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獨生子女面臨的問題

獨生子女面臨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0-11-28 04:24:13

獨生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責商家庭教育從根源出發,深度剖析了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一家中的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圍著一個孩子轉,加之不少獨生子女的父母一般處於創業階段,迫於異常激烈的生存競爭無暇顧及孩子的身心培養。三觀構建和成長觀察來源於長輩。很多父母基本上是委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接送孩子上下學和督促學習,有的乾脆就全托在爺爺奶奶家中。而中國傳統「隔代親」的教育普遍存在突出的弊端:爺爺奶奶的教育極有可能溺愛有餘而管教不足,對獨生於女責任品格的基礎培養自然就顯得薄弱,由此引發孩子的過度自我、謙讓意識不夠,在社會上會有好高騖遠的心態。
人類責商教育理論創始人譚焱心認為這樣的特殊家庭角色內無「內部競爭」,無競爭就缺少活力和外部競爭刺激,進而使獨生子女從小就弱化了主動競爭、主動承擔責任的人格磨煉機會。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有求必應的「特權」,使獨生子女缺乏生活中的挫折心理體驗,缺少面對現實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挫折及責任、義務的承擔,於是就形成了「不擔當」「不面對」「等待擁有"「等待享受」的思維定式及行為習慣。一旦稍微面對困難或壓力,就表現出十分脆弱的心理,一個小打擊或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絕路。不過,對於這種心理「脆弱綜合症」,責商家庭教育表示:如果能夠及早根治,跟隨責商家庭教育開展科學的家庭教育模式,『浪子回頭」是能夠化險為夷的。

② 獨生子女問題

如果你是父親二婚的子女,且母親沒有其他子女,算的。
根據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領取《獨生子女證》:

(1)夫妻生育一個孩子後不再生育,並且其子女在十六周歲以內的;

(2)夫妻按有關規定收養一個孩子後不再生育,並且其子女在十六周歲以內的;

(3)夫妻原有兩個計劃內生育的孩子,其中一個意外死亡,另一個不滿十六周歲的;

(4)夫妻喪偶後只有一個不滿十六周歲孩子的;

(5)夫妻離婚前生育過一個孩子,離婚時孩子判由本人撫養,並且該孩子不滿十六周歲的;

(6)再婚夫妻一方生育過一個孩子,另一方未生育過孩子,現家庭只有這一個不滿十六周歲孩子的;

(7)再婚夫妻再婚前雙方各生育過一個孩子,其中一個由對方撫養,現家庭只有一個不滿十六周歲孩子的;

(8)經過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夫妻放棄

③ 獨生子女存在的幾大問題是什麼

我國的獨生子女在社會性發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常常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合作意識,經常不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團體活動中組織協調能力差,通常不肯遷就別人、委屈自己。對此,可以多給他們做做思想政治工作,多舉具體情景、事例(也就

④ 獨生子女存在的主要問題

社會老齡化問題日漸突出,我國已完全進入社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物質水平的提高一對夫妻要依法贍養至少8個老人(即:雙方父母共四個,雙方祖父母四個,外祖父母四個)還有下一代1個共計15口人,雖然他們都有退休養老金。但是要照顧一大家人的衣食住行。
還有小孩是上學的費用。[這也是一大筆開支。
醫療費用也不容小視,如果只是個頭痛腦熱,感冒咳嗽也不太要緊住幾天醫院打幾天針就好了;要是遇上中風心臟病那可就麻煩了。
另外如果小孩健康就還好,要是沒有搞好優生。小孩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就是一輩子的負擔了。

⑤ 獨生子女問題

獨生子女按下列標准確定
條例第二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十)項中的獨生子內女按下列標准確容定:
(1)夫妻雙方只生育一個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個存活的;
(2)無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
(3)由社會福利機構撫養成人且沒有兄弟姐妹的;
(4)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離異後,一方依法與該子女共同生活, 獨生子女未再婚或與無子女的人再婚但沒有生育的。
再婚夫妻,雙方各有一個子女,原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生育子女已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再婚後未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可以繼續享受獨生子女父母待遇。
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且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再婚後未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生育子女的一方可繼續享受獨生子女父母待遇,未生育子女一方可享受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的獎勵。

