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年痴呆晚期會有什麼症狀表現
?老年痴呆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在出現老年痴呆的症狀的時候,要及時的治療,這樣對老年痴呆的病情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老年痴呆的症狀還不是很了解,那麼,?下面就由我院專家給大家介紹老年痴呆的症狀。 ? 一、語言障礙: 在自發言語中,明顯的找詞困難是首先表現的語言障礙。態鉛爛隨後對常用物品名稱和朋友的名字也出現命名不能,或與此同時出現錯語。 二、行為異常: 這種老年痴呆症前兆表現為整天呆坐,變得不修邊幅,生活懶散或無目的外出,流落街頭,夜間無故吵鬧而影響家人休息。 三、人格和行為異常性格改變: 表現為變得自私、狹隘、對人冷酷無情;情感淡漠、行為退縮、興趣缺乏、意志衰退,無主動性和進取性,注意力渙散或變得急躁、多疑、頑固、易怒和沖動。 四、記憶障礙: 老年痴呆症前兆表現為近期記憶減退,不能記住最近發生的事情,以後對往事也發生遺忘,嚴重時連家屬姓名、自己年齡均不知道,甚至出現胡言亂語。 五、思維和判斷困難: 思維貧乏,缺乏創造性,綜合分析能力減退,分不清主次,甚至不能理解基本常識。日常生活能力減退,不能勝任原來熟悉的工作,這也是老年痴呆的症狀。 ?上述為老年痴呆症狀相關的介紹,希望大家能記在心中,這樣可以及早的進行老年痴呆的預防工作。
老年痴呆通常起病隱匿,為持續性、進行性病程,無緩解,由發病至死亡平均病程約8~10年,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續15年或以上。老年痴呆的臨床症狀分為兩方面,即認知功能減退症狀和非認知性精神症狀。認知功能障礙可參考痴呆部分。常伴有高階皮層功能受損,如失語、失認或失用和非認知性精神症狀,根據疾病的發展和認知功能缺損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1.輕度 近記憶障礙常為首發及最明顯症狀,如經常失落物品,忘記重要的約會及已許諾的事,記不住新來同事的姓名;學習新事物困難,看書讀報後不能回憶其中的內容。常有時間定向障礙,患者記不清具體的年月日。計算能力減退,很難完成簡單的計算,如100 減7、再減7的連續運算。思維遲緩,思考問題困難,特別是對新的事物表現出茫然難解。早期患者對自己記憶問題有一定的自知力,並力求彌補和掩飾,例如經常作記錄,避免因記憶缺陷對工作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可伴有輕度的焦慮和抑鬱。隨著記憶力和判斷力減退,患者對較復雜之工作不能勝任,例如妥善的管理錢財和為家人准備膳食。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務或家務。患者的個人生活基本能自理。
人格改變往往出現在疾病的早期,病人變得缺乏主動性,活動減少,孤獨,自私,對周圍環境興趣減少,對周圍人較為冷淡,甚至對親人漠不關心,情緒不穩,易激惹。對新的環境難以適應。
2.中度 到此階段,患者不能獨自生活。表現為日益嚴重的記憶障礙,用過的物品隨手即忘,日常用品丟三落四,甚至遺失貴重物品。剛發生的事情也遺忘。忘記自己的家庭住址及親友的姓名,但尚能記住自己的名字。有時因記憶減退而出現錯構和虛構。遠記憶力也受損,不能回憶自己的工作經歷,甚至不帆漏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除有時間定向障礙外,地點定向也出現障礙,容易迷路走失。甚至不能分辨地點,如學校或醫院。言語功能障礙明顯,講話無序,內容空洞,不能列出同類物品的名稱;繼之,出現命名不能,在命名測驗中對少見物品的命名能力喪失,隨後對常見物品的命名亦困難。失認以面容認識不能最常見,不認識自己的親人和朋友,甚至不認識鏡子中自己的影像。失用表現為不能正確地以手勢表達,無法做出連續的動作,如刷牙動作。患者已不能工作、難以完成家務勞動,甚至洗漱、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料理也需家人督促或幫助。
患者的精神和行為障礙也比較突出,情緒波動不穩;或因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而懷疑被他人偷竊,或因強烈的嫉妒心而懷疑配偶不貞;可伴有片段的幻覺;睡眠障礙,部分患者白天思睡、夜間不寧。行為紊亂,常拾撿破爛、藏污納垢;亂拿他人之物;亦可表現本能活動亢進,當眾裸體,有時出現攻擊行為。
3.重度 記憶力、思維及其他認知功能皆嚴重受損。忘記自己的姓名和年齡,不認識親人。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退化,患者只有自發言語,內容單調或反復發出不可理解的聲音,最終喪失語言功能。患者活動逐漸減少,並逐漸喪失行走能力,甚至不能站立,最終只能終日卧床,大、小便失禁。晚期患者可出現原始反射如強握、吸吮反射等。最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征是肌張力增激滾高,肢體屈曲。
病程呈進行性,一般經歷8~10年左右,罕見自發緩解或自愈,最後發展為嚴重痴呆,常因褥瘡、骨折、肺炎、營養不良等繼發軀體疾病或衰竭而死亡。
一般沒有確切說法。
