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獨生子女費卡里的錢能異地取嗎

獨生子女費卡里的錢能異地取嗎

發布時間:2021-02-05 03:23:03

A. 獨生子女補貼的存摺能不能在異地取款

抱歉存摺不能
異地存取款
,只能在開戶城市的本行營業廳辦理存取款業務。

B. 獨生子女證異地需要怎麼申請領錢

目前不能在異地申請辦理獨生子女證,只要在戶籍所在地辦理了獨生子女證,並領取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每年會向辦理獨生子女證的銀行帳戶自動轉戶60元(單方領證的對象發放30元)。子女到14歲不能再領取此費用。在異地都可以領取銀行上的錢。

一、申領條件:

雙方申領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女方年齡在49周歲以內且男方年齡在60周歲以內的,可以向雙方任意一方單位(無單位的向戶籍地)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1、夫妻合法生育一個子女或者依法收養一個子女,自願終身不再生育也不再收養子女的;

2、再婚夫妻,一方只有一個子女,另一方無子女,再婚後不再生育也不再收養子女的;

3、夫妻合法生育或依法收養兩個以上子女,只存活一個未超過18周歲的子女,且死亡的子女未生育也未收養子女的;

4、再婚夫妻雙方均有一個子女但都未直接撫養,再婚前沒有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再婚後不再生育也不再收養子女的;單方申領,用各自對方小孩的名字.

5、非婚生育一個子女後,已承擔了相應的計劃生育法律責任,辦理了結婚證,不再生育也不再收養子女的。

單方申領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育齡人員(女方年齡在49周歲以內,男方年齡在60周歲以內),單方可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1、沒有結婚的公民依法收養一個子女,自願不再結婚生育也不再收養子女的;

2、離婚或喪偶前合法生育一個子女或依法收養一個子女且沒有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離婚或喪偶後不再結婚生育也不再收養子女的;

3、一方再婚前有一個子女,但沒有直接扶養,另一方無子女的,依法再生育一個子女後,初育一方可申領;

4、再婚夫妻雙方均有一個子女,只有一方直接扶養子女,且再婚前沒有申領《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直茄信源接扶養子女方可以單方申領。

二、辦理領取《獨生子女證》的程序:

夫妻雙方及其子女都為本市農村常住戶口或者城鎮常住戶口的領證程序:

1、由女方到所在單位(無單位的到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領取《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

2、經雙方單位(無單位的由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初審同意後,送女方常住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需攜帶戶口簿、結婚證原件)。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應在十五天內審核完畢,報所在地的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批(附戶口簿復印件)。

3、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應在接到《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次日起三十天內審批完畢。對符合條件的,發《獨生子女證》。

喪偶或離婚對象的領證程序:

1、由符合條件的一方到所在單位(無單位的到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領取《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

2、經所在單位(無單位的由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初審同意後,送符合條件一方常住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需攜帶戶口簿、結婚證、離婚證明原件)。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應在十五天內審核完畢,報所在地的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批(附戶口簿、離婚證明復印件)。

3、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在接到《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次日起三十天內審批完畢。對符合條件的,發給《獨生子女證》。

其他情況的領證程序:

坦陵1、夫妻雙方的常住戶口在本市,而子女常住戶口在外地的,經子女常住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出具證明後,按照「夫妻雙方及其子女都為本市農村常住戶口或者城鎮常住戶口的領證程序」辦理。

2、夫妻一方為本市農村常住戶口,另一方為本市城鎮常住戶口。

三、發放標准:

第三十七條,本省戶籍獨生子女父母,由當地人民政府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享受以下優待獎勵補助:

1、屬於職工和城鎮居民的,從發證之日起至子女十四周歲止,每月發給獨生子女保健費十元,並可給予適當獎勵。獨生子女保健費和獎勵金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各負擔百分之五十。職工以外的其他人員由當地人民政府統籌解決。對於城鎮居民中的獨生子女父母,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時,按一定標准發放計劃生育獎勵金;

2、屬於農村居民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獎勵或者辦理養老保險;

3、獨生子女死亡、傷殘後未再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夫妻,由人民政府給予一定的扶助金;

4、就業、住房、扶貧救濟及子女入托、入學、醫療等方面,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顫態照顧;

5、產婦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三十五日的產假;男方享受十日的看護假。產假、看護假期間,照發工資,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前款第一項、第三項規定的計劃生育獎勵金具體辦法和扶助金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自本次修訂施行之日起一年內另行制定。

C. 獨生子女光榮證錢從別的銀行可以取嗎

如果你有卡,當復然可以異行取制,不過可能有手續費吧。
我們這邊獨生子女的3種錢都由市級財政部門統一達到一卡通賬戶。指定的銀行,對象如果沒有賬號的,提供身份證自動給你開通,低保等也是打到這個賬戶,民政的系統一查就知道,如果你想發到其他的銀行的卡里,估計行不通,17我「客串」計生獎扶的工作的時候,恰好是換銀行的時候,從A轉到B。當時有點迷糊。因為很多有有卡,但扔掉了、(很多年沒用了)

