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痴呆法律行為能力

老年痴呆法律行為能力

發布時間:2023-08-12 00:06:15

老年痴呆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嗎

法律分析:若該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可以向法院申請,宣告該老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法院宣告後,該老人的監護人,可以代為進行民事行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老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老人的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老人民事活動由老人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三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⑵ 輕度老年痴呆症可以認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嗎

1、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三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回是無行為能力人答,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若該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可以向法院申請,宣告該老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法院宣告後,該老人的監護人,可以代為進行民事行為。

⑶ 老年痴呆患者屬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嗎

若該老人患老年痴呆症,可以向法院申請,宣告該老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法院宣告後,該老人的監護人,可以代為進行民事行為。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章公民、第一節關於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問題中8規定:

在訴訟中,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提出一方患有精神病(包括痴呆症),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認定的,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先作出當事人有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判決。確認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應當比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進行審理。

(3)老年痴呆法律行為能力擴展閱讀: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否屬於一心智健全,有兩種判斷標准:

(一)依據自然人的意思能力(認知能力)來判斷。

這一標准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設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理解並能預見其後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確認和劃分民事行為能力的基礎,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取決於其意思能力的狀況。

(二)依據自然人的意志能力來判斷。

這一標准主要是針對成年而設立的。盡管成年的自然人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和後果有所了解,也要看他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如果一個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難以自製,那麼,他所為的某些自損其利、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是可以被宣告無效的。

⑷ 如何進行老年痴呆的司法鑒定

法律分析:近親屬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先向老人所在地基層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求認定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後將依法進行審理,並將委託司法鑒定機構對被申請人是否老年痴呆,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進行鑒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令第132號——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第十一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統一受理辦案機關的司法鑒定委託。

第十二條 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訴訟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託人提出。本通則所稱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

⑸ 老人老年痴呆是否可以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求解,急啊 求相關依據

應該是的,相關依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又稱部分民事行為能力或不完全行為能力。是指專可以獨立進行一些民事屬活動但不能獨立進行全部民事活動的資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是具有一定的民事行為能力,但為保護其合法權益和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不得不對其行為給予一定的限制。
編輯本段分類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
①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指除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公民外,即10周歲以上18周歲以下的公民。
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能完全辯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⑹ 老年痴呆症患者是否有民事行為能力

法律分析:老年痴呆由於不具備辨認自己的行為的能力,是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民法上界定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主要是依據年齡和行為人對自己行為的認知能力來劃分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二條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⑺ 老年痴呆犯罪需要負民事或刑事責任嗎

您好,根據情況承擔相應的責任。
根據《刑法》第18條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製版自己行為的時權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2、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http://www.mps.gov.cn/n16/n1282/n3493/n3763/n493954/494322.html
上海國暉律師事務所 刑事法律部為您服務

⑻ 老年痴呆無民事行為能力鑒定

法律分析:申請人向法院申請,法院受理後會委託機構給老人做民事行為能力鑒定,結果出來後再裁定申請人為監護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閱讀全文

與老年痴呆法律行為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想生二胎該怎麼回答 瀏覽:964
老年人拍照片怎麼擺姿勢好看 瀏覽:368
父母戶籍不在同一個省怎麼辦 瀏覽:637
體檢報告齒列的義齒什麼意思 瀏覽:90
室內適合老年人的活動有哪些項目 瀏覽:330
柏樹敬老院電話 瀏覽:672
重陽節幼兒給爺爺奶奶獻花串詞 瀏覽:8
長沙嶽麓區入園體檢在哪裡 瀏覽:816
重慶市2016退休金調整 瀏覽:381
老年人去醫院怎麼查體檢 瀏覽:693
關於重陽節的風俗古詩各一個 瀏覽:641
農村牧區養老保障問題研究 瀏覽:47
男女領取養老金年齡 瀏覽:658
養生堂內分泌失調怎麼調理 瀏覽:632
孝敬父親的博客 瀏覽:792
退休老年人農家樂一日游活動方案 瀏覽:742
養老保險繳費憑證異地列印 瀏覽:988
狗繩絆倒老人怎麼判刑 瀏覽:171
2018遼寧退休教師漲工資的消息 瀏覽:37
找離婚70歲豐滿女人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