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子女繼承父母的房產怎樣最省錢
因繼承、遺贈發生的住房轉讓免收住房轉讓手續費。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降低部分建設項目收費標准規范收費行為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1]534號):
一、降低保障性住房轉讓手續費,減免保障性住房租賃手續費。經批准設立的各房屋交易登記機構在辦理房屋交易手續時,限價商品住房、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等保障性住房轉讓手續費應在原國家計委、建設部《關於規范住房交易手續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計價格[2002]121號)規定收費標準的基礎上減半收取,即執行與經濟適用住房相同的收費標准;因繼承、遺贈、婚姻關系共有發生的住房轉讓免收住房轉讓手續費;依法進行的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租賃行為免收租賃手續費;住房抵押不得收取抵押手續費。
參考中國政府公開信息整合服務平台,http://govinfo.nlc.gov.cn/xjfz/xxgk/xjwwezzqfzhggwyh/201207/t20120712_2247360.shtml?classid=409
② 父母的房產給子女 怎麼給最劃算
就目前來說,子女取得父母房產的途徑主要有3種,包括繼承、買賣和贈與。每一種方式所對應的成本各不相同,而且所對應的條件也有所區別,所以到底採用哪種方式,則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作出選擇。
繼承成本最低 但手續繁多.按照法律規定,房產繼承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繼承,二是遺囑繼承。法定繼承意味房屋產權人只有一個子女,那麼產權人去世後房產自然繼承給下一代。但如果房屋產權人有兩個或以上子女,那就需要立遺囑明確房產由哪個子女來繼承,或者其他兄弟姐妹放棄自己的繼承權,才能由其中一個子女單獨享有繼承權。優勢:子女以繼承的方式獲得父母的房屋,只需要支付公證費和工本費,沒有營業稅、個稅和契稅.劣勢:採用繼承法過戶房產,繼承人需要辦理各種證明,期間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繼承人日後出售此房時,將被徵收20%個稅。如果房產證年滿5年且是唯一住房,可免徵個稅。繼承公證費和房屋評估費是繼承過戶中兩項最大的成本。繼承權公證費用主要按照繼承人所繼承的房地產的評估價2%來收取,最低不低於200元。業內人士解釋說,對於父母名下房產的價值,並非自己說了算,需經過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根據當前市場行情進行評估而定。通常情況下,評估價格與市場價相差不大,所以該費用可基本確定為按市場價2%來收取。房地產價值評估費用按照階梯式收費,按房產評估價的0.01%~0.5%不等。當然,評估價格越高部分,收取標准越低。此外,繼承過戶時應承擔過戶稅費,根據房屋評估價收取0.05%的合同印花稅,同時還收取登記費和權證印花稅等,後兩項費用極低,可忽略不計。如以一套總價為230萬元的普通住宅為例,子女繼承該房產時所需負擔的費用不到7.4萬元。
贈與更自由 費用也還行.房產贈與,是指一方當事人自願將自己的私有房產無償給予另一方所擁有,對方當事人也願意接受的行為。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親屬或朋友之間。除了配偶、子女之外的其他親人,都不能採用繼承的方式,只能選擇贈與或買賣過戶。優勢:房屋產權人可以自主進行選擇,把房屋贈與任何一人。劣勢:受贈人出售此房時,將被徵收20%個稅。如果房產證年滿5年且是唯一住房,可免徵個稅。贈與是一種較為經濟的轉讓過戶方式。據了解,贈與方式主要承擔的費用包括契稅、評估費、公證費及少量的過戶費用。其中,稅費收費標准為3%,房產評估費用按照階梯式收費,按房產評估價的0.01%~0.5%不等,公證費按照評估價的1%收取。同樣以上述案例中總價為230萬元的房產估算,採用贈與方式過戶時,所需承擔的稅費約12萬元。
買賣最為利索.房屋買賣是指房屋所有權人將自己名下的房產買賣給他人的法律行為。在買賣方式的過戶中,不同的情況,費用也是不同的。優勢:最常見的過戶方式,無需太多繁瑣的手續,操作便捷,安全省心。劣勢:買賣過戶,需繳納較多的稅費,造成額外的經濟支出。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可以通過買賣方式完成財產轉移。這種轉讓方式交易成本較高,但卻為日後轉讓省下了不小的開支。父母將房子「賣給」子女,與普通的交易方式完全相同,並無明顯區別,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稅費也與普通房產買賣方式毫無二致。房產買賣承擔稅費最高的情形為該房產購買時間不滿2年,且子女名下已有房產,那麼,交易雙方要承擔3%的契稅、5%的增值稅以及全額1%的個人所得稅。舉例說明,如有人將一套230萬元住宅(普通住宅)轉讓過戶給子女,產生的稅費包括:契稅:230萬×3%=6.9萬元;增值稅:230萬÷(1+5%)×5%=10.95萬元;個人所得稅:230萬×1%=2.3萬元;3項共計:20.15萬元。有部分城市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房產買賣行為可自行定價,因而稅負水平大幅降低。如鄭州、揚州等城市,父母與子女之間房產買賣轉讓,合同約定的價格總額可低至最低報稅標准100元,這樣,所有稅費相加不會超過兩位數,因而過戶成本大幅降低。