老年痴呆症患者晚期不能自理,需要24小時細心護理。護理的精細程度決定了老人生存的時間。
老年痴呆照料者聯盟為您解答。
1、當大腦發生退化時或者功能喪失時,就會引起患者的情緒和行為方面的改變,任何人都會有脾氣不好、情緒低落的時候。但老年性痴呆病人會在沒有任何原因的情況下,在幾分鍾內從大喜到大悲,之後又生氣。發怒,最後恢復平靜,或者在本應悲傷的時候,卻表現出喜悅的情緒。
人格改變往往出現在疾病的早期,病人變得缺乏主動性,活動減少,孤獨,自私,對周圍環境興趣減少,對周圍人較為冷淡,甚至對親人漠不關心,情緒不穩,易激惹。對新的環境難以適應。
一、老年痴呆的症狀分類表現 1.記憶障礙。老年性痴呆發病最初的症狀是記憶障礙,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的健忘,如同一內容無論向他述說幾遍也會立即忘記,剛放置的東西就忘掉所放的位置,做菜時已放過鹽過一會兒又放一次,剛買下的東西就忘記拿走,剛剛被介紹過的朋友,再次見面時就因忘了他的姓名而出現尷尬的場面。而對過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如過去曾經經歷過的戰爭、參加過的某種政治活動、失去的親人等則記憶較好,即所謂遠期記憶保持較好。但是,隨著疾病發展,遠期記憶也會喪失,會出現錯構、虛構及妄想。如把過去發生的事情說成是現在發生的,把幾件互不關聯的事情串在一起,張冠李戴,甚至會從頭到尾地述說一件根本沒有發生過的事情。記憶障礙最嚴重時,表現為不認識自已的親人,甚至連鏡子或照片中的自已都不認識。 2.對時間和地點的定向力逐漸喪失。例如不知道今天是何年何月何日,不清楚自已在何地,出了家門就找不到家等。 3. 計算能力障礙。輕者計算速度明顯變慢,不能完成稍復雜的計算,或者經常發生極明顯的錯誤。嚴重時連簡單的加減計算也無法進行,甚至安全喪失數的概念。 4.理解力和判斷力下降。表現為對周圍的事物不能正確的理解,直接影響對事物的推理和判斷,分不清主要的和次要的、是本質的還是非本質的東西,因此不能正確地處理問題。 5. 語言障礙。輕者說話羅嗦內容重復、雜亂無章,重者答非所問,內容聞題千里,令人無法理解,或經常自言自語,內容支離破碎,或緘默少語,喪失閱讀能力。 6.思維情感障礙。思維呈常出現片斷性,大事被忽略,瑣事卻糾纏不清,同時伴有情感遲鈍,對人淡漠,逐漸發展為完全茫然而無表情,或小兒樣欣快症狀很突出。有的則出現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有的出現片斷妄想,如嫉妒妄想、被偷竊妄想、誇大妄想等。 7.個性和人格改變。多數表現為自私、主觀,或急躁易怒、不理智,或焦慮、多疑。還有一部分人表現為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缺乏熱情,與發病前相比判若兩人。 8. 行為障礙。早期表現為以遺忘為主的行為障礙,如好忘事、遺失物品、迷路走失等。中期多表現為與思維判斷障礙和個性人格改變相關的行為異常,如不分晝夜,四處遊走,吵鬧不休;不知冷暖,衣著紊亂,甚至以衣當褲,以帽當襪;不講衛生,不辨穢潔,甚至玩弄便溺;不識尊卑,不分男女,甚至有 *** 亢進的傾向。 9.行動障礙。動作遲緩,走路不穩,偏癱,甚至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不能自主時食,終至死亡。 二、老年痴呆的症狀分期表現 第一期:遺忘期。此期表現為特別健忘,並在記憶障礙的同時,漸漸出現計算能力、認識能力和定向力障礙,活動范圍減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旁人幫助。此期是本病持續最長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錯亂期。此期痴呆持續加重,病情急轉直下,認識功能進一步減退,伴有失認、失語和失用,思維情感障礙及個性人格改變明顯,行為明顯異常,部分患者可出現少動、假面具臉和肌張增高,也可見偏癱癇發作,日常生活已難自理,需他人幫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嚴重痴呆,處於完全緘默,完全卧床,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狀態。常伴有惡病質、肌強直和大小便失禁。 首先確定是否痴呆 1.痴呆診斷的標准(DSM一班一R) (1)有證據表明有近期和遠期記憶障礙, (2)至少具備下列一條: ①抽象思維障礙; ②判斷力障礙; ③其它皮層高階功能損害,如失語、失用、失認等; ④人格改變。 (3)前①②項障礙,影響工作、日常社交活動和人際關系; (4)不只是發生在澹妄狀態下; (5)下列中任何一項: ①特異的器質性因素有關連; ②不能由任何非器質性精神疾病所解釋。 2.詳細採集病史與以往智慧和行為等進行對比 3.神經心理學測驗 對一個可疑痴呆病人,首先要評定有無認知障礙,障礙累及了哪些功能,以及障礙的嚴重程度,這就要進行神經心理學測驗。它包括注意與集中、定向、記憶、計算、語言、抽象思維、空間知覺、結構能力、運用、認知靈活性和速度等,此外還包括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系和生活能力以及個性上的改變即所謂行為評定。心理學測驗就是對這些心理現象所表現出的行為樣本進行客觀的標准測量,它把心理現象進行數量化的描述,是採取一套嚴格設計的問題或作業(即標准程式)由被試者回答或完成,然後對回答的情況進行評定。