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子女的醫保卡父母能用嗎
子女的醫保卡父母是能用的。醫保卡可以給父母或者直系親屬使用,但是醫保卡的統籌功能,家人不可以用。所謂統籌功能,是指醫院看病支付費用時,由醫保部門支付的金額。這塊福利,只有持有醫保卡的人才能享受。醫保卡是參保人員應該享受醫療保障的憑證之一,原則上僅限於參保人員本人使用,如果購葯則未明確規定所購葯只限本人使用。
⑵ 子女醫保卡可以給父母看病嗎
法律分析:原則上本人已辦卡只能參保人本人使用,父母不可以用子女的醫保卡。但是地方不同就有不同的規定。例如廣州就有規定,父母可以使用子女的醫保卡,但是有相關條件限制:《關於擴大醫保個人賬戶結余資金支付范圍的意見》明確了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規定了可以為近親屬支付的費用。參保人員近親屬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使用狂犬疫苗、各類肺炎雙球菌、流感疫苗的費用。參保人員近親屬發生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由基本醫療保險補償後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醫保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兩部分。個人賬戶用於支付門診、特殊病種和住院治療等發生的應由個人自負的醫療費用,也可用於支付在定點零售葯店按規定購買葯品發生的費用;個人帳戶余額可以結轉使用和依法繼承。醫保統籌基金則屬於全體參保人員,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管理,主要用於按規定支付普通門診醫療費用、住院醫療費用和特殊病種門診醫療費用等。通常情況下,醫療保險必須連續繳交滿三個月以上,第四個月才生效,參保人員才可以用醫保卡報銷相關醫療費用。如果醫保卡還未領到,個人可以通過提供相關材料到所屬醫保中心報銷。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會保險法》 第二十五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
⑶ 兒子的醫保卡父親能用嗎
能。
子女的醫保卡父母是能用的,醫保卡可以給父母或者直系親屬使用,但是醫保卡的統籌功能,家人不可以用,所謂統籌功能,是指醫院看病支付費用時,由醫保部門支付的金額,這塊福利只有持有醫保卡的人才能享受。
個人賬戶可以用於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
⑷ 醫保卡能給父母看病嗎
自己的醫保卡可以給父母看病。
醫保卡分為兩個賬戶,即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其中,醫保卡個人賬戶的錢,在有已經實施了醫保家庭共濟的地方,是可以和家人共享使用歷年個人賬戶的錢的,也就是說,如果想要為父母在定點醫療機構買葯、看普通門診等,可以用醫保卡歷年個人賬戶余額刷卡支付;但是,醫保卡統籌賬戶是不能和家人共享的,例如,父母生病住院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就不能用兒女醫保卡統籌賬戶報銷,否則的話會被視為騙保。
我國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按照國發(1998)44號文件的規定精神建立和實施的,按照44號文件的規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照比例繳費,其中用人單位以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6%,計入醫療基金賬戶;職工個人以本人實際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計入個人賬戶。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是採取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管理的模式,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統賬結合模式,凡是按照統賬結合模式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醫保部門都會為其及建立個人賬戶,並按照根據本人的年齡結構等將部分醫保費用返還到個人賬戶。
