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溫州的婚嫁習俗怎麼樣的
1、訂婚:
(1)雙方父母出席酒宴協商雙方訂婚事宜,主要是訂下黃歷和男方的聘禮多少。禮金多少視雙方家庭條件為准,如果雙方都是普通家庭 (這里的普通家庭指雙方家庭年收入都在10萬RMB左右)目前標準是88888—108000左右浮動。
(2)拖把提示:訂婚並非法定的結婚程序,訂婚後同居,實質還是法律意義上「非法同居」的概念。在溫州一般很少有人在訂婚時就領取結婚證的,在永強一帶甚至是到孩子都好幾歲了(一般目的是為了多生孩子,或生男孩子)才舉辦儀式並補領結婚證。
2、訂婚前准備:
A:男方:
(1)男方給女方的飾品:金飾一套 包括耳環,手鐲,腳鏈,項鏈,對戒一對,鑽戒一枚(鑽戒現在大概價格買到15000左右就可以了,其實也可以去金器點買裸鑽選擇自己喜歡的 式樣打造價格相差很大,大約可以節約35%。
(2)男方給女方的糖:糖金杏一對。溫州喜糖分大小,女方所需要的喜糖全部男方負責(包括糖內紅包),女方家父母的朋友等一些除外由女方自己送。
B:女方:
(1)女方要為男方購買的首飾、服飾:男方結婚、訂婚所穿的西裝一套,襯衫兩件,領帶兩條,鞋子兩雙(休閑跟皮鞋各一雙)休閑裝兩套,襪子一打,金器:手鏈和項鏈各一條(如果給伴郎的紅包少於580就需要再買條襯衫給伴郎)
(2)女方其它准備: 碗碟一套有88件98件108件可以選擇,視情況購買,六樣分柑橘,糕點,棗子,桂圓,蓮子,花生。再把男方送的糖金杏回送一隻給男方,所收禮金按經濟條件情況返還。
3、訂婚程序:溫州人現在訂婚酒席分兩種:
(1) 一種是永強習俗,中午女方家擺設酒席宴請男方的父母以及伴郎出席,晚上則由男方回請女方。
(2)另一種流行於鹿城,就是雙方父母加上至親好友一起於某酒店設宴訂婚。一般現在市區選擇後者的比較多,下午男方驅車盛裝至女方家中迎接女方及其父母,並給女方弟弟或者妹妹皮箱錢(皮箱錢所指的就是女方弟弟或者妹妹不讓姐姐出嫁拉著皮箱不肯走,你要給他錢他才肯放人,上輩人這么解釋的),到酒店後給雙方父母敬茶,向親朋好友敬酒以見證你們的愛情
4、 結婚:
(1)決定下結婚的日子後就要開始去預定酒店布置酒席了,溫州現在好象要提前一年預定酒席我暈,好日子大家都結婚啊。買房子和裝潢當然是男方負責的,裝潢就起碼要2個月了,裝潢好後房間內的傢具由男方購買以外其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由女方負責打扮。
(2)關於房子問題:
在溫州房子一般由男方提供,省內其它城市基本也是如此。男方結婚(指的都是登記)前,已取得房產證都歸男方所有,即使婚後用共同財產(如果婚後女方沒有收入,僅男方一人賺錢,其還款部分也是屬於共同財產)支付了餘下房款的,女方可主張要求對婚後支付的房款進行分割或要求獲得補償。如果錢在婚前已由男方付清的,女方無權主張,即使房產在婚後增值,也無權主張。
(3)選個好時間好天氣兩個人去拍婚紗照,一般現在照相館都打價格戰技術和實力也都差不多,不過一輩子也就這么一次也不在乎那麼點錢了,只要注意下別看著這張覺得好那張覺得好越挑越多那就花太多了,一般控制在4000-5000用來拍照還是值得的。
(1)溫州人60歲要擺酒嗎擴展閱讀:
1、聘禮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ìn lǐ,常指聘請時給的表示敬意的禮物。日常生活中,也多用於訂婚時,男家給女家的財禮。一般為結婚的時候男方給女方的錢或物。出自《禮記·聘義》。
2、中國古代把婚禮過程分為六個階段,古稱「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其中「納征」,即男家將送往女家,又稱納幣、大聘、過大禮等。
