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教極力提倡孝順父母,但有些子女是來討債的!如果是來討回債了,那死後又要下地獄
1、是的,討債有很多方式,但是他要用這種方式,也是緣分,沒辦法。
2、但是業有專定業屬,有不定業,很多也都不是定業,就是說並不是一定要發生的,佛陀教育正是令眾生覺悟,讓眾生遇到惡緣的時候不造惡。就像你命中有財,你可以去偷,去搶,也可以通過正當方式,在於你自己。再說,即使別人欠你錢,你也可以不要啊,那麼這筆債就永遠結束了,再不會互相討了。
3、佛教不是宿命論,命自我造,歷史上有很多例子。
『貳』 父母造孽要子女承擔嗎
子女會無辜的承擔一部分,比如父母有犯罪記錄,子女政審一關就過不去,會直接影響孩子報考公務員或當兵。
『叄』 從佛教的角度講父母打罵子女有果報嗎
因果不空
父母打罵有分善與惡,善惡有報.在以前家長制下長大的都感恩專父母屬的嚴加管教.可憐現在父母由於引進西方思想,不敢管孩子,或不懂管子.善惡是非不分.
拿孩子出氣則屬於惡,但即使是惡,如果不是故意傷害性命,也有偏中正.
古德教人,當父母打罵時,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這個走在中國古文時文雅表示,惹不起,我走人)
因為教育孩子而管教孩子屬於善.
許多年以前,法制日報上曾登一篇死刑犯的故事,臨死前見他母親最後一面時,她母親問他還要什麼,他說想吃奶,於是他母親淚如雨下,當眾給他兒子餵奶,他兒子這時一口咬下了他母親的乳頭,說道,到今天你還什麼事都依著我,你為什麼從不說一句嚴厲的話,你為什麼不曾打我一下.我好恨你.
相信這則故事在幾十年前,大半個中國的人都看過或聽過,因為當時的新聞還不多.
『肆』 父母所造之因會報在其兒女身上嗎
弟子恭請上師慈悲開示這種因果報應是否成立? 答:師父非常願意來與菩薩共同分享因果正見。首先,做父母的作惡太多,他們自己的兒女會不會受其父母的一些影響?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說父母作惡太多,而父母可以安然自在,兒女反倒幫父母受苦報,這是完全不符合因果定律的。 請菩薩回答師父:佛陀告訴我們一共有幾種果報?(居士答:有五果四報。)是的,果報分為五果四報,根據您提的這個疑問,師父與您共學五果中的三種果。首先,由於我們身口意三業的造作,即業因,業因分為兩種,一種是善業,一種是惡業,佛陀把善業和惡業各分成十種,即我們所熟悉的十善業、十惡業,十善業得快樂果報,十惡業得痛苦果報。我們如何能得到快樂的果報?就要根據因與果的關系,舍惡揚善。 為了抉擇菩薩的問題,我們要明了五果中的異熟果、等流果和增上果。異熟果為何?異熟果指我們身體的受報,例如我們今生的異熟果是人身,但如果有的人今生造作太多太多十惡業,那他們下一世的異熟果還會是人身嗎?那就肯定無法得到人身了,而可能在地獄道、餓鬼道或畜生道這三惡道中生活,那麼依我們所學的佛學觀念判斷,這三惡道的眾生的身體和我們人的身體一樣嗎?肯定不一樣,所以就叫做異熟果的「異」,通俗地講,就是有差異、有變化的、且已成熟的果報,即身體的形態改變了的果報。 那麼何謂等流果呢?舉例即可了知:過去世在人道的某些如母眾生造了十惡業,那麼他們就有可能感得今生投身在三惡道的異熟果,譬如投身為畜生,而畜生的心意識境界就與我們人類大不一樣,它們的思想知見遠比我們人類愚痴,所感得的這種內心境界就叫做等流果,即像流水一樣的思想意識,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不斷產生的思想意識,這就是等流果。就如同在河流上游倒硫酸,在河流下游就不會變成甘露;而在河流上游倒甘露,在下游就不會變成硫酸一樣,當某些人道的眾生在造十惡業時,他們雖然身在人道,但其心意識狀態卻如同三惡道眾生一般,所以他們所感得的異熟果也是三惡道如母眾生的身體,所感得的等流果也是三惡道眾生的內心境界——貪、嗔、痴。我們現在再來共學第三個果——增上果。請菩薩回答師父:譬如您家裡養了寵物小狗,那麼小狗所住的環境和我們人所住的環境是一樣的嗎?(居士答:不一樣。)是的,寵物小狗如母有情睡的是狗窩,而不是我們的房屋床鋪,這就是增上果,即所感得的外在環境,譬如我們所居住的房屋及周圍的朋友、親戚等,都屬於外在環境的范疇,也都是我們的增上果。 