職工個人本人按照繳費基數繳納的2%要全部返還到本人的醫保賬戶,靈活就業人員在繳納的醫保費用中,也要按照2%的比例劃入個人賬戶。除了個人繳費部分以外,單位繳費部分或是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劃入醫療基金賬戶的部分,也會按照30%的比例劃入個人賬戶。隨著職工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建立,今後單位繳費部分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對於那些繳費基數比較高,人比較年輕,身體條件比較好的人來說,劃入個人賬戶的資金比較多,有的人最高可以達到本人繳費基數的3%到4%,平時根本用不完,這就導致了大量醫保個人賬戶資金結存的情況。與此同時,部分年齡大的人,身體不好的人,由於經常吃葯,看病就醫,需要個人支付大量的醫療費用,還有的人由於繳納的是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沒有個人賬戶,到門診看病買葯基本上都是自費。
一方面是部分人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大量結余無法使用,一方面是有的人沒有醫保個人賬戶資金,需要自費買葯,為了充分發揮醫保個人賬戶資金的使用效率,減輕人民群眾的醫療負擔,在國辦發(2021)14號文件中,對個人賬戶資金的使用進行了規范。
規定提出了個人賬戶可以用於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探索個人賬戶用於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
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全家使用是完全合法的,也有了政策依據。但在適用范圍上是有限定的,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門診費用,比如買葯的費用、特殊門診疾病和住院費用中由個人自費的部分;住院費用中屬於醫保基金報銷的部分,只能由個人的醫保來辦理報銷。
醫保卡是可以給直系親屬使用的,直系親屬的范圍只限於配偶、父母、子女,使用的地點為定點的醫療機構和定點的葯房,支付的范圍為門診費用中個人自費的部分,住院費用中個人自費的部分。對於醫保基金報銷部分,自己的醫保卡是無法報銷直系親屬的住院費用的。准確的提法並不是醫保卡給直系親屬使用,而是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可以給直系親屬使用。
參保人員用醫保卡歷年積余的錢支付近親屬發生的費用,一定要同時符合三個條件:
1、個人賬戶歷年結余資金超過6000元;
2、申請支付的費用合計在2000元以上;
3、支付後個人賬戶歷年結余資金留存款不少於3000元。
依照規定,個人賬戶主要用於支付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葯店發生的政策范圍內自付費用。可以用於支付參保人員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探索個人賬戶用於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的個人繳費。
依照政策,統籌基金報銷之後的個人自付費用,可以通過本人現金支付,也可以通過個人賬戶支付。實行家庭共濟後,個人賬戶使用范圍拓展。參加職工醫保的子女們,個人賬戶可以給自己的父母使用,實行家庭范圍內的共濟。我們通常所說門診保障共濟,主要是大共濟,就是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在全體參保人群范圍內來實行共濟保障。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指的是小共濟,就是原來由職工個人賬戶使用的范圍,現在范圍拓展了。
當然,個人賬戶家庭共濟並不意味著個人賬戶可以隨意使用,必須嚴格按照個人賬戶支付范圍使用,對支付公共衛生、體檢、醫療保健、生活日用品等方面費用是嚴格禁止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2018修正)第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⑸ 廣東醫保卡能不能給家人用
廣東醫保卡能不能給家人用
廣東醫保卡能不能給家人用,對於很多年輕參保人來說,長期不能使用的個人賬戶資金就彷彿是一筆「死錢」。醫保卡的個人賬戶資金越積越多,廣東醫保卡能不能給家人用。
以往,按政策規定,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資金僅限於參保者個人專款專用。實施新政措施後,醫保卡個人賬戶資金除了用於本人外,還可用於親屬。
