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父母倔強固執,我們子女的一些對的勸解,他們聽不進去,怎麼辦
找他們的佩服的人來說,或者找他們的佩服的人,這個人有沒有佩服的人,找這個也可以,反正就是找權威
② 孩子聽不進父母說的話,怎麼辦
你好。培養孩子是一門學問,時代不同了,社會節奏很快,競爭激烈,作為年輕的父母,都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都在互相攀比,孩子們應該報什麼班去學習,看誰學得多引以自豪,這樣無形之中,孩子們過早失去玩的樂趣,無條件的服從家長的安排,不分假日的奔波於學校、回家的途中,好可憐,好辛苦.家長由於生活的壓力,對孩子可能會急躁,沒有耐心。家長要多看書學習,和孩子共同成長。家長對孩子要具備五心;耐心啟發,用心觀察,關心體貼,充滿愛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把自己培養兒子的親身體會和大家分享,與大家共同探討和交流。 孩子不僅是父母的寶貝,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作為父母,我們不光要給他們良好的經濟基礎,更重要的是給與他們精神上的關愛,真正教會他們如何做人,教會他們生存的技能是最重要。 一。父母的言傳身教確實非常重要。 1,做孩子的最好朋友,多溝通和交流,時刻了解他在想什麼, 2,不武斷,勇於和孩子道歉,知錯就改,給孩子做好榜樣。 3,經常抱著孩子說,「我愛你」讓孩子感受到溫馨和安全感。 4,鼓勵孩子勇於承認錯誤,用包容心原諒他,他會記憶深刻。 5,從不和其他孩子比較,自己孩子哪裡不如別人家孩子。 6,鼓勵孩子自信和快樂。 7,從小教會他分辨是非的能力,做人太重要了。 8,從小教會他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告訴他健康快樂永遠是最重要的。 9,從小教會他自利,獨立性很重要。 10,從小不嬌慣,不任性,教會他如何與別人友善相處,告訴他做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二。方法: 1,啟發式教育,寓教於樂,生活化培養孩子的興趣很重要。 2,時刻讓孩子感受到你只要用心做,沒有你做不好的事情。 3,不管發生任何事情,我們父母都能幫助他解決。我們也是他最信任的好朋友。 4,多陪孩子玩,分享玩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好多知識。 5,和孩子共同成長,多看書學習。 6,經常和孩子分析日常看到的事情,我從不直接告訴他對錯,我會讓他回答。 7,多帶孩子走出去,開闊視野。 8,多鼓勵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孩子愛好廣泛,知識面寬。 9,只要他自己不累,鼓勵他做班幹部。 10,適當的讓他有點小挫折。他會感受深刻,以後不會再犯同樣錯誤。 1 1,教會他孝順,學會愛父母。主動為父母做事情。 1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溺愛孩子。如沒做,我不會替他做,我會提醒他完成。 如:我兒子2歲半上幼兒園,回來自己洗手絹。那時是好奇,大人洗衣服,他會參與,那就讓他自己動手,其實他很有樂趣。一直到現在15歲了。每周自己洗校服。
③ 曾仕強說過完全聽父母的話是奴才這句話嗎
不要斷章取義
完全聽父母的話是奴才
曾仕強不可能就說這一句話
我相信肯定有上下文的
不信找找視頻
看一看
④ 兒子叛逆不聽家長話怎麼辦
在網上查了很多資料,總結出來一些精華發給你,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謝謝!
11歲到18歲之間的孩子已經到了青春期和叛逆期了,和青春叛逆期的兒子相處,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寬容的對待孩子,原諒孩子的錯誤;
二:了解孩子,做高明的父母,學會傾聽;
三:著重培養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發展;
非智力因素的內容 ,由於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對學習活動起著起動、導向、維持和強化作用的個性心理,因此,心理學家們把那些個性心理作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容。大多數心理學家認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內容有:
1.興趣與愛好;
2.愉快的情緒、對事業的熱情;
3.對挫折的忍受性與意志力;
4.活潑的性格、寬闊的胸懷;
5.自信心與好強心;
6.遠大的理想與目標;
7.高抱負;
8.焦慮。
四;別與青春期孩子較勁,作好孩子成長航程中的舵手,放手但不放縱,讓孩子去尋找自己,找到的才是自己;
五:幫孩子養成好習慣;
六:堅決杜絕揭孩子短的行為,不能放縱自己用錯誤行為應對孩子的無知犯的錯誤.
引導孩子制定自己的行動計劃,父母不包辦代替.
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活動方式,父母不指手劃腳.
引導孩子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父母不急於求成.
引導孩子正視自己行為的後果,父母不怨天憂人.
引導孩子反思自己存在的缺點,父母不嘮叨誇大.
引導孩子迎接自己未來的挑戰,父母不擔憂顧慮.
對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最忌諱的是:消極評價,無情斥責,無端猜疑,無理苛求,空洞說教,自私溺愛.放手不是放縱,而是積極的約束,不把中學生看成小孩子,給他鍛煉的機會.
