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為什麼說獨生子女是一種財富

為什麼說獨生子女是一種財富

發布時間:2020-11-27 21:51:51

『壹』 房價讓當代年輕人有多絕望

(一)
高房價最惡劣的影響在於:人們的信仰從以前的「勤勞致富」變成今天的「投機致富」和「不勞而獲」。
前幾年一批投機者靠炒房致富,他們靠鑽空子賺的錢可能是那些錯過那一波暴漲的人辛辛苦苦幹一輩子都追不上的。
靠拆遷致富的就更不用說了。也許他們原本對社會根本沒什麼貢獻,但一夜暴富,讓他們從社會底層搖身一變「吸血鬼」。以後他們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吸別人的血,靠收房租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沒有房的人從此被人剝削,他們工作也只是給房東打工,而他們的孩子生下來也是為別人修長城的。
不覺得可怕嗎?
(二)
絕望是不可能絕望的,怎麼會絕望呢
房價是完全的自由市場供需雙方合理定價決定的,絕對沒有什麼人控制供給,也沒有人從中牟利。房子就是拿來住的,什麼綁定戶口教育資源那是子虛烏有。
房價也是很合理的,你就說上海月平均工資八九千,一平米七八萬合理嗎?非常合理,而且還很低!你父母操勞一輩子還榨不出首付嗎?你全家收入扣除必須生活支出還擠不出房貸嗎?你要是拿不出首付出不起房貸,那是你自己的問題!什麼,要消費還要享受生活?艱苦奮斗忘了嗎?
個別別有用心的人,說買不起房啦絕望啦,還對比國際上什麼租售比收入比啦,我看是有意站在人民的對立面上,有意搞臭我們健康的房地產市場和先進的土地財政制度,甚至有拉攏境外敵對力量的嫌疑!還有人說不生小孩兒啦,那我們的政策工具還是很多的,必要時候還可以引入外國人才。
(三)
作為一本大學研究生畢業三線城市的普通人。現居住三線小城市,月薪4500,算是鐵飯碗。16年房價5000一平時並沒有太多想法,直到去年開始有想法買房子,可2019年房價已經上漲到8500-9000一平,對於三線城市普通工資不高的我們,雪上加霜。
直到現在,我時常抑鬱,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我不像經濟學家那樣洞察樓市,但是我清楚的意識到,我雖然擁有高學歷高文憑,工作的可能比較輕松受大家尊重,但是憑我的一己之力,20年才能買上一套100平的房子…我努力賺錢,放到樓市裡卻如同塵埃。
常常浮現那些畫面,如同再一次通貨膨脹,房價上漲,我的工資上漲速度遠遠比不上房價速度。
(四)
自己的師兄,博士畢業出國的,去了諾獎獲得者課題組,回國去了頂級的研究機構。
然而過了兩年,人家覺得自己半輩子的錢也沒辦法在單位附近買套實用面積70平米的房。
於是人家又出國了。這次不打算回了。
當初因為信仰才回國,被畫的大大的餅接回來了,但做著萬分之一人都做不了的事,卻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有的是羨慕國外待遇才出國定居,但更多的是在國內無法落腳的無奈。學了那麼多年好不容易工作了,爸媽都要六十了,誰都想在接下來不多的日子裡孝敬孝敬父母,哪個不想留在國內的。
為啥要往外跑,因為被埋沒,因為即使不被埋沒,你卻讓人住都住不起。
或者,其實讀完初中就出來,就在現在的地方附近推個車賣炒冷麵,少十幾年念書的時間,現在條件會更好吧。
但我們從來不會絕望的,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換誰都一樣。畢竟科學無國界嘛。受害的不是年輕人,是中國。
(五)
結婚,生小孩,贍養雙方老人,買房,買車,這些我怎麼能舍棄啊,
我不想特立獨行,我想過普通正常平凡大多數人的一生,我想有個孩子能給我收屍,最好有倆。
作為一個93年未婚女生,我現在最大的夢想就是趕緊買房,哪怕只有六十多平米小兩室。
結束租房的狀態,我就和我談了5年半的男朋友扯證去。
我也不能不敢不想催他趕緊買房,我知道上海這房價,對我們來說是挺大壓力。叔叔阿姨已經拿出所有的積蓄,可我們還差一點,不想借錢,連首付都借,真是一點承擔風險的能力都沒了。
租房子從來沒租過陽面,只想著陰面便宜一些,衣服基本買打折款,換季時買兩三套,平時優衣庫,不化妝不買化妝品,口紅不超過5個,不怎麼聚會,懶得出門逛街,玩游戲不充錢,不做美容,基本是節儉且簡約狀態的生活,就是想存錢,沒存款沒安全感,沒房子沒安全感。討厭盛行的消費主義,討厭鋪張浪費,討厭做作沒錢裝有錢。
要說絕望,還不至於,因為能看到希望。只是壓力大。幸好我是女生,我想大多數男孩子壓力更大,好心疼。所以我努力存錢,多幫一點是一點。

