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70歲以上老人觸犯了刑法怎麼辦
《刑法》只對14周歲以下的兒童和精神病人觸犯《刑法》做出了不予處罰的內規定,沒有對70歲以上的容老人觸犯《刑法》做出不予處罰的規定,因此,7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觸犯《刑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但可以申請監外執行。
『貳』 「我國刑法規定,年滿70周歲的人故意犯罪可以減輕或從輕處罰。」對嗎
針對老年人的從寬制度
自古以來,矜老恤幼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刑事立法的角度來看,我國97年刑法就明確規定了對未成年犯罪人的特殊保護,相比對未成年人犯罪從寬處罰的規定,老年人犯罪卻無相關規定。《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創建了新中國刑法對老年人從寬處罰的規定:一是規定對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二是規定年滿七十五的老人如果符合緩刑的條件一律要適用緩刑,沒有例外;三是規定對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老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從寬力度有限,從寬幅度有待加強。
新頒布實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從三個方面,即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人不構成累犯,強化緩刑的適用以及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免除其前科報告義務,完善了未成年人的從寬制度並首創了新中國刑法中的老年人從寬制度。但相對於特殊群體身心的特殊性、對社會的社會危害性及未成年人人格的可塑性,其從寬的力度、從輕的幅度及從寬從輕的范圍都顯得力不從心。如國際上對老人年齡的界定基本上是確定為70歲以下,且老年人犯罪不適用死刑,在自由刑、假釋、執行刑罰的方式等方面都比一般犯罪人規定的寬恤。《刑法修正案(八)》第3條規定:「審判的時候已滿75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顯然,本條規定是將「審判的時候」作為判定行為人是否「已滿75周歲」的時間標准。理論上有人認為,如果將老年人不適用死刑的年齡界定為審判時而不是犯罪時,在司法實踐中就可能出現推遲審判的情況,即將一些應當判處死刑且在犯罪時不滿75周歲的行為人推遲到已滿75周歲後審判,從而不對其判處死刑。這極有可能會滋生腐敗,進而造成過度放縱犯罪分子的嚴重後果。 對此觀點,筆者不能苟同。筆者認為,應該將死刑對象限制條款納入刑罰制度改革,將審判時已滿70周歲的老年人與犯罪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審判時懷孕的婦女、重度傷殘的殘疾人並列,一並排除在死刑適用對象之外。
『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超過70周歲老人免於拘留
70歲老人觸犯刑法的量刑的相關規定,刑法第十七條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肆』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70歲以上老人的規定
1、「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70歲以上老人的規定」:
(1)第二十一條第二項:「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三)七十周歲以上的;」
(2)第十條「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一)警告;
(二)罰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2、「警察說店主年齡過70歲了,中國的治安處罰條例對他已經失效,其他又沒什麼違法行為。從我公司角度不夠起訴條件」:
(1)《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70周歲以上的人不是「失效」,只是不再執行拘留,但仍然可以給予其他治安處罰比如罰款。
(2)老人非法闖入公司吃住不走,就是騷擾行為,已經是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處罰。
(3)是否夠起訴條件,由法院判定,公安無權管法院的事。
3、對方的三個條件:
(1)對方生病如果不是你公司人員打傷的:醫葯費公司無義務報銷。
(2)公司是否要關閉福利社:只要工商局稅務局管得著,對方無權干涉。
(3)你公司職工欠的款,應讓對方找職工本人去要,只要欠條上寫的不是你公司的名稱並蓋有公司的公章,你公司就無義務為員工還款。
4、建議:
(1)請求警察將老人請出公司。
(2)向法院起訴對方,要求賠償你公司的所有損失、並停止侵權行為。
法院判決後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伍』 70歲以上的老人犯法要坐牢嗎
根據法律規定,七十五歲的人犯罪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的規定,內七十歲的老太太構成犯罪的容依法要承擔刑事責任,並沒有特殊的規定。
法律依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陸』 刑法對70周歲以上老人是否有相應的規定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可以適用以下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規定
第十七條之一【刑事責任年齡】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柒』 七十歲以上老人免刑事責任
七十歲以上老人不能免於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之一之規定:回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答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根據我國《刑法》第四十九條之二規定: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也就是說,70歲以上的老人犯罪的,仍然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只不過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而已。
『捌』 請問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中有70歲以上身體健康的老人犯罪後不承擔任何法律的規定嗎
現行刑法中沒有對70歲以上身體健康老人犯罪不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第五款規定: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8)刑法對70歲以上老人擴展閱讀
適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則的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不論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會地位、職業性質、財產狀況、政治面貌、才能業績如何,都應追究刑事責任,一律平等地適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含義是:
犯多大的罪,就應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法院也應判處其相應輕重的刑罰,做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罪刑相稱,罰當其罪;不僅要看犯罪的客觀社會危害性,而且要結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和人身危險性,把握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綜合體現的社會危害性程度,適用相應輕重的刑罰。
刑法基本原則的確立,有助於堅持法治,摒棄人治;堅持平等,反對特權;講求公正,反對徇私。這無論對刑事立法還是刑事司法,都具有重要的導向和制約作用。刑法基本原則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在刑法領域的集中體現。
貫徹刑法基本原則,既有利於保護社會,又有利於保障人權。
修訂的刑法除了明確規定三項基本原則外,還進一步規定對未成年犯罪從寬處罰的原則;強化對公民正當防衛權利的保護;設置了較為齊全的有關侵犯公民基本權利(包括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勞動權利、財產權利、婚姻家庭權利等)犯罪的刑法規范。
『玖』 70歲老人違法犯罪免責嗎
年滿70周歲的老人違法犯罪,法院不會免責,超過75歲的老人有減輕處罰的待遇。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9)刑法對70歲以上老人擴展閱讀:
在以下種情形中出現失誤或者偏差,以及出現探索性失誤或者未達到預期效果的,可以從輕、減輕處理或者予以免責。該情形具體包括:
1、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積極作為、勇於探索;
2、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中,先行先試、突破常規;
3、在處置突發事件或者執行其他急難險重任務過程中,臨機決斷、主動擔當攬責;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立足維護穩定和全局利益,積極破除障礙、打破僵局等。
符合所規定的幾種情形之一,同時黨章黨規、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在決策中嚴格執行了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決策程序和請示報告制度等規定,進行了充分評估,沒有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不良影響或積極主動消除不良影響、挽回損失的,可以免除相關單位及當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