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父母子女前行一段

父母子女前行一段

發布時間:2022-07-30 02:13:21

Ⅰ 父母對子女成長的感言

在我的生活里,自從有了孩子,就多了一份樂趣!
這是我做了八年父親以來最深刻的感受,也許這對於我們做了父母的人而言都會有著這樣的感覺,但我還是要把這種普天下父母的感受寫下來,同大家分享!和孩子在一起,我們的父母就會感到一種無限的樂趣,看到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讓做父母的在心裡感覺到樂滋滋的,孩子快樂,父母就高興,同樣在孩子難過的時候,最揪心的也是我們的父母,這就是我們做父母的心,天底下再莫有能超過父母心的心!
面對子女的時候,我們的父母不但面對著一種生活的樂趣,同樣也面對著一種做父母的責任,這是社會賦予給我們做父母的義務。於是,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就成為我們子女踏上希望與夢想的階梯。無論我們的子女有什麼樣的作為,但都不能忘記在成長道路上遙望我們父母的身影。是他們用他們的生命與青春點燃了我們子女的希望之路,成為照耀我們子女在黎明時前行的星星……
父母是子女的大樹,在子女受到委屈的時候,最先想到的也是我們的父母!因為父母夏可以給他們遮蔭,冬可以為他們禦寒,在父母面前,子女永遠是長不大的人!
我已經是一個快四十歲的人了,有了自己的家庭與生活,也是個做了有八年的父親男人了,可當我每次回老家探望父母親的時候,在父母面前我就卻像一個孩子,父母總是做我喜歡吃的飯,不讓我動彈,我感到很難為情,但我的父母總是要說:這是做父母的樂趣。這句話咋看似乎是那麼的簡單,但要把這個簡單的事情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其實就是不簡單!我常想父母的話,至少也包括這樣的涵義。
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在子女面前,我們的父母也是不一樣的!
這與我們父母親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也同父母的性格密不可分的。我們的父母在子女面前永遠是榜樣的力量,自從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為了做一個合格的父親,我在努力改變著自己的言行,力爭給孩子做孩子的典範!我想,這是每個父母都會有我這樣的想法,同時在面對子女的時候,也一定會努力去做的!這就讓我想起了我生活中的父母親,有一次,我與父親在地里種地,天已經晌午了,為了把地里的活幹完,我們通常要在地里輪流著回家吃飯的,那時父親其實很餓了,我知道他一大早就來了地裡面,但我的父親總是說不餓,讓我先回去吃!雖然這是我們父子之間最為普遍與簡單的生活交流,可我做了父親之後,才覺得那是父親對我們子女最深的愛!
在子女面前,父母就永遠是一面明亮的鏡子……
我在某雜志上看到這樣一則關於父親的故事:有一個父親領著孩子上街,孩子對其父親講,爸爸是我心中的英雄。父親不知道怎麼面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只能是點點頭。就在此時,一個逮徒持刀與人搏鬥,圍觀的人只是看著,都不敢去阻止,這個孩子的父親見此狀,就沖過去試圖阻止逮徒,沒想到被打的人得救了,而這為父親卻身負重傷,幸虧被及時送往醫院,成為見義勇為的英雄了,當記者去問這個父親是什麼原因驅使他這樣做的時候,他卻指著孩子,是他,因為我是他的父親!
其實,這個父親就是為了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好的榜樣而已!因為在孩子面前,父親永遠是靠山,而這個山卻能讓我們的孩子在心裡感受到父親一輩子的威嚴!
人生之最愛,最莫過於我們的母愛與父愛,是我們人間的大愛!
孩子就像父母手中的風箏,在子女的成長中,父母就把自己的愛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子女,讓我們的子女在愛中沐浴春天的溫和與幸福,可我們的孩子畢竟都要有長大的那一天,總要離開我們父母的手心到藍天中翱翔,其實,這也是我們父母對於子女最大的渴望,他們希望在藍天的白雲中,有自己子女親手繪出的藍圖,這就是父母的期望!盡管我們的子女飛的再遠,可父母的愛就是那風箏的繩子,永遠在牽掛著我們的子女……
父母的愛就是子女成長的土壤,於是,我們的子女在父母辛勤的呵護下就會逐漸地快樂地成長,子女能夠健康地成長其實就是我們最大的樂趣!
今年我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我每天陪著孩子,從玩耍到學習,看著兒子快樂的微笑,聽著兒子清脆的歌聲,我的心總感到那麼的陽光!
做父親其實也我們一個人成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去做!也許,離一個好父親我做得還很遠,但是,我要努力去做,在對孩子的教育與生活方面,讓一個平凡的夢在我的人生中變得不平凡!
也許那也是一個做父親的期望!