『貳』 母親溫柔會有哪些好處

有一個溫柔的媽媽固然好,但這不是全部。
首先,一個溫柔的媽媽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一筆財富,她可以讓整個家庭的關系更加和睦。
對於現代中國人的家庭來說,子女與父母的關系更為緊密和親密,如何照顧好孩子,並且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人在孩子的教育上,經常是用棍棒教育,這種做法是不可
取的,一個溫柔的母親可以讓孩子自覺獨立,在學習上是一個良好的幫手,小時候我記得讀不好書就要被父親打,被母親罵,整個童年對於學習來說是一種特別痛苦的事,特別希望有一個能夠理解自己的母親,她既溫柔又能幹,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都不現實,因為母親要忙於掙錢和生活,沒這么好的耐心,但是家庭教育往往需要耐心的母親去觀察和經營,現在我們作為一個溫柔的父
母,用溫柔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發現孩子在性格上也更加溫和,在處理問題上也更加有溫度,我們多點溫柔給我們的孩子,孩子在性格和處理事情方面反饋出來的溫柔的方式,也會讓我們吃驚,因此有一個溫柔的媽媽對於家庭教育和孩子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另外,如果媽媽只是溫柔,這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好母親需要責任和擔當,還有睿智。
一位溫柔的母親過分地溫柔,就是有點懦弱,90年代初,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開始增多,許多父母對孩子特別溫柔,不打不罵總是驕縱孩子,這種方式是不對的,養育出來的孩子,會養成驕橫無禮
的性格,溫順的母親必須睿智,學會用聰明的方法和嚴格的手段讓孩子整齊劃一,能夠保持一種良好的家庭關系,可以做到心胸開闊,孩子犯錯誤時要懲罰丈夫,犯錯誤一定要改正,這樣,對一個溫柔的媽媽來說,更能管理整個家庭,也能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

『叄』 如何看待自殺現象

有人說自殺是懦弱的表現。有一句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可是賴活著有時候真不如好死。原先看過一篇報道,說有一個病人全身都疼,可是他連自殺的勁兒都沒有了。他就說,如果能叫我自殺,我早就死了,可是現在我活著比死的更難受,我活一天就受一天的罪。有時候事情不在誰身上,誰不知道那種痛。說話誰都會說,可是真的輪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就知道到底有多痛啦。我不贊成人自殺,可是有時候自殺真是一種解脫。反正人早晚都要死。沒尊嚴的活著比有尊嚴的死去更讓人難受。

『肆』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上班說辭職就辭職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90後的離職率高的難以想像,他們第一份工作的平均時長為19個月,95後更是「離譜」,平均上班7個月後就會辭職

而同樣是第一份工作,70後們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們是3年半。為什麼90後們辭職辭的這么快?

1、需求不同了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進步,社會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90後這代人大多都含著金湯匙出生,那種飢寒交迫的生活離他們很遠很遠。

隨著國家的興盛,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越來越好,大多數90後都是在父母的寵愛中長大的,他們更多的是追求社交、愛情、自尊等方面的滿足和生活的舒適。

他們不是在追求物質上的滿足,而是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在職場上,他們一旦受了委屈,或者工作太累,很快就想換個環境。既然在哪都能掙錢,為什麼非要在這里勉強自己呢?

所以很多小年輕入職沒幾天,一發現工作和想像中的不一樣就會選擇離開。他們的想法是:「上班是來掙錢的,而不是來受氣的」。

2、觀念不同了

70、80年代的人接受的教育比較傳統,他們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很深,喜歡穩定,做事守時肯吃苦。通常一步一個腳印,完美的把工作做完。

90後則不同,他們出生後正趕上時代飛速發展,互聯網興盛,所以接受到的信息斑駁復雜。他們喜歡講個性,願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而且他們找工作的觀念也很新潮,大多基於興趣愛好,喜歡的工作才會做,不喜歡就走人。主要特點是:

A) 不喜歡鐵飯碗

B) 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用能力講道理

C) 萬事興趣第一

3、注重個人成長

調查發現,90後在找工作的時候最注重兩點:工資高、成長空間高

而作為老闆,他們更在乎的是:你能否給我帶來足夠的利益。只有你帶來的利益足夠多,公司才會給你成長空間。

我們可以看到,兩者在思想上是有分別的。所以90後上班之後就總會覺得領導在畫餅,而忽略了公司正在對他們進行考察。

時間一長,90後就開始覺得公司不重視他,不給他機會成長,在這個公司里沒有發展前景。心裡委屈之下哪怕是倒貼錢(有些情況會產生違約金)都要辭職離去。

4、找工作的便利

現在的公司都把招聘信息放在網路上,所以90後們只要動動手指就能發簡歷接面試了。不像十年前的人們需要帶著行李天南海北的找工作。

而且網路招聘使得90後的選擇變得多樣化起來,他們可以在眾多招聘崗位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去做。

這種刷刷手機就能找到大量崗位的情況讓90更加有底氣的辭職。

目前看來,90後的高辭職率其實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從精神上的開放到硬體上的滿足,都給90後提供了辭職的底氣。

而且不只是90後,用好互聯網的80後們也有了更多的職業選擇。其實這不是個壞事,因為這就讓更多地人有機會發揮出更多的價值,所以不要再說90後「不靠譜」啦。

『伍』 挫折的好處和壞處個是什麼

1。挫折就是生活所給的經驗。
經驗就是一個人成才的財富。
2。有一種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它是只,在挫折中成長。日本就是這種教育下成長的。
3。人總是對自己過錯的事情記憶猶新,只有在做錯過,才能在下次遇到相同事情不會犯相同的錯誤。這可以說明挫折有利於成長
高考落榜
戀愛受挫
大學畢業找不到理想的工業……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總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情境。無論科學如發達,社會如進步,任何人不可能一點困難都不碰到,也不可能毫無阻礙地去克服所遇到的困難。一個人趨向目標的行為受到阻礙,需要不能滿足,在心理學上稱為」挫折」。
遇到挫折,人們會產生無所適從,心煩意亂,及焦慮
抑鬱等情緒反應。人們會採取一定的方式應付挫折,有的人因為憤怒而產生攻擊行為,攻擊有時是直接指向阻礙他的人和物,有時是遷怒於他人,甚至自傷自殘。這不但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還容易產生新的沖突,有時會危害到人或觸犯到刑律。遷怒會造成不和諧的人際關系。還有的人遇到挫折會表現冷漠
退讓,似乎對挫折情境毫不在乎,其實內心深處隱藏著深深痛苦;有的則是一蹶不振,吸煙喝酒,借酒消愁。這此都是人們自覺不自覺採取的消極應付方式。它有時可以暫時緩解挫折帶來的緊張和痛苦,但這此都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反應,它只能使人更消沉,更痛苦。
導致挫折的有客觀外界不可克服的自然因素:有政治的
經濟的
道德的
倫理的
人際關系的社會因素:也有個能力的限制,生理與心理的缺陷等內在因素。
每個人對挫折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即個體經受打擊或挫折的能力各有所異。對挫折的耐受不僅可以經過學習和鍛煉而獲得,而且對心理平穩固衡和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那此經過坎坷較多的人往往面對挫折能夠從容應變,而生活閱歷淺的青少年應付挫折的能力較差。當前有此學者提倡要對現在獨生子女多展開挫折教育,所謂挫折教育實際就是學習和鍛煉應付挫折的能力。面對挫折我們不妨採用以下幾種方式:
1
要認識挫折是現實生活中的必然現象,有時是難以避免的挫折是個人人格發展不可缺少的,如果有了這樣的認識,就等於有了面對挫折的心理准備。當挫折發生後能極積地面對它。
2
通過重新努力來達到原來的目標。愛迪生發明燈泡不也經過了上千次的失敗嗎?
3
當一種方法受到客觀自然因素或社會道德規范的限制而阻礙了目標實現時,不妨尋求另外可行的,社會規范所允許的去實現同樣的目標。這是一種方法的變通。
當一個目標不能實現,或嘗試失敗,可考慮用另一種相似的目標代替原來的目標,以達到因挫折產生的緊張與情緒反應。例如高考失敗後可以邊找工作,邊學習,通過自修
函授
職業大學等來實現自己學習知識
掌握技能
提高個人素質
充實生活的需要。
挫折有利於成長,當人們每經歷一次挫折他會從挫折中獲得經驗和教訓,其心理上抵禦挫折的能力和意志會增強。而人們一生中要經歷無數次的挫折或失敗,人們就是在這一次次的挫折中的到成長。
挫折的壞處就是讓人走很多的彎路。走完彎路後,能戰勝者就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承受不了挫折的人就成了挫折的犧牲品。

