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關注父母服刑子女的先進性科學性

關注父母服刑子女的先進性科學性

發布時間:2021-01-27 11:03:54

『壹』 服刑人員的子女怎樣正確引導

父母在獄中改造服刑,其子女的救助一直是我國政府關注和工作的重點。
因為服刑人員的子女,特別是未成年子女,是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由於他們的年齡偏小,社會閱歷不足,又缺少必要的社會支持系統,很容易會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父母犯罪服刑本身對他們來說就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創傷,再加上他們自己感受到的負面信息,父母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由於性格缺陷等原因給他們的人格所打下的烙印,都有可能使他們現在和將來出現不良的想法和行為。甚至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會一直帶著灰色的眼鏡來看待周圍的世界,會不客觀地、甚至扭曲地去評估他們遇到的問題,而看不到社會進步和發展的一面。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會有可能重復他們父母的生活方式,從而給社會、給他們自己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甚至是生命的代價。
因此,做好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幫助和扶持工作,有計劃、分層次的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去關愛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對於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於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特別是對促進服刑人員思想改造,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社會矛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服刑人員子女生活現狀大概有下面幾種情況:
1.寄養。
父母雙方服刑後,他們的未成年子女由孩子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撫養,有的可能被寄養在姑姑、姨姨或舅舅家。
這些孩子重新去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寄人籬下的感覺,親戚們的每一家都可能面臨著自己的生存壓力和自己孩子上學的焦慮,加上他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都有可能對這些由於父母犯罪而心理上受到重創的孩子們缺乏及時的、合理的正面和正確的引導,有可能會缺乏正確的教育方式方法,導致不少孩子會由於父母犯罪而偏離自己成長的軌道。
2.流浪。
父母服刑後,有部分服刑人員的孩子沒有地方可以安置,他們有可能會離家出走,在社會上流浪。此時他們非常容易受到壞人的教嗦而誤入歧途,導致不少孩子最終走向犯罪的道路,成為罪惡遺傳「群體」。假設這種情況發生,在獄中服刑的犯罪人員就會出現大的心理上的波動,甚至出現對監管改造、教育改造和勞動改造的阻抗。因為孩子可能是他們的未來和希望,假如孩子和他們一樣走上犯罪的道路,他們將會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失去生命的核心原則,會不知道為何而活,不知道如何活下去。
3.由哥哥姐姐照料或獨自在家生活。
假如哥哥姐姐已經成年,他們也將受到父母犯罪入獄這一陰影的籠罩,甚至對他們的工作、婚姻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種氛圍下,未成年的孩子很有可能有家但沒有人管。如果哥哥姐姐目前雖已成年但自己還沒有經濟來源,父母服刑後家裡的經濟馬上就會受到最直接的影響,他們受教育的機會將會受到挑戰。即使他們能夠正常的接受教育,而一旦考上大學,每年幾千元的學費也會讓他們望而卻步。所有這些都有可能加速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流浪社會、乞討、偷盜、吸毒等危害社會和危害他們自己的現象發生。
4.母親或者父親被判刑。
如果父親被判刑,由媽媽撫養未成年子女,除了經濟上會受到一些影響外,大部分孩子會在母親的愛撫下隨著時間的流失創傷會慢慢痊癒。如果母親被判刑,父親原來在外面工作,和孩子感情不深,或者父親、母親再婚,都有可能使孩子再度產生沒有家、或者被拋棄的感覺,也有可能使他們離家出走,流入社會。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服刑人員主要以跨省市「異地」服刑為主要模式,種種原因,使服刑人員與其子女「相見難」,缺乏親情互動。
關注、關愛服刑人員子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了解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生活狀況。(1)父母雙方都已服刑接受改造的,通過社會救助的方式為他們安置一個家,讓他們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政府的關愛、人間的真情。
目前,鄭州市救助保護流浪少年兒童中心與晨露國際的合作項目-晨露國際鄭州「愛童園」已經在鄭州建成並投入使用。「愛童園大力為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提供全方位的救助保護和服務,首批入住的孩子們在這里得到充分的關愛和家的溫暖。
②評估寄養在親戚家裡的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是否能夠過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是否有能力撫養他們,是否能夠真正給他們一個家的感受。若寄養家庭的經濟狀況較差、文化素養較低、時間和精力有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由社會出資,由專門機構負責照料他們的生活,保證他們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2.開展心理援助項目。
盡可能創造條件,利用社會的力量,對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心理方面的援助。
(1)建立心理檔案。
特別是對那些父母雙方都已入獄改造的未成年子女,進行心理方面的測量和面談,為他們建立一個系統的心理檔案,從中篩選出有心理障礙、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一般心理問題的三大類。對有心理障礙和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孩子,可以作為心理援助的主要對象,進行有目的的心理咨詢和行為矯正。
(2)為有心理問題的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組織團體咨詢。
通過團體心理咨詢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讓他們重新樹立生活的信心。團體心理咨詢可以強化他們在生活學習中所取得的進步,增強他們的信心,修正他們對社會的成見。通過不斷接觸到團體中性格或其它方面有所改善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重塑自己改正的希望。
▲緩解焦慮。 許多孩子由於父母被判刑,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其中之一是認為他們的不幸是獨特的,只有他們有著不能被人接受的問題、想法和沖動。由於他們年齡較小,加上處境特殊,他們很有可能會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封閉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這種不幸的獨特性可能會被放大。而假設有這樣一個支持團體,在討論中當他們看到很多人的情況、他們暴露出的想法,問題、都可能和自己有很多地方相似,這本身就會緩解他們的焦慮,擾動他們的獨特性。
▲在團體中受到充分的尊重。在團體中,他們會接受到心理咨詢師、同伴對他們的關心和興趣,他們不但可以渲泄自己的情緒,分享自己的問題,還可以去幫助其他同伴,他們可以間接的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可以滿足他們渴求關懷、渴求認可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其中那些覺得自己生命沒有意義的孩子,通過團體中的互動,會感受到自己還有用,生命的意義感也會隨之升起。
▲學習人際交往。在團體中,這些孩子們可以重新學習如何和他人相處,如何有效地回應他人,如何去解決沖突,如何去宣洩自己的情緒。這些對他們成年後融入社會都會有很大的幫助。鑒於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帶領者的要求比較高,他們起碼是有著豐富的個體心理咨詢和團體心理咨詢經驗的老師。在他們的帶領下,那些具有認知偏差、思維扭曲、性格障礙的孩子們,會得到部分或徹底的改善,可以從根本上全部或部分切斷他們有可能誤入歧途的根源,對於社會穩定,對於他們父母的改造,都將會是一個不可低估的力量。
團體心理咨詢可以以這些孩子們的自我成長為主,團體活動的時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但團體心理咨詢次數一期不應低於10次,每次2小時左右。
3、親情互動。
在不違背法律法規的情況下,盡可能有計劃、有目的的安排服刑人員和他們的子女有定期會面的機會,除了滿足他們對親情的需要、對愛的需要、對歸屬的需要之外,可以讓服刑人員看到生活的希望,增強他們改造的信心,同時激發他們的子女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回報社會,回報所有幫助過、資助過他們的善良的人們。
4.開展志願者「一助一」結對活動。
有組織的、持久的開展志願者「一助一」結對活動,倡導和推進社會熱心人士積極支持、參與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寄養等幫助安置工作,不斷推進建立健全關愛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工作的長效機制。