其優點是資料的收集與解釋是標準的,使得有可能提高診斷的准確性,同時對不同來源的資料可以比較借鑒,是確定痴呆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每一測驗量表不是十全十美,包羅永珍,故需多種量表檢測並結合臨床所見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老年痴呆症的症狀復雜多樣,有的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有的則有心悸、胸悶、恐怖感等。其特點是症狀的出現與變化與精神因素有關。成都應該有很多醫院都可以治療吧!我聽成都本地人說,成都金牛區那邊那個成都什麼生物醫學研究所的治療方法很多,而且都很有效。可以去看看。
狗狗一般一年相當於他們十年,所以六七歲的狗狗要善待他們哦,上年紀了身體就不好了
1、思維情感障礙。思維呈常出現片斷性,大事被忽略,瑣事卻糾纏不清,同時伴有情感遲鈍,對人淡漠,逐漸發展為完全茫然而無表情,或小兒樣欣快症狀很突出。這些痴呆的症狀較為常見。
老年痴呆是因為小腦萎縮
② 老年痴呆症的前兆都有哪些
老年痴呆在醫學上又稱之為阿爾茲海默病,阿爾茲海默病起病隱匿,可呈進行性發展,主要表現在認知功能減退和非認知性神經精神症狀,很顯然老年痴呆這種疾病主要是發生在老年患者身上,在我過65歲以上患者人群在3%~7%,女性高於男性,按此推算,在我國約有600~800萬的患者,形勢不容樂觀。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爾茲海默病患病率逐步上升的,約85歲以後,每3~4個老年患者中就有一個患者。患病的高危因素有女性雌激素水平低,高血糖、高膽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膳食因素、吸煙、低教育程度等。
阿爾茲海默病起病的先兆可分為兩階段,分別為痴呆前階段和痴呆階段。
1.痴呆前階段主要表現為輕微的記憶力減退,學習和保存新知識的能力下降,在注意力、執行力、視空間的能力可出現輕度受損,但這一階段並不影響日常生活能力。也不容易引起患者、親屬的注意。
2.痴呆階段,疾病發展到了這一階段,日常的生活能力是明顯受損的,這一階段又可分為輕、中、重程度之分;
2)1.輕度主要體現在記憶力障礙,如近期記憶力下降,當病程進一步發展,可出現遠期記憶力下降,患者還會出現情緒上的表現,如焦慮、疲乏、消極、暴怒、自私、多疑等。
2)2.中度除了記憶力障礙以外,還會出現 社會 功能減退,如工作、學習、交流等,既往熟之的技能、知識出現衰退,計算力、邏輯思維、分析能力等均出現明顯衰退。還可出現失語、失用、失認;在性格上可出現明顯的精神異常,例如原本性格內向的患者可出現言語增多、興奮、激惹,原本性格外向的患者可出現沉默寡言,甚至喪失了羞恥感(隨地大小便)。
3)3.疾病發展到了重度,這就意味著患者無法獨立生活,不能完成日常簡單的生活事項,例如進食、穿衣,終日無語卧床,情緒上可出現 情感 淡漠,苦笑無常。該患者晚期可並發各種全身性的疾病,例如尿道感染、肺部感染、壓瘡及全身器官功能衰竭。
阿爾茲海默病發病機制有多種學說,某些學說認為該病涉及基因突變;而tau蛋白學說認為過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影響了神經元骨架微管蛋白穩定,進而導致神經原纖維纏結形成,破壞了神經原及突觸。
這種疾病難以預防,且這種疾病目前治療困難,還沒有能逆轉認知缺損的葯物,臨床目前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有效的護理能延長患者的生存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非常不幸的是我父親曾經就是老年痴呆症。
所以我用自己親身經歷說一說這個話題。
在我印象中沒什麼前兆,最近網上有很多文章說到這個病的各種各樣的預防措施等等等等,我是不太信的。
但有一點我通過回憶我父親生前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我相信鋁的攝入量過多可能是誘因。
我父親長期使用七八十年代的一種鋁制炊具並會用這種炊具來放置一至二天的剩菜剩飯。之前我們都不知道,因為這種炊具早些時候非常多見,上一輩人都用。直到父親已經去世了我才想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於是回憶了很多細節,並查閱相關資料才知道。
當然其他的情況應該由醫學專家來幫助說明。
我是看著我父親一步一步走向痴呆的,先是記憶力衰退,剛剛做的事忘了,剛剛說的話忘了,那時以為他賴皮,後來,問一句話重重復復,問到我們都煩了,他還繼續問同一句話,一次收到一個快遞,他捧過來問我是啥?我說了給他聽,過得幾分鍾又捧來問,來來回回五、六次。
還有一個是到外面撿東西,不管是什麼看見都往家裡拖,更讓人無語的是看見別人曬的衣服也去收,弄得住的小區議論紛紛,我們的臉都不知道往哪擱?我曾哭著對父親說:「你不要去收別人衣服了,你這是小偷行為,你都不是這樣的人啊?現在為什麼這樣?」他卻應我:「哪有什麼辦法?砍手去咯。」
沒有辦法,只好鎖他在家,家裡成了他的天地,把廚房的油鹽醬醋搬進他房間,鞋架的鞋子,抽屜的東西全翻出來,家裡比進了小偷還亂。
所以,當老人有亂翻東西,去外面撿東西,同一句話反復不斷的說時,這些就是痴呆的前兆了。
謝悟空邀請!