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要多加思考,採用科學的方法,行之有效的解決他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過去曾經想用不讓兒子吃飯的辦法讓兒子認識錯誤,然而沒有效果,為了贏得兒子的心,無論什麼情況,必須保證兒子吃好,吃飽。
要想使不聽話的孩子變得「聽話」,做父母的在細心分析孩子不聽話 的原因之後,要採取相應的辦法。知道了管教孩子的科學方法,並能巧妙地加以運用,孩子會「聽話」起來的
不聽話是孩子的一種獨特心理現象,也是一種必然的生理現象,父母大可不必為此憂心忡忡,只要父母找准孩子不聽話的根源,以科學的家教藝術予以正確的引導,就能化孩子不聽話為求知上進的動力,促使孩子健康成長。
如何有效地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一、春風化雨:矯正孩子叛逆的對抗心理
對逆反的孩子,父母應當經常與其保持溝通,促使孩子把所想所感都傾訴出來。然後,通過循循善誘,對症下葯,把孩子引導到正確的人生道路上來。
1.化解孩子心中的逆反,治標莫如治本
2.積極引導:讓孩子宣洩情緒
3.理解關心:緩解孩子的心理重負
4.面對「代溝」沖突,以正確的方法去化解
5.平等相待,讓孩子從對著干到愉快合作
6.尊重孩子隱私,不要干涉孩子的合法權利
7.解除高壓政策,傾聽孩子的心聲
8.教孩子正確對待和接受老師的批評
9.幫助孩子消除老師對自己的誤解
10.及時消除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
11.引導孩子莫嘗早戀的苦果
12.不要姑息孩子不尊重長輩的毛病
二、寬嚴有度:改變孩子的不良性格
對任性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其無理的任性與胡鬧,一方面又要對他合理的自我主張採取寬容和引導的策略,這就是寬嚴有度的教育方法。
1.父母縱容孩子,會導致孩子任性
2.不要遷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3.培養孩子自製力,糾正孩子的無理取鬧
4.不要讓孩子用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5.不要使孩子無視紀律的約束
6.孩子不接受父母的批評怎麼辦
7.糾正孩子亂發脾氣的壞毛病
8.改變孩子蠻不講理的處事態度
9.糾正孩子亂要東西的壞毛病
10.堅決糾正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
11.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克服自負
12.不要讓孩子驕傲自大:「我就是比別人優秀!」
13.不要讓孩子心胸過於狹窄:「我行,別人不行!」
14.矯正孩子做錯事不肯承認的缺點
三、張弛有度:克服孩子貪玩的方法與技巧
父母要改變孩子貪玩的狀況,就必須首先找准孩子貪玩的症結,然後採用正確的教育方法。在引導和強制的雙重作用下,張弛有度,改變孩子貪玩的不良習慣,把孩子引上正確的軌道。
1.指導孩子玩得有時、有節、有制
2.以適當的規則約束貪玩的孩子
3.順勢而為:開發「淘氣包」的聰明潛能
4.巧妙地給貪玩的孩子規定學習時間
5.及時糾正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的毛病
6.別只顧自己忙,把孩子交給電視
7.不要放縱孩子在假期里玩個沒夠
8.運用「三分鍾訓練」鍛煉貪玩孩子的耐性
9.千萬不可讓孩子迷失於電子游戲
10.解救沉迷在網路中的孩子
11.不要禁止孩子正當的玩
祝你及一家好運健康快樂(*^__^*)祝孩子快樂成長(*^__^*)
⑤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
不聽你們話?我年輕時候也這樣``不過現在看來應該是教育上的問題吧
⑥ 叛逆期的孩子老師和父母的話都聽不進去、還和社會的孩子玩到一起、怎麼教育好!
這個只能靠引導了,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非常的叛逆的
⑦ 曾仕強:父母教育孩子不聽怎麼辦,試試這一招
如果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聽取意見,可能更多的是我們說的不對。或者是站的角度不同。
當然也不排除有其他的原因,最好是找出原因,對症解決才會有效果。
⑧ 曾仕強說過完全聽父母的話的小孩長大是奴才嗎
完全聽從父母的來話的小孩子源長大了,一般會沒有主見,做事情沒有擔當,也就現在所說的媽寶男,媽寶女,這樣的孩子長不大,不獨立。以後在婚後的生活中也會留下隱患,導致很多夫妻間的問題。所以,太聽父母的話的孩子不是 很好,建議家長多培養孩子的自己的主見,然後幫助孩子分析,他意見的利弊。而不是直接替孩子做主,拿主意。
⑨ 曾仕強:父母直接教育孩子,孩子就是不聽怎麼辦,百試
單純的說理教育沒有效果,就需要有實質性的後果,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不可以做,做了會怎麼樣,不然一直講道理,孩子聽不進去,也會覺得厭煩。
⑩ 孩子太任性,聽不進去大人說的話
你的孩子太任性那應該是他還小吧,小孩子大多數都是這樣的,這樣回的情況一般都是和父母的教答育有關系的吧,你的孩子既然任性你可以對他進行耐心的教育,不要老是由著他的性子來,他要是有不對的地方幫他改正過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