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獨生子女不善於溝通

獨生子女不善於溝通

發布時間:2021-11-30 14:31:25

㈠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獨生子女就很自私,或者說不會與人溝通很多有兄弟姐妹的照樣自私自利,看補充

不要聽就完事了

㈡ 不愛跟人交流,獨往獨來的女生跟表的兄弟姐妹也是,這樣的獨生子女跟表的兄弟姐妹關系怎麼樣

關系很時好時壞。開心的時候大家親如一家。不開心的時候分外眼紅。

㈢ 面對不善於溝通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去引導

您期待孩子能變得開朗,基礎就是您自己先做一個開朗,與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中國好鄰居。因為學校有事臨時提前放學,於是,男生便提出去開房,女生沒有多想,也沒有反對,便跟著前去了。孩子可能和你的溝通和交流就會多一些。強制和他們溝通和交流是無效的,並且越是強制,如果經常 這樣,是不是家長就開始希望孩子變得安靜穩住了呢?成為孩子的導師,讓孩子信賴父母,不能對孩子的想法發生呵斥扼殺孩子的想法。

集體活動是孩子間相互交流的紐帶。在集體中,孩子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並從同伴那裡獲得了安全感。而有的孩子確實屬於不喜歡和父母交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喜歡獨處,覺得看書更有趣。

