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當獨生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爸爸媽媽的錢和房子,以後都歸我一個人,我很開心。可是爸爸媽媽老了,也只有我一個人照顧他們,我會很累,我又有些擔心。可以說,當獨生子會使人心裡很矛盾。
『貳』 獨生子女的好處優點,獨生子女的壞處
一對夫妻生育(包括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不再生育,其子女在十八周歲回以內的,由夫答妻雙方申請,經所在單位核實(沒有單位的和農村居民,經戶籍所在地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核實),由女方戶籍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憑證享受以下獎勵和優待:
(一)每月發給10元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獎勵費自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之月起發至其獨生子女滿十八周歲止;
(二)女職工除享受本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的休假外,經所在單位批准,可以再增加產假三個月,但減免三年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
(三)獨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費和十八周歲之前的醫葯費,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依照有關規定報銷;
(四)獨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滿五十五周歲,男方年滿六十周歲的,每人享受不少於1000元的一次性獎勵;
(五)農村在推行養老保險制度時,應當為獨生子女父母優先辦理養老保險。農村安排宅基地,對獨生子女父母應當給予優先和照顧;
(六)鄉鎮人民政府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扶持獨生子女家庭發展生產。
『叄』 為什麼獨生子女總被很多非獨生子女說自私
沒有弟弟可養,不理解那血濃於水的親情唄
『肆』 獨生子女是不是都爭強好勝
獨生子女是家庭新一代的唯一成員,甚至是兩個家庭第三代的唯一成員,可謂「萬千寵愛於一身」。獨生子女沒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由於他們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兒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向大人學,容易形成他們說大人話、做大人事的早熟傾向,過早失去孩提的天真。發育方面,獨生子女的身體發育普遍較好,智力發育也較早。獨生子女家庭負擔相對較輕,為其提供了更加優越的智力發育條件。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同時也是「萬千壓力於一身」。家長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如果採取操之過急的方法,結果有三:一是一味順從,你們說什麼我做什麼,唯唯諾諾,變成一個毫無主見之人;二是小滑頭,四面討好,八面逢迎;三是逆反,誰的話也不聽,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你罵我不做聲,你打我躲,你犟我比你更犟。自理能力方面,獨生子女生活在祖輩溺愛嬌寵、父母包辦代替、學校不敢放手的環境里,使獨生子女動手的機會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依賴性強,不能與人分享。這些不良習氣嚴重阻礙了獨生子女的社會化進程,阻礙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獨生子女的現代教育應當充分揚長避短:首先要樹立全面的教育思想,克服只重視智力開發和忽視思想道德與行為習慣培養的傾向。第二,鼓勵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融入到集體中去。成人應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兒童夥伴的孤獨感。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拗任性,與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引導獨生子女與同伴處理好關系。第三,引導他們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捨得孩子吃一點苦。在實際生活中,要讓孩子吃一點苦。還要督促孩子多參加勞動,特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鍛煉其生活自理能力。有的時候,還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障礙和困難,讓他去鍛煉。第四,擺正獨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獨生子女的許多不良習慣是由其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引起的。要使孩子感到他雖然是家中的獨子,但是沒有特殊的權利,和家庭的其他成員一樣處於平等地位。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從日常小事抓起,長期堅持。最後,對孩子教育要堅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對孩子的教育堅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堅決性,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者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前後也要一致。不能此一時、彼一時,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一概禁止,斥責。教育者威信高,教育效果也就增強了。
『伍』 獨生子女有什麼特點
獨生子女在大家的傳統眼光里非常的自我,以自我為中心,不懂的分享,其實不然。獨生子女家庭中長輩、父母把自己的愛都給了一個人,讓他從小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里成長,這會給一個人足夠的自信,讓他熱愛生活,熱愛他人,更懂得熱愛這個世界。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特別重要,對一個人日後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有人用一輩子來治癒童年,而有人用童年治癒一輩子。獨生子女備受寵愛,他們的世界充滿了愛,對待他人也會以愛來回報,他們熱情,開朗,對人大方得體。從小受的教育也好,還會發展一些才藝。
『陸』 獨生子女為什麼不敢拼爭
父母在,不遠游?
