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全國獨生子女人數

全國獨生子女人數

發布時間:2022-02-22 02:52:07

Ⅰ 歷年全國總和生育率是多少

生育率數據到底是多少,這是決定一個國家人口政策的重大問題。必須指出的是,人口政策的選擇不完全取決於目前的生育水平,更取決於在無限制情況下,群眾的生育意願是在什麼水平上。人口有一個規律,當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再來解決,可能已經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2005年12月8日至10日,首屆中國人口學家前沿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與會人口學家稱,未來幾年內中國將面臨提高生育水平的重大選擇。

低生育率帶來的問題

一位素昧平生的長沙市某企業女工的來信,深深地觸動了北大人口所穆光宗教授。

這位女工在去年7月寫給他的信中說:「一年多前,我們的獨生兒子不幸患惡性腫瘤,永遠離開了我們……這一年,我四處奔波,吃葯治療,爭取再孕,可年齡大了,再生育無望。永遠沒有了自己的親骨肉,家庭永遠沒有了快樂,常常是兩人相對無言。人世間還有什麼比這更凄慘的呢……」

穆光宗在上周舉行的首屆中國人口學家前沿論壇上說,中國現行的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數量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此同時,「人口安全的系數在降低,人口發展的風險在積累。」

獨生子女家庭是高風險的家庭。在中國,和那個長沙女工一樣有著類似悲劇的家庭數以萬計。上月14日,山西沁源發生特大交通事故,20名遇難中學生之中,就有一多半是家中的獨子。

即使沒有災難降臨,獨生子女家庭如何養老也是一個棘手難題。試想想,倘若第二代獨生子女夫婦的下一代還是獨生子女,到了第三代就可能出現一對年輕人贍養12位老人的局面。對整個國家而言,這就意味著人口的高度老齡化和社會的不堪重負。

持續的低生育率在理論上甚至可能導致一個國家的消亡。據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所原新教授介紹,2004年日本總和生育率(平均每個婦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孩子數)創下二戰後新低,降到1.28,日本《朝日新聞》遂發出警告稱,如果按照目前的生育率水平,200年後日本將因人口的極度減少而出現種族消亡。

後來,原新採用聯合國關於中國男女平均出生預期壽命到2030年分別為98歲和101歲的假設,對未來300年的中國人口走勢進行了模擬。

算出來的結果嚇了他一跳:假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持續穩定在2000年政策允許的總和生育率水平1.46(部分夫婦可以生兩個孩子甚至更多),到2300年人口將只剩下7500萬;如果總和生育率維持在超低水平1.30,到2300年人口則只剩下2800萬!「哪怕是微小的人口負增長,只要維持時間足夠長,都是人類的災難。」

原新認為,低生育率就像一柄雙刃劍,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駐華代表希瑞•泰麗雅(Siri Tellier)女士說,20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逐漸達到更替生育水平�當時人口學家就警告其長期影響將導致老齡化,但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政治家花了近20年時間才完全意識到老齡問題的影響。

現在的情況則有明顯的不同。例如,泰麗雅說,兩周前的西方媒體報道,英國的養老金缺口2050年預計將達到約1萬億人民幣,法國政府計劃為生育第三胎的婦女一年支付約9萬元人民幣。

北大人口所喬曉春教授也提到,日本正在以增加嬰兒補貼和幼兒看護基金的方式刺激其人口出生率,韓國政府則徹底改變了20世紀60年代推行的「小規模家庭計劃」,從今年起鼓勵人們做輸卵管和輸精管復通術,並為沒有盡早鼓勵生育而後悔。

但是,喬曉春說,經過人為努力,將生育率從高降到低是可能的,而將長期以來已經較低的生育率提高則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人們的生育意願高於實際的生育水平。

「我希望中國能夠吸取這些較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 泰麗雅說。

「我們缺乏證據」

自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從20世紀70年代的6.0左右奇跡般地降到更替水平(平均每位婦女生育兩個孩子)以下,一舉進入低生育水平的國家行列。

但此後,無論是官方還是學者,都無法確切地知道中國的生育率水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發布我國總和生育率為1.22。這個數據震驚了國內外的有關機構和專家學者。

