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人過世晚輩戴孝有哪些講究
據傳統,來服喪孝服有輩份之分自,不應弄錯:
白布——死者同輩、外親
麻布——子女兒媳;
萱布——孫侄甥
淺布——曾孫輩
黃布——玄孫輩
紅布——直系玄孫(因玄孫為五代子孫,用紅色隱含笑喪之義)
成年人頭配喪布改成的草箍,小孩戴帽狀的包;男性穿草鞋,女性穿布鞋。孝球為男配左腕孝球,女結於發上;而且男子更分白、藍、青、黃四色,待除靈後依次換色,古時稱為「換孝」。及至現今,一切已從簡。主要看各地風俗不同,一般分為三天,七天,百天.
孝服尺寸規則每個地方風俗不大相同:
兒子兒媳的孝是一樣的,閨女的孝是一樣的,其餘的親人是一樣的
兒子兒媳的孝:頭戴孝冒,頭系著6尺白布包頭,包頭從後邊向前繞,把扣子系在腦門上,兩邊自然下垂;身上披14尺白布,用繩子繫上。腿上系白布條。
閨女的孝:不戴孝冒,白布包頭也是六尺,直接系在頭上活扣系在右邊,身上披14尺白布,用繩子繫上。腿上系白布條。
其餘親人的孝:男的頭戴孝冒,白布包頭六尺活扣系在左邊,身上一樣,腿上不系白布;女的不戴孝冒,直接系白布包頭,和閨女一樣,但是褲腿不系白布。
『貳』 往老人家里撒冥幣,觸犯了哪條法律
不觸犯法律,犯了忌諱
『叄』 不知道怎麼對待家裡的老人
老人么 都這樣 多多體諒就好了
『肆』 如何對付撒潑的老年人
一走了之,不要讓對方抓住你,因為怕對方碰瓷。
『伍』 有一個老人
有這種老人真的是給年輕人帶來了許多的不便,其實我們都有同樣的經歷,你不要理他,該給他的要給他,該關心他的也關心他,其餘的我們真的做不了多少,所以旁人也不會說你什麼的,相信別人也會理解你的,老了的人,有的就是這樣,祝你好運吧!
『陸』 形容老年人的詩詞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實,這滿頭稀疏的白發是詩人憂愁勞心所 致。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然而卻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國家一步步沉淪,這無疑是對他最沉痛、最殘忍的打擊。春來,祖國的大好河山依 舊,只是戰亂之火卻無情地蔓延,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連花鳥都讓人觸目驚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裡的親人境況如何,不得而知。當時杜甫年僅46歲,本不應該有太多的白發,因為憂愁而生白發,因為憂慮而致白發脫落,以至越來越稀疏了,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通過 「搔」這一個動作,把內心的焦慮彷徨和痛苦之情,極其有力地表達出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白發蒼蒼,憂愁郁悶的老人形象。
蘇軾在寫《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時,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
「塵滿面,鬢如霜」,簡單質朴的六個字,把作者飽經 風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來。詩人陳師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說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之摧 殘,以至頭發脫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顯現紅光。這里說「發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實寫,「顏衰酒借紅」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詩人此時不過三十齣 頭,本不應該有白發衰顏,只不過是藉此表達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艱辛罷了。
據記載,陳師道早年受業於曾鞏,得到器重。曾鞏推薦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參與修 史,但朝廷以陳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絕。曾鞏去世後,陳師道雖先後又結識了蘇軾、張耒等人,但生活一直無著,甚至貧窮得無力養家,以至孤苦伶仃。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蘇軾薦任徐州教授。在這樣的人生遭際中,詩人怎不「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呢。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詩,詩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並進行細致的描寫,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安閑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處的背景,他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十分「安閑」。「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慾的形象。「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兩句,寫老翁就寢的 情景,也是「安閑」的一個具體體現。「卧遲」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聲中「睡美」。燈滅之後,聞著窗外淅瀝的秋雨聲入眠,他的心中是 靜美的,連夢都是美的。睡醒之後,他仍是安閑的——「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烘瓶里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可他還要添香,打算 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閑散的老翁形象。