D. 獨生子女補助金,父母在異地怎麼領取

姑娘,老漢以為,既然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和男友的關系處的很好,那就擇期結婚吧!不專要想那麼多,屬車到山前必有路,父母的問題到時就會迎刃而解了。父母的養老問題需要考慮,但不是現在,你現在考慮這些問題未免有些過早,沒有必要,會影響你的情緒。
姑娘,從你的帖子可以看出你是個孝順的女孩,怎奈父母離異,母親再婚,使你照顧父母的願望有些難處,與眾不同,老漢建議你,平常手頭有富餘就接長不短給父母稍點錢花,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了。父母養老問題起碼還應該在20年以後,20年社會和經濟變化無法預測,也許到那時,社會養老機制已經建立,不會用你操心了呢!

E. 獨生子女存摺可以異地取嗎

1、定期一本通存摺和活期一本通存摺只能在同一省內使用,就是說在哪個省內辦的只能容在哪個省使用,不能跨省。
2、僅限於以下銀行:深發、華夏、光大、民生、浦發、興業、中信。
因為這些銀行的網點少,所以聯合起來為彼此的客戶進行服務,接受跨行取款、跨行存款等業務,一般取款在5萬元以下可以當即辦理,不用預約,沒有5000元的限制。
但是,首先需要在存摺的開辦行申請辦理開展此業務才行。

F. 2019年的獨生子女補帖金已到帳了,能在外地領取嗎

可以的。已經到賬的獨生子女補貼金可以在外地領取的。
獨生子女補貼金,一般是在每回年的12月份答到賬。
你的獨生子女補貼金已經到賬,說明你們當地的發放很及時的。
補貼金已經進入你的賬戶,自然由你自由支配,你可以轉入支付寶消費,也可以轉入微信支付,當然也可以在外地領取現金,這個國家是不會控制的,發給你的錢,就是你的了,你說了算。

G. 社保卡的錢在異地能取嗎

社保卡里的錢可以異地取出,如果你的社保卡上帶有銀聯標志,可以在任意一家銀行取出,但要收取異地手續費。

1、截止到2018年底,社保卡已實現存錢取錢功能,同時還能用於住院報銷、門診及葯品費用。

2、異地社保卡里的錢可以轉到本地,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到社保局辦理。

實際上開通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和普通的銀行卡沒有任何的區別,你在ATM機取款也可以,在銀行櫃台取款也都是可以的。開通了金融賬戶的社保卡,其實已經具備了銀行卡的的功能,如果想通過社保卡取錢,只需要像使用普通的銀行卡一樣,在銀行櫃台或者ATM機上,均可以取錢。


(7)獨生子女費卡里的錢能異地取嗎擴展閱讀:

社保卡的功能在不斷擴展。從最初的「就醫結算」,延伸到電子憑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繳費和待遇領取以及金融支付等6類功能。目前社保卡也已具備102項應用,全國平均已經開通80%,將在今年底基本實現社保卡跨業務、跨地域的「一卡通用」。

社會保障卡號碼採用身份證號碼,要求全國唯一、終身不變、規則統一,百姓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公共就業辦事時,社保卡可以作為身份憑證。同時,它還是一張銀行卡,可以繳納領取養老金、申領各類保險金。

在辦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業務時出示社保卡,都可以進行身份證明;同時,它有信息記錄的功能,就業、社保、勞動技能、培訓都可以通過社保卡來進行記錄;它還是一張銀行卡,具有金融支付功能。

目前,已有多個省份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台對接;同時,社保卡的跨地區用卡測試也正在進行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正在穩步推進跨省異地住院費用的即時結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社保卡年底將全國通用 能取錢能看病

H. 請問領取獨生子女費一如果子女在外地工作是否需要戶口本

養子女回來應該可以辦理的,謝謝!

閱讀全文

與獨生子女費卡里的錢能異地取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辭職上學後養老保險 瀏覽:642
鄭州黃河老年大學怎樣 瀏覽:536
陝西省養老保險app下載下載 瀏覽:617
美國的軍人是怎麼養老的 瀏覽:332
老人養老金每年給多少錢 瀏覽:84
對於老人啰嗦怎麼辦 瀏覽:901
怎麼養老繭 瀏覽:816
企業哪些情況可以不繳養老保險 瀏覽:114
孫兒孝順爺爺的感人話 瀏覽:128
養生堂產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134
如龍7養老院 瀏覽:205
家居式養老和居家養老什麼區別 瀏覽:781
敬老院移交管理辦法 瀏覽:814
養老保險個人記錄怎麼查詢列印 瀏覽:561
45歲以後女性做哪些體檢 瀏覽:404
孝敬媽媽的佳句 瀏覽:245
體檢時檢查癌什麼意思 瀏覽:177
武漢社保醫保繳滿多少年能退休 瀏覽:249
2018年退休工人還長工資嗎 瀏覽:382
苟仙李長壽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