3、古代納征多以鳥獸為禮,上古時聘禮須用全鹿,後世簡代以鹿皮。崔駰的《婚禮文》中記載:「委禽奠雁,配以鹿皮。」《詩經。召南。野有死麋》中說:「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寫的就是用野鹿向女孩子求婚的事。因為古代納聘多執雁為禮,故送聘禮又叫「委禽」。後來,納征的禮儀越演越繁,成為六禮中禮儀最繁瑣的過程之一。
4、民間即稱送聘禮為「下茶」、「行茶禮」或「茶禮」;女子受聘,謂之「吃茶」或「受茶」;所謂「三茶」,就是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洞房裡的「合茶」。據宋胡納《見聞錄》載:「通常訂婚,以茶為禮。故稱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稱『茶禮』,又曰『代茶』。女家受聘曰'受茶'。」
5、婚姻「六禮」後來經司馬光、朱熹等人簡化合並,但宋代盛行的茶禮卻為元明清各代所承襲。明代香山(今廣東中山市)人黃佐,字泰泉,晚年家居時撰成《泰泉鄉禮》,書中記載:「近日納采、納徵者,止用細茶一盒,納釵物其中,尤為簡便,可以通行。」又雲:「凡三等人戶之下聘,用酒一埕、鵝二隻、各布二匹、茶一盒。」反映了明代嶺南一帶茶禮的流行。
② 誰幫我擬一份溫州人完整的酒席菜單
我到是可以擬,但我們這邊的菜和你們的不一樣。
③ 溫州人不能喝酒
南方人,小口小口的,喝一口,還抿半小時的嘴.受不了.才不管是什麼酒呢.即使是5塊錢的酒,也那樣.
再一看那酒杯就知道喝酒的作風了.酒杯小,到是很精緻的,可是一點也沒度量.
南方人喝酒,很少有劃拳的,也就是在哪裡聊天,東西南北的.想起來了喝一口,再品嘗半天.看的人都著急,真不知道這要喝到什麼時候去.
有次,和一福建人喝酒,那肆差點沒把我給氣死.
嘴上說乾杯
我的理解就是把酒杯裡面的全部給喝光了.我看了看杯子,也就一兩酒.端起來一下就給灌下去了.
那傢伙可好.這就開始念叨了,從今天的我一直說到500年後的我,舉個杯子也不TMD累.能說了有10多分,好幾次,眼看著酒杯到嘴邊了,楞又拐了回來.氣的我都想站起來奪了他杯子.
好歹是放到口裡了.
等人家把酒杯放到桌子上,我哪個懊惱啊.那一口喝的還不知道能不能流到嗓子眼.
就那麼少,那也得美半天.嘴上泛著油花,兩個薄嘴片子在那裡吧唧.眼睛還半睜半眯縫著.我那個恨啊.真佩服了,這不是楞拿二鍋頭當XO品的嗎.
等第二天談生意上的事情時我才知道,那傢伙做事情和喝酒一個德行.把合同寫的那個細啊.
有幾次我都站起來要走,他又把你拉回來,給個笑臉繼續磨你.
不過南方人喝酒很少有人喝的,在大街上耍酒風的,雖然,杯子很小,口也很小,但是特能打持久站.一頓酒下來,得2~3 個小時的.自然酒也沒少喝.
當然,北方人喝酒也確實有點恐怖.
到了山東,東北地區,那酒杯,很少有一兩半以下的杯子.山東全省,那幾乎是國標,一色的二兩的杯子.要不就是,拿茶碗當酒杯用.沒點酒量最好別上那桌子.要不一般情況下,菜沒上齊呢.人已經暈倒了.
北方人喝酒沒那麼多話,也就是一般的寒暄,不會那麼多嘮叨.前幾年的時候,劃拳還比較多,現在好象是斯文了很多的,在鄉下依然有劃拳的.場面之壯觀.特別是當分著幫來的那種,酒沒喝呢,臉就都通紅的了,吼的.
雖然城裡劃拳的少了,可是,也一樣熱鬧.抽撲克 ,打色子.總之,老遠就能知道是在喝酒呢.
北方人喝酒利索,只要說乾杯,肯定了,端起來,一口都要干凈,別說你有病什麼的,酒桌上不管那些.那派頭,就象打仗一樣.給人的感覺北方人喝的不是酒,是骨氣什麼的.如果誰喝酒不利索,那指定會被大家笑話的.
北方人做事情,也和喝酒一樣.有什麼直接了當.如果叫上勁,肯定要有一方慘敗.所以北方人喝酒離開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會有一個或則是幾個喝多的.所以,常會看到,不少酒君子,多了之後,在街頭的即興表演.大冬天脫了衣服,在街頭,狂舞的,攔住110的車,當的士打的.站在馬路中間當交警的,什麼人都有.酒風不同,表演的節目也不盡然.