末兩句「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以景作結,寫出老翁淡泊清凈的內心。此時,詩人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儼然「安閑一老翁」,再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自然特別淡然。
曹操寫《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這首詩時,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北方烏桓,正躊躇滿志,充滿樂觀自信的情調。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作者認為神龜雖然可以活幾千年,最終仍難免一死,騰蛇雖能乘雲駕 霧,最終仍不免成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詩人卻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里馬雖然形老體 衰,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那些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宏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
詩人以千里馬自比,表 達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樂觀奮發,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這四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氣勢豪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 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蘇軾在《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中則高唱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兩句,以反詰領起,並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再現,但人可以老當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將白發唱黃雞」,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人們慣用「白發」、「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發,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 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柒』 村一個老人七十多歲逝世了求寫一篇悼詞
各位親友、各位來賓、父老鄉親:
今天,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xx老人不幸病逝,並向她的遺體作最後告別。首先,請讓我代表她的家屬衷心地感謝各位親友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不辭辛勞來到這里參加老人的悼念活動。
xx老太太生於1928年12月20日,一年前由於不慎摔倒致骨折留下後遺症,卧病在床,歷盡病痛折磨於2013年11月17日中午離開人世,享年86歲。老人作為一位普通勞動婦女,雖然沒有高深的文化知識,也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但他像千千萬萬勞動婦女一樣,有著中國普通勞動婦女所具有的美德。老人一生勤勞朴實。農家出生,繁重的農活的磨練,造就了她健康的體魄。一生生育10個子女,平日里,撫育子女侍候公婆,家務勞動瑣碎而繁重,另外還要參加田間勞動,沒天黑夜地忙碌在田間地頭,粗重的農活樣樣在行,比起那些男子也毫不遜色。她就是這樣,對於家庭總是做的多,索取的少。她生活節儉,甚至到對自己苛刻的地步,有好吃的總是留給公婆和孩子,常年積月總是穿破舊的衣服,很少添置一件衣衫。在家庭,上孝公婆,下愛子孫,辛勞操持,默默無聞,任勞任怨。與鄰里相處,寬以待人,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盡管自己家庭日子過得並不富裕,但左鄰右舍遇到困難,都會主動幫一把,鄰家婚喪嫁娶、總是熱情幫忙操持。對待鄰居的老人如同自己的老人,對待鄰居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由於她的善良真誠,與兄弟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和睦相處,一生從來未與別人爭過一句嘴,紅過一次臉。農村家庭大多是艱苦的,但老人對待生活的態度是樂觀堅強的。老人經歷不少的社會變化及喪夫失子的家庭變故,經歷的挫折磨難不少,她都能樂觀面對,十二歲來到婆家,種菜挑水拉車磨面,很勞累,但她乾的樂呵呵的,沒有絲毫的埋怨;年輕時,在生產隊里,擔任婦女隊長,重活累活搶著干;在人生的最後兩年,患病在床,生活難以自理,為了不給小輩添麻煩,表現出了少有的堅強,力所能及的事情盡量自己做,有時難免摔跤,跌破身體,也不叫苦。
老人如今撒手人寰。天地含悲,山河共泣。子孫想你,難見您音容笑貌;鄰里念您,憶不完您慈善美德。言有盡,情無限,千言萬語,萬語千言,說不完您給子孫留下的賢德懿範,也難以表達親人子孫對您的深切悼念。
願您地下安息!願您天堂有靈,福佑子孫!
『捌』 贊美老年人的句子有哪些
劍老無芒,人老無剛。
提琴雖老,仍可奏出好曲子。
烏球子樹老來紅,荷葉老來結蓮蓬。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老將出馬,一個頂兩;聽了老人言,不會受顛連。
樹老半心空,人老事事通。
每個老人都抱怨世界在墮落,抱怨下一代的無禮和傲慢。
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聽了老人言,不會作大難;不聽老人言,到老不周全。
過的橋也比你走的路長,吃的鹽也比你吃的米多。