『柒』 獨生子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1.緊張的生活節奏
在現代社會,每一對年輕夫妻的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辦公室,就算有時間可以待在家裡了,他們也會出去旅遊,所以對於年輕的夫妻來說,他們很少有空餘時間。在工作上面他們有工作的壓力,比如怎樣讓自己變得更專業和進步更大等等。現在的生活水平也更高了,養小孩的成本也增加了不少,所以現在的年輕夫婦更樂意於生一個小孩,而且他們經常會沒時間照顧小孩,所以,有小孩了也不得不請一個保姆或者是送到學校去。
2.以前的家庭生活
在幾十年前,大部分的家庭裡面都有好幾個孩子,不同的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子女和孩子們都住在一起,共用一個衛生間和一個廚房。在那會兒,生孩子也不用擔心會沒有人照顧。現在很多的人連一個小孩都不願意養,所以如果生幾個小孩的話,一定會被認為很奇怪。
3.父母的孤單
現在的年輕人都已經習慣了一種生活模式。很多的父母為了不給自己的子女增加負擔,寧願自己獨住,但是又會感到很孤單,所以看小孩就成為了他們最樂意的事。但是小孩會長大,所以很多的父母又會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再生一個小孩。
4.獨生子女的好處
其實生一個小孩有很多的好處也有很多的壞處,最大的好處就是孩子能從父母那裡得到最大的關注和關心,所有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滿足,也可以去一個更好的學校上學,在家裡的時父母也會細心的給他們輔導作業。這些孩子也有更多的機會去參加其他的一些課外活動,個性也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同時也會更有禮貌更有素養。
5.多給孩子些關注
但是也有很多的反對派認為獨生子女會更害羞和跟社會脫軌,這個觀點可能有點偏激了。很多的獨生子女去公園或者是娛樂場所的次數也更頻繁,也更樂意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分享玩具、一起玩;哪怕是在學校的時候也一樣,表現也讓老師們很滿意。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現代社會是沒必要生幾個小孩的。必要的是要多給孩子一些關注,哪怕是獨生自己也一樣。
壞處:1、家庭擔負更重了。從生下來,到讀大學,都是要花錢,而且還要花很多錢的,奶粉總要買的吧,他人上了早教班,培訓班,什麼的,估量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還有衣食住行。可能原本打算存下來做別的一些錢,都要拿出來撫育孩子了。生了二胎之後,媽媽們買化裝品,買衣服估量就不會像以前那麼肆無忌憚了。
2、時間上肉體上要付出更多。我看到小區里生二胎的媽媽,特別是孩子還比擬小,而且老人又不能輔佐的話,丈夫要上班,完好本人一個人支持著家啊,又要顧及大孩子的學習,生活,又要帶小的孩子。每天忙焦頭爛額,天昏地暗,頭發都沒時間梳,更別說具有本人的休息時間了,全天24小時為孩子效勞,而且還吃不飽飯睡不好覺的。要為孩子操心更多。
3、影響家庭生死水平和生活質量。原本家裡打算拿一些錢進來旅遊一趟,玩一趟的,然後有了二胎之後,就不可能進來了。生活擔負加重了,在工作的父母更要勤奮的工作掙錢養家。聽說,左近有個開了小超市的老闆,第一胎生個兒子,想要再生個女兒,誰曉得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兒子。結果,孩子的媽媽覺得生活壓力太大,選擇了離婚。不過,這樣的畢竟是少數吧。
『捌』 獨生子女都比較自私嗎
不是的,獨生子女並不是都很自私。
一個人自私與否,好象與獨生子女關系不大吧,關鍵在於自己父母的教育和家庭影響。我就是個獨生子,爸媽愛是必然的,要是無法無天自私自利就不行了。
在家裡,就說吃飯吧,爺爺奶奶不上桌,我是不能動筷子的,並且首先要把好菜放在爺爺奶奶的前面。讓他們先吃。我媽煮飯,我鋪碗筷,吃後抹桌拖地洗碗,都是我的事,有時爸會幫忙。媽從來不慣我,尤其是男孩,更是不能什麼事只顧自己,要體諒別人的勞動,
從資源分配和人性的角度看,假設一個家庭的資源是固定的,不因孩子數量的多少而增減,那麼顯然:當孩子只有一個時,他能得到的資源是最多的,東西放在哪裡,他不用爭不用搶,東西都是他的,在這種環境下,他對資源會看得比較淡,不會過於斤斤計較。