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和風險,建議讀者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繼承過戶方式存在一些限制,在父母在世時是不能辦理的,只有等到父母去世後才能辦理房產繼承。如果考慮為孩子就近入學急於落戶而父母健在,則無法通過繼承這種方式來完成過戶,必須考慮買賣或者贈與方式。買賣轉讓這種過戶方式,尤其是在一些可自行確定合同價的城市,由於稅費大幅降低,不失為一種上佳選擇。但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政策影響,近期隨著調控收緊,部分城市名下已經有兩套及以上住房的子女,則會受到現有調控政策限制而無法實現過戶,因此在無法通過繼承方式完成過戶的情況下,則只能通過贈與方式了。贈與方式簡單便捷,而且所需承擔的費用也不是很高,這種方式也值得考慮。尤其是在限購的大背景下,部分沒有購房資格的外地人或者境外人士,可以通過這種途徑完成過戶。不過這種方式只適合考慮將房產留作自用或長期出租,而如果今後要出售,這種方式就不太適合了,未來所需面對的高額稅費將會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③ 子女繼承父母房產怎樣最劃算
■ 子女一般都不會實際支付對價。
■ 如果上一代子女眾多,房產過戶給其中某一子女或者孫子女,其他子女可能會對買賣合同的效力產生質疑,最終涉訴。
方式2:贈與過戶
父母可以通過簽訂書面的贈與協議,直接將房產贈與下一代。
■ 將房產贈與下一代,不受限購令的調整,不管下一代是否具有購房資格,都可以受贈房產成為產權人(上海)。這一點,各地政策有所不同。
■ 如贈與房產導致子女持有房產超面積的,無需繳納房產稅。
■ 贈與後產證時間更新,二次出售時,仍以老產證的登記日期為基準計算稅費。
買賣、贈與過戶稅費
方式3:繼承過戶
買賣和贈與都需要上一代在世時完成,上一代過世後,就只能通過繼承來實現房產的傳承。
繼承的類型
繼承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其中——
●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
●沒有遺囑或者遺囑無效的,按照法定繼承處理。
繼承過戶方式
1.法院訴訟
各繼承人對繼承的遺產份額有爭議或者對遺囑、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時,公證處一般不會同意出具繼承公證,不動產交易中心不也會直接辦理過戶,往往需要通過訴訟來確定各繼承人應得的遺產份額。
最終權利人可直接憑借生效的法院判決書、調解書等,至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
2.公證
憑公證遺囑可以直接去交易中心過戶嗎?不可以!交易中心只認——繼承公證書。當事人可以就繼承被繼承人某項遺產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繼承公證,也可以就繼承被繼承人數項遺產一並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繼承公證。
3.交易中心直接繼承過戶
■ 有公證書的繼承過戶
持繼承公證書直接到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
■ 未經公證的房產繼承過戶
對於法定繼承,需所有繼承人或代理人到場。交易中心會按照《繼承法》的規定
④ 和子女如何繼承房產最合適
有遺囑來,就有遺囑指定繼承自人單獨繼承。
無遺囑,第一序列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三方平分繼承。
需要三方一起到本地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選取繼承人繼承,得到公正書,再由被選定繼承人到住房所屬房管部門繼承過戶住房,
《繼承法》:
第五條
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九條
繼承權男女平等。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⑤ 父母房產怎麼給子女最劃算千萬別花冤枉錢
作為固定資產,房子是很多家庭傾注了一代甚至兩代人的心血而購買的,而越來越多的房產在老一代人去世後也面臨房產轉讓的問題。那麼,父母的房產怎麼給子女最劃算?繼承、買賣和贈與三種子女取得父母房產途徑,需要哪些費用和手續?房子過戶後想要再賣出,又是哪種過戶方式要交稅最多?