『貳』 在親子關系中,父母應該關注孩子哪些

一段好的親子關系,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也會開始慢慢的認識自己,改變自己。所有的父母都是很愛孩子的,但是有的父母沒有認識到自己的愛,會給這段親子關系造成傷害。那麼在親子關系中,父母應該重點關注什麼呢?

還有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熱愛自然。特別是一些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面對的總是高樓大廈以及各種電子產品。他們沒有真正的走進自然,所以也不知道敬畏自然。但是作為大人都知道,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世界,就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所以不管是處於哪一代的人,都要好好的愛護這個大自然,才能夠讓我們這個地球更加美好。

『叄』 中國傳統道德十分關注父母子女的關系,提出了( )。選擇題:父為子綱,父慈子孝,扶老攜幼,民主平等。

父為子綱,董仲舒提的三綱五常
確定以及肯定
我可是文科生哦

『肆』 父母如何言傳身教,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出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

題目中所說的成績優秀不應該單單指的是我們理解的應試教育得高分,更是一個優秀孩子的特質。因為考試得高分可能不需要家長去參與,他們只要花錢讓孩子去上費用很高的輔導班,但是一個優秀孩子的養成離不開家庭教育。

我們都知道家庭是學校之外的另一個教學課堂,而父母在其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有一話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如果做父母的都能用心去做每一件關乎孩子的事情,就一定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伍』 如果父母有服刑經歷,那麼其子女是不能服兵役的吧

父母曾服過刑,只代表他們的過去,並不會牽連到子女,影響子女的發展。「株連九族」的極左時代已經過去了。只要你有光榮參軍,保衛祖國的意願。

『陸』 89歲丈夫與妻子手攙手去離婚,子女是否該多關注父母的生活

確實是這樣的,很多子女都不理解自己的父母,他們真的很不容易,所以作為子女,我們真的應該多關注父母的生活。

『柒』 服刑人員子女成為了被遺忘的事實孤兒,該如何關注這類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被稱為事實孤兒這些事實,孤兒的父母大多數都是服刑人員,無力照顧自己的子女,以至於這些孩子雖然有父母,但生活當中卻和孤兒差不多,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去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呢?

