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父母與子女目送不必送

父母與子女目送不必送

發布時間:2021-01-06 04:03:31

『壹』 父母目送孩子背影這句話怎麼說

父母目送孩子背影這句話怎麼說《目送》是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散文集。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這是對一種情感的目送,更是對生命的目送。



生命中總有許多人會被時光帶走,或者失落在天涯,或者用死亡劃開彼此的界限,而活著的人,就不免要遭受回憶里一次次的離別,一次次的悲痛。 目送,是送別離去的親人和友人,也是送別過往難忘的記憶和美好的時光。在送別時,我們總要眼睜睜地看著對方離去……



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舍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在《目送》中,她敞開心扉,滿紙溫情,細膩地書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自己的脆弱,還有無奈的放手等諸多心境。書中的情節都是我們非常熟悉卻常常會忽略的小事兒,看似平淡如水,微不足道,讀後感受到的卻是深刻的思想和厚重的情感: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父親已經走了,母親已認不得自己,看到的只是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於是她說:「人生走到這樣的年齡階段,是四顧蒼茫,唯有目送。」

她書中的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樣的感悟,既有遺憾,又有堅定,讓我們也為之動情。



目送了時間,語言和生命,讓我知道了因為有自己的命運,長大後我們不得不離開家鄉,離開父母我們身為子女也是如此失落常常在人生盡絕時默默流下思鄉的眼淚,每一次回家,總覺得如此衰老,為何父母總是如此的漸漸離去,總是在告別式微笑的說一聲再見,在上車時獨自的在心中流淚。



想起自己大學離家時,父母滿含熱淚的眼睛,即使知道那是父母的悲傷,我依然不能回頭,現在離家在外,更是體會深刻,一次一次的離別,一次次的重逢,父母能做的就是目送我一次次的離開,然後祝福我。現在他們有了最疼愛的孫子,我依然是他們最疼愛的人之一,總有一天我的侄女也會長大,也會離開我們的視線,遠方求學、工作、生活,但是再多的不舍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帶著愛和釋懷,用現在的努力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那些生老病死聚散離合,那些恩恩怨怨坎坎坷坷,告訴我,人生的漫漫長路,註定要一個人走。目送,當我們目送身邊親愛的人背影漸行漸遠,只要珍惜曾經相聚的時光,珍愛彼此,就不必遺憾;目送,當我們目送時光的背影漸行漸遠,只要我們曾經踏實走過,再回首,也坦然。

『貳』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怎麼理解

這句話的文字意義遠不如其意境。
難道不是嗎,子女但凡能自由活動了,常常留給父母就是背影。
實際意思是兩代人的代差和年齡上實際的遠離。一家之見。

『叄』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

一世情緣,緣分已盡,一了百了,無牽無掛。

『肆』 怎樣理解「父女母子一場,就是目送著孩子不斷遠行」

根據我理解,在這個話裡面的意思有以下幾個:

一,孩子終了是要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的,父母一定要明白,在情感上要能接受。

不是有句話說的是,父母也要斷奶,這個斷奶就是情感上要斷奶。有時父母和孩子,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有些父母,老大上大學了,自己又還生了一個二胎,其實就是用來陪父母的。

父母不能塞孩子不喜歡的東西給孩子,不能在情感上控制孩子,不能把意志強加給孩子。孩子一有不同意見就說孩子不孝順。雖然是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要互相尊重的。有的父母覺得孩子是自己的個人財產,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控制的很緊,如果這樣的話,你的孩子可能還到不了你的高度。孩子的個人發展如果沒有被父母控制過嚴,個人探索精神沒有被破壞的話,可能將會發展出比父母更廣闊的空間,更大的成就。

(本文來自:網路寶寶知道格格巫育兒日記)

————————

世界很復雜,網路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台、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伍』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

你在長大,父母在不斷的變老,時間的跨度永遠都無法抗拒,只能看著父母一天天老去,然後被死亡帶走,留下你在這個世上,走完自己的一生。

『陸』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不斷地與速騰目送子女的背影,漸行漸遠

看著他目不轉睛的樣子,這趟真是來對了。

『柒』 目送最後一段的理解

身為父母,面對漸行漸遠的孩子有不舍,對孩子面臨的未知的未來的憂慮:身為子女版,面對父母的滿滿愛權意的眷念,父母老去而自己無以為報的歉疚和心痛,當然還有再也無法回到年少時與父母親密的、完全依賴的關系的嘆息。
然而生命就是這樣傳承下去,何其相似、何其悲哀,但也正是因此,我們才能一輩一輩的走得越來越遠,既然這法則不可逆,那我們就應該珍惜每一個當下,坦然接受這一切

『捌』 龍應台的《目送》中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後面的內容

我慢慢地復、慢慢地了解到,所謂制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拓展資料:

龍應台的《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龍應台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等。從牽著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著年邁母親如帶著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台娓娓道來。

閱讀全文

與父母與子女目送不必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過壽長壽花選什麼顏色 瀏覽:778
老年大學是什麼性質的學校 瀏覽:771
養生壺如何煮黑茶 瀏覽:937
死後祭拜不如生前孝敬 瀏覽:725
孝順傳承與 瀏覽:999
瑞安市老年大學論壇 瀏覽:673
河南省增發養老金 瀏覽:310
衢州體檢中心有哪些項目 瀏覽:776
南安碼頭鎮養老院 瀏覽:819
歌丶曲祝媽媽長壽 瀏覽:975
哈爾濱有哪些老年大學 瀏覽:260
多少孩子是被父母逼死的 瀏覽:750
希望老人平安是什麼意思 瀏覽:500
入黨政審父母無犯罪證明如何開 瀏覽:713
老人家開心快樂的樣子 瀏覽:683
6層為什麼是長壽樓層 瀏覽:658
醫生怎麼給體檢人怎麼測尿液 瀏覽:147
武漢市武昌區老年大學分校 瀏覽:44
養老金打到醫保卡 瀏覽:48
錢女士60歲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