老年痴呆症也叫阿爾茨海默病。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繁花曾經有一個鄰居就患有老年痴呆症)。記憶力障礙,記得早些年的事情,卻記不住剛剛發生的事情;表達障礙,說話斷斷續續,東一句,西一句,說話重復,表達不完整;性格變化,性格起伏很大,難以控制(哭,笑無常);認知障礙,對時間,地點,方向弄不清楚(經常找不到回家的路);判斷力受損,對季節變化沒有意識,容易亂穿衣服(不分季節),對數字也沒有概念如:買東西不知道用多少錢;丟三落四如手裡拿著的物品還在找這個物品,放東西經常放錯位置等;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如在一個地方能獃獃地坐上幾個小時,目光呆滯昏昏欲睡。
為了預防老年痴呆症,平時多吃一些健腦,補腦,增強記憶力的食物如:蓮子,各種堅果,大豆,小米,蔥,蒜,菠菜等;堅持適當的 體育 鍛煉,勤動腦動手。
我母親在68歲那年我們發現她可能得了老年痴呆症。
那年,剛好「七一」黨的生日,單位組織在電影院召開紀念大會,母親是老黨員,作為退休黨員代表也去開會,這天,我和我老公也一起去開會,走到電影院門口時,昨天剛下過雨的一窪水沒干,有五十厘米深的樣子,我們仨相遇,她看著我們笑笑,直接從水裡踩過去,沒一點反映,我老公在傍邊看見這個情景,之後想想對我說:「你媽是不是病了,好像她對外界事物沒反映,一窪水直接踩過去,不正常呀!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了?你有空帶她到醫院看看吧!」
果不其然。帶她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醫生告知我們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且是無法治療,後面的情況會越來越差,直到你們做兒女的她都會不認識為止……
原來知道老年痴呆了,只以為是罵人,沒想到這個病發生在自己媽媽身上,離自己這么近,為了更具體了解對這個病的情況,從網上查詢了相關信息,是這樣的。
老年痴呆又叫阿爾茨海默病,它主要是人大腦的海馬組織,它的萎縮引起來的,海馬管人的短時記憶,老年痴呆的最主要的先兆,就是人的短時記憶的減退,或者是喪失,比如說剛剛說過的話,剛剛發生的事情,轉頭就忘掉,而且經人提醒又不能夠想起來,這就是它最主要的先兆。
看了這些,回想起母親這之前發生的事,之前對她性情發生的變化很不理解,到現在理解了。
一是多疑,總是認為有人偷她的錢。只要你在她身邊待了一會或者你去她家看她了,就會說你偷了她的錢,明明錢在工資卡上,就是不相信你說的,還自己見了人就會到處說孩子不好,偷她東西,搞得我們氣得要死,名聲都被她搞壞了,又沒辦法解釋。
二是自私,症狀明顯到你叫她來家裡吃飯,吃飯前叫她把碗用清水沖一下,她拿起包說要走了,問為什麼?她說我叫她做事,把她當傭人了,我當場無語。
三是有狂想症的現象。說我偷錢,說我姐姐每天追殺她,每天把自己搞得神密的樣子,家裡一點東西到處搬,自己到處蔵,總說有人盯上了她,要對她自何如何……
四是力氣變大了,家裡的東西都會被破壞掉,總喜歡不停地在外面走,走出去了,又找不到家,會把兒女為她防備的電話號碼此類的東西都給破壞掉,讓人無法防備,只能請專人貼身照顧。
媽媽,從我們姐妹帶她到醫院檢查發現得了老年痴呆到治病到去世一共是八年時間。
八年的痛苦是雙方的,看著她一天天不認識我們兒女的痛苦,到後面三年的每天三餐都要人喂飯的痛苦,大少便拉在身上也無知的痛苦,一切的改變,是從母親患上老年痴呆症開始,媽媽本是個精明強乾的女人,可得病之後完全變了。母親變成了完全喪失了正常的思維能力,行為異常,日夜顛倒,情緒放大,猜忌?我們做兒女的照顧她,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長期操勞,身心俱備,只有無助、痛苦、崩潰。
老年失智症的前兆主要有:愛忘事、講衛生之人變得邋遢、特愛嘮叨、性格變得古怪等。
性別上,女性遠多於男,比例為3:1。
對於其病因,國內外學者均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如東京女子醫科大學的香川順等就認為:
阿爾茨海默病與鋁離子有著密切關系(重因之一)。
對於老年痴呆症有一個頗有意思的調研結果。在馬里亞納山帶的群島上,此疾為一多發病,經過一番周折後,發現這里的土壤里含有大量的鋁元素,而且進一步又發現病人萎縮的大腦細胞中,鋁含量也"頗為豐富″。
英國、挪威等多國為此進行了多次流行病學調查:
對含鋁高的飲用水等情,與痴呆症的關系,發現發病率要高出正常情形的1、5一4、5倍。
預防上,因為商家們為了節省成本,將廉價的富鋁發酵粉用於食品的眾多,故應擇優選購食物;鋁制的勺、鍋、盆等餐炊具,盡量避免使用,更不宜與其它金屬用品相互硬刮,能用陶、木、鐵、玻的最佳,飯鍋則選不銹鋼的。
總之,已有鋁製品應棄之,或挪為它用,應多動腦多學習,多愛好,就能大大降低"海默病″的發病率。
