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計回報嗎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計回報嗎

發布時間:2022-06-04 19:04:54

A. 為什麼父母對我們的愛都是不求回報的

說實話、也許你的父母不求回報、那是因為他們心疼你。有些父母怎麼會不求你回報只是不好說罷了,除非他們有那個能力,不需要你的回報。

B. 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體現在哪些方面

父母對兒女一切都不求回報,對兒女照顧的無微不至,體現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回例如,父母讓你們上學小答心點,左右看路,又例如,父母讓你們學一些知識,對你平常的教育,所以無私的愛體現在物質方面,精神支柱方面,奉獻方面等等,用心體會,你會發現父愛母愛很偉大。

C. 你父母對你的愛都體現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我的父母對我們姊妹幾個的愛可以說是傾其所有,無私奉獻。90年代,我考上中專,但是所謂的委培生,需要交納5100元。在那會,這分錢對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可以說是天文數字。母親二話沒說,開始出去找親戚鄰居借,幾天後,終於把錢湊齊,母親臉上綻開了笑容,高高興興送我上學去。父母不管吃多大的苦,也要支持我們姊妹幾個上學,直到一個個走出農門,就業來到城市生活。現在父母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好,多少次勸他們不要再干農活,可他們就是不聽。多少次讓他們到城裡來生活,可他們就是不肯,說在農村習慣了,有人聊天,住著挺好。我知道,他們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每次回去臨走時,父親就開始忙活著給我准備地里的小菜,大包小包讓我帶走。愛的細節還有很多很多。我愛她們,我要他們好好的,身體健康,我們做小的能盡所能孝敬他們。

D. 真的有那種只想為你付出卻可以不計回報的關系嗎愛情里有嗎

真的有,那一定是你的父母對你的感情不計回報,愛情也可能也有,但很少。

E. 請問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且無需回報的嗎

父母唯一想要的回報就是你們以後有出息
至少能養活自己
生活得很幸福
這就是他們要的最好的回報
最多最多希望他們以後老了能指望上子女有個好的環境養老環境
我想這個要求一點也不過分
好好奮斗吧

F.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理所應當的嗎

當然不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於責任和義務,也是出於對血脈延伸的呵護。

生活中從來沒有愛是理所當然,哪怕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雖然無私而又偉大,可卻依然不是父母欠你的。有一對愛你的父母,你當然是幸福的;有一對不夠愛你的父母,只能說你是不幸的。

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來形容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父母的付出,孩子的回饋,情感上的聯系和物質生活上的關系,讓父母與孩子永遠都無法分割。

好好去愛你的父母吧,他們的愛只是希望你幸福。

G. 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到底是不是真的毫無保留,還是有條件的

當然是毫無保留的,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非常的好,同時也會一心為孩子著想。

H. 父母對子女真的是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嗎

相信大家聽說過這樣一個說法,叫「父母皆禍害」,一句話道盡子女對那些傷害了他們的父母的憤怒和埋怨。這種強烈的負面情緒並非個例。曾經在豆瓣上,有十多萬網友加入「父母皆禍害」小組,在其中控訴父母的自私、冷漠,以及他們給自己成長過程中所帶來的巨大傷害。在看似風平浪靜的親子關系裡,有太多小孩飽受情感摧殘,內心堆積著很多負能量需要處理和宣洩。

但可惜的是,主流的聲音很少說親子沖突。我們更多強調「孝道文化」「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而沒有教導孩子如何面對自私和傷害性的爸爸媽媽。可以想像,如果整個世界都在說「你的爸媽都是為了你好,你應該懂得感恩」,而孩子體驗到的卻是父母以愛的名義,打壓自己並施加絕對的控制時,他們的內心該是何等的絕望和無助。所以當網路上出現一個能吐槽父母,互相撫慰傷口的平台,他們自然會聚集在一起,控訴原生家庭造成的創傷,把長期以來壓抑的不滿發泄出來。不過,要是缺乏合理引導,這種對立的情緒很容易被放大到極致,讓父母變成孩子眼中的「禍害」,甚至「十惡不赦的罪人」。

《自私的父母》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就是讓我們正視原生家庭傷人的一面,將我們從「父母都是為我好」的觀念中解放出來。這本書幫助成年子女看到,除了愛孩子和無私奉獻,父母也有以自我為中心,破壞性非常強的部分。所以不用把責任都歸結於自己,因為抱怨父母、無法釋懷他們造成的傷害而愧疚不安。你完全可以承認父母自私的事實,並根據書中所說的操作方法保護自己,逐漸從原生家庭的傷害和限制中走出來。

這本書具有很強的實戰價值。布朗教授把重心放在如何跟自私的父母相處上,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導原則和小練習。

