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父母健在房產贈與我與其他子女有糾紛

父母健在房產贈與我與其他子女有糾紛

發布時間:2022-05-24 01:56:19

1. 如果父母雙方還健在,想把房產過戶給三個子女中的其中一個,是否要徵求另外兩個子女的同意

摘要 你好,如果將房產過戶給其中一個子女的話,那麼為了避免家庭矛盾的發生,是需要徵求另外兩個子女的同意的,不過不需要另外兩個子女簽字,因為房產證上並未有這兩個子女的名字

2. 父母同意把房產給其中一個子女,其他的子女不服怎麼辦

從法律的角度講,其他子女不服也沒有辦法。房產屬於父母的,因此父母有處分權,父母有權決定把房產給老大,其他子女無權干涉。

3. 父母把房產贈予一個子女,已在房管局做完贈予,房本也改完名字,但現在其他子女有異議,還用再做公證嗎

為了以後少點麻煩,可以去做一下,理論上父母贈與子女別人是無權干涉的,但是其他子女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懷疑老人是被脅迫或者贈與不能表達真實意志,以後也會有麻煩,還是公證一下好。

4. 父母私下將房子過戶給其中一個兒子,會與其他子女產生糾紛嗎

不能說糾紛,只能說矛盾,合法的事是不會產生糾紛的,但是其他子女依舊會覺得這事不合理,心生怨懟,這就是合理的未必合法,合法的卻未必合理

5. 母親生前贈與給我的錢款死後其他子女有繼承遺產權嗎

生前的叫財產轉讓不叫遺產不屬於死後的遺產繼承,其他子女無繼承權。

1、健在的父母想要把房產給子女,這種行為就叫生前贈與。

生前贈與是轉移權的民事法律的行為,還需要進行房產贈與公正,房屋贈與行為生效的時間與財產權轉移的時間有著密切聯系,也就是說財產權轉移的時間就是贈與行為生效的時間。

生前贈與的有點主要體現在辦理房產過戶的時候,生前贈與房產能夠即時辦理房產過戶,受贈者能夠即時擁有房屋權。

但弊端在於生前贈與需要交納更多的稅收,需繳納全額契稅、印花稅,多數情況下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但贈與直系親屬、撫養人或贍養人、房屋遺產依法繼承人三種情況除外。

2、繼承是法定的一種權益,如果被繼承人沒有死亡,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後,繼承權才會成為既得權。

遺囑繼承權的實現,必須存在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不會發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二條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第三條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第五條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房產繼承不好的地方在於繼承人須待被繼承人死亡後才能辦理房產過戶,擁有房屋權。

依遺囑繼承取得房屋權的手續較生前贈與房產而言,更為繁瑣和艱難。房產繼承的好處在於少繳稅,只需交納產權登記費,按件收取。

《繼承法》規定:第二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5)父母健在房產贈與我與其他子女有糾紛擴展閱讀:

繼承權必需具備(1)必需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財產。(2)必需是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

1、法定繼承人。

即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法》第十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或第一順序繼承人放棄繼承繼承權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2、遺囑指定的繼承人。

根據《繼承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也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繼承。

3、遺贈扶養協議指定的繼承人。

《繼承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公民可以與扶養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扶養人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公民可以與集體所有制組織簽訂遺贈扶養協議。

按照協議,集體所有制組織承擔該公民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此外,根據《繼承法》第二十八條規定,「遺產分割時,應當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胎兒出生時是死體的,保留的份額按照法定繼承辦理。」

在遺產繼承糾紛中,首先要確定的便是繼承權主體,也即哪些人具有遺產繼承資格。而遺產繼承資格的確定,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應依法定遺囑的方式來分割遺產。

而依法定繼承相關親屬關系的確定,則是依據《婚姻法》所規定的親屬關系間權利義務來明確是否具有繼承資格的。

6. 父親去世,母親健在,房產證是父親的名字,過戶給其中一個子女可以嗎

父親去世以後,房產證是父親的名字,母親健在的情況,也可以過戶給其中一個子女,但是需要滿足該房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以及母親和其他繼承人同意的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從以上規定我們可以看出,遺產繼承一般應當平均分配,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因此,父親的遺產若要過戶給其中一個子女,需要母親和其他繼承人同意。另該房產雖然登記在父親名下,但仍然可能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因此,若該房產是夫妻共同財產,想要過戶到其中一個子女的名下,還需要母親同意將其本人的份額轉讓給子女。

