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痴呆的名詞解釋

老年痴呆的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2023-09-30 13:02:15

❶ 什麼是老年痴呆

通常所說的老年痴呆一般是指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在中國也稱為老年痴呆症,它是一種發生在老年期或者老年前期的慢性進行性的痴呆。其實這個定義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阿爾茨海默病只佔老年期痴呆的50%-70%,就是還有些病人不是屬於老年痴呆。因為阿爾茨海默病目前來說沒有很好的辦法進行治療,所以大家就認為老年痴呆是沒辦法治癒的。現在因為大家幾乎把所有的老年痴呆病人都歸結為這種阿爾茨海默病,所以這個病的稱呼對於病人進一步的尋找病因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是不太有利的。用老年期痴呆這個名詞,可能會要更好一些。老年期痴呆是由於神經退行性病變,比如腦血管病、感染、外傷、腫瘤以及營養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導致的一組癥候群。對於一般的醫生來說,痴呆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診斷,痴呆是一個臨床綜合征,是有許多疾病引起的一個症狀,最重要是要找出痴呆的病因,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不同的治療。另外需要強調的是痴呆不同於老年人的輕度健忘,不是隨著年老出現的正常衰老現象,更不是衰老的一種必然結果,痴呆是一種疾病,需要重視這種疾病一些病因的尋找。

❷ 什麼是老年痴呆

沒有意識障礙下,出現記憶,思維,分析,判斷是公簽辨認,情緒等方面的異常,老年痴呆症,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慢性的大腦退行性疾病,表現為進行性,表現為遠近記憶力障礙分析判斷能力衰退,情緒改變,行為失常等,老年期痴呆的一種最主要的形式,疾病演繹發展緩慢,早期以健忘逐漸加重開始容易被忽視。
第二,是路易體痴呆,是以進行性痴呆合並波動性認知障礙反復發作的事幻覺和自發性錐體外系功能障礙為,主要症狀,以神經元包漿內路易體,小體為病理特徵的神經系統變性性疾病。
第三,為額聶葉痴呆,是指中老年患者緩慢出現人格改變,言語障礙,及行為異常的綜合征,影像學可以發現額顳葉萎。
第四,血管性痴呆,甚至由於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或者是造成記憶認知和行為等老區的關注得腦血管疾病,所致的嚴重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
第五,一種是混合性痴呆,也就是阿茲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同時存在。
第六,為全身疾病所引起的繼發性痴呆。

❸ 老年痴呆醫學術語是

所謂的老年痴呆症,又稱阿爾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 是發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種原發性退行性腦病,指的是一種持續性高級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即在沒有意識障礙的狀態下,記憶、思維、分析判斷、視空間辨認、情緒等方面的障礙。其特徵性病理變化為大腦皮層萎縮,並伴有β-澱粉樣蛋白 (β-amyloid,β-AP) 沉積,神經原纖維纏結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 NFT) ,大量記憶性神經元數目減少,以及老年斑 (senileplaque,SP) 的形成。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或逆轉疾病進展的治療葯物。也是四大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其它三種為亨廷頓氏病、盧伽雷氏症、帕金森氏病)。
老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痴呆患者數量增多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但是請不要忘記: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齡社會。同時伴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陪同80歲老母親看病,竟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痴呆;47歲婦女丟三落四,同樣是老年痴呆惹的禍……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血管性因素在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事實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開始有症狀和反應,如果不提早發現和治療,等發展嚴重了就無法治癒了。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專家說,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歲時就無法治療了。
最初徵兆從失憶開始
盡管最常見的老年性痴呆還沒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痴呆都是有徵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徵兆就是失憶。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別愛忘事?如果只是偶爾忘了但事後能慢慢回憶起來,這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記還會忘,事後還想不起來,甚至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醫院做檢查