當我們了解了這三種果,就可以來探討菩薩的這個問題了。對於作惡多端的父母來說,兒女是父母的什麼果?(居士答:兒女是父母的增上果。)正確,增上果為外在環境,外在環境會影響人們,但增上果絕對不是主要影響因素,影響如母有情的主要因素是等流果和異熟果,即身心正報。例如:有些父母喝酒抽煙可能會對兒女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有些父母信佛、學佛也可能會對其兒女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但是,如果父母都是認真學佛的話,會影響其外在環境的家庭子女比較隨順,但最好的果報也一定是父母自己,往生時會往生到極樂世界,而不是其兒女往生到極樂世界,除非兒女也開始學佛修行,積累了足夠的善因,才能往生至極樂世界。而譬如有的父母不和,互相打架,會對兒女的心靈產生陰影,但是父母打架的時候,難道兒女的身體會痛嗎?兒女的身體不會痛,父母互相打架是痛在父母的身上。因此異熟果和等流果在這里是最重要的果,即身的正報和心的正報。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父母作惡多端,而其全部罪過報應到兒女身上,這種說法是絕對不正確的。我們只能說,父母作惡多端對兒女確實會產生不好的影響,但業報不會遷移到其子女身上,還是父母自己承受果報。 如果要了解其它兩種果——士用果和離系果,菩薩可以在根本網站上下載《菩提道次第攝修心要》之「明信業果」章的錄音聽聞。當我們了解了因果正見,不管修密、修顯,都可以往生極樂剎土。如果迷信因果,那麼連「因」都沒有正,怎麼結到極樂世界的「果」呢?所以我們一定要明信因果。
『伍』 真的有因果報應自己做的事為什麼會報應在自己孩子身上
當然有啊!
因果定律不是佛教的專利,是客觀定律,也不是佛教發明的,而是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發現的,儒家、道教、婆羅門教乃至基督教天主教都發現了這個規律,只不過表述的方式和名詞不一樣而已。
因果報應本來就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和規律。「因」就是起因,「果」就是結果「報應」就是從起因到結果的演變過程,簡單的理解,因果報應就是:好的起因引發好的結果;壞的起因引發壞的結果(當然在實際應用中遠遠不止這么簡單),用現代科學的理論來說,就是「從量變到質變」。
要構成因果,就像種稻子一樣的過程,是需要時間的:
1、播種,也就是起因。拿「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來看,其中,「春種」就是起因,也就是你開始起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開始發芽,所以就像「一粒粟」一樣種到田裡去了。
2、緣。也就是這個「一粒粟」種下去了以後,它需要很多因素才能發芽,譬如陽光、水分、養料、土壤等,包括還不能被害蟲吃掉,——這一點你特別要注意的是,很多念頭起來為何沒結果呢,因為條件不具足,其實也是有了結果(沒有結果也是一種結果),但是沒有達到你所要的結果,這就是「因緣不具足」。99%的念頭都死在這里了,偏偏別人沒有關注,真正的因果,是「因·緣·果·報」的簡稱,因為簡稱,所以很多人把「緣·報」忽略掉了。
3、時間:為何不是馬上發生呢?很明顯啊,春天種下去,要秋天才發出來啊,為何春夏不發出來呢,因為需要一個醞釀成熟的時間,時間不夠,果也無法形成。
4、結果:「秋收萬顆子」就是結果,一是說明了時間,二是產生了比對,由「一粒粟」增長到「萬棵子」,顯然因果形成,而且還擴大了好多,這就是正確的「因」,能過得到更多正確的「果」;那麼錯誤的「因」呢?由於有違常理,也就收到很多干擾,所以往往結不了正確的「果」,連錯誤的「果」也會受到影響呢。
『陸』 佛教中,父親作惡,為什麼會禍及後代後代是無辜的。
阿彌陀佛!因果規律真實不虛,不知仁者在佛的哪部經典當中,看到佛說了父親作惡,會禍及後代的話。請陳列出來,我們佛弟子們共同學習一下!