㈣ 為什麼獨生子女和父母交流起來就那麼困難呢

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家長應該把孩子當作朋友,平起平坐的跟孩子溝通,就算孩子說了什麼不對的話也不要秋後算帳,只要孩子把父母當做朋友,溝通就沒有問題了。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來,獨生子女逐漸成為我國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由於獨生子女的大量出現,他們的教育、溝通、心理健康等問題都向我們提出了挑戰。據一項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調查顯示,獨生子女占其中的80%,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的溺愛、與父母缺乏溝通與交流從而形成思想隔閡。這說明父母與孩子 間的良好溝通對孩子的思想道德建設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關重要。那麼,父母如何與獨生子女溝通呢? 現代獨生子女的特點 一提到獨生子女,很多人就會想到「小皇帝」、「小太陽」、「421綜合症」等等詞彙,不過,這並不是一個全面的理解。據「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狀況與教育調查」結果顯示,獨生子女就其人格特徵來看錶現有五大優點和四大弱點。 獨生子女的五大優點是:1)重視友誼,富於同情心和恆心;2)具有自信心;3)具有良好的社會道德素質;4)自我提高的需求較高;5)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 獨生子女的四個主要人格缺陷是:1)在人格需求中,較多的孩子成就需要較低,但有較強的攻擊需要;2)部分獨生子女在自我接納方面存在障礙;3)在創造性、獨立性、勤勞節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4)學習需要中認知需求較低。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獨生子女一代的發展是正常的,但與非獨生子女相比,他們在家庭環境、親子關系和在家庭中的地位等方面有很多的不同。獨生子女在成長中表現出來的諸多優點與問題,並非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所處環境和受成人影響的結果。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家庭環境也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如現代的家庭模式已逐漸轉變為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結構,這使得父母能夠做到優生優育,為兒童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同時為建立親密的親子關系提供了可能。 獨生子女存在溝通問題 雖然家庭環境的變化向著更有利孩子的方向發展,但現實的情況卻並不如人們想像的好。很多父母因為工作忙等各種原因大大壓縮了與孩子相處和交往的時間,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孩子的精神需求,使得親子關系逐漸淡漠甚至疏遠,從而給孩子在情感和社會性的發展方面帶來諸多不良影響。 筆者在調查中接觸過這樣一個例子 某私立幼兒園的洋洋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由於父母工作很忙,洋洋3歲時就開始寄宿,每周只接一次。而且為了讓孩子多學點東西,硬是讓孩子「跳級」上了中班,在班裡洋洋是個很一般的孩子,有些課程甚至跟不上同班的小朋友,老師也不太注意他,即便到了周末接回家,他的時間也被各種特長班占滿了,連聽爸爸媽媽講故事、一起玩的時間都沒有。到了大班,老師發現洋洋的攻擊性開始增強,與別的孩子稍有摩擦,不是動手打人就是張嘴咬人,漸漸地很少有小朋友願意和他玩了,爸爸媽媽也發現洋洋脾氣越來越大,稍有不如意就大鬧,還經常說 「我恨你們。」洋洋的表現是一個典型的孩子在受到父母漠視後情感不健全的例子。 事實上,洋洋這樣的經歷目前在許多獨生子女的家庭中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據有關學者的研究表明,現代家庭獨生子女的父母花在陪伴孩子的時間上遠遠多於非獨生子女的父母,但大多是「在家裡給孩子布置作業」、「陪孩子做功課」、「帶孩子上興趣班」等等,很少有和孩子在情感和思想上進行真正溝通的時間。還有很多父母由於平日無暇照顧孩子,感到愧疚,就想從物質上對孩子做一些補償,在物質需求方面對孩子採取放任的態度,或單純給孩子購買大量的所謂「益智」類圖書和玩具,單純將培養孩子的智力因素放在首位,而不去了解孩子的真正的需要。家長的重智勸德使他們的家庭大部分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由於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或者溺愛孩子等原因,這個家庭很難有一個理想的親子關系,從而也無法為孩子的身心兩方面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有益的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獨生子女時代的父母在孩子的溝通問題上責任重大。由於缺少兄弟姐妹關系,獨生子女家庭與傳統的多子女家庭相比,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統是不同的。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遇到問題不願和父母說時,可以通過兄弟姐妹來解決,但獨生子女在遇到問題時,則缺乏這種情感系統支持,使得孩子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往往會使他們尋找家庭以外的情感支持,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學會與獨生子女溝通 獨生子女家庭為孩子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說,孩子除了有生理上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需要。只有那些在心理發展上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他們才會更有安全感、才會性格開朗,情緒愉快,從而建立起積極向上的健康的心理品質。 與獨生子女進行良好的溝通首先要認識孩子、了解孩子,尤其是要平等地對待孩子、把孩子當作一個人來尊重,把本屬於孩子的權利還給孩子。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很大程度上使孩子從幼年起主動性及探索需求就被抑制,從而影響到孩子個人情緒獨立性的發展。 在尊重的前提下與孩子溝通,就是尊重孩子參與的權利,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參與的權利就是「確保有主見能力的兒童有權對影響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項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並獲得重視」。很多父母和成人大多對兒童的參與能力持懷疑態度,甚至不認為孩子具有參與的能力,所以才會包辦代替孩子一切事情,從而導致與孩子的激烈沖突。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嬰兒時期,常常咿咿呀呀地和你們「對話」,對大人的回應會有很積極的反應。這就是孩子自主參與的萌芽。同樣,在孩子以後的成長進程當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如果僅僅是孩子單方面的要求,而長期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那麼孩子就會喪失參與的能力,失去與父母溝通的興趣。 一位在上初中的女兒告訴她的媽媽 「媽媽,我們班有早戀的了。」如果這位母親只是簡單地以「你可別跟那些人在一起玩了,學不出好來」來回答孩子的話,這樣的回應無疑是告訴孩子「你的判斷力不足以判斷這件事的對錯,你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這樣的溝通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其結果是孩子開始對母親產生反感,以致今後有什麼事也不會與母親溝通。如果這位母親不要對這件事表示得大驚小怪,而是仔細傾聽孩子的想法,並耐心地正確引導,效果會更好。 最近,黨中央專門就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召開了會議。其實,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僅僅只是國家和學校的責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家庭的責任。父母的言傳身教、及時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在孩子的思想教育問題上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藍極速」網吧的大火、十幾歲少年砸向親生母親的鐵錘,這些悲劇的背後,我們都能看到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釀成的苦果。父母和老師枯燥而單純的說教在孩子的心裡除了產生逆反以外,是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的。只有在平時和孩子推心置腹的點滴溝通中,才會在孩子的心田裡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誠然,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但教育只有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果,尊重孩子,會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信、自強。因此,在與獨生子女的溝通中,我們必須認識到:孩子在有關他們發展的事物中應該是積極而有貢獻的參與者,而非被動的接受者,每個孩子都有參與的能力,而且每一個孩子都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雖然這種參與方式並非父母所期望或所了解的。獨生子女不應該是父母期望的復製品,他們自誕生以來就是擁有獨立的個人存在意義的人,父母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充分尊重孩子參與的權利,才能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㈤ 我兒子獨來獨往,不善於與人溝通,怎麼辦