Ⅱ 子女和父母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存在

父母和孩子是相互獨立的個體,我們曾經彼此依賴,共同前行過一段路程,為的是在生命中彼此成全,各自綻放,然後,遠遠的欣賞。


是啊,這也是我在自己當了媽媽之後才有的想法。站在各自的角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也並無對錯之分。

我想,這對父母和女兒之間,一定還是有些問題,看得出,女兒並不信任父母,假期不回至少要跟父母打個招呼,這是健康的親子關系最起碼該有的溝通。

Ⅲ 作為家長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前行呢需要注意什麼

作為父母,要懂得尊重。當孩子發布自己的觀點和體會時,爸爸媽媽要認真傾聽並多鼓勵孩子思索和講話,自幼與爸媽有良好溝通的孩子,一般認知能力面較別的同年齡人更廣,看待挫折時的操控感更強。日常生活,要有意識的贊美和贊揚孩子,提高孩子的信心和自身認同度,在遇到困難時孩子也會更為理智和自信心。

在日常日常生活,陪孩子玩樂時,不必一味地敗給孩子,而要合理掌握勝負,不僅讓孩子感受贏的滿足感,也需要讓孩子了解,沒人能一直贏,有得有失才算是生活中的常態化。獲勝雖然值得表揚,輸掉父母也不要太在意。父母過度關注勝負只能給孩子更高的的壓力。平常壓力大了,遇到挫折時便非常容易變成碾過小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Ⅳ 父母鼓勵孩子的一段話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寄語,寄語是人們所傳的抑或是寄託希望的話語。那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父母鼓勵孩子的一段話,歡迎大家分享。
1、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而活。
2、優秀和明智的父母總是以社會對孩子的要求去要求自己兒女。
3、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4、一個人真正的快樂,並不都來自他的天分、他所取得的成績、他顯赫的地位,而是更多的來自他的童年父母給予的、學校給予的、社會給予的,一個人成長所必需的愛、鼓勵和包容。
5、中國年輕的父母會花數千元學開車或給自己孩子送到幼兒園,卻鮮有自己參加家庭教育培訓。
6、今天的孩子,能不能打?媒體上有能把孩子打進清華北大的狼爸。孩子能不能打,取決於孩子的個性。孩子的個性分為四種。第一種,打了沒事,不記恨你;第二種,打了會記恨你;第三種,罵他,就會很受傷。第四種,你打他,他和你對打。
7、小樹修剪好自然長,孩子調教好自成材。
8、當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遇到困惑時可以盡量請教老師鄰居或是教育專家。
9、父母在批評孩子時,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10、生命之燈因熱情而點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43、對話比對抗重要;
44、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
45、凡事都要有個計劃,學習也一樣——-讓孩子學會制定學習計劃。
46、「要想身體安,三分飢和寒」。飯前禁止吃零食,讓孩子有足夠的飢餓感。不能從粗糙的木桶中飲到甘露的人是不幸的。讓孩子盡可能少吃糖果巧克力等甜食。吃甜食而不節制的孩子,身體必不好,性格也好不到哪裡去。不必讓孩子穿太厚重的衣服,孩子並不像成人那樣畏寒。
47、造就子女成人是父母的一種神聖職責。
48、和諧、勤勞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條件。
49、不要用玫瑰的標准去苛求全世界的花朵,要讓每一朵花都綻放出自己獨特的色彩和芬芳。
50、要敢於質疑自己認為不相信的事情,並追究其中的真理。

Ⅳ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的一段話

1、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對我們生命的賜予和生活的辛酸與滄桑,感謝父母對我們的無私付出和養育之恩,對父母長輩多一份體貼,多一份關懷,多一句問候,盡孝心,重人倫,付親情。