這些孩子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注以及社會的關心,又處在非常貧窮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再做出一些措施。所以還是希望相關部門可以加強對於這些孩子的關心,千萬不要讓這些無辜的孩子步他們父母的後塵。

『捌』 如何解決獄中家長的孩子教育問題

一、我國法律對服刑人員未成年於女的保護現狀。
12歲的蓮蓮是京郊—個農村裡的女孩。5歲時起就被母親強迫賣淫,致使多次遭受強奸直至其12歲時止,有時其母親還幫助他人強奸蓮蓮,其父親不僅不管,也經常送蓮蓮到犯罪人的家中。2003年5月案發後,蓮蓮的母親等四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獲,9月其母被判無期。其父親逃跑,不知音訊。案發後,蓮蓮被當地有關部門臨時接到敬老院生活。
北京市海淀區兩個小女孩的爸爸因為搶劫和打架,被判處無期徒刑;她的媽媽吸毒被判處勞教。她們3歲的時候,就由街道來撫養她們,後采她媽媽解教把女兒領回去,幾天後,又把孩子偷偷地推到一個親戚的門口跑掉了。兩個孩子後來被送往順義兒童村。
上述兩個案例都涉及到了服刑人員子女的監護問題。還有—些孩子正處於和她們相同的困境或者還沒有她們幸運,處於無人撫養的狀況。可以說,我國法律對服刑人員子女的權益保護還是個空白。法律法規中涉及服刑人員子女的規定,只有(監獄法》中體現了一點,即《監獄法》第十九條:罪犯不得拂帶子女在監內服刑。
服刑人員子女的權益保護問題越來越表現凸出和受到社會的關注。他們或因父母服刑而無人監管,或因經濟壓力而面臨失學,有的還步父母後塵,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筆者認為,對服刑人員子女的權益保障問題應當刻不容緩。對他們的權益保護,不僅是保障他們能夠健康成長、避免受到任何歧視、預防他們違法犯罪的基礎和關鍵,同時也有利於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本文主要對服刑人員子女的監護、教育等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探討,希望能夠引起人們對服刑人員子女權益保護的重視,以共同來關注服刑人員子女的健康成長。
二、對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保護的必要性。
(一)有利於晨刑父母的ICll矯治。
罪犯自服刑以後,面臨著來自家庭、社會、監獄等多方面的壓力,罪犯的心理變得更為復雜而不穩定。對於大多數罪犯來說,家庭是他們在獄中服刑改造的重要精神支柱,而子女更成了他們對未來的希望。他們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不因他們服刑而受到任何不良影響,希望子女能夠得到關愛、不受歧視、希望子女正常的牛活、學習。在對服刑人員的情感調查中,他們感覺到自己對不起子女的佔86.8%,而感覺無所謂的才佔13.2%。在他們當中希望子女不受歧視的有68%,希望子女得到關愛的有32%,無所謂的只有11.7%,希望子女有個好前途的有31.3%

『玖』 父親母親都服刑時,孩子誰監管,社會救助還是福利院,程序是什麼

福利院收留的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沒有這項,社會現在發現到這個問題但是沒有專門的部門或者規定,在新聞報道中有個人的救助行為或者助養的,但不被廣泛關注。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如果父母健在是沒有辦法的,一般就是由父母委託的臨時監護人監管,一般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是父母的兄弟姐妹或者是父母委託的無親屬關系的第三人,不過都要被委託人願意才能實現。

『拾』 你怎麼看待父母對成年子女的控制欲增強

現在的家庭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會花費更多的精力去管教孩子,長期下去,有些家長會形成習慣,對孩子形成控制欲。這樣的做法使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如此以來,會變得壓抑,從而導致心理疾病。

閱讀全文

與關注父母服刑子女的先進性科學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媳婦不孝順的詩 瀏覽:696
史學大師傅斯年孝順的感悟 瀏覽:67
蕪湖的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瀏覽:305
天津河東區老年大學報名2019 瀏覽:843
退休金有7000 瀏覽:923
幼兒園孩子徵文孝敬老人 瀏覽:231
養生補身燉湯類有哪些 瀏覽:794
許昌退休工資上調 瀏覽:245
副處女領導退休年齡 瀏覽:29
我生了病怎麼和父母處理關系 瀏覽:970
武漢基本養老保險一般交多少 瀏覽:450
村委會重陽節活動小結 瀏覽:915
職業病體檢簽訂的什麼合同 瀏覽:253
深圳退休工資2018計算 瀏覽:466
體檢的血常規都查什麼 瀏覽:404
為什麼老年人血壓偏高 瀏覽:941
唐山路南區老年大學 瀏覽:144
自由職業養老保險注銷 瀏覽:879
去二甲醫院體檢有哪些內容 瀏覽:549
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時間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