『陸』 人為什麼要生孩子

人類生孩子並不只是為了繁衍後代,繁衍後代只是目的之一而已,人們生孩子也是一種寄託,也是為了適應社會生存規則,以及生孩子對自己帶來的好處。

人類生孩子目的,要看從什麼角度思考了,如果從根本上來講,人類需要不斷繁衍後代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此時生孩子成為一種社會責任和需要讓自己生存下去工具;從性別角度出發,雙方都有人覺得生孩子成為綁架對方一種手段,尤其是婚姻關系中,生孩子是完成了每個人應該做的事情而已;如果從社會影響角度出發,生孩子是每個人責任,更是擁有完整人生標准。

比如有些人突破技術壁壘,發現另一種可以讓人長久生存或創造新生命方式,就會發現人類生孩子是一件無意義事情。說到底生孩子為了能夠讓更多人生存下去,當一代人老了以後需要新一代人進行替代,才能保證整個社會正常運轉。

總結來講,人類生孩子繁衍後代,更多地是為了生存和維持社會運行,當這種運行模式被大規模打破後,會對社會產生不可預估影響。

『柒』 選擇結婚對象一定要門當戶對嗎

不一定,結婚選擇門當戶對是老以前的老一輩的觀點了,現在的年青人選擇結婚對象主要看一下幾點:
1.精神與心理上的默契勝過於其他,如果這點達不到,那麼不管是戀愛還是婚後,雙方都難以琢磨對方,還有猜忌,只要默契了,那麼雙方覺得不管在哪方面,都行如魚得水,生活簡單且快樂,
2.結果必須要以愛情為基礎,沒有愛情的婚姻是難以持續的,只有互愛才能去理解對方,包容對方,畢竟生活里難免會有不如意的地方,也有做錯的地方,
3.看雙方的為人處事是否過得去,也看他平日里對你父母如何,只對你一個人好,那不是愛情,這樣的人果然放棄,父母養育自己不易,
4.是否有上進心和責任心,這個社會很現實,沒有上進心和責任心的人我果然放棄,否則今後自己過得辛苦,還讓孩子跟著受罪。只有雙方都一起努力的家庭才是最好的。

『捌』 職場新人怎楊與魔鬼上司友好的相處

就是有時候不要太順著你的上司,還是適當性的選擇做自己。

一般的魔鬼上司都是很有個性的,很擅長搞事情。每天不整出點幺蛾子,自己的心情就難以平復,就是自己閑著難受。

他們都是魔鬼,遇到這種,不能都自己默默忍受著,所以自己也得反抗。

但有些時候,有的老闆反倒會覺得我這種人很有趣,喜歡這種直言不諱的性格。有話直說,有X快放。有什麼不滿,直接表達出來,沒有隱瞞,還說我沒有在背地裡偷偷的議論他。

其實仔細想想,如果雙方能有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其實是事半功倍的。相互進步,公司才會得到發展,越來越好。

當時聽完他講這段話的時候我反正是震驚了,還說給我加假期(為什麼不是工資呢***),表揚我的這一行為。所以後來的我就覺得他很「魔鬼」,但是明事理。

『玖』 以競爭與合作為話題的辯論賽。 。。正方;合作比競爭好 。反方。競爭比合作好。 請分開回答 謝謝

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法治化的社會,保證了競爭的有序進行。例如高考總不能與旁邊的同學合作吧,在體育比賽中要靠競爭來奪得冠軍吧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說獨生子女是一種財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兒不易孝敬父母 瀏覽:501
廣州市政府老年痴呆老人專項服務 瀏覽:242
個人帳戶養老金基數包括哪些 瀏覽:938
省廳退休金 瀏覽:147
有退休證還要交社保嗎 瀏覽:914
換證色弱體檢沒過可以看多少次 瀏覽:471
孝敬父母英語名言警句 瀏覽:585
海螺敬老院 瀏覽:389
北京幸福之家老年公寓 瀏覽:348
孝順高中電話號碼 瀏覽:528
米家養生壺為什麼水溢出 瀏覽:633
寧波養老保險怎麼轉移 瀏覽:555
70歲內地男演員照片 瀏覽:343
你這輩子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21
山西大鼓孝敬 瀏覽:451
財務體檢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997
老年痴呆新葯何時上市 瀏覽:219
大亞灣澳頭敬老院聯系電話 瀏覽:140
80歲老人港澳通行證 瀏覽:54
老年人檢查心衰怎麼回事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