甘蔗老來甜,辣椒老來紅。
人老無能,神老無靈。
年高可以帶來智慧與經歷。
薑是老的辣。
欲為聖朝除弊政,肯將衰朽惜殘年。
發白如雪,那是歲月滄桑撒下的鮮花,彎軀如弓,那是時間老人積蓄的能量,手如槁木,那是神農賜予不斷收獲的碩果,睛若黃珠,那是上蒼賜予五彩繽紛的顏色。
老當益壯,窮且益堅
三斤子姜不如一斤老薑。
人老自多愁,水深難急流。
老去心情隨日減,遠來書信隔年間。
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
老年有這么多缺陷和愚蠢,又這么容易受人恥笑。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收獲不過是家人的仁慈和愛,統領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
老年時像青年一樣高高興興吧!青年,好比百靈鳥,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鶯,應該有他的夜曲。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老馬識途,人老識理。
老驥思千里,飛鴻閱九洲。
為人年老沒心機,為筍年老沒人吃,熬糖老了第一苦,殘花莫望春風時。
日落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老薑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老年的悲劇不在於一個人已經衰老,而在於他依舊年輕。
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當我們變老時,我們同時變得更愚蠢和聰明。
殘燈猶未滅,將盡列揚輝。
冷鐵難打,老竹難彎。
不要擔心老起來,到你中止老起來的時候,你就死了。
生薑還是老的辣。
當身體依舊健壯時,就已在人生之路上蹣跚踉蹌,這是靈魂的羞恥。
不怕人老,單怕心老。
壯心未與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玖』 求一首歌的歌名,好像是一個老人家唱的差不多, 歌詞我記得兩句是「
詞:黃婷
曲:PAN
雖然沒能 穿上披風
化身超人英雄
雖然沒做 一呼百諾
萬人迷的總統
懵懵懂懂 碌碌庸庸
尋遍宇宙蒼穹
找到你是我 最偉大的成功
我不在乎 活得平凡辛苦
日子渺小重復
兒時作的夢 褪色荒蕪
我不孤獨 在有你的旅途
我就心無旁騖
陪你看日出 在暮色中漫步
有時晴朗 有時無常
一輩子的天空
我們一起 每分每秒 穿越同個時空
緩下步伐 再不莽撞 悶著頭往前沖
用盡我所能 珍惜你而從容
我不在乎 活得平凡辛苦
日子渺小重復
兒時作的夢 褪色荒蕪
我不孤獨 在有你的旅途
我就心無旁騖
陪你看日出 在暮色中漫步
很專注 很幸福
我不在乎 活得平凡辛苦
日子渺小重復
每一個日出 都有感觸 都是幸福
我願糊塗 背著愛的包袱
走得義無反顧
管它誰笑我 執迷不悟
我很滿足 有你同甘共苦
哪怕歲月倉促
一生的腳步 在你靈魂停駐
很專注 很幸福
『拾』 90歲老人悼詞(最少600字)
寫作思路:總結死者生平業績,肯定其一生的貢獻,悼詞的內容是積極向上的 情感基調是昂揚健康的,對死者的逝世表示惋惜並勉勵後人。
正文: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各位父老鄉親:
今天,我們懷著非常沉重的心情,在這里深切悼念退休老教師——周鳳*老先生。
哀樂低回,北風哀號,雲天低垂,物無光華,花無悅色,百草凋枯,萬木蕭條!我鎮教育戰線的老前輩一周鳳*老先生離我們而去了。
周老先生的一生是愛國愛黨愛民,辛勤儉朴,任勞任怨,忘我工作的一生。他生於公元1923年農歷正月初四,於2010年農歷十月十七日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90歲。
周老先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村民,熱愛生活,他經常用那飽含熱情的筆墨和清秀的字跡,熱情洋溢地歌頌社會的進步、黨的正確領導、祖國及新農村的變化,繼續播撒文明的種子,同時也不斷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
周老先生,品德高尚,作風正派,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一身正氣,正如他門前親手栽種的勁竹,常年翠綠,挺拔向上,無論嚴冬酷寒,仍堅韌如故。
他子女多,生活負擔重,工資微薄,但始終保持勤儉節約、細水長流的儉朴作風,沒有向領導告過苦,沒有向組織提過要求,公私分明,嚴於律己,克勤克儉,度過難關。以校為家是教師的傳統,愛崗敬業是教師的天職,愛生如子是教師的品行,這幾方面,周老先生是我們行業中的楷模。
特別是在物慾橫流的年代,周老師始終保持高尚情操,不伸手向公家要物,不行賄向領導要職,不謀取個人私利。錚錚鐵骨,剛正不阿,這是最難能可貴的精神。
周老先生,團結同事,平易近人,態度謙虛隨和。無論在何種年代,何種場合,和同事們協作愉快,沒有年齡界限,都願意做知心朋友。坦誠待人,知無不言,特別是對年輕教師,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和他在一起共過事的老師,無不常懷敬佩之心,經他教育的學子,無不常懷感激之情。
周老先生,治家從嚴,教子有方。他雖然子女眾多,在他的精心培育和嚴格訓教之下,都能夠自覺行正道,操正業,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
長子繼承了老先生的衣缽,為基礎教育默默奉獻。其餘愛子,都能文明經商,童叟無欺,發家致富;兩女勤儉治家,為發展家庭經濟當好了賢內助。孫輩繁衍,家族龐大,無不以老先生之風范為楷模,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利國利民,為繁榮社會主義經濟做出了貢獻。
周老先生撒手人寰,永遠離開了我們,想見儀容空有影,欲聞教誨杳無聲。學生失去了一位好老師,子女失去了好慈父,同志失去了一位好師長,但是最初的笑聲與最後的逝世都是生命的必然。
最初的晨曦與最後的晚霞同樣光照人間,只要我們以老先生的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為我們永遠學習的典範,作無限追求的動力,我相信周老先生定會含笑九泉,我相信周老先生在天之靈定會保佑家人快樂安康,家族繁榮昌盛,教育事業更加興旺發達。
在此衷心祝願:一路走好!安息吧,周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