繼承成本最低,但手續繁多
按照法律規定,繼承分為兩種,一種是法定繼承,一種是遺囑繼承。法定繼承意味房屋產權人只有一個子女,那麼產權人去世後自然繼承給下一代。但如果房屋產權人有兩個或以上子女,那就需要立遺囑明確房產由哪個子女來繼承,或者其他兄弟姐妹放棄自己的繼承權,才能由其中一個子女單獨享受繼承權。
優勢:子女以繼承的方式獲得父母的房屋,只需要支付公證費和工本費,沒有營業稅、個稅和契稅。
劣勢:
1、採用繼承過戶房產,繼承人需要辦理各種證明,期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2、繼承人日後出售此房時,將被徵收20%個稅,如果房產證年滿5年且是唯一住房,可免徵個稅。
繼承公證費和房屋評估費是繼承過戶中兩項最大的成本。
繼承權公證費用主要按照繼承人所繼承的房地產的估價2%來徵收,最低不低於200元。對於父母明顯房產的價值,並非自己說了算,需經過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根據當前市場行情進行評估而定。通常情況下,評估價格與市場價格相差不大,所以該費用可基本確定為按市場價2%來收取。
此外,繼承過戶時應承擔過戶稅費,根據房屋評估價收取0.055%的合同印花稅,同時還有收取登記費和權證印花稅等,後兩項費用極地,可忽略不計。
贈與更自由,無需公正
房產贈與,是指一方當事人自願將自己的私有房產無償給予另一方擁有,對方當事人也願意接受的行為。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親屬或朋友之間。除了配偶、子女之外的其他親人,都不能採用繼承的方式,只能選擇贈與或買賣過戶。
房地產價值評估費用按照階梯式收費,按房產評估價的0.01%-0.5%不等。當然,評估價格越高部分,收費標准越低。
優勢:房屋產權人可以自主進行選擇,把房屋贈與任何一人,贈與無需公正。
劣勢:受贈人出售此房時,將被徵收20%個稅。如果房產證年滿5年且是唯一住房,可免徵個稅。其中,稅費收費標准為3%,個人名下的居住類房屋不收房產評估費用,非居類房屋需要收房產評估費用。
房產評估費一百萬以內按千分之五收費,一百萬以上的按千分之三收費,比如200萬的評估價,評估費就是8000(計算方式為:第一個100萬交5000,第二個100萬交3000).
買賣較為利索,稅費繳納較多
房屋買賣是指房屋所有權人將自己名下的房產買賣給他人的法律行為。在買賣方式的過戶中,不同的情況,費用也是不同的。
優勢:最常見的過戶方式,無需太多繁瑣的手續,操作便捷,安全省心。
劣勢:買賣過戶,需繳納較多的稅費,造成額外的經濟支出。
父母將房子「賣給」子女,與普通的交易方式完全相同,並無明顯區別,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稅費也與普通房產買賣方式毫無二致。房產買賣承擔稅費最高的形式為該房產購買時間不滿2年,且子女名下已有房產,那麼,交易雙方需要承擔2%的契稅、5%的增值稅以及全額1%的個人所得稅。
同樣一套房子、權利人人數、產證年份、房屋價格、份額比例,都會影響轉讓的選擇方式。繼承、買賣轉讓、贈與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建議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的方式。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22,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