按照新出台的《關於調整廣州市基本醫療保險有關待遇標准及個人醫療賬戶支付范圍的通知》規定,參保人可使用個人賬戶資金支付本人及其親屬包括繳交社會醫療保險費、在本市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屬於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在本市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預防接種及體檢費用、在本市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及醫療用品的費用。
記者走訪廣東省中醫院、廣州市一醫院等多家醫院,不少前去看病的參保人都表示通過新聞、醫院等渠道知道了醫保卡的個人賬戶資金可以用於親屬。在省中醫院看病的楊婆婆告訴記者,她在11月1日就知道了該政策,「那天我和老伴一起來看病,老伴的醫保卡里的錢不夠,就用了我的醫保卡劃,很方便」。
楊婆婆說,自己的身體不錯,沒什麼大毛病,醫保卡里的錢比較多。「但老伴有慢性病,個個月都要來幾次,現在我的醫保卡可以給他看病劃卡了,很方便。不用次次都准備現金了」。
在省中醫院看病的小蔣告訴記者,「我老公的醫保卡里已經累積了幾萬塊,但他基本不來醫院,30歲出頭,身體好。而我的醫保卡里錢比較少,我以後就可以用他的了」。
對於很多年輕的參保人來說,由於身體好,平時很少看病,醫保卡的個人賬戶資金越積越多;另一方面,他們的家庭成員中年老的參保人卻可能出現因每月醫葯費開銷大,醫保卡的個人賬戶不夠用的.情況。以往,醫保卡的個人賬戶是參保個人專款專用,不夠用只能自己掏現金,不能用家人的醫保卡。
對於很多年輕參保人來說,長期不能使用的個人賬戶資金就彷彿是一筆「死錢」。新政實施後,這筆「死錢」就可以「活用」到親屬身上了。
登錄「社會保險服務個人網頁」,進入「社保業務辦理」、點擊「醫療業務辦理」,再點擊「個人賬戶家庭共享」新增綁定中輸入個人信息提交保存即可。
其它方式是打開您所在地區的社保微信公眾號,然後點擊「便民服務」,點擊「個人業務辦理」。登錄自己的醫保賬號後點擊「參保信息修改」,再點擊「醫保賬戶家庭綁定」即可。
社會醫療保險憑證不得塗改及偽造,除提供參保人員直系親屬作為使用個人賬戶資金的憑證外,不能轉借他人使用。參保人員直系親屬在使用參保人員個人賬戶資金支付費用時,應當出示參保人員有效身份證件。
定點醫葯機構應認真核對參保人員社會醫療保險憑證及個人信息資料。
醫保卡使用范圍: 參保職工在定點醫院、葯店就醫購葯時,可憑密碼在POS機上刷卡使用,但無法提取現金或進行轉帳使用。
醫保卡余額查詢: 參保職工可通過撥打電話進行余額查詢,也可在中行儲蓄所或市區定點醫院、葯店查詢。也可以上網在社保查詢系統登錄查詢。
醫保卡交易查詢: 參保職工可以到中行的儲蓄所憑身份證和醫保證要求列印醫保卡交易記錄,包括個人帳戶金的撥付記錄和消費記錄。對交易記錄有疑問的,可以到中行零售業務部進行查詢。
醫保卡密碼: 參保職工若修改密碼,可撥打電話進行修改,也可持身份證到中行儲蓄所進行修改。參保職工若忘記密碼,可持身份證到中行儲蓄所掛失原密碼並更改密碼。
醫保卡的保管: 參保職工要妥善保管好醫保卡,若不慎丟失,請立即到單位開具證明信並到醫保處蓋章確認,然後持身份證到中行儲蓄所掛失,並辦理補卡手續,7天後可領取新卡。
注意事項: 當醫保卡交易次數達到60次時,參保職工必須到中行儲蓄所列印交易記錄,否則,會停止該卡的使用。交易記錄列印完後,該卡即可繼續使用。
在葯店100%自己承擔,住院才能享受到報銷比例(還得在醫保范圍內的)。
住院在醫保范圍內的,根據實際花銷的額度,如:花10000元報銷范圍在55%-65%之間。
廣東省社保卡可以全省通用。
新社保卡在身份憑證、信息查詢、醫療費用階段、社會保險費繳納等方面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新卡還具備金融服務功能,可作為銀行卡(暫支持人民幣借記卡應用)使用,且可以全國通用。同時,開通相關功能後,可以在全省范圍內享受醫療看病等社保服務。
此前,醫保個人賬戶需要到銀行線下申請。優化流程後,職工醫保參保成功後,可以通過「粵醫保」「粵省事」小程序等公共服務渠道,自主選擇醫保個人賬戶開戶銀行。通過省醫保局與銀行信息交互,實現省內醫保個人賬戶「無感建賬」,無需到銀行現場辦理開設和激活。
若參保人在省內換城市工作生活,需要將參保關系轉移接續時,醫保個人賬戶可以不劃轉、不提現,實現跨市使用、全省通用,省內「一人一賬戶」,參保人不必再來回跑辦理醫保個人賬戶資金劃轉、提現,解決了以前個人賬戶隨參保地變化而變、存在多個個人賬戶的「痛點」。
此次深化合作,將進一步拓展醫保公共服務渠道。線上,醫保個人賬戶支持綁定醫保電子憑證或關聯社保卡使用。此外,「粵醫保」「粵省事」、國家醫保服務平台APP以及銀行APP等多個渠道,都提供醫保電子憑證展碼、參保信息查詢、個人賬戶余額查詢、異地就醫備案、掃碼就醫購葯、線上結算等服務。
線下,醫保的各項查詢及經辦事項服務,將有效延伸至廣東省內各合作銀行網點。
⑹ 廣州市父母醫保卡子女可用么
廣州市父母醫保卡子女可以用,但是有條件限制。