「按照中國現行的生育政策,即使全國老百姓沒有一例計劃外生育,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即政策生育率也應該為1.46,在廣大農村仍然存在大量計劃外生育的現實下,怎麼可能低於1.46呢?」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教授說。

上海社科院梁中堂教授分析說,最近20多年中國大陸人口數據漏報主要是由隱瞞生育行為引發的瞞報漏報問題,所以,和其他人口指標相比,婦女生育率是一個更無法准確把握的問題。

後來,學者們利用各種方法對中國2000年總和生育率進行了估算。但是,北大人口所任強博士發現,學者們得出的總和生育率竟然在1.2至2.3這樣大的范圍內變化。他說:「這樣的結果等於是沒有結果。」

其中,翟振武以歷年全國小學在校人數——這是獨立於「人口系統」以外、很少受到人為瞞報因素影響的教育數據——為基礎進行估算,得出的結果是1.7。但他也承認,作為一種間接估計,「其准確度還是有一定風險」。

北大人口所喬曉春教授在今年11月29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市場與人口分析》雜志「馬寅初人口科學論壇」組織了一次「中國生育率到底有多低」的討論。討論仍然沒有得出答案。

早在1993年,還在中國人大任教的他和穆光宗,以及另外幾位年輕同行,就已經意識到出生率下降不一定全是好事情,在沒有行政力量干預的情況下,自發地形成了一個「出生率下降後果研究組」。次年,他們還在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和國家計生委的支持下,以「中國生育率下降過程中的新人口問題及對策」為主題舉行過研討會。

遺憾的是,後來因種種原因,研究小組的工作中斷了。「學者們對中國生育率的研究已經停滯了十餘年,這種現象應該引起重視。」喬曉春說。

1998年,國家計生委決定啟動「21世紀初中國生育政策研究」。受命組織此項研究的喬曉春建議,首先弄清我國的現實生育水平和人口狀況,「無論有多大困難、多大的阻力,都必須弄清真實的生育狀況,這一問題不解決,就不具備研究生育政策的資格。」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喬曉春中途退出了這項研究。他的建議也沒有被採納。

2000年初,國家提出「穩定低生育率」的政策。不過,喬曉春說,「基層計劃生育部門比較困惑的是,不知道生育率多低才叫低,低到多少才需要穩定,在工作上也就無所適從。」

在互聯網上,人們對計劃生育何去何從的爭論非常激烈。喬曉春說,有人假定總和生育率為1.8-2.0,主張堅持現行計劃生育政策;有人主張現在就放開政策,強調2000年普查得到的總和生育率已低至1.2。然而,沒有哪一方能夠拿出充分證據說明中國婦女的總和生育率就是1.8或者1.2。「我們不缺乏激情,也不缺乏思想,但我們缺乏證據。」

未來的生育政策

盡管學者們無法就中國目前的生育率數據達成共識,但有一點是幾乎沒有爭議的:中國的生育率已經低於更替水平。

不僅如此,北大人口所穆光宗教授說,他在參與國家計生委人口和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的調查中發現,一些工作先進的地區可能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進入到「超低生育率」(多數學者界定為總和生育率低於1.3)的風險型人口階段。

穆光宗說,「我們討論的焦點從來就不是要不要人口控制,而是如何更有效地控制人口的問題。」

在北大人口所喬曉春教授看來,從長遠看,理想的人口結構應該是穩定在更替水平時的人口,即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在零附近波動。考慮到中國人口基數大的特定狀況,人們希望人口達到峰值時的規模不要太大,甚至希望盡可能小一些。另外,必須在人口達到零增長以前生育率有所回升,避免出現過於劇烈的人口負增長慣性。

「從現在開始,最多不超過十年,中國面臨著提高生育水平的選擇」,喬曉春說,「我們選擇的時機不完全取決於目前我國的生育水平,更取決於無限制情況下,群眾的生育意願是在什麼水平上。如果群眾的生育意願已經顯著低於更替水平,那就意味著即使放開政策也很難使生育率恢復到更替水平。人口有一個規律,當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再來解決,可能已經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人口學是一個從來不缺乏爭議的領域。關於中國未來生育政策的走向,人們也還存在分歧。但正如上海社科院梁中堂教授所說,與20多年前的言論氛圍相比,今天的人口學家已經可以公開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喬曉春說:「我們現在的任務不僅是要搞清目前的真實生育水平,更要實時地檢測群眾的生育意願,從而使我們不至於錯過政策調整的最佳時機。」