老年痴呆症,學名又稱阿茲海默症,這並不是一種正常的老化現象,而是一種腦部疾病,會造成腦部神經細胞逐漸喪失。導致阿茲海默症的原因目前尚不能確定,比較公認的形成原因包括遺傳、高脂血症、糖尿病、大腦顳葉內側萎縮、乙醯膽鹼物質大量減少、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濃度過高等。阿茲海默症有家族型和偶發型,大部分人屬於偶發型。記憶力喪失是阿茲海默症最明顯的症狀,尤其表現為越是近期的事物越記不住。而初期症狀不明確並且很難判斷,之後進展成較明顯的症狀,如在熟悉的地方迷路、東西放錯位置等,還會出現無法操作熟悉的事物、無法抽象思考、判斷力異常、情緒不穩、行為和人格特質改變等。病情惡化之後會出現語言障礙、生活無法自理等。由於阿茲海默症發病原因不明確並且前驅徵兆不明顯,應謹慎對待。
我父親在七十歲時得了老年痴呆症。我父親最早出現的症狀就是記憶障礙,可能在幾小時甚至數分鍾之前發生的事情都無法想起來,而且在生活中會經常性的丟三落四,說過的話馬上就忘了。有時在說話的時候無法找到正確的詞語來形容,而且會經常性的絮絮叨叨。我還發現在我父親得病初期特別敏感,多疑等。
老年痴呆症的前兆都是失眠多夢,易醒,記憶減退,焦慮,疲乏,多疑,易發怒,憂心,找兒女教訓:是又講不是也說。我丈母娘80多歲時早三年前得過這種老人痴呆症,有以上症狀兒子他們不注意最後發現鑽在床底下躲臧,不願出,差點兒孫們都不認識幸好及早送去紅十字醫院治療了一年多才能恢復正常能生活自理。現在見兒孫們都說這說那,嘴說過不停。大家理解。嚴重的老人痴呆症出去遠幾公里不記得回家,熟人,家人也不認識。無語,無法溝通。
老年痴呆的5個典型徵兆
1、記憶力出現功能性障礙
這種症狀是老年痴呆發作前的重要徵兆,很多老年痴呆的患者初期都曾有過記憶力衰退的情況,並且這種衰退的速度非常明顯,無論一件事被告知了幾遍仍然會馬上就忘記,甚至對於人名和長相的記憶功能都會衰減。
2、逐漸喪失對時間和空間的觀念
老年痴呆患者經常會忘記自己目前在什麼地方,甚至連現在是哪年哪月都不記得,經常出家門之後就忘記了自己究竟在哪兒。
3、行動遲緩
老年痴呆病患者的另外一個主要症狀就是行動非常的緩慢,初期只是走路不穩定,身體容易失去平衡。而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身體偏癱的出現,極端情況下會出現生活不能自理,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意味著老年痴呆病已經到了爆發的前奏。
4、人格驟變
很多老年痴呆病的患者幾乎都出現過這種狀況,而且這種轉變毫無徵兆且不受病患的主觀意識控制,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病患對於身邊的所有人和事物都會抱有極高的警惕性,且十分容易被激怒,並且對於周遭的事情非常淡漠。
5、大腦計算能力驟減
很多老年痴呆病的患者在計算的時候會非常明顯的無能為力,稍微復雜一點的運算根本無法勝任,即便是最基礎的加減乘除都需要花費比以前更多的時間才能計算出來,而且還無法保證結果的准確,到了嚴重的情況下甚至連數字的概念都會完全的喪失。
③ 父親得了老年痴呆症愛偷東西怎麼辦
警察局登記,這個在找人,出事時是必須的,在出事之前做好有備無患回
去看醫生,吃葯,但老年答痴呆不可逆,吃葯只是控制,老年痴呆由於腦部萎縮,是有年限的,一般3-20年,多數3-10年。
這個病最好的療法是交流,動腦,做事,讓大腦活躍,處於工作狀態。
我家裡也有老人得了這個病,吃了葯之後症狀好轉,不撿東西,但是會嗜睡,而且晝夜顛倒。
一輩子就剩最後一點時間了,治是治不好的,好好陪著過完就好。切記做好防範,別丟了或者出了事,以後一輩子不安寧。
④ 一個老年人,肚子很大,脾氣暴躁,失眠,晝夜倒,一天到晚嘴裡除了吃飯,不停里自言自語。正常嗎
看拍喚你的描述,這樣的老前族人肯定是不正常的,而且他的身體甚至患有某些疾病。
首先,一個老年人肚子很大,可能並不是單純的啤酒肚,或許有嚴重的肥胖症,肥胖症會導致嚴重的心腦血管病,尤其是對於老年人來說。脾氣暴躁,失眠,這是嚴重的精神問題,脾氣暴躁,這是焦慮症和狂躁的表現,因為焦慮和狂躁,所以失眠多夢。一天到晚不停的吃,這是導致肥胖症的主要原因。不停的自言自襲悔凱語,這是精神問題的延伸,或者是因為他比較孤獨,沒有人陪伴才總是自言自語。或者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期表現。所以,如果你是老人的親屬的話,最好帶老人到醫院進行一次檢查。
⑤ 老年痴呆症晚期或者是後期有哪些症狀和表現
晚期患者已經完全依賴照護者,嚴重記憶力喪失,僅存片段的記憶;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現緘默、肢體僵直,昏迷,一般死於感染等並發症。老年性痴呆會發生睡眠障礙,特點是睡眠節律的紊亂。這些老年病人晝夜顛倒,白天昏昏欲睡。目前尚無可以治癒老年性痴呆的葯物,但可以用葯物相對減慢患者病情的發展,常用葯物有多奈哌齊
石杉鹼甲
開可敏
尼麥角林部分可以改善一些臨床表現,提高病人生活質量,並減輕照料者的身體及心理負擔。
⑥ 面對老年痴呆病人,怎樣排解心裡壓力