2、父親母親對你多年來的付出,卻沒有想得到什麼回報。他們只希望你能快快樂樂成長、學習如果他對你只有一點點的恩情,你也應當回報他,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就是這樣,感恩是我們中華美德,是我們與生俱來擁有的,感恩他人。

3、我們要感恩父母,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長大成人,為我們構築舒適溫暖的家。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入學升學到擇業擇偶,父母無私的關愛陪伴了我們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然而當我們真的長了翅膀飛出父母身邊以後,漸漸淡化了父母的恩情,總以沒時間為借口來搪塞。

4、感恩敬孝,一直是中華傳統之美德,更是是做人之基本准則。胸懷感恩敬孝之心,飲水思源,進而知恩盡孝不忘本,均乃中華孝道之本,也為徳之本。敬孝不僅是人之美德,也是中國人品德形成基礎,更是當今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

5、因為親情是偉大的,因此我們感恩親情。同時我們也感恩老師的用心栽培,「陽光工程」為我們搭建了展示自己多方面才能的舞台;親情教育更讓我們懂得尊孝禮儀。他們啟發我們中秋節時寫了那份「抵萬金」的家書,向父母獻一份問候,道一聲感謝。是他們精心准備了這次家長與子女溝通的活動,他們既諄諄教導我們,又時常與我們進行心與心的溝通,這是恩情與友誼的交融。所以我們不僅感恩親情,也感恩師生之情。

6、感恩父母,感恩他們用十月懷胎,給予了我生命;感恩父母,感恩他們用辛勤汗水,哺育了我成長;感恩父母,感恩他們用深切教誨,教會了我做人。父母給予了我們的太多太多,我們這些作子女的卻不知從何做起。也許,沒事時為父母分擔些家務,父母下班後為他們倒上一杯水,父母不舒服時為他們充一杯牛奶,父母勞累時為他們捶捶背,父母苦惱時為他們分憂解難,父母高興時與他們分享快樂。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但在父母眼中卻是十分自豪的。父母給我們的愛如此之多,而我們卻只給父母做了一點,父母都已感到知足,所以,我們要用一生來感恩父母。

7、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後送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自製的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句安慰的話語,他們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條條皺紋。感恩需要你專心去體會,去報答。

8、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感謝父母育我成長,感謝父母把我送入學堂,讓我學會做人、做事。感恩、知恩、報恩,感謝父母。我感謝父母,對父母的愛,不是我用一個感謝就可以表達的,我會用我的行動來證實我的感恩,用我現在的努力來換取我將來的成功。感恩父母、知恩父母、報恩父母。

9、感恩是一種回報。我們從母親的子宮里走出,而後母親用乳汁將我們哺育。而更偉大的是母親從不希望她得到什麼。就像太陽天天都會把她的暖和給予我們,從不要求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感恩」。