7. 父親去世,母親健在,房產證是父親的名字,過戶給其中一個子女可以嗎合法嗎

若是母親和其他子女或爺爺奶奶沒有意見,且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買賣或贈與或繼承的方式過戶到一個子女名下。若是其他繼承人不同意,那麼不可以直接過戶到一個子女名下,即便是過戶了,其他繼承人也可以要回來。
原因如下:
1、父母的房子,屬於父和母共有財產,一方去世後,其佔有的份額轉化成為遺產。若是沒有遺囑或遺贈協議,那麼得按照法定繼承來繼承,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均可繼承。
2、根據《民法典》繼承篇的規定,法定繼承第一位順位的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也就是說,父親去世後,遺產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均有可繼承,均有份額。
3.房產證雖然是父親的名字,實際上屬於所有法定繼承人共有財產。那麼房產所有權的處分,如過戶,需要經過所有共有人的同意,否則為無權處分。
4.無權處分的法律後果是效力待定,如果得不到共有人的追認,那麼無論是買賣的方式過戶還是贈與的方式,更或者說繼承的方式,都是無效的。父母的房產,如果直接過戶給其中一個子女的名下,那麼將侵害其他權利人的權益,在實踐中,不動產登記機構也不會同意直接將父母的房產過戶到一個子女的名下。

8. 父母在其他子女不知情的情況下將房產過戶給了其中一人,其他子女有權起訴嗎

回答:在沒有其他特殊情況的情況下,其他子女沒有起訴的權利

我所指的沒有其他的特殊情況的情況下是指,該房子的權利不存在任何瑕疵,該房子就是父母兩人出資購買的在兩人名下的不動產。

該房子為父母出資購買的,登記在父母名下的不動產,即父母為該房子也就是該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民法典》第二百四十條 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因此父母可以處分該房子,當然也可以自行決定將上述房產過戶給任何一個孩子,這種行為稱之為贈與行為。

提問者如果認為其他子女有起訴的權利,出發角度可能是因為子女和父母之間的繼承關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明顯本提問還不存在繼承問題,而且就算是根據繼承規定來分配,子女也未必能夠全部分的房子,因為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所以在通常情況下,其他子女沒有起訴的權利。

9. 父母將全部房產贈予一個子女,卻起訴另一個子女讓其贍養自己,如何應對呢

一、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親關系,涉及到 “法”。

姻親關系靠婚姻維持,血親關系靠的是血緣維系。血親不可割斷,但只有一種情況算是“割斷”——也就是通過法律的手段,解除血親關系,比如孩子送養。所以,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是最重要的關系,鐵得很啊!


閱讀全文

與父母健在房產贈與我與其他子女有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保險幾個月沒到賬 瀏覽:636
老年人兩側胯骨疼怎麼治療 瀏覽:102
浙江養老院護理分級標准 瀏覽:125
養老金產出比什麼意思 瀏覽:798
80歲老年人經常出汗 瀏覽:81
什麼是形神合一養生 瀏覽:861
老年人的鼻子為什麼老是不通氣 瀏覽:955
90歲老人為什麼作 瀏覽:998
老人家朴實 瀏覽:741
公司養老保險要交多少錢 瀏覽:431
度假養老主題有哪些 瀏覽:931
怎麼查詢自己交了幾年的養老金 瀏覽:73
出家怎麼放下父母 瀏覽:609
豐台區老年人免票景點有哪些 瀏覽:47
我干親妹妹的工作退休金該誰領 瀏覽:266
自己老人家去世的心情句子 瀏覽:276
養老金不到賬怎麼認證 瀏覽:387
孝敬父母與愛同行手抄報 瀏覽:8
養老院怎麼進行志願服務 瀏覽:481
新郎父母如何稱呼新娘舅父 瀏覽: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