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父母以子女為榮以顯孝

父母以子女為榮以顯孝

發布時間:2021-02-16 19:29:40

⑴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什麼意思

《孝經·開宗明義章》提到「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回」意思答是: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如果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要求我們做到自愛的話,那麼「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則是要求我們做到自立、自強。自立、自強是自愛的行動,人要發展必然要自立、自強。同時,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是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自覺增強自立意識,孝子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孝子不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到自強,為實現自我價值而奮斗不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不可否認,這句話有些功利化,但是如果在孝的實踐中真的做到這一點,那麼客觀上確實有利於自我價值的實現。天下的父母無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子女能夠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欣慰。「立身行道」,才是真正的孝。

⑵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句話翻譯成現在的話是什麼意思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義回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答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如果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要求我們做到自愛的話,那麼「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則是要求我們做到自立、自強。自立、自強是自愛的行動,人要發展必然要自立、自強。同時,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是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自覺增強自立意識,孝子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孝子不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到自強,為實現自我價值而奮斗不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不可否認,這句話有些功利化,但是如果在孝的實踐中真的做到這一點,那麼客觀上確實有利於自我價值的實現。天下的父母無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子女能夠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欣慰。「立身行道」,才是真正的孝

⑶ 可憐天下父母——希望看到這段心聲的朋友,能體會到父母的苦心,把『以孝為榮』作為自己做人的第一原則

恩,我的家是農村的,今年家裡的白菜又不值錢,父母的勞動又白費了,心疼他們,希望他們健康長壽。祝願天下父母健康順心!!

⑷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什麼意思

意思:做人踐行孝道,做後代子孫的榜樣,給父母臉上爭光,這是盡孝道的圓滿。

出處:《孝經·開宗明義章》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譯文:孔子坐著,曾子陪伴著他。孔子說:「古代聖王有一種最高的德行最重要的道理,用來順服天下,老百姓因此和睦,君臣上下沒有怨恨。你知道這種道德嗎?」曾子離開座位恭敬地回答:「曾參不聰明,怎麼能夠知道呢?」

孔子說:「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教化由此而產生。返回到座位上去吧,我告訴你。人的軀干四肢毛發皮膚,都是從父母那裡接受來的,不敢使它們受到誹謗和損傷,這是實行孝道的開始。

修養自身,推行道義,揚名到後世,使父母受到尊貴,這是實行孝道的歸宿。孝道,從侍奉父母開始,以服事君主作為繼續,成就自己忠孝兩全才是孝道的最終歸宿。《詩經·大雅·文王》說:「怎能不念你祖先,努力學習修其德。」

(4)父母以子女為榮以顯孝擴展閱讀:

《孝經》的影響: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范,「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諸德之本,認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

《孝經》首次將孝與忠聯系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對實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規定。

⑸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什麼意思

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

⑹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求解釋

《孝經·開宗明抄義章》提到「立身行襲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如果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要求我們做到自愛的話,那麼「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則是要求我們做到自立、自強。自立、自強是自愛的行動,人要發展必然要自立、自強。同時,成為一個自立、自強的人是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自覺增強自立意識,孝子更應該做到這一點。孝子不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到自強,為實現自我價值而奮斗不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不可否認,這句話有些功利化,但是如果在孝的實踐中真的做到這一點,那麼客觀上確實有利於自我價值的實現。天下的父母無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子女能夠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欣慰。「立身行道」,才是真正的孝。

⑺ 以孝順為榮!

其實孝不等於順…

在孔老二的時候提出來的是孝道而非孝順!因為明知專父母是錯的,屬可以孝但不能順!舉個極端的例子比方說某天自己的父母跟人吵架了回家拿刀想捅掛人家…這個時候要順著他們的想法么?

但是在宋朝為了控制人民的思想,被朱熹給改成了孝順,而且強調順!這一點是利於統治階級的!

⑻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是什麼意思

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 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春帆試注】題解:孝經的宗旨和意義。

孔子坐著,曾子在一旁等待教誨。孔子說:「先前的聖王有最美好的品德和最令人佩服的做人的原則,他們把這些用來治理天下,讓民眾學習和效法,社會上就會出現和睦相處的好風氣,官吏和民眾之間就沒有相互怨恨的現象。你知道這是什麼樣的品德和原則嗎?」曾子馬上站起來說:「曾參我不夠聰敏,沒有能力知曉這么深刻的道理,請老師指教。」孔子說:「孝這個事情,是道德的根本,人需要教育的原因也在這里。請你坐下,我說給你聽。我們的身體毛發皮膚是父母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珍惜它,愛護它,因為健康的身心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條件,所以珍惜它,愛護它就是行孝盡孝的開始。讓自己健康成長按正確的原則做人、做事,讓自己的名字為後人所景仰,就會讓後世知道自己的父母教導有方,培養出了一個優秀兒女,這是人行孝盡孝的結束。總的講,行孝盡孝的開始就是要孝順父母,長大成人就要忠於國家和君主,最終就是要對他人和社會有所貢獻,能實現自己應有的人生價值。因此,《詩》的《大雅》中講:『不要忘記你的祖宗和父母,這是人生最需要修養的道德。』」

閱讀全文

與父母以子女為榮以顯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退休教師7000工資 瀏覽:160
街道養老保險交費多少錢 瀏覽:816
學佛人說我不孝順 瀏覽:280
郵政職工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瀏覽:651
山西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最新消息 瀏覽:18
呼和浩特基礎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73
70歲老人經常胃疼 瀏覽:131
60歲寧波補交養老保險和醫保 瀏覽:802
病危老人出汗後多久死亡 瀏覽:493
記憶力減退怎麼辦60歲 瀏覽:110
養老金需要多少才達標 瀏覽:575
長壽區中考 瀏覽:969
香河敬老院收費 瀏覽:230
退休人員養老金開通新社保卡 瀏覽:492
長壽煙紅盒黃盒多少錢一包 瀏覽:932
特種體質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瀏覽:328
部隊職級及退休年齡 瀏覽:666
老人抽水泵壞了怎麼處理 瀏覽:677
哈爾濱老年大學的專業 瀏覽:708
公務員判刑交養老保險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