❹ 什麼是老年痴呆

通常所說來的老年痴呆一般是指阿源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在中國也稱為老年痴呆症,它是一種發生在老年期或者老年前期的慢性進行性的痴呆。其實這個定義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阿爾茨海默病只佔老年期痴呆的50%-70%,就是還有些病人不是屬於老年痴呆。因為阿爾茨海默病目前來說沒有很好的辦法進行治療,所以大家就認為老年痴呆是沒辦法治癒的。現在因為大家幾乎把所有的老年痴呆病人都歸結為這種阿爾茨海默病,所以這個病的稱呼對於病人進一步的尋找病因和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是不太有利的。用老年期痴呆這個名詞,可能會要更好一些。老年期痴呆是由於神經退行性病變,比如腦血管病、感染、外傷、腫瘤以及營養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導致的一組癥候群。對於一般的醫生來說,痴呆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診斷,痴呆是一個臨床綜合征,是有許多疾病引起的一個症狀,最重要是要找出痴呆的病因,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不同的治療。另外需要強調的是痴呆不同於老年人的輕度健忘,不是隨著年老出現的正常衰老現象,更不是衰老的一種必然結果,痴呆是一種疾病,需要重視這種疾病一些病因的尋找。

❺ 什麼是老年痴呆症

什麼是老年痴呆症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起病隱襲,病程呈慢性進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主要表現為漸進性記憶障礙、認知功能障礙、人格改變及語言障礙等神經精神症狀,嚴重影響社交、職業與生活功能。
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闡明,特徵性病理改變為β澱粉樣蛋白沉積形成的細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過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經細胞內神經原纖維纏結,以及神經元丟失伴膠質細胞增生等。
老年痴呆的症狀
1、多疑多慮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會有性格上不合理的變化,如易害怕或疑神疑鬼,猜忌別人或懷疑自己得了什麼病。
2、人格和行為異常性格改變
表現為變得自私、狹隘、對人冷酷無情;情感淡漠、行為退縮、興趣缺乏、意志衰退,無主動性和進取性,注意力渙散或變得急躁、多疑、頑固、易怒和沖動。
3、思維和判斷困難
思維貧乏,缺乏創造性,綜合分析能力減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識。老年痴呆症的症狀日常生活能力減退,不能勝任原來熟悉的工作,這也是老年痴呆症前兆。
4、情緒不穩定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有感情脆弱的表現。他們忽而淚流滿面,痛哭流涕,忽而情不自禁,嬉笑激動;忽而拍案而起,怒發沖冠,使人摸不著頭腦。
5、顧前忘後
生活中常出現丟三落四、記憶力不好是早期老年痴呆的表現。如做好的飯菜會忘了端上餐桌;甚至早上說的話到晚上就忘得一干二凈;有時連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也記不住;外出時常會遺失自己的東西。老年痴獃性健忘不同於正常的生理性記憶力減退。它的特點是病情進展的速度非常快。
6、情感孤僻
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的情感常出現劇烈的、不合理的變化,如對家裡的事情常常漠不關心、情感淡漠、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對日常生活缺乏興趣、社交活動減少,情感反應減弱。
7、呆滯抑鬱
有些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常常精神抑鬱、表情呆滯、睡眠規律紊亂,自我貶低,並有自殺念頭。
8、對時間、地點、人物的判斷常常出現錯誤
常常不知道當時是什麼時間,忘記自己住在什麼地方,不能記住或辨認自己的家。把自己當成別人,認錯朋友,有時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得,並認錯自己的兒女。
9、行為異常
這種老年痴呆症的症狀為整天呆坐,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或無目的外出,流落街頭,夜間無故吵鬧而影響家人休息。
老年痴呆吃什麼好
1、花生
花生有很強的抗老化功能。常食花生可增強老年人的記憶力、延緩其腦功能的衰竭。
2、鱷梨
鱷梨富含維生素E,它被確認能降低老年痴呆症的發病風險。鱷梨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血管很有好處。
3、姜黃
富含姜黃素,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印度人據稱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只有歐美人的1/4,可能就與印度人常吃富含姜黃成分的咖喱有關。
4、大豆
人們把大豆稱為中國的牛奶。大豆中富含油脂、磷脂及二十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大豆中所含的卵磷脂進入人的大腦後能釋放乙醯膽鹼。而乙醯膽鹼能促進神經細胞間的信息傳遞,從而能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症狀。

❻ 老年痴呆學名叫什麼

老年痴呆症學名為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因德國醫生阿爾茨海默(AloisAlzheimer)最先對其進行描述而得名。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致死性神經退行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認知和記憶功能不斷惡化,日常生活能力進行性減退,並有各種神經症狀和行為障礙。