都說北方人能喝,在我看來,其實和南方人沒什麼差別,北方人不過是喝酒猛了點.
要說真的能喝那還真不好說呢.
④ 我是溫州人,如果嫁杭州,結婚習俗要跟哪邊,而且結婚辦酒席是不是會很麻煩
習俗的問題,應該兩家商量著來,取共同點,然後兩家經過協商,制定一個折中的習俗方式。這樣既不傷害雙方的面子,也不會到時候手忙腳亂。
⑤ 誰幫我擬一份溫州人完整的酒席菜單
好像每次吃的酒席菜單都差不多,大概就是:冷盤:對蝦,火腿,干鰻魚,蝤內蠓,新鮮桂容圓,櫻桃。主菜:第一個主菜肯定是面,第二道肯定是魚翅,後面的老鴨煲,一整條的大魚,北京烤鴨,螃蟹,龍蝦,跳魚,鮑魚,紅燒甲魚等。甜品是湯圓,冰激凌糕點,水果拼盤。
⑥ 溫州人坐月了子吃的月子酒怎麼做
用糯米做的
買來抄糯米襲10斤和4,5個酒餅(雜貨店有賣),糯米洗凈,蒸熟(最好用農家做的飯蒸,底部是透氣的),然後用冷水澆直到完全冷卻,瀝干水,酒餅碾成粉,拿一個干凈並且乾燥的水桶(用瓦缸最好),先灑一層酒餅粉在底部厚一點也可以,然後放一層糯米飯(2厘米左右),再灑上一層酒餅粉,多一點,以此類推,最後 頂部一層是以酒餅粉為面`完工後,准備一個比裝有糯米飯的桶還大的桶,用棉被把飯桶包得嚴實點,盡量完全封住,桶底桶面也要包住,等待發酵。大概三四天就可以聞到酒香味了,然後把桶面的棉被掀開,其他不用,讓它透氣,就不用蓋上去了,再過幾天就可以用了,總過程需要10天左右,靠你的手藝了,做得好就很甜,做得不好就酸,變成醋了。如果在農村有朋友或是親人,最好拜託他們幫你做,因為在農村一般很多人會做,材料也比較好。
⑦ 溫州人做老酒都什麼時間開始做
溫州人好像是漲潮不做,落潮也不做,只在潮平的時候才做酒,希望能幫到你
⑧ 溫州人喬遷擺酒 邀請的客人要包紅包嗎包多少
一般是要包的,看你自己的能力和主人的關系來吧
一般268 288 368 388 568 588上不封頂
⑨ 溫州人做料酒怎麼做
(1)選料:黃酒選取糯米為原料,晚季稻更好;
(2)浸泡:把糯米浸泡一天左右,夏天半天即可回;
(3)蒸米:入甑進鍋蒸,答黃酒又稱蒸酒,蒸米環節很重要,先用大火加熱,沸後再用文火,將米蒸熟蒸透,而又不糊不焦(如果米粒焦糊,黃酒將有殘味,制酒失敗);
(4)冷卻:將蒸熟的米起鍋攤開晾涼;
(5)加入酒麴:在糯米內拌入酒麴,據說這種酒麴演變自畲族,由一二十種葯材配製而成,相當於天然菌類;(黃酒麴)
(6)發酵:將拌好酒麴的糯米放入陶器壇中發酵,大約24小時後,壇內溫度自然上升,澱粉開始轉化為糖份,冬天則用棉被或者稻草包裹壇子保溫。自然發酵七日左右後轉入大缸中,封好口放置兩三個月。(其實發酵兩周左右就可以取酒,但為了讓糖份更好轉化為酒精,保存稍久酒質會更好。)
(7)取酒:壓榨酒糟,分離汁和酒糟,把酒汁盛入壇中,用碗蓋住,再用另一個碗反扣,以防雜物落入。
(8)炙烤:在壇子四周圍上谷糠或者稻草,陰火炙烤一天,把酒煮沸,既滅菌又讓酒的口感更醇香。
黃酒具有通曲脈,厚腸胃,潤皮膚、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等治療作用
⑩ 溫州人好喜歡喝啤酒啊,一天四五瓶
不一定,每個人生活方式不一樣,有些人喜歡喝,有些人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