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父母可以代子女坐牢嗎

父母可以代子女坐牢嗎

發布時間:2022-08-31 12:44:25

⑴ 兒子貸款還不起,如果一家人兒子要坐牢,媽媽可以代替嗎讓兒子出去掙錢還款

坐牢是不可以代替的,誰違法誰受處罰。欠款還不起,有可能會被抓去坐牢,也不一定坐牢,需要看情況而定,如果被判斷為信用卡詐騙行為則需要坐牢,可以查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⑵ 未成年人殺人判刑父母會代替坐牢嗎

未成年人犯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會追究本人的刑事責任。父母不會代替坐牢,但是民事賠償的部分一般由監護人承擔,未成年人一般沒有收入,就由父母代為賠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

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2)父母可以代子女坐牢嗎擴展閱讀:

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學校作為個人進入社會的准備階段和過渡場所,是僅次於家庭的最親近環境,對未成年人道德傾向及行為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基地。

根據「動力定型原理」,如果一個人在16歲之前能夠接受適當和必要的道德與法制教育,則在其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就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道德素養,而且在動力定型形成後,可以大大節省人在習慣行為過程中腦力和體力上的消耗,減輕心理上的負擔而提高功效。

因此,在中小學階段加強對學生法律素養及行為規范的教育,對個體的成長大有裨益。

從犯罪學角度看,在家庭教育日益社會化的今天,學校能否切實進行素質教育,著力於培養受教育者健全的人格體系,在很大程度上關繫到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的成敗。

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之間構建的促進彼此信息資源交流的防治整體中,必須特別注意發揮學校在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的優勢,讓其承擔更多的社會功能。

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完善對學校的評價機制。必須改變一直存在的對於小學、中學的工作成績與社會聲望的好壞基本上以升學率的高低作評價標準的狀況。政府應將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防治工作納入到學校的中心工作中來,並將其作為評價學校工作成績的一項重要指標。

政府應大力宣揚學校開展對未成年人培養遵紀守法工作的深遠意義,以獲得社會對於這項工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

確立科學的對學校工作的評價標准,可端正社會對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教育部門應加強中小學法制課程建設,要把法制教育課納入各級教學大綱,安排專業水平較強的法律課教師崗位,規定具體的課時安排,更可嘗試在升學考試中加入相關法律知識的內容。

這對消除學校忽視法制教育給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帶來的消極影響,促進學校落實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從而發揮學校在違法犯罪防治工作應有作用具有積極意義。

完善學校法制教育教材。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仍是主要形式,教材的內容如何直接關繫到教學效果。

教育、司法等部門應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知識結構編寫出系統化、規范化的法制課教材,使個體從小學至大學的受教育過程中能循序漸進地了解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思維,樹立法治理念。

如在日本,學生從小學到大學要接受各種不同的法制教育,而且這種教育幾乎與其他專業性是同等重要的。

在小學期間,學習交通法規,學習在公共場所應遵守的衛生法規,以及上課時應遵守的教育法規。中學的社會課中,包含著公民權利義務、憲法等內容。在大學無論什麼系和專業,都要學習涉及各種專業的法律課。

我們在法制教育課程的設置上,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選擇不同的法律知識安排教學內容。

小學階段要重點開展法律啟蒙教育,讓學生初步了解憲法、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了解未成年人權利的基本內容,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初步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初步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權利義務觀念。

初中階段要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憲法的基本知識,了解法治的精神,理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習與其生活密切相關的民事、刑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識,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關內容。

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提高依法保護合法權益的意識、能力。高中階段要讓學生形成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懂得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知道法律的功能、作用,了解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主要法律以及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我國批準的重要國際公約,並能結合實際,學會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分析與生活有關的法律問題;大學階段則要進一步培養學生法律意識,樹立法治理念。

使學生了解現代法學的基本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則、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規范,進一步提高運用法律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⑶ 兒子沒滿十歲被判刑坐牢父母可以替他去嗎

1、你說的應該是刑法規定的應負刑事責任年齡。
2、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3、根據上述規定兒子不滿十歲是不會判刑坐牢的。
上述意見供參考

⑷ 聽說現在未成年犯法由父母代替坐牢這是真的嗎

憲法里沒這個說法,刑法里更沒有。每個人要負責的對象是自己,監護人對孩子有監護權,沒有替代權。到是如果孩子闖禍,法院說要賠錢時,監護人或許會為孩子出這些錢,但這是民事的賠償,不是形式的。

⑸ 如果兒女犯罪父母能替他坐牢嗎

不可以 如果孩子未成年可能追究監護人責任 如果孩子成年 是不能代替的

⑹ 父親可以替子女打官司嗎

父親可以替子女打官司,但子女一定是原告,父親只能作為訴訟代理人。
官司是指在人民法院進行訴訟,人民法院和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為了解決某一案件所進行的全部活動也就是所謂打官司的全部內容。其中,起訴、審判和執行是進行訴訟即打官司的三個最基本的階段。
訴訟代理人指的是在代理的許可權內,代理被代理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在中國,除法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親自進行訴訟的案件外,刑事訴訟中的被害人、自訴人以及民事訴訟中的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均可由訴訟代理人代理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五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⑺ 請問下如果要是小孩犯了法那麼父母需會不會被判刑。有沒有知道的

父母當然是不會判刑的。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如果小孩還沒有成年,尤其是還沒有滿14周歲,犯了法,不僅父母不會被判刑,小孩也很有可能不被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涉及到損害賠償,那麼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應當負民事責任。簡單來說就是需要賠錢的這個錢由父母承擔。

⑻ 兒子殺父親母親可以代替兒子坐牢嗎我是來學法律的

不可以。
我國刑法是針對犯罪人進行懲處的刑罰,他人無義務,也無權利替代。

閱讀全文

與父母可以代子女坐牢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一般做什麼好 瀏覽:107
贛州男科體檢去哪裡 瀏覽:22
重慶養老保險25年能領多少錢 瀏覽:738
有什麼地攤生意適合中老年人的 瀏覽:328
有關敬老院的申請書 瀏覽:816
美容養生是什麼職業 瀏覽:564
倉鼠怎麼養比較長壽 瀏覽:520
龍山老年大學召開教師節座談會 瀏覽:915
小孝敬長大孝敬國 瀏覽:257
朋友說我父母在鬧離婚怎麼回復 瀏覽:800
長壽人都是什麼血型 瀏覽:847
承德老年人自動床多少錢 瀏覽:651
教師職工養老保險 瀏覽:202
廣州市買養老有什麼好處 瀏覽:658
悼念老人家千古 瀏覽:487
70歲可不可以考駕照 瀏覽:100
松原農村養老金多少 瀏覽:340
近期養老金改革方案 瀏覽:182
老年人眼下臉黑是什麼原因 瀏覽:897
執法局重陽節集中宣傳活動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