因主要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此在國內被稱為老年痴呆症。常常在一個人50歲以後產生,65歲以前發病者,稱早老性痴呆;65歲以後發病者稱老年性痴呆。

(6)老年痴呆的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阿爾茨海默病按照病情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輕度痴呆期,也稱健忘期,這期的表現是記憶、定向、感知、語言、計算、思維分析、判斷和完成復雜步驟等能力的減退。在個人愛好、讀書、參與社會活動上花費的時間減少、易疲勞、眩暈、心悸、食慾減退、興趣及主動性下降、情緒不穩、淡漠或抑鬱等。

第二階段為中度痴呆期,也稱混亂期,相比第一階段的症狀明顯加重,突出的表現是視空間辨認障礙明顯加重,很容易迷路;穿衣變得很困難,甚至把褲子當衣服穿;不認識朋友或親人的面貌,也記不起他們的名字;不能和別人交談,甚至出現行為和人格的改變。

第三階段為重度痴呆期,也稱極度痴呆期。病人身體大多數功能喪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飯、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顧,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別人照顧,病程維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阿爾茲海默症

❼ 什麼是老年痴呆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痴呆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病症佔了痴呆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最常見的早期症狀為喪失短期記憶(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當疾病逐漸進展,症狀可能逐漸出現,包括語言障礙(英語:primary progressive aphasia)、定向障礙(英語:Orientation (mental))(包括容易迷路)、情緒不穩(英語:mood swing)、喪失動機、無法自理和許多行為問題(英語:challenging behaviour)。當情況惡化時,患者往往會因此和家庭或社會脫節,並逐漸喪失身體機能,最終導致死亡。雖然疾程因人而異,但診斷後的平均余命約為三到九年。

阿爾茨海默病的真正成因至今仍然不明。目前將阿爾茨海默病視為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並認為有將近七成的風險因子與遺傳有關;其他的風險因子還有頭部外傷、憂鬱症和高血壓。疾病的進程與大腦中的纖維狀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沉積(英語:Senile plaques)和Tau蛋白有關。要診斷阿爾茨海默病,需根據病人病史、行為評估、認知測驗(英語:Cognitive tests)、腦部影像檢查和血液采檢來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疾病初期的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確診則需藉助腦部組織檢驗。腦力和身體運動、避免肥胖都有助於減少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目前沒有實證證明特定葯物或營養補充品對疾病治療有效。

❽ 老年痴呆是什麼疾病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老年痴呆又名「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發生於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徵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臨床上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
阿爾茨海默病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部分是由特定的基因變化引起的。
阿爾茨海默病的確切病因尚未闡明。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組織病理學改變為腦內的澱粉樣蛋白沉積和神經元纖維纏結,目前有多種學說試圖解釋這一改變,包括β-澱粉樣蛋白( β-amyloid,Aβ)瀑布學說、tau蛋白學說、神經血管假說等。最終,患者腦內的神經細胞「默默」萎縮甚至死亡,或是細胞間信號傳遞出現了異常,導致了記憶、語言、計算、行為等認知功能障礙。

閱讀全文

與老年痴呆的名詞解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三清 瀏覽:926
孝順的品質的詞語 瀏覽:583
社保關系轉移退休前多久 瀏覽:20
岳飛孝敬母親的故事 瀏覽:236
老人肺心衰竭腳底發紫還能活多久 瀏覽:6
雲和縣老年大學畫圖班 瀏覽:533
安徽潁上建潁鄉孝敬父母勞動模範 瀏覽:867
養生館如何做外賣 瀏覽:179
水利部老年大學電話6 瀏覽:450
台灣安心養老院 瀏覽:666
貴州交3000農村養老保險領多少 瀏覽:449
70歲以上老人日本 瀏覽:692
欽州市老年大學電話地址 瀏覽:46
有多少父母對孩子很不好的 瀏覽:637
80歲癱瘓老人政府有補貼嗎 瀏覽:522
冬至在養生方面注意什麼 瀏覽:968
離婚後如何處理父母的關系 瀏覽:395
太平養老保險公司待遇節假日獎金 瀏覽:823
孝文帝孝順的故事 瀏覽:188
養老院意見箱內容怎麼填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