另外,不知仁者是否真正了解佛的含義。佛者,覺也。佛是究竟圓滿的智慧者,洞悉宇宙人生乃至整個法界的真相和規律,佛法就是把這些告訴我們。令我們了解這些規律,並順應這種規律,從而超越這些規律給我們帶來的一切煩惱痛苦生死糾纏。佛,只是把這些真相和規律,告訴我們。因果規律,並非佛制定的,而是佛發現的。如同我們了解四季變化之後,就能順應時節,春播種,秋收獲。若是我們不了解這些規律,就會被夏天的炎熱,冬天的寒冷這種現象搞得不知所措,甚至發瘋!
在佛教導我們的因果規律之中,有共業和別業之說。如果一個人單獨造作了善惡之業,因緣成熟之時,就會獨自承受善惡之果報。如果是許多人一起造作了善惡業,因緣成熟之時,就會許多人共同承受善惡之果報。
如果按這個道理來講,有的人父母作惡,能禍及子孫,是因為他們之間有相同的共同惡業。如果沒有共同的惡業,父母即便作惡,也是不會禍及子孫的!但大多數的眾生,往往是共緣所感,而生為一個家庭之中,所以大多數的時候,還是存在共業的。這個並非是誰強加的,一切都是自心造業,自心受苦!
請仁者,放下一切已成的觀念,仔細思維,看是不是這么回事!
『柒』 父母拋棄子女在佛教中是什麼罪,要受什麼果報
「拋棄」便是不來盡父自母義務,令其孤苦,冷落,無依無靠,雖輕於「墮胎」,幾乎等同.
世尊。有情短命何業所獲。佛告長者子言。殺生所獲。
復次殺業然有十種。一自手殺。二勸他殺三慶快殺。四隨喜殺。五懷胎殺。六勸墮胎殺。七酬冤殺。八斷男根殺。九方便殺。十役他殺。如是十種獲短命報。
復雲何業獲報長命。有十種業。
何等為十。一離自手殺。二離勸他殺。三離慶快殺。四離隨喜殺。五救刑獄殺。六放生命。七施他無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飲食。十幡燈供養。如是十種獲長命報。
復雲何業獲報多病。有十種業。
何等為十。一自壞有情。二勸他令壞。三隨喜壞。四贊嘆壞。五不孝父母。六多結宿冤。七毒心行葯。八慳吝飲食。九輕慢聖賢。十毀謗師法。如是十種獲報多病。
復雲何業獲報少病。有十種業。
何等為十。一不損有情。二勸他不損。三不隨喜損。四不贊嘆損。五離慶快損。六孝養父母。七尊重師長。八不結宿冤。九施僧安樂。十施葯飲食。如是十種獲少病報。
『捌』 為什麼因果報應會在子女身上
「以佛法因果理論來看,這種『禍殃子孫』現象之形成,根本原因乃是由於『同業相引,共業招感,後報轉為現報』所致。所謂同業相引,是指往昔造了相同惡業或善業的人,彼此間有互相成為眷屬的趨向。例如,往昔勤於布施濟貧的二人,今世成為父子,父親賺錢致富,兒子出生於此,同享富報。所謂共業招感,是指往世共同參與造作同一件善業或惡業的人有互相成為眷屬的趨向。例如往世父子共同偷盜,今世父親成為貧窮乞丐,兒子則生為乞丐之子,共同承受貧窮的果報。所謂後報轉位現報,是指原本是未來世才要承受的惡報,由於環境中遇到相關的緣來促發,使其惡果提早成熟,而於今世就受到惡報。子孫受到連累而遭殃的情形和原因有兩種:一.犯了殺業之後,生的孩子有殘廢,畸形,多病,短命情形之時,這時因當事人犯了殺業,招感到往世犯了嚴重殺業,應受殘廢畸形等果報的人,來投胎作他的子女,這時子女的遭遇,是由於往世造惡業,今世應受報所致,絕非代父母祖先受罪。二.生了孩子以後才造殺業的人,若是他的孩子今生福薄,而且往世曾造殺業,這時父母的殺生惡行,會促使孩子的殺生果報提早成熟,本應於未來才受報,卻提早於現在就受報,而發生多病短命,災橫的情形。就孩子來說,他的遭遇只是後報轉為現報,仍是自作自受,並無不公平之處。」
『玖』 父母養魚所造殺業的果報會報在子女身上嗎
或在自身
或在子女
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