老年痴呆症是一種後天腦部功能衰退疾病,是因大腦神經病變引致,患者的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等認知能力都會受影響,且會有情緒、行為及人格等方面的變化。隨著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老年痴呆作為老年人的常見病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絕大多數老年痴呆患者在家裡接受家庭照顧。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庭照顧者主要包括配偶、子女,子女的配偶、孫子女和其他親屬等。相對其他疾病而言,老年痴呆照顧者壓力更大,心理消耗更為嚴重。這是由於疾病的特徵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表現出的狀況也不盡相同。早期患者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力衰退,認知能力下降。中期患者主要表現為情緒不穩,容易動怒,猜疑,日夜顛倒,四處遊走,日常生活需要家人協助。晚期患者則會無法認出家人,大小便失禁,完全喪失自我照顧能力。
面對得了老年痴呆症的親人,朝夕相處負責照看患者的家屬們,在多種壓力下,生活、情緒都會受到影響,並因此不得不面臨生理、心理及社會健康的問題。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生活狀況直接決定著痴呆患者的生活質量。家庭照顧者可說是一類隱形的病患,值得社會注意及關懷。
四大壓力累垮家庭照顧者
對照顧者們的壓力做了這樣的分析。
首先是來自生理上的壓力。照顧老年痴呆患者的工作繁重瑣碎, 常會影響照顧者的身體健康。國外研究發現,長期的照料工作將導致照顧者的健康退化。此外,老年痴呆症還不同於其他疾病,以最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症為例,其患者起居常日夜顛倒,行為異常,有時還會猜忌、攻擊家人。照顧者往往日復一日拖著疲累之軀,長期操勞。
第二是心理方面的負擔。許多研究顯示,長期照顧痴呆老人會對照顧者的心理方面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美國專家曾經對痴呆病人家庭照顧者的調查顯示,76%的照顧者出現焦慮,42%出現抑鬱症狀。
老年痴呆患者由於認知功能的異常,照顧者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變得十分困難,照顧者得不到患者的情感支持,內心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在相關的調查中,曾有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家屬這樣告訴醫生:「我覺得這和其他病不一樣,那些病人能夠理解你是為他好。這個是就跟你反著干,反而覺得你要害她。」「我丈夫不能說話,你說兩個人之間沒有交流是什麼感覺?我哭,我和他講話,什麼心裡話都和他講了,他也沒有反應。」
第三是人際關系與社交壓力。照顧者終因身心受到影響而社交生活縮小、交友機會減少、娛樂活動缺乏,此時更無法滿足個人或人際需求或培養興趣愛好。照顧痴呆症患者是一條漫長而坎坷的路,其社交圈的退縮幾乎是一種必然。照顧者因角色變換而致家庭生活改變,長期的家庭照顧壓力還可能影響到照顧者的家庭關系,造成緊張的家庭問題。研究還發現,長期的照顧還會使照顧者出現焦躁、憤怒等不良情緒,影響其與他人的和睦相處等。
第四則是經濟方面的壓力。長期照顧,對於經濟一般的家庭無疑是沉重的負擔。尤其是病人在醫療和照顧費用方面的開支必不可少,如果沒有積蓄,對照顧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病患的住院醫療費用、保姆費,全家生活費用等都可能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對於農村或者城市裡沒有醫療保障的家庭,更是苦不堪言。
專家建議
照顧者先要照顧好自己
面臨多方面的壓力,家有需要照顧的老年痴呆患者,家屬們該如何讓自己不成為疾病的隱形受害者?醫生提醒說,照顧者應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病患。比如照顧者必須要有心理准備及對本身健康准備,包括對痴呆症症狀的認識及護理技能的培養,懂得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處理痴呆症的行為異常問題,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尋找可運用的協助資源(如親戚,朋友,社區資源)等。
落到具體操作的層面則是,照顧者要仔細觀察自己,是否常容易感到疲累,頭痛或常感冒等免疫力降低症狀;是否缺乏生活動力,也失去興趣;是否本身常感無助、無力;是否無法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是否對外界世界、親友越來越陌生;是否注意力無法集中;是否有生活無望,甚至輕生的念頭等等。盡可能多安排休息,多和他人接觸,多參加人際互動,多尋求資源的幫助,學習壓力管理和比較積極的生活態度。發現自身的問題,及時求助專業人士協助。
社會應提供資源和幫助