⑥ 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90後、00後是特別的一代,由於中國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很多家庭都形成了特定的環境和成員結構,因此也導致了很多「小皇帝」、「小公主」的出現。一個家庭的成員關系能夠得以相互制衡、平等發展是最好的,但是顯而易見的是,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普遍更容易存在問題。
責商家庭教育從根源出發,深度剖析了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一家中的父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都圍著一個孩子轉,加之不少獨生子女的父母一般處於創業階段,迫於異常激烈的生存競爭無暇顧及孩子的身心培養,三觀構建和成長觀察來源於長輩。很多父母基本上是委託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接送孩子上下學和督促學習,有的乾脆就全托在爺爺奶奶家中。而中國傳統「隔代親」的教育普遍存在突出的弊端:爺爺奶奶的教育極有可能溺愛有餘而管教不足,對獨生子女責任品格的基礎培養自然就顯得薄弱,由此引發孩子過度自我、謙讓意識不夠,在社會上會有好高騖遠的心態。
人類責商教育理論創始人譚焱心認為這樣的特殊家庭角色內無「內部競爭」,無競爭就缺少活力和外部競爭刺激,進而使獨生子女從小就弱化了主動競爭、主動承擔責任的人格磨煉機會。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有求必應的「特權」,使獨生子女缺乏生活中的挫折心理體驗,缺少面對現實生活、學習、工作中的挫折及責任、義務的承擔,於是就形成了「不擔當」「不面對」「等待擁有」「等待享受」的思維定式及行為習慣。一旦稍微面對困難或壓力,就表現出十分脆弱的心理,一個小打擊或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絕路。不過,對於這種心理「脆弱綜合症」,責商家庭教育表示:如果能夠及早根治,跟隨責商家庭教育開展科學的家庭教育模式,「浪子回頭」是能夠化險為夷的。

⑦ 你認為獨生子女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至少寫三條)

1.容易養成自私自利抄的性格,解決方案:全面放開二胎。2.從小沒有兄弟姐妹,團隊合作能力不強,解決方案:全面放開二胎。3.贍養老人存在問題,非經濟,如果老人生病無人照顧,精力跟不上。解決方案:全面放開二胎