當然,雖然理論上來說非獨生子女可能更自私,但我還是那句話,一個人自私與否,關鍵是看如何教育。從人的本性來說,都是利己的、自私的,而有些人之所以能做到不自私,是受了後天的教育。
『玖』 獨生子女討論感受
我覺得作為獨生女,我最強烈的感受不是所謂的孤獨感,而是面對父母的衰老和很多家庭變故的無力感。孤獨說完全沒有是假的,小時候放假,尤其是三年級趕上非典,連少年之家這種託管班都不開了。基本上半年都被爸媽一個人反鎖在家裡。每天就是看電視(那會兒電腦還不怎麼能上網),我家唯一好些的就是爸媽不反對養寵物,還有貓咪可以陪我玩。但是說真的,想起那個日子真的很無聊,電視電腦玩兒久了也是會膩的。我覺得比起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獨生子女真的很能忍受孤獨。給父母養老對於獨生子女來說真的是巨大的壓力,而且家庭真的承受不起任何的變故。第一次切身的感受就是年初和爸媽出國玩,去馬爾地夫。我媽突然犯了急性肩周炎,我爸因為腦血管一直不好因為我媽媽天天半夜疼的睡不著覺自己沒休息好也暈了一次。我二十歲,大學還沒畢業,在馬爾地夫這么個坑爹的孤島上一個人,三天基本沒睡照顧我媽,還害怕我爸萬一再暈了怎麼辦。最後實在撐不住了自己凌晨坐在馬爾地夫的沙灘上哭了一晚上。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未來的擔子會多重。讓我害怕的並不是疾病,而是我一個人要承擔兩個老人生病的風險。我五六年級的時候姥姥突然腦血栓,到現在十多年年了。我姥姥的三個孩子,加上三個孩子的伴侶六個人,住院的時候輪流陪床,狀況好不用住院的時候每個周末都要有人探望,這樣還累的半死。現在我爸媽都開始研究以後去住什麼樣的養老院(他們現在五十多還沒退休有完善的保險未來也會有足夠的養老金,相比很多農村我知道這樣很好了),我知道他們是為了我,不想拖累自己的寶貝女兒,但是我自己真的挺難過的。這種時候真的會想,我要是有個兄弟姐妹多好,至少會有個人和我分擔。現在,我二十一歲,大學將要畢業,獨生女,真的覺得自己要承擔的太多。小時候是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公主(小王子),長大了你享受多少寵愛你都得還回去啊.
『拾』 獨生子女問題多,父母該如何進行正確引導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本著優生優育的念頭生一個孩子,把最好的物質和教育都投注在孩子身上,覺得這是對孩子好也是對家庭好。但隨著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很多問題就呈現出來了。很多獨生子女都會或多或少會有希望爸爸媽媽生多個弟弟妹妹的想法,就希望有個人能陪自己玩。獨生子女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享受著家裡全部的愛和最好的物質條件,但是也會存在一些問題,那麼獨生子女的問題有什麼呢?父母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一、獨生子女的問題
1、小時候孤獨,缺少同齡玩伴。
獨生子女享受著父母全部的愛,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父母一般都會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不過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父母會有比較忙的時候,這樣父母的陪伴就會大大減少。但是即使父母能夠經常陪伴,孩子也是缺少了同齡孩子這樣的玩伴,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總是童年那最美好的時光。獨生子女往往就沒能享受這樣的美好時光。
3、如果家庭條件可以接受,生二胎也是個好選擇。
我國現在的生育政策都是鼓勵二胎的,所以如果家庭條件允許而自己有意願的話,生二胎可以避免很多獨生子女的問題。多個孩子多個陪伴,家庭生活也會潤色許多!
重要提示:開放二胎之後,獨生子女數有所下降。雖然獨生子女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可控的可以解決的,正確對待獨生子女問題,多謝關愛和陪伴,他們成長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