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獨生子女和多生子女的區別
家庭環境好的,基本上沒有太大的什麼區別,多子女從小學會了互相搶東西,互相打架,你真掙我奪,獨生子女不會。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生活水準降低一半以上。
『貳』 中國獨生子女家庭大約為多少
盡管已成社會熱點,但中國到底有多少失獨家庭目前仍沒有確切數據。據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根據人口普查數據推斷:中國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會有1009萬人在或將在25歲之前離世。這意味著不用太久之後的中國,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
>>數量
1009萬家庭可能面臨失獨
易富賢的數量推斷來自於兩組數據:一個是中國從1975年到2010年共產生了2.18億個獨生子女家庭;另一個是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每出生1萬人,就有360人在10歲之前夭折,有463人在25歲之前死亡,760人在44歲之前死亡。
結合這兩組數字不難算出,現有的2.18億獨生子女中有1009萬人會在25歲之前死亡。
按照醫學上49歲生育極限年齡來看,這些失去孩子的母親很少再生育自己的第二個孩子。
>>現狀
生活無助「抱團取暖」
哈爾濱的一對夫婦幾年前失去了他們的獨生女兒。女兒當時在北京讀大四,實習期間在外租房,因為長得漂亮,一天晚上回家路上遭到相識者奸殺並被殘忍分屍拋到小湯山。女兒去世後的四年間,這對父母一直在尋找兇手、打官司。四年間,他們自虐般地住地下室,吃最差的飯菜,因為他們覺得女兒慘死,自己不能有任何享受。官司四年後結束,兇手繩之以法,媽媽爬上小湯山垃圾山頂放聲大哭。
「墳墓里如果是我,該多麼幸福。」這位媽媽說。
在唯一的孩子離去後,養老成了首要問題,入住政府養老院需要兒女簽字,這讓沒有兒女的他們無處可去。「我不怕死,我怕老。」一位失獨父親說。此外,歧視、健康等種種問題也接踵而至。
絕大多數失獨家庭最終都開始遠離正常社會,以「抱團取暖」的方式聚集在一起面對未來的生活。
>>政策
經濟補助難解根本問題
據2001年12月份出台的《中國計劃生育條例》第27條規定: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但對於這個「必要的幫助」究竟是什麼樣的標准且如何實施並沒有明確說明。
從失獨家庭的現狀來看,政府雖然在持續推進對這個群體的關注,卻一直停留在對具體的經濟政策做一些細枝末節的修改,始終難以徹底解決失獨群體目前面臨的多重生活問題。
國家計生委原巡視員、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原理事長苗霞表示,更大的挑戰還是這些父母的生活空白問題,比如未來養老怎麼辦?
>>建議
經濟、精神共慰藉
如何解決失獨家庭目前面臨的問題?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秘書長史柏年日前提出了經濟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管齊下」的辦法。
「從經濟來講,要把對失獨家庭這樣的風險補償標准提高。」
在生活照料方面,史柏年稱:「要發展社會性的養老,包括機構養老以及社區養老。」
「第三個層面就是精神慰藉。」史柏年說,「社會公眾的理解很重要。大家應該有這樣一種意識,失獨家庭並不是問題家庭,媒體報道也不要把他們標簽化。」
苗霞認為,「幫助失獨群體走出陰影政府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也有這個責任。例如像病人在醫院搶救需要家屬簽字的規定應該考慮修改,例如社會組織可以做一些有針對性的工作,大家一起努力讓失獨者走出陰影。」
『叄』 日本獨生子多嗎
應該很多吧,嗯然後那日本應該是你,比如說像東京這個地方吧,她應該是獨生子女比較多一點,因為他們的生活壓力還是很大的,但是具體有多少的話也沒有統計,在日本的就是影片動畫片裡面,其實他們好像對獨生子女的很少,也就是說我好像貌似沒有這方面的限制,而且很多家庭吧,基本上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小孩,你可以去看一下日本的紀錄片兒,或者有一些就是他們的人物傳記裡面的描寫家族的呀什麼呢?基本上都是很多的兄弟姐妹的,獨生子女應該像東京這樣的城市應該很多的,但是官方沒有這方面的資料也沒有說有人專門去攻擊
『肆』 獨生子女家庭多嗎
多,二胎沒出台前,國家法律就是獨生政策,很多家庭多生就意味著沒有飯碗+高額的罰款!
『伍』 獨生子女家庭和多子女家庭,分別有什麼利弊
獨生子女家裡人少不熱鬧但可以得到國家的獨生子女證
多子女人多熱鬧有人說話沒有獨生子女證
『陸』 大多獨生子女身上有什麼缺點
獨生子女沒有那麼多的缺點,是人為的貼標簽上去,我家沒有獨生子女,我就特別不想對獨生子女說三道四。獨生子女就是年輕一代,除了時代特點,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柒』 現在獨生子女還多嗎
您好!雖然從2016年1月1日開始全面放開二胎,但是據媒體調查,育齡夫婦中願意生第二胎的還版不足一權半,主要原因是撫養和教育孩子的成本太高,負擔一個孩子的撫養費和教育費已經蠻累了,再生一個孩子生怕負擔不起。謝謝閱讀!
『捌』 中國是獨生子女最多的國家嗎
歷史上一直並不是(參見中國人口史)
但實行計劃生育後,目前獨生子女數量和比例都是最多的,中國獨生子女目前1億2000萬,比例高達近四分之一,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進入育齡期,這一比例還會迅速攀升。如此高的比例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解決了大量人口數量帶來的問題,但也將引發一系列新的社會問題,比如養老問題、退休問題、青壯年勞動力缺乏等。
『玖』 為什麼中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卻不好就業
大部分的獨生子女都是嬌身冠養的,比如說我吧,我是80初的,城市裡的孩子,但是在我的記憶裡面,我們那時候家裡有個兄弟姐妹的都很少了,我們的父母大部分都是50末60初的,家裡條件不用說了,「富二代」,「白富美」這些連想都不敢想,但是我們從小生活是苦不到我們的,父母都是雙職工。所以像我們這一代人有作為的要麼就是公務員,要麼就是農村的。我們城市裡面父母雙職工真的能賺到錢的幾乎沒有。
原因就是,就是因為我們是獨生子女,那基本上都是「家養」的,失去了本該有的「野性」了,只有「依賴」,那能做什麼大事情呢?就算是叛逆期到了,想做點什麼,父母不可能讓我們不讀書,更不可能讓我們離家背井的打工,二十歲都不知道獨立是什麼,除非考上了異地的大學,非要獨立不可,等學校還沒有畢業,父母已經在託人幫我們找工作了,希望找個所謂的「鐵飯碗」,我們就算想自己闖一下,想自己折騰一下,父母連機會都不會給你,那連成功的機會都沒有的話,那麼你說我們會成功嗎?可是農村的孩子正好相反,只不過是自己出來的時候信心滿滿,個個都有雄心壯志,特別是男的,但是大部分人就是受不了「花花世界」的誘惑,所以也只能打工了,比如說,女人,手機,電腦,損友,賭博等等,也因為沒有父母在邊上,所以膽子也越來越大,把時間和盡力都花在這個上面了,你說能成功嗎?而大部分又沒有文憑,所以只能去工地賺錢,進廠打工等等
所以你看見的情況不全面,不是就業不好就業,現在用人企業好多,只不過是自己沒有水平,或者說沒有這個能力勝任罷了,城市的孩子,父母早早安排好了,農村出來的孩子,自己又沒有什麼文憑,那你說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