⑧ 當下獨生子女社會問題

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
人口紅利下降
集體觀念比較差

⑨ 當前獨生子女養育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1、缺乏獨立性,依賴性強
這是目前獨生子女中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他們缺乏獨立意識,懶惰,特別的依賴於別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他們不會洗衣服,不會鋪床疊被,不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有的孩子甚至在家連碗都沒有洗過,獨立生活能力非常的差。
2、一切以自我表現為中心,任性、專橫
在獨生子女的心中,以為自己就是家裡的太陽,誰都要聽他的,自己可以一味的支配別人。任性、專橫是很多獨生子女的表現,一點小事沒有順著自己,就大發脾氣。筆者所在的幼兒園里,這樣的孩子可謂是不少見。學生A,別人不能向他提出不一樣的意見,否則就大哭不止。學生B,有什麼事情不順心就開始大吵大鬧,躺在地上打滾,甚至去動手攻擊別人。這些「小霸王」往往真是令老師們頭疼。
3、缺乏謙虛、謙讓、節約、助人為樂等優良傳統美德
中國素稱為「禮儀之國」,「孔融讓梨」「雷鋒的故事」也一直是被人們所傳誦的。而在現在的獨生子女身上,卻很少看到這些優良傳統美德的影子。他們在家受寵慣了,什麼事情都得依著他們,從來都不會主動去讓著別人,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動不動就會動手去搶,占為己有。還有很多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節約,只知道沒錢就找家裡要,在現在的一些學校里孩子之間攀比現象嚴重,比穿比吃,甚至講名牌,講排場的現象比比皆是。而更別提助人為樂、謙虛等美德了,他們更是不知為何物,只知道一味的為著自己的利益。
4、嬌氣、怕吃苦,抗挫能力差
獨生子女們嬌氣、動不動就哭,更為突出的是他們的抗挫的能力特別的差。據筆者在所在幼兒園的統計和調查,抗挫能力差的問題占獨生子女問題的首要地位。「老師,我不會」「老師,你幫我」是很多孩子的口頭禪。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例子,學生C,坐在牆角暗自哭泣,問其原因,原來是鞋帶不會系或是不會扣扣子;學生D,老師批評兩句就受不了,幾天精神不振;學生E,遇到難題就開始求助,或者乾脆繞過去。而筆者還發現近年來在一些發生在獨生子女身上的一些慘案,2001年,新疆石河子市4名初三女生,因考試排名靠後相繼服鼠葯自殺;2002年,成都是一名不到13歲男孩因犯錯誤受責而跳樓自殺,結果摔傷,被迫割掉脾臟,而這樣的事情竟然是屢屢發生,真是令我們痛心和惋惜。但是同時我們也想到的是新一代的獨生子女的承受能力太差了,經不起一點點打擊和挫折。
5、膽小、孤僻,社會適應能力差
很多獨生子女膽小、孤僻,不敢也不能很好的去和別人進行交往。在新接觸一個新環境中往往適應不過來或是適應的很慢。筆者聽過不少這樣個例子,某某學生被某所名牌大學所錄取,該生上大學後竟由於適應不了新的環境,鬧著要回家。還有這樣的一個例子,某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被美國的一所有名大學所錄取,可是該學生竟然在赴美國之前的一個月患了「精神憂鬱症」,原因就是他害怕自己不能適應美國的生活。
6、容易說大人話、做大人事,缺乏童真
獨生子女平時接觸最多的就是成人和各種媒體媒介。他們過早的接觸到很多成人化的東西,以至於他們更多的說大人話、做大人事,失去了孩子本應該有的童真。傾聽幾個獨生子女之間的對話,你會發現他們就像兩個大人一樣,甚至聊一些只有大人才應知道的事情;而觀察一些獨生子女的行為,你也會發現,他們會做一些應該是大人才做的事情。「早熟」是我們現在對新一代的獨生子女們經常的評價。
三、分析新時期獨生子女問題產生的原因
上述獨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的這些問題和缺點是與生俱來的嗎?決不是,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了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由於獨生子女的「獨」,客觀上存在著區別於非獨生子女的種種特殊的家庭教育環境和家長心態。這些客觀因素,對獨生子女的身心發展來說,有的起到積極作用,有些則起到了消極作用。在獨生子女的成長中,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然而,在種種因素中,家庭教育的影響是最基本、最直接,也是子女最容易接受的。筆者通過分析調查,提出了獨生子女問題產生的幾個原因:
1、錯誤的教養態度、方式和行為
「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傳統觀念在我國人民心中歷來是根深蒂固的,人們都會認為多子女的家庭,孩子成長的安全系數就大。於是獨生子女的家長就很難有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子女,對於自己唯一的孩子,存在著「獨苗」思想,而這種思想則折射為以下五個方面:
(1)、過多的愛。獨生子女處於家庭的中心地位,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小孩轉,對子女愛得過分,嬌生慣養,百依百順,「溺愛」成了家庭的通病。
(2)、過多的營養。家長們為了讓子女有一個更加健康的身體,拚命的為子女買來各種營養品,為子女補充各方面的營養,生怕子女哪方面發育不良或者是有所欠缺,想讓子女有一個特別健康和強壯的身體,結果卻適得其反,造成了子女消化不良,身體發育過早,而且還形成了子女挑食、偏食和不愛惜糧食等問題。
(3)、過多的照顧。家長們對子女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關懷。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甘心做子女的保姆,包辦代替了子女所有的一切事情,不讓子女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子女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使他們在動手和動腦中得不到一點應有的鍛煉,結果也養成了子女獨立性差、依賴性強等不良習慣。
(4)、過多的保護。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動的,而家長卻生怕自己家中這一小寶貝出去玩不安全,容易受到傷害。總是讓子女呆在家中,成人加以控制。很多家長還會去干涉子女的活動,經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因覺得自己的子女受了委屈而去教訓別人的孩子的事情。而正是由於家長們對子女們保護得太好了,子女們什麼事情都會依賴於家長,缺乏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
(5)過多的期望。在現實生活中,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缺乏長遠的戰略觀念,沒有形成明確的培養目標,習慣於從具體問題著眼、急於追求近期效應。一些家長以為發展特殊才能就是子女的成才之路,於是不顧子女的素質條件,過早定向,拔苗助長。還有一些家長人為智力的開發就可導致子女成才,因此只重視對子女的智力開發、文化學習的提高,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健康教育,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再還有不少家長對孩子學習和成才的期望過高,要求過急,致使本來學業負擔就很重的獨生子女們加大拉心理壓力,以致有些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壓力過大,反而適得其反,一些獨生子女反而更加膽小、退縮、害怕甚至於自暴自棄。

閱讀全文

與獨生子女面臨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原來的寓意 瀏覽:745
江西高考體檢費大概是多少 瀏覽:519
養生湯水是什麼做的 瀏覽:121
不做父母不能為兒女做些什麼 瀏覽:364
15年04個月能領多少退休金啊 瀏覽:879
五福中什麼是指長壽 瀏覽:804
普通的入職體檢項目多少錢 瀏覽:436
50歲型男穿衣搭配 瀏覽:79
祝90歲外婆生日快樂 瀏覽:231
關於孝順的經典詩句 瀏覽:737
昌平區陽光之城養老院電話 瀏覽:576
養老院護工私下怎麼收費 瀏覽:260
阜寧縣養老保險 瀏覽:661
黑龍江養老金15年 瀏覽:106
父母的愛心怎麼寫 瀏覽:2
子女和父母住如何管錢 瀏覽:218
辦理佛山戶口最低退休金 瀏覽:977
老年痴呆手淫 瀏覽:261
出生到現在多少歲退休工資 瀏覽:725
想讓孩子長大給父母買東西怎麼說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