在工作中,醫生對這類人群做了大量調研,包括香港等比較發達的地區的情況。他指出,家庭照顧者提供的照護大多是免費服務,為政府節省了大量的開支。政府也有責任幫助他們,緩解照顧帶來的各種壓力、維護家庭照顧者的健康水平。如建立為家庭照顧者服務的機構和組織,提供咨詢、教育、協助等各方面的服務。政府應該在政策方面鼓勵發展社區服務,拓寬社區服務的需求,比如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提供暫緩照顧、日間護理服務等。此外,定期對家庭照顧者的健康狀況、需求情況進行評估,針對其健康水平和護理需求為其提供相關服務也很重要。比如,使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模式,在社區服務中心為照顧者建立照顧者互助小組,緩解心理壓力,傳授照顧知識,互助互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關愛別人也就是關愛我們的未來,誰也不能保證不得老年痴呆。」
⑦ 老人白天晚上睡覺顛倒怎麼調整
維持合適的睡眠環境,應有一個安靜、清潔舒適的環境。卧室保持光線黑暗和安靜,室內溫度不宜過冷過熱,濕度不宜過高過低。睡前開窗通氣,讓室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但應防感冒。
另外睡前興奮會招致失眠和多夢。因此睡前不要做強度的活動,不宜看緊張的電視節目和電影,不看深奧的書籍。
老年人是失眠的一大群體,老年人失眠除了有各種老年疾病的推動,一些看似有利健康實則可致不良後果的生活習慣也是不容忽視的作用因素。此外,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睡眠時間少,睡眠容易中斷。
(7)老年痴呆症導致晝夜顛倒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除了堅持每天早睡早起之外,日常還應該多進行一些體育鍛煉,例如散步、游泳等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還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具有促進睡眠效果的食物,例如牛奶、小米等,別出現暴飲暴食或者是空腹的情況。
⑧ 如果老年性痴呆患者,發生「睡眠顛倒」怎麼辦
痴呆症會使人們改變睡眠的方式和時間,常常使護理人員疲於奔命,因為沒有人能夠承受一天24小時照顧病人。 痴呆老人睡眠障礙的表現 他們在夜間變得活躍或躁動,難以入睡。 他們晚上清醒的時間多,睡覺的時間少。夜間醒來的次數增加,睡眠質量差。睡眠周期顛倒,白天睡覺,晚上不睡覺。 影響睡眠質量的因素 劇烈運動;睡前喝咖啡因或酒精;床上用品不當;不科學的睡眠姿勢;睡前活動不規律;出現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又稱是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病情嚴重的老年人不能自理。目前尚無特效葯物治療,老年痴呆症的主要症狀是記憶力減退,如果家中老人有以下變化,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的常見病,阿爾茨海默病的階段性症狀。
⑨ 怎麼勸老人去看老年痴呆症
在我們調查當中發現老年痴呆患者的平均年齡在80歲左右。他們常常表現出很多心理問題。如焦慮:痴呆患者易出現失落和不安全感,症狀有坐立不安,不停地搓手,來回走動等。抑鬱:表現為呆滯、退縮、食慾減退、心煩、睡眠障礙、疲倦等。激越:情感不穩定,常為小事發火,逃避、頑固、不合作,甚至出現攻擊行為。欣快:常表現為滿足感,易懷舊,自得其樂,話語增多,面部表情幼稚。淡漠:表現為退縮、孤獨、迴避與人交往,對環境缺乏興趣。
老年性痴呆是一種社會心理性疾病。心理護理必不可少。對於早、中期患者,多與患者談心、交流,鼓勵家人陪護探視。對於焦慮患者,給患者足夠的照顧,保證居室安靜,安排有趣的活動,指導患者聽一些輕松、舒緩的音樂。對於抑鬱患者,要耐心傾聽患者的敘述,不強迫患者做不情願的事情。在病情許可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多活動,如散步等。激越是指「不能用患者的特定需求或意識混亂來解釋的某些不恰當的語言、聲音和運動性行為」。這類患者往往有攻擊行為,而有些攻擊行為對患者自己或護士來說是危險的。為了較好地預防激越行為的發生,應該盡量避免一切應激原。病房環境應盡量按患者原有的生活習慣設置,分析產生激越的具體原因,避免刺激性語言。鼓勵規律性地鍛煉,以達到放鬆的目的。在有激越行為的患者中,試圖將注意力轉移到患者感興趣的方面,可有效地減少激越行為的發生。對老年痴呆患者不能用禁止、命令的語言,更不能在患者存在激越行為時將其制服或反鎖在室內,這樣會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使病情加重。表現欣快的患者,護理人員首先要尊重患者,勸導患者增加活動,如下棋、讀報等。行為淡漠的患者,要增加病室照明度,多與患者交流,向患者多說一些關愛的語言,與患者建立信賴的關系,鼓勵患者所做的事情。
