯理作用可分為作用於神經遞質的葯物、腦血管擴張劑、促腦代謝葯等類,各類之間的作用又互有交叉。

(1)作用於神經遞質的葯物 膽鹼能系統阻滯能引起記憶、學習的減退,與正常老年的健忘症相似。如果加強中樞膽鹼能活動,則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學習記憶能力。因此,膽鹼能系統改變與AD的認知功能損害程度密切相關,即所謂的膽鹼能假說。擬膽鹼治療目的是促進和維持殘存的膽鹼能神經元的功能。這類葯主要用於AD的治療。

(2)腦代謝賦活葯物 此類葯物的作用較多而復雜,主要是擴張腦血管,增加腦皮質細胞對氧、葡萄糖、氨基酸和磷脂的利用,促進腦細胞的恢復,改善功能腦細胞,從而達到提高記憶力目的。

預後

由於發病因素涉及很多方面,絕不能單純的葯物治療。臨床細致科學的護理對患者行為矯正、記憶恢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長期卧床者,要注意大小便,定時翻身擦背,防止壓瘡發生。對興奮不安患者,應有家屬陪護,以免發生意外。注意患者的飲食起居,不能進食或進食困難者給予協助或鼻飼。加強對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記憶力的訓練。

老年痴呆禁吃油條,因為油條含有明凡,明凡加速人痴呆,另外米線也少吃,因米線中有至痴呆的添加劑。

D. 老年痴呆初期吃什麼葯最有效

老年痴呆患者早期需要吃的葯物,主要包括改善認知功能葯物,改善焦慮、抑鬱情緒的葯物以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物、鎮靜助眠葯物等。患者需要注意避免盲目自行濫用葯物,應由醫生指導對症合理選用葯物,以防引起副作用。

1、改善認知功能葯物:臨床上常用葯物主要有石杉鹼甲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膠囊、鹽酸多奈哌齊片等,同時可配合應用奧拉西坦膠囊、茴拉西坦膠囊等腦代謝復活劑,有利於緩解記憶力下降、視空間障礙等臨床症狀;

2、改善焦慮、抑鬱情緒的葯物:由於老年痴呆患者早期會出現情緒抑鬱、淡漠等症狀,可由醫生指導應用鹽酸帕羅西汀片、鹽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等抗抑鬱、抗焦慮葯物,有助於改善患者抑鬱、淡漠等情緒,從而緩解臨床症狀;

3、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物:常用葯物主要有富馬酸喹硫平片、奧氮平片、利培酮片等,有利於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4、鎮靜助眠葯物:老年痴呆患者早期可能會合並睡眠障礙,針對該症狀的老年痴呆患者可遵醫囑服用鎮靜助眠葯物,如地西泮片、勞拉西泮片、右佐匹克隆片等,有利於改善睡眠質量,從而緩解患者的睡眠障礙。

早期老年痴呆可以吃苯二氮䓬類葯物、多塞平和奧拉西坦等葯物。如果伴有焦慮、躁動和失眠等焦慮症狀,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小劑量服用短效苯二氮䓬類葯物治療,如阿普唑侖等。如果患者有相關的抑鬱症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多塞平葯物治療,如果患者有行為障礙、躁動和和妄想等症狀,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小劑量口服奮乃靜進行治療。在服用這些葯物時,患者需要密切注意是否有新症狀,如過度鎮靜、嗜睡和口齒不清等。為了延緩認知障礙,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多奈哌齊和奧拉西坦等葯物。老年痴呆患者平時需要注意休息,盡量不要熬夜,以免病情加重。

E. 什麼是阿爾茲海默症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都屬於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說它們都是腦細胞的功能退化出現的疾病,一般人們習慣統稱為「老年痴呆症」,但其實它們是兩個不同的疾病。

三、從病程上

帕金森病起病年齡要早於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最常見的發病年齡是50-60歲,而阿爾茨海默病通常在65歲以後起病,年齡越大,發病人數越多。

帕金森病如果控製得當,通常可以保持10幾-20幾年生活狀態基本可以自理,如果沒有跌倒等並發症,通常不影響壽命;而阿爾茨海默病從確診到死亡通常只有10-15年左右。

四、從治療葯物上

帕金森病主要是促進腦內的多巴胺釋放或補充腦內的多巴胺。主要有左旋多巴制劑、多巴受體激動劑、兒茶酚胺氧位甲基轉位酶抑制劑等;

阿爾茨海默病則主要是補充腦內的乙醯膽鹼水平,主要治療葯物為膽鹼酯酶抑制劑、NMDA受體拮抗劑等。

總之,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是兩個不同的神經系統疾病,不過它們都是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F. 請問再普樂這個葯對老年痴呆的療效好嗎有副作用嗎

