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父母偏心我該怨恨他嗎
怨恨?為什麼?人無完人,父母也有缺點,性格上也不完美,對待人和事都不是那麼盡善盡美,不要因為父母這樣,就怨恨他們,你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要學會原諒與諒解,要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Ⅱ 為什麼父母都那麼喜歡欺負自家的子女
孩子最害怕什麼?玩具丟失了?還是好吃的沒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擔心最害怕的都與父母有關,你們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擔心的事,然後以後注意不要再犯,別再傷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媽媽吵架了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
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爸爸媽媽又發脾氣了
孩子簡直像極了蠟筆小新,又在惡作劇了,當你都催了十遍他還是不動窩的時候,勞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吼了起來。
對孩子發脾氣,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在恐懼中,孩子那些讓父母心煩的行為暫時看不見了。但他會怎麼樣呢?有這樣幾種可能:
乖乖地聽你指揮,你讓干什麼,就干什麼;
他被嚇呆了,愣在那兒不動;
大哭起來,不會再干你不希望他乾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讓他乾的事;
學著你的樣子,也發起火來,把你心愛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孩子還弄不清,父母為什麼發脾氣。也就是說,在很多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孩子雖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為,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發脾氣,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發了火,發完脾氣後,最好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做,同時還要通過行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護。
可能的話,發脾氣前最好提出預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發火了,你能趕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別……」。但是決不能因為發脾氣後的內疚,就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該堅持的必須堅持。
在客人面前指責孩子
人來客往,親朋好友相聚,談論各自的孩子,常常成為重要話題之一。
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顧著吹毛求疵地指責他的短處,這無形中,讓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沒人賞識他,例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讓家人為他受累,也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和父母逐步疏遠。
從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難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應該有友愛、輕松、寬容、民主和活潑的氣氛。相反,他們最頭痛的是氣氛冷淡、緊張、沉悶、專橫、毫無生氣的家庭。
Ⅲ 有些父母對子女偏心,這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多大影響
父母對孩子偏心,會影響這個小孩子身心健康,甚至可能造成心理上的疾病。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越來越多的家庭生了二胎。有些家庭難免會給小孩子多一點關愛,忽略了大孩子,這樣子就造成偏心,會對小孩子身心造成危害。有一至兩個小孩,家長很難做到一視同仁,可能主觀意識我們已經有公平了,但是小孩子很敏感,會很容易察覺到差距。下面我們看一下,父母偏心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父母偏心對任何一方都不好,被偏愛的太溺愛了,被忽略一方太脆弱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一碗水端平。特別是成年之前,更要灌輸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觀念,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在社會里才可以生存下去。
Ⅳ 父母如果偏心,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
父母偏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非常大的。嚴重的會毀掉孩子的一生的。我認識一對夫妻,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兒子,後來想要個女兒,就左藏右躲的生了二胎,結果又是個兒子,因為是違反計劃生育生的,怕罰款,兩口子就把孩子放妻子娘家藏著養,後來還是被人舉報被罰了款。兩口子本來就不喜歡老二,再加上因為他而受到處罰,平時就更不待見這個兒子了。
結語:作為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有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決定孩子成長的格局,由於父母偏心而造成子女成仇的例子也很多,所以,希望所有的父母,能從「一碗水端平」做起,偏愛每一個子女,尊重每一個子女,把孩子們養成一家人,而不是養成敵人、仇人和社會的罪人。
Ⅳ 父母所偏心到極點,讓我很恨他們,跟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都沒有話說,是我的原因還是父母的原因
你父母也有問題 因為他們偏心是不對的 你也算有點問題 不能寬容對待 但是要做到寬容對待也是很難做到的
Ⅵ 覺得父母偏心的孩子長大後有什麼心理缺陷
前幾年熱播的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劇情大家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對兒女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下,面對只能救一個的艱難抉擇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方達,雖然幸運的女孩也在這次災難中活了下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為養女。
但女兒卻因為怨恨母親偏心,怨恨說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經歷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頭都不願回家認親,和家人足足分離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讓某些孩子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餘光里,同是一對父母的孩子,零用錢、衣服、出遊……待遇卻不一樣,這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
大量研究發現,父母偏心會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為問題,即使他們長大後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
而且,無論是受到偏愛的孩子,還是被冷落的孩子,還是旁觀的孩子,只要覺察到媽媽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被冷落的孩子會對媽媽或者受寵的孩子怨恨,受寵的孩子則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惡。
Ⅶ 為什麼有的父母會偏心對待子女,對子女的心理傷害有多大
雖然現在社會所講究的是男女平等,但是父母在於子女方面還會分別對待,比如說我小的時候,我感覺爸爸媽媽對待妹妹就特別的好。
大多數人家都喜歡兒子,那可能我是長子的原因,所以他們會把更多的愛賦予在妹妹的身上,所以小的時候我經常會在父母,不在家的時候欺負妹妹,我想這也是一種宣洩。
我曾經看過一則新聞,在日本,家裡的兩個孩子由於不公平對待,結果其中一方起了害人之心,僅僅13歲的年齡就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弟弟。
這是一個家庭的悲劇,是因為父母的不當對待,以及錯誤的教育方式所導致的直接後果,所以教育孩子是一個非常需要重視的問題,作為父母不要覺得生養孩子,就已經完成了使命,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Ⅷ 父母偏心將所有資產給了弟弟,我該怨恨他們嗎
別恨了,真的,你平時對的起他們就好了。他們的付出都不需要回報,我們做子女的也是這樣,可能你過的比弟弟好,工作也不錯,而弟弟一般。父母都會有偏心的時候
Ⅸ 為什麼父母會偏心小兒父母偏心對子女的傷害如何對待
1、重男輕女
雖然是活在21世紀的新新人類,但是難免還是有人依舊有著重男輕女的老思想。在過去都喜歡男孩子不喜歡女孩子,因為女孩子會出嫁,那麼在出嫁之前在女孩身上的投資是沒有一點點回報的,但是男孩子就不一樣了,男孩子成家以後不會離家,多數還是會在父母的身邊,俗話說:「養兒防老,」這時候兒子起了防老的作用了。
3、精力不足
現在很多人都響應國家開放二胎的號召,每個人的精力有限,當有了二寶的時候,自然就會將關注點從大孩子身上轉移到二寶身上了,當然這個時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可不會想那麼多。
我個人認為對孩子偏心是很不好的,會讓另一個孩子處處覺得不公平,這樣的心理會影響到他以後的為人處世,覺得自己可有可無那麼也就沒有必要嚴格要求自己,沒有必要對別人寬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