80多歲的中國人民大學人口所鄔滄萍教授也說:「我們需要不斷檢測,不斷研究,否則就會迷失方向,人口決策也一定要民主化、科學化,不能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來調整,中國再也經不起一次人口失誤了。」

Ⅱ 怎麼查詢獨生子女人口數量

去計生網看看。

Ⅲ 我國的各年齡的獨生子女有多少人

由中國人口學會、省人口學會、南大、河海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的「中國人口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記者從會議上獲悉,目前江蘇省獨生子女總人數達1200餘萬,進入人口低生育率階段。江蘇省現有1200多萬獨生子女

省計生委有關人士說,如今江蘇省人口態勢發生巨大變化,已進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階段。全省7400餘萬人口中,各年齡段(從嬰兒到老人)的獨生子女有1200多萬,所佔比重居全國第一。

「相對於生於60年代和70年的婦女,生於80年代的江蘇新一代婦女生育觀念呈現『孩子質量替代數量、性別偏好弱化、婚育年齡推遲』的新趨勢。」省計生委和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組成課題組去年啟動為期5年的「江蘇省群眾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研究」,全省18600餘名城鄉育齡婦女接受調查,包括15000多名已婚婦女,總平均年齡30.7歲。昨日,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鄭真真教授在研討會上介紹了第一階段的部分成果。

家庭理想子女數是1.45個

「江蘇是一個低生育率省份,部分地方獨生子女生育率達90%,有的地方人口甚至出現負增長,城鄉家庭的生育意願均在降低。調查發現,江蘇一個家庭理想子女數平均是1.45個,且城鄉差別很小。」鄭真真教授表示,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此前發布的數據,全國一個家庭理想子女數平均是1.7個,江蘇明顯低於這一水平。

七成可生二胎夫婦選擇不再生

近年來,盡管社會上不時有人呼籲放開「生二胎」的限制,可作為當事人的育齡婦女卻有不同想法。據鄭真真介紹,15000多名已婚育齡婦女中,有4200多名符合我省有關生育政策,可以生兩個孩子,約占已婚婦女的28%,而且她們絕大多數也了解自己可以生兩個孩子,但結果她們大部分實際只生了一個,即使在35-39歲年齡組中,生兩個的比例也不到30%;已經生了一個孩子、且符合條件生二孩的婦女中,69%表示不會再要孩子,而明確表示要生的只有4%左右。

Ⅳ 中國各省獨生子女人數

法律分析:獨生子女的增加導致失獨家庭也在逐漸上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條 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國家採取綜合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第三條 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應當與增加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增進婦女健康、提高婦女地位相結合。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

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

Ⅳ 截至2020年01月份中國獨生子女總人數有多少

你無權利知道。
這不是你應該知道的事,計生委也沒有告訴你的責任和義務。
所以你無權利知道。
誰也無法去了解來滿足你的好奇心。

Ⅵ 2014中國獨生子女人數及男女比例

不少媒體稱,中國男女比例出現嚴重失衡,到2020年,中國處於婚齡的男性人數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到4000萬,這意味著平均五個男性中將有一個找不到配偶,將有數千萬的男子無妻可娶,成為傳統意義上的「光棍」,而且這一現象從明年開始將逐漸顯現出來。

與此相對應的數字是,在7月15日,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透露,目前全國男女出生性別比為116.9:100,而有的省份竟達到135:100,形勢不容樂觀

出生嬰兒性別比的恆定值:102-107

據資料表明,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出生嬰兒性別比是基本一致的,一般在102-107的范圍內,即每出生100個女嬰時,男嬰出生數為102個-107個。人口學家把這個指標稱為出生嬰兒性別比的恆定值。由於男嬰死亡率略高於女嬰,這樣到婚齡期時男女性別比例就基本持平。