Ⅵ 帶著父母前行作文範文

謝謝樹葉在空中盤旋,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寬廣的天空中飄盪,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有了感恩,才有了這個五彩繽紛的社會。
從嬰兒的「哇哇」升到長大成人,父母們花了多少的心血和汗水,付出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從上小學到初中,直到大學,又有多少位老師在默默的付出,他們像蠟燭一樣,燃燒著自己,點亮著他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感恩是發自於內心深處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的親人往往都在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有沒有體會過他們的辛苦和勞累。比如:你的父母天天早出晚歸,回到家還得為你做飯,他們沒有說過一次:上班真累,真不想上班,還不如在家休息呢等等類似的話。而我們在面對較大的學習壓力時,這些詞經常脫口而出。沒有想過父母的感受。你如果想感恩就要有默默地付出,你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或為他們畫一幅畫,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這些事雖小,但他們能從中感受到小小的安慰。感恩是最重要的。偉大的科學夫人一生曾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當她在會上看見自己的小學老師,立刻上前用一束鮮花表達她的感激之情;偉人毛澤東也同樣在佳節送上對老師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來的所有偉人無不有著一顆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驚天動地,只需要你的一句小小的問候,就能讓他人感到無比的喜悅。 如果你看過《心靈雞湯》,你就會被裡面的事而感動。 《心靈雞湯》的主人公是劉剛。書中劉剛是個搶劫犯,入獄一年了,從來沒人看過他。在他看到別人的家人三天連頭的來探監時,他開始想自己的家人了。之後,他寫了一封信給自己的家人,在無數封信石沉大海後,劉剛明白了,他的父母拋棄了他。傷心和絕望之餘,他又寫了一封信,說:如果父母如果再不來,你們將永遠失去是一個兒子。這時,有幾個重刑犯拉他一起越獄不是一兩天了,他只是一直下不了決心,現在反正是爹不親娘不愛,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之後的事把我感動哭了:過幾天他的母親前來探監,他看到母親手裡拿著兩個大麻袋,母親沒鞋穿,腳都被磨破了。他見到母親又高興又心疼。聽母親說:家裡的幾頭豬全死了;天又干,莊稼收成不好;還有你爸病了,看病花了好多錢。 指導員擦了擦眼淚,悄悄退了出去。母親不小心把麻袋弄到了,裡面全是饅頭、面餅什麼的,四分五裂,硬如石頭,而且個個不同。不用說,劉剛知道媽媽是一路乞討來的。劉剛媽媽窘極了,雙手揪著衣角,喃喃的說:「娃,別怪媽做這下作事,家裡實在拿不出什麼東西……」 劉剛像沒聽見似的,直勾勾地盯住第二隻麻袋裡倒出的東西,那是一個骨灰盒!劉剛獃獃的問:「媽,這是什麼?」劉剛媽神色慌張起來,伸手要抱那個骨灰盒:「沒……沒什麼……」劉剛發瘋般搶了過來,渾身顫抖:「媽,這是什麼?!」 劉剛媽無力地坐了下去,花白的頭發劇烈的抖動著。好半天,她才吃力地說:「那是……你爸!為了攢錢來看你,他沒日沒夜地打工,身子給累垮了。臨死前,他說他生前沒來看你,心裡難受,死後一定要我帶他來,看你最後一眼……」 劉剛發出撕心裂肺的一聲長號:「爸,我改……」接著「撲通」一聲跪了下去,一個勁兒地用頭撞地。「撲通、撲通」,只見探監室外黑亞亞跪倒一片,痛哭聲響徹天空…… 多麼感人的事啊!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為我們著想,我們不因該辜負他們的希望。

Ⅶ 子女和父母之間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存在

紫雨和父母之間最起碼他們有血緣關系,血緣關系是割不斷的。就像導游與遊客之間,遊客上車以後導游就要對他們負責起來,以防他們迷路。在景點的話要把知識講給他們聽。就像我們以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道理的,你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要引導他們走上正道防止他們迷失自己。當孩子長大以後他有了自己的家庭,就像導游以一樣要分開,讓他們走自己的路。

Ⅷ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不斷地與速騰目送子女的背影,漸行漸遠

看著他目不轉睛的樣子,這趟真是來對了。

Ⅸ 寫父母辛苦的一段話

1、父母漸漸蒼老的容顏,記載著我們走過的漫長而艱辛的歲月,也許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也許它充滿了曲折和荊棘.不過總會有個人給我們引路,與我們相扶,那就是爸爸媽媽。

2、沒有陽光,就沒有日子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豐登;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關愛父母,使我們的責任。

3、母愛,猶如波瀾壯闊的大海,一望無垠的藍天,遼闊的草原,蔥郁的森林,翻滾著,蔓延著,生長著,蓬勃著,像歷史的長河奔騰喧涌,永不停息,轟轟烈烈。

4、問世間什麼樣的愛是永恆不變的?那無疑是父愛和母愛,這份愛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隨著我們,然而,我們的到來,也給父母帶來了莫大的負擔,父母卻把這份負擔當成幸福,用心愛我們,用生命愛我們,我們哭,他們傷心,我們笑,他們高興,我們健康快樂,他們會露出無比幸福的微笑。

5、感恩父母,是他們在我失敗時給我以鼓勵,讓我再爬起來,東山再起,繼續向未來前行;感恩老師,是他們使我學會了知識,學會了做人,學會了拼搏。使我這條浩瀚於大海的孤舟,免被海浪打翻;感恩好友同學,是他們讓我在寂寞時不感到孤獨,讓我感到了快樂的內涵,使我的心靈不再經受一次一次迫害;感恩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是他們讓我品味到了人間的溫暖真情,是他們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做自愛;感恩世界,感恩上帝,感恩中國,感恩所有美好的事物……