首先,是因為身邊沒有可談心的朋友,那些三觀不相符的人,有什麼好說的呢?其次,是因為性格原因,喜歡把事情藏在心裡,不願分享;最後,不要總覺得不愛說話的人就是內向!內向的人也會有朋友,也會敞開心扉說心事,只是你所見到的那個人剛好沒碰到他值得掏心的朋友罷了

㈥ 獨生女。見人不會說話,和誰都沒法溝通…是智商問題還是情商問題

情商智商各佔一半吧。在此前提下,還是缺乏交流方面的鍛煉,交際圈子的狹窄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交際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若長此以往,羞赧接觸人群而不善於表達,會使你越來越覺得自己和任何人都無法溝通。可以嘗試與人主動打招呼,走出封閉空間,與外面的世界親密接觸。

㈦ 作為獨生子女,缺乏和父母的溝通,要如何拉近距離

作為獨生子女,缺乏和父母的溝通,要友好的與父母進行溝通,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深知許許多多的獨生子女不懂包容,由於他們沒有見識過父母生二胎,沒有人與他們分享父母的愛,導致他們不懂包容,不懂分享,所以獨生子女要盡量包容父母,與父母好好相處。

你是家裡的獨生子,哪一個父母不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我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操勞,受累,作為家裡的獨生子女我們更要體會父母,理解父母,關心父母,理解父母的苦心,盡量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時候總想盼著離開家裡,但是漸漸地長大突然發現,最終能陪伴父母的卻只有一個短短的冬天。

㈧ 是不是獨生子女比非獨生子女的溝通能力要弱很多

不一定,但是可能性比較大,因為獨生子女可能被溺愛長大的,當然也可能因為獨生這種條件,更加獨立和開朗

㈨ 獨生子女真的不好相處嗎

處人看人品

㈩ 我是一個獨生子,不會打交道。我對我是獨生子很苦腦

要主動的多與人聊天,搭訕等,或者買一些鍛煉口才的書,多鍛煉鍛煉就好了。

閱讀全文

與獨生子女不善於溝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市老年大學2018年課程安排 瀏覽:743
沒有撫養老人怎麼取證 瀏覽:105
重陽節來源的神話小故事 瀏覽:297
爸媽說我一點都不孝順 瀏覽:462
老年人晚年恩愛的句子 瀏覽:148
江寧老年大學收費嗎 瀏覽:298
個人城鄉養老到什麼地方查詢 瀏覽:300
本機號碼怎麼查老人機 瀏覽:915
外圍體檢員是什麼 瀏覽:247
老年大學由什麼主管 瀏覽:390
社保廣東省基礎養老金 瀏覽:417
父母做過什麼事情讓人淚崩 瀏覽:239
退休年齡到了但沒交夠15年 瀏覽:57
你的牙齒能活80歲 瀏覽:549
如何讓老人穿白襪 瀏覽:604
體檢乙肝弱陽性該怎麼辦 瀏覽:849
警察體檢復檢血生化查什麼 瀏覽:698
城鎮養老和農村養老同時入著 瀏覽:352
兒女不孝敬爸媽正能量視頻 瀏覽:690
舊社會的老人是怎麼欺負女人的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