在調查當中我們還發現老年痴呆患者,多合並許多伴隨疾病,用葯多樣,如果疏忽,會引起漏服、少服、用葯過量,甚至中毒等。老年痴呆患者常忘記吃葯、吃錯葯,或忘了已經服過葯又過量服用,所以,所有口服葯必須由護士按頓送服,不能放置在患者身邊。必須看患者服葯,幫助患者將葯全部服下,以免患者遺忘或錯服。如一些心臟用葯,用之過量會導致猝死,有生命危險;糖尿病用葯,漏服或不能按時服用,起不到降糖效果,服用過量,又會造成低血糖等。對伴有抑鬱症、幻覺和自殺傾向的痴呆老人以及拒絕服葯的患者,除要監督患者把葯服下外,還要讓患者張開嘴,檢查是否已經將葯物咽下,防止患者在無人看管的情況下將葯物吐掉或取出;鎮靜催眠葯在患者上床以後再服用。中、重度痴呆患者服葯後常不能訴說其不適,護理人員要細心觀察患者服葯後的反應,及時反饋給醫生,以便及時調整給葯方案。卧床患者,吞咽困難的痴呆老人,不宜吞服葯片,最好將葯片掰成小粒或研碎後溶於水中服用。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應由胃管注入葯物。
老年痴呆患者由於活動受限常常會有安全隱患,所以要給予一定的護理干預。老年性痴呆多伴有椎體外系統病變,表現為扭轉痙攣、震顫麻痹,以及各種各樣的共濟失調,患者站立、行走都會出現困難,卻願親自行動去完成一些力不從心的工作,結果每每跌傷,加之老人骨質疏鬆,極易骨折。所以病房內、浴池、廁所地面要乾燥、無積水,規勸老人勿做難以承擔的勞作,上、下床及變換體位時動作宜緩,床邊設護欄,上、下樓梯、外出散步一定要有人陪伴和扶持。老年痴呆患者的自傷、自殺事件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不外兩類:一是心理脆弱,喪失自理能力,不願給家人增加負擔,尋求一死了之;另一類是病態表現,由於腦組織退變萎縮,患者在抑鬱、幻覺或妄想的支配下所發生的自我傷害。但不論哪一種,都需要護理人員及家人在耐心的心理護理的同時,進行全面照顧,嚴密觀察,隨時發現可疑動向,及時排除患者可能自傷、自殺的危險因素,比如保管好利器、葯物等。老年痴呆患者因記憶功能受損,尤其是中、重度痴呆患者,定向力出現障礙,應避免患者單獨外出,同時指導家屬在患者衣兜內放置卡片,寫清患者姓名、疾病、家庭住址、聯系電話號碼等,一旦患者迷路,容易被人發現送回。
老年痴呆患者的飲食護理也同樣很重要,所以患者在給予原有疾病治療飲食的同時,一日三餐應定量、定時,盡量保持患者平時的飲食習慣。老年痴呆患者多數因缺乏食慾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響營養的攝入。對這些患者,要選擇營養豐富、清淡可口的食品,葷素搭配,食物溫度適中,無刺,無骨,易於消化。以半流質或軟食為宜,食團大小要合適。對吞咽困難者應給以緩慢進食,不可催促,每次吞咽後囑患者反復做幾次空咽運動,確保食物全部咽下,以防噎食及嗆咳。對少數食慾亢進、暴飲暴食者,要適當限制食量,以防止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嘔吐、腹瀉,進食時必須有人照看,以免嗆入氣管致窒息死亡。
痴呆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礙,認知障礙嚴重時,常白天休息,夜間吵鬧。對於這種情況,首先要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入睡條件,周圍環境要安靜、舒適,入睡前用溫水泡腳,不要進行刺激性談話或觀看刺激性電視節目等,不要給老人飲濃茶、咖啡、吸煙,以免影響睡眠質量,對嚴重失眠者可給予葯物輔助入睡,夜間不要讓患者單獨居住,以免發生意外。每人應保證有6~8h的睡眠。對於晝夜顛倒的患者,如病情許可,白天要讓其有適度的活動,盡量不讓患者在白天睡覺,增加活動,保持興奮,以使他們能在夜間休息,避免整天卧床。
對於輕、中度的痴呆患者,除了給予適度的生活照顧外,應盡量指導其自理日常生活,安排並鼓勵其參加一定的活動,如聽音樂、閱讀等,多陪患者聊天、幫助他回憶過去的生活經歷等。維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被感染的機會。護理人員要適時適地地給予患者必要的衛生指導,採取適當措施制止患者的不衛生行為,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建議患者添減衣服,經常為病房開窗換氣。長期卧床的患者要為其定期翻身、拍背。對大小便失禁的痴呆患者,要及時協助處理大小便,保持皮膚、床鋪的整潔、乾燥,以減少發生感染和皮膚病及褥瘡的危險。
老年性痴呆病目前尚無根治的辦法,因此只有通過護理干預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於這樣特殊的患者群,護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維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並努力調整周圍環境,使之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相適應,以延緩甚至阻止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