6、如果,要我來選擇,我第一個要感恩的是父母。是他們讓我來到這個多彩的世界,是他們不辭辛勞地撫養我成長,是他們在我收獲成功時與我一同高興,撒下喜悅的淚花;是他們在我遇到挫折時,鼓舞我,激勵我;一聲聲叮嚀,一份份期盼,父母的心與血時時流淌在我的周身。

7、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盡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

8、父母的愛,是一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這能夠維護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對我們的愛。

Ⅹ 父母和孩子之間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什麼

昨日看到一則新聞:杭州的一位父親整版登了一則聲明,要和90後兒子「脫離父子關系」。當然,並不是真的要脫離關系,相反,老爸是希望用這種方式打開兒子的心扉,消除倆人中間無形的隔膜,成為一起「闖江湖」的「兄弟」。

聲明中,這位父親歷數了孩子兒時與自己的親密無間——老爸出差,兒子也得跟著去「旅遊」。而現在,「微信朋友圈屏蔽了我」「通話中就把手機扔一邊自顧自干別的」「你坐在沙發上,我一靠近你就走開了」……「我越是靠近,你越是躲遠」,這種落差、無奈與隔閡,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長的某個階段,都曾感受過。

首先,我們應該為這位老爸的努力點個贊。面對兒子的「叛逆」,他沒有用家長的權威去一味地指責,而是進行了反思,並做出了「新潮」的舉動。「與其向90後講道,不如和90後一起胡鬧」,他希望更多地了解兒子的世界,融入兒子的生活。有這樣開明的老爸,當然是一種幸福。

但我們同時也應看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是客觀存在的。代際更替是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環境、成長軌跡,父母與子女之間橫旦著20餘年的歲月,必將在兩代人的三觀上打上深深的差異烙印。只有正視這種代溝和差異,才能理解彼此之間的某些隔膜和疏離。

其實,作為父母,完全不必刻意與孩子的生活強融。正視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展翅高飛的事實,學會逐步放手,這種姿態固然會落寞心痛,但從長遠來看,可能更有利於親子關系的融洽。再者說,從孩子出生到成長的每一步,父母已經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何不在放手的同時真正去過一過自己的人生?畢竟,在中國的大環境里,很多家庭的第三代都還需要老人幫助撫育——一生中留給自己的時間真的不多。

聲明中90後兒子的種種表現,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許與年齡有關,或許與個性有關。到了一定年齡段,孩子會「養兒方知父母恩」,甚至會「子欲養而親不待」,惟願孩子對父母的理解和感恩能夠提前。

在我們的文化里,更容易將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其實,從孩子出生的剎那,就應將孩子看做平等、獨立的個體;享受孩子成長帶給彼此的快樂,就是我們撫育孩子的意義——父母與子女的相遇,本就是一種漸行漸遠的緣分。孩子長大了,就讓我們各有各的「江湖」,彼此牽掛,彼此相愛,心意相通,這何嘗不是一種圓滿?

閱讀全文

與父母子女前行一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地同時交社保退休後 瀏覽:720
台灣女的多少歲退休金 瀏覽:791
正高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33
胃部活體檢測多久 瀏覽:332
濟南老年大學怎麼樣 瀏覽:246
廣州黃埔區老年大學成品舞蹈 瀏覽:425
青春期男生不孝順 瀏覽:214
找什麼理由讓父母買耳機 瀏覽:464
長壽繁華地段 瀏覽:252
父母屬狗和羊生什麼寶寶好 瀏覽:693
擔心養老的問題有哪些 瀏覽:944
男入職體檢多少錢一次 瀏覽:582
父母總是犯錯怎麼回事 瀏覽:361
冬季適宜的養生食物是什麼 瀏覽:383
常德市養老機構 瀏覽:434
長春市老年大學2018年招生 瀏覽:421
中免集團體檢過了多久入職 瀏覽:809
在北京領取退休工資的條件 瀏覽:172
機關重陽節活動推薦 瀏覽:996
敬老院防震減災總結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