相關規定中明確了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規定了可以為近親屬支付的費用。
1、參保人員近親屬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繳費,使用狂犬疫苗、各類肺炎雙球菌、流感疫苗的費用。
2、參保人員近親屬發生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由基本醫療保險補償後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
我國會議決定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措施,拓寬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允許家庭成員共濟。而且醫保可用於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以及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發生的費用,有利於減輕群眾醫療負擔。
由此可以知道,廣州省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父母醫保卡是可以給子女用的。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法律依據:
《廣州市社會醫療保險辦法》
第十四條
參加職工社會醫療保險的人員可以使用個人賬戶的資金支付本人或者其直系親屬的下列費用:
(一)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屬於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
(二)在定點醫療機構預防接種和體檢的費用;
(三)在定點零售葯店購買葯品及醫療用品的費用;
(四)需個人繳交的社會醫療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等費用;
(五)其他符合國家、省、本市規定的費用。
⑺ 醫保可以給父母用嗎
醫保不可以給父母用。具體如下:
1、醫保實行實名制,只限本人就醫時使用,不能出借給他人;
2、參保人如把自己的醫保卡交由他人使用,一旦超過年最高支付限額,當事人自己再生病時,就不能享受醫保報銷待遇了;
3、醫保卡是參保人員應該享受醫療保障的憑證之一,原則上僅限於參保人員本人使用,如果購葯則未明確規定所購葯只限本人使用。如果卡上有餘額,可在參保統籌區內的醫保定點醫院看病用於支付自付部分。使用非本人醫保卡就醫,屬於欺詐騙取社會保險行遇行為,社保部門可以對借用者處以罰款,對出借者停止醫保卡報銷的處罰。但是目前有些地區,實行家庭醫保共享,這種情況下,屬於可以用別人醫保卡付款的情形。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⑻ 子女的醫保卡父母能用嗎
子女的醫保卡不能給父母能用。具體如下:
1、參保人員在協議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參保人員確需急診、搶救的,可以在非協議醫療機構就醫。因搶救必須使用的葯品可以適當放寬范圍。參保人員急診、搶救的醫療服務具體管理辦法,由統籌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有權查詢繳費記錄、個人權益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個人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有權監督本單位為其繳費情況。
⑼ 子女醫保卡可以給父母看病嗎
子女醫保卡不可以給父母看病,相關規定如下:
1、本人已辦卡只能參保人本人使用,父母不可以用子女的醫保卡。但是地方不同就有不同的規定;
2、社保卡就是社會保障個人卡。不能給親人使用,可以用社保卡給父母買葯。醫保卡只有個人賬戶歷年資金給父母使用,統籌基金里的錢是不能使用的;
3、醫保卡只限本人使用,其他任何人都不能使用,就算是配偶、父母、子女都不允許使用;
4、住院刷卡管理還是比較嚴格的,有時候醫保部門還會到醫院進行核查的,如果發現冒名頂替的話,輕者追回報銷的錢,重者取消醫保資格,金額巨大的交公安機關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條
參保人員醫療費用中應當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葯品經營單位直接結算。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方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