我總結出三個主要方面。第一,調整希望父母認錯和體諒我們的心情,降低你的情緒易感性;第二,及時打斷負面思維,避免在自我指責、自我貶低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第三,劃定清晰的自我邊界,不斷打破父母自認為能夠操縱你的幻想。

首先我們來看降低期望值,接受父母不會輕易改變這個現實有多重要。很多人之所以受傷,是因為他們對原生家庭的幻想落空了。我們多麼期待,父母能夠是慈愛、體諒孩子的理想父母啊。他們理解控制和打壓帶給你的痛苦,願意改變過於自我的人格,並用關心、尊重的方式和我們相處。但現實往往是:有些父母完全不會反省和道歉。他們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強迫孩子按照他們的意願生活,稍有違背就會嘲諷責罵。當看到父母根本不會體諒你,和理想中父母的狀態相差太遠時,我們就會再一次體會到強烈的失望和痛苦。

當然,有些子女會覺得:「我早就對他們死心了。只希望有一天變得很成功,能夠狠狠地報復回去,讓父母也嘗嘗被嘲諷和貶低的滋味。」這看似降低了期待值,對於父母會改變不抱任何希望。但從根本上來說,同樣是因為父母不是你理想中的父母,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沒得到應有的愛,內心充滿了極度的挫敗感。當這種負面情緒累積到頂點,我們可能就不再奢望用積極的方法獲得體諒,而是通過炫耀或者報復的方式,來表達父母不如預期時內心強烈的憤怒。不管是正面還是反面,這其實都是同一枚硬幣:我們潛意識里依賴父母,總希望他們是理想中的照顧者,給我們無微不至的呵護和關懷,心裡仍然保留著很多幻想。

那該如何降低對自私父母的期待,保護自己少受傷害呢?首先,我們要清晰地梳理出破壞性自戀型父母的特點。比如極度的自我中心:把自身需要凌駕於孩子的意志之上,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孩子必須服從安排而不能提出反對意見;比如擅長情感綁架:經常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不滿足他們的願望就是白眼狼,利用愧疚感來達到控制子女的目的;比如永遠難以取悅:子女不管怎麼做,破壞性自戀型的父母都很難感到滿意,總會這里抱怨那裡嫌棄,把孩子的努力和付出貶得一無是處;比如缺乏共情的能力:從來不會站在子女的角度上,理解他們內心的痛苦和憤怒,總是用權威來壓制孩子的負面情緒。理解了這些特點,我們就能清晰地意識到:指望自私的父母變成理想中善解人意、尊重孩子的爸媽,充分共情你的憤怒和痛苦並不現實。自己應該打消這種幻想,不再被期待落空的失望感一遍遍折磨。

I.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是理所應當的呢

父母愛子女總是會大過愛自己,在生活當中我早就已經感受到了父母對我的愛是大過愛他們自己的,父母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予了我,而他們自己什麼也沒有得到。我相信天下的每一個父母對於子女的愛都是相同的,在自己和子女面前,他們選擇的永遠是子女。父母不僅僅給了我們生命,而且在不斷的通過自己的努力給我們一個更好的生活,我們應該感謝他們。

經常給家裡面買一些東西

即使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應該經常購買一些東西給父母,因為現在互聯網社會是非常發達的,在網路上下單就可以發送到父母的手中的。利用生活當中的一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來讓自己的父母變得更高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順。作為一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感受到了父母在社會當中生存的不容易,但是我在當時並沒有能力為父母做一些事。現在已經進入了職場,每個月都會把自己節省出來的一部分錢給父母的,而且每個月也會和父母開視頻的,這或許就是孝順。

J. 鄭州一父親對正在支援核酸檢測的女兒說再晚也等你,父母的愛有多無私

父母的愛是非常無私的,因為父母願意把最好的都給我們。

閱讀全文

與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不計回報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金健康修養費 瀏覽:228
為什麼體檢報告讓減重禁咖啡 瀏覽:162
蘭州入職體檢去哪裡 瀏覽:206
孝順綜合菜場 瀏覽:250
老人吃絡活喜吃多少 瀏覽:281
辭工後的養老保險 瀏覽:739
養老金到銀行去簽約需要交什麼錢 瀏覽:721
跑步長壽么 瀏覽:401
游泳培訓班收老年人不啊 瀏覽:649
辰溪農村養老保險價格 瀏覽:64
老年人冬天吃什麼食物最好 瀏覽:306
金陵老年大學收費 瀏覽:384
辭職後養老保險可以斷保 瀏覽:829
養生直銷行業有哪些 瀏覽:743
老年人社區設計 瀏覽:500
高中生孝敬長輩 瀏覽:520
長壽路涼面 瀏覽:249
老年人長期口苦口乾的原因 瀏覽:158
九九重陽節尊老愛幼 瀏覽:617
2020重陽節主題活動 瀏覽: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