再普樂、奮乃靜、阿普唑侖都屬於抗精神病類葯物,用於抑制患者的興奮、躁狂等精神症狀的,目前這種情況應該可以用。

不過這些葯都不是針對老年痴呆本身的。不過您去看的是心理咨詢科,也不怪大夫會開出這種葯。

目前這個階段,還可以服用一些針對老年痴呆的葯物,延緩腦部萎縮的發展。雖然年紀比較大了,發病時間也比較長,不過聊勝於無。

建議您到三級醫院的神經科看看,那裡的醫生也許會開一些針對性更強一些的葯物。

另外,我的網路空間里還有一些關於痴呆的知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還有因為您父親有腦血管病史,所以改善腦循環的葯物還是應該堅持服用的,腦供血的恢復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G. 老年痴呆的治療偏方

老年痴呆是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神經性疾病。那麼我們有什麼比較好的偏方能改善治療呢?下面我帶你了解老年痴呆的治療偏方,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年痴呆的治療偏方

1、偏方之一

花生米4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同入砂鍋內,加水煮至米爛湯稠為度。每晨空腹溫熱食之。花生米中的卵磷脂是神經系統所需要的重要物質,能延緩腦功能衰退。

2、偏方之二

大蒜1頭,搗爛;炒芝麻180克,蜂蜜180毫升。與蒜泥混合,置冷暗處1個月以上。每次半茶匙,用90毫升熱水沖服,每日1次,最多不能超過2次。可增進記憶力。

3、偏方之三

熟地、淮山葯、山萸肉、生地各15克,黨參、黃芪、茯苓、酸棗仁、澤瀉各12克,龍骨(先煎)、龜板(先煎)各18克,五味子、石菖蒲各9克,遠志6克。水煎分3次服,隔天服1劑,連服15劑。

4、偏方之四

遠志根(陰干、切細)11克。用500毫升水煎至350毫升。內服,每日1劑。主治健忘。

5、偏方之五

芍葯40克,川芎、澤瀉各34克,茯苓、白術各22克,當歸20克。將上葯研成粉,每服10克,早晚各1次,溫開水送下。本方對單純痴呆型患者療效最佳。

6、治老年痴呆的方法之針炙療法

已在探索。頭針取雙側語言區、暈聽區、耳針取心、腦及質下及內分泌穴;體針取豐隆,間使、大椎、腎俞、人中、內關、風池等穴,一般強調辯論選穴。這是常用的老年痴呆病治療的方法,但效果不盡人意。

老人痴呆症的治療

1、抗焦慮葯

如有焦慮、激越、失眠症狀,可考慮用短效苯二氮卓類葯,如阿普唑侖、奧沙西泮(去甲羥安定)、勞拉西泮(羅拉)和三唑侖(海樂神)。劑量應小且不宜長期應用。警惕過度鎮靜、嗜睡、言語不清、共濟失調和步態不穩等副作用。增加白天活動有時比服安眠葯更有效。同時應及時處理其他可誘發或加劇病人焦慮和失眠的軀體病,如感染、外傷、尿瀦留、便秘等。

2、抗抑鬱葯

AD病人中約20%~50%有抑鬱症狀。抑鬱症狀較輕且歷時短暫者,應先予勸導、心理治療、社會支持、環境改善即可緩解。必要時可加用抗抑鬱葯。去甲替林和地昔帕明副作用較輕,也可選用多塞平(多慮平)和馬普替林。近年來我國引進了一些新型抗抑鬱葯,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帕羅西汀(賽樂特)、氟西汀(優克,百優解),口服;舍曲林(左洛復),口服。這類葯的抗膽鹼能和心血管副作用一般都比三環類輕。但氟西汀半衰期長,老年人宜慎用。

預防老年痴呆的方法

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專家表示,全民都有義務、有必要進行老年痴呆預防工作。那麼如何能夠有效地預防老年痴呆的發生呢?高晶在這里給大家提供了幾點建議。

其一,中年開始要注意防止肥胖,注意防止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

其二,中年開始要嘗試豐富自己的生活,多做智力活動、體育活動。提倡喝咖啡去咖啡店,看電影去電影院的生活模式,而不是一直在家窩著。

其三,地中海飲食。美國的最新醫學研究顯示,高纖維、低脂肪的地中海式飲食習慣將減緩老年痴呆症的病情惡化,可使痴呆病患的死亡風險減少73%。

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維生素缺乏、腫瘤引起的邊緣性腦炎都可以引起痴呆樣的表現,但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治療治癒的所謂“老年痴呆”。因此如果發現家中老人出現痴呆樣的表現一定要及時去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第一檢查是否屬於痴呆,第二檢查是否是可治原因導致的痴呆。


H. 小腦 萎縮老年痴呆為什麼晚上會哇哇哇叫

小腦是身體的一種復運制動神經的中樞,它調節著人體各種區塊還有語言還有一些表達能力的呈現。特別是當一個人的小腦運動神經受到損害時,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一些運動的平衡能力都會遭到嚴重的破壞,所以一個人的運動協調能力就會得到大大的折損。所以小腦的萎縮不可避免的會造成運動功能協調能力的損失,因此在晚上哇哇叫這就是典型的小腦功能受影響的典型症狀。

閱讀全文

與阿普唑侖老年痴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