中國出生嬰兒性別比:117:100

然而,根據中國政府於2000年進行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即在出生的嬰兒中,男女比率達到117:100,比正常值102至107高出很多。另據中國統計局最新調查顯示,我國城市男女嬰的性別比為112.8比100、鎮為116.5比100、鄉村為118.1比100。

上海常住人口出生嬰兒性別比約為107:100;深圳市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例為120.8∶100;北京流動人口在京出生的性別比例高達128∶100;重慶現在的男女比例為140∶100,海南、廣東等省出生的性別比例竟然高達130:100以上。

孩次越高,性別比越高

全國統計表明:2000年生一胎的性比別為107.1,生兩胎的性比別為151.9,生三胎的性比別達159.4。而據海南省的一項統計表明,生一胎的出生性比別為118.3,生兩胎的達到119.4,生三胎的則高達233.3。也就是說,生的胎數越多,選擇生男孩的越多。據估計,在中國每誕生一個新生命,就有2.5個嬰兒被墮胎。每年至少有30000胎兒因為是女嬰而被流產。

即在不滿20歲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餘萬人,平均每個年齡男性比女性富餘100多萬人。由此人口專家預測:到2020年,將會有3000萬至4000萬處於婚育年齡的男青年無妻可娶。出生人口的性別比形勢嚴峻,男孩多女孩少的問題日益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Ⅶ 求解答: 目前中國失去獨生子女的家庭數量有多少(有多少家庭失去了獨生子女)

人口普查實際數據應該有,不過公布的裡面沒公布這些。比如第六次人口普查只公布了0-15歲,15-60歲,60歲以上的3部分人口,而各年齡段人口沒有。實際上網上流傳的中國歷年出生人口恰好就是普查數據,因為加起來恰好是13億多。這個玩笑太大,明明是各年齡人口卻變成歷年出生人口,要知道統計時間從1929年到2008年的,應該是這期間出生並且活到如今的人口,否則就算中間經歷抗日等還能統計這個搞笑問題算進去,也就是80年不管發生什麼人口出生都能統計,人口才13億多?那減去80年死去的人口那現今人口肯定遠遠小於13億,而不是13億多。
而對於獨生子女的問題,80年到現在中國出生並活下來的有6億多人,實際上獨生子女能有1億不錯了。49年到80年中國出生並且活下來的也差不多6億多人,假使全部計劃生育,那麼近30年人口增加應該不會超過3億。也就是說,假使中國老百姓真的全部計劃生育,現在中國人口也就9億多而已,

Ⅷ 獨生子女同胞人數算幾人

1人。

家庭成員的人數是需要把自己算上的,也就是說自己也算作家庭成員的人數當中。例如戶主也算是這一戶人當中一個人,也算做人數。因此在填寫家庭成員人數的時候,需要把自己加上,例如獨生子女家庭成員就填三人,也就是父母和自己。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的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獨生子女是一對夫妻生育的唯一子女或者說沒有一個親兄弟姐妹。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具有同樣的身心發展規律。但親兄弟姐妹關系會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產生一定作用。

獨生子女除了有親子關系外,沒有親兄弟姐妹這層關系,因此其社會化帶有自身的特點,但是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都能學會交朋友。獨生子女政策是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而實施的控制人口增長過快的一項政策。

閱讀全文

與全國獨生子女人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熊養生壺最大時間怎麼設置 瀏覽:999
明星喝什麼養生粥 瀏覽:872
2016年退休養老金 瀏覽:690
根據出生的年月日算出退休年齡 瀏覽:522
老年人泡熱水澡 瀏覽:987
孝敬父母帶父母旅遊 瀏覽:121
2019年80歲什麼屬相 瀏覽:903
父母老公有房如何貸款 瀏覽:862
重陽孝敬老人的話語 瀏覽:777
重慶江北養老院 瀏覽:579
帶土字旁女孩孝順含義 瀏覽:991
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瀏覽:220
上海輔警面試後多久體檢 瀏覽:894
年輕人替代老年人怎麼形容 瀏覽:760
日本有敬老院嗎 瀏覽:25
國外養老機構設計圖 瀏覽:814
重陽節也老人節 瀏覽:617
60歲老年人眼臉浮腫怎回事 瀏覽:876
鋁製品老年痴呆 瀏覽:542
對老人家身體好的東西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