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養老院的九大風險分別是什麼
1、日常運營管理風險:日常運營中做好各崗位流程監督管理,對各全員進行風險意識教育。
2、法律風險:主要涉及長者護理級別的評估與界定、 長者家屬的擔保權與代理權問題、 長者及其家屬信息的有效性問題、合同有效期限與合同變更問題。
3、硬體設施風險:園區內硬體設施應達標,規范其日常管理、使用、維護流程。
4、服務風險:醫養康護學交修為聞樂之專業服務風險。規范痕跡管理和證據檔案管理。
5、政策風險:及時關注政府政策的更新與發布,如民政部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大檢查。
6、消防安全風險:消防通道、應急演練、消防設施等安排到位。
(1)養老公寓有什麼風險擴展閱讀:
處理風險的要點:
1、及時上報事件過程
發生風險,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及危機處置小組報告,在最短時間內最先獲得危機信息並制定應變計劃,特別要規避可能再發的危機。
2、四要四不宜
要統一口徑,確立發言人,不宜出現誰想發言就發言的現象;要敢於負責,不宜推三阻四,轉嫁矛盾;要尊重事實,不宜匆忙定性,妄加評論和不切實際地表態;要增強保護意識,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收集信息,不宜在無證據時推測懷疑。
3、應對媒體
與媒體要及時、准確、有效地進行溝通,在危機未完善處理前不宜報道,以免引起不良導向。任何個人和部門未經批准不接受單獨采訪,以免炒作。
4、掌握主動權
掌握主動權使園區成為第一信息發布源;准備好應急新聞稿,留足餘地並不斷充實最新情況;安排好應對媒介及公眾詢問的聯系電話。
『貳』 養老院市場風險與對策
養老院市場風險與對策如下:
養老院市場的風險
法律法規內控是養老機構發展過程中常常被忽視但又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養老機構法律法規內控版塊主要是歸納和學習新、老國家養老政策法律法規、條文條例、規章制度,提高養老機構事務合法性。
法律法規模塊重點是把握養老事業國家政策方針,培養專業養老事業法務人員,提高養老機構服務和管理、發展的規范性和合法性。
『叄』 養老公寓的陷阱有哪些 養老地產與普通地產有什麼區別
養老公寓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公寓,通過這個名字,大家就應該碰跡知道什麼情況了,主要還是用廳空於養老使用的,不過大家不管是租賃養老公寓還是購買養老公寓都應該要提前考慮清楚,養老公寓也是有很多陷阱的,大家要小心不要掉進這些陷阱裡面去了。
養老公寓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公寓,通過這個名字,大家就應該知道什麼情況了,主要還是用於養老使用的,不過大家不管是租賃養老公寓還是購買養老公寓都應該要提前考慮清楚,養老公寓也是有很多陷阱的,大家要小心不要掉進這些陷阱裡面去了,那養老公寓的陷阱有哪些?養老地產與普通地產有什麼區別?
養老公寓的陷阱有哪些
養老公寓要謹慎購買,比較常見的陷阱就是非法集資,到時候人財兩空就不好了;還有就是實際和宣傳相差甚遠的情況,所以一定要了解清楚。
養老地產與普通地產有什麼區別
1、養老地產與普通扮吵瞎地產區別是,養老地產結合養老這一社會主題和地產的商業概念所形成的一種概念,產品是針對於老年人的特點,建造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居住建築。
2、這個建築需具備三種功能,即為老年人長期生活提供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它主要包括老年住宅、老年社區、養老院、托老所等。
3、養老地產具備醫院、社區醫療單位,考慮到父母們隨著年紀的增大,身體的病痛難免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一定的不便,尤其對於有突發疾病的預防要求老年人居住周圍一定要鄰近相應的大中型醫療機構,以便於生病時得到及時搶救和治療。
4、好的養老地產具備公園等休閑場所,為父母選擇養老房,那麼周邊是否有公園是不能不考慮的問題。如果父母住宅周邊有大型公園他們不僅可以享受到綠色的視覺效果,繁茂的綠植也能夠起到凈化空氣、隔離噪音的效果,還能享受到公園為老年人提供寬松、自然、休閑的活動場所,對於老年人來說也是一種鍛煉。
上面就是我給大家講到的養老公寓的陷阱有哪些?養老地產與普通地產有什麼區別的相關內容,後續在接觸養老公寓的時候,大家要注意本文講到的這些陷阱,在購房之前,對當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幾種房子類型都應該要詳細了解清楚,看看哪一種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肆』 老人長期住在養老院有什麼利與弊
伺候老人無需異議,但「長期伺候」則需要子女們慎重選擇,因為這樣的孝心太過壓抑,你身體的疲憊遠不及心理的「崩潰」。
一、長期累積的負面情緒:心力交瘁,沒有希望
心理學上把焦慮、緊張、憤怒、沮喪、悲傷、痛苦等情緒統稱為負性情緒。
所謂負面,也就是不積極、不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情緒體驗,這樣的情緒體驗是長期伺候老人的子女們經常遭遇的。
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個朋友,她的婆婆去世了,公公一個人在老家,讓人很不放心,雖然公公才71歲,人很健朗,自己也做了一輩子的飯,照顧自己沒有問題,但畢竟沒有一個子女在身邊。
以前婆婆在世時,雖然一半時間在醫院,出院後在城裡的兒女家修養,但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在家,家還至少像一個家。可兄弟幾個在贍養公公上無法達成統一的意見,一開始,朋友建議給公公租房子在離自己家很近的地方,下了班去給公公做飯,陪公公吃完飯以後收拾好,想坐坐一下,不想坐就回家。這樣,既方便照顧公公,又各自有各自的生活,互不打擾。可涉及到租金貴、生活費,無人接招。所以,她不得不退掉損失定金的已經租好的房子。朋友先生和朋友商量:反正沒有人管,租房子也是自己掏錢,兩孩子馬上上大學,正是花錢的時候,不如接來和他們一起住。
接來後,原本做飯做得很好的公公不做飯了,甚至於朋友不做好現成的他就不吃飯。朋友只能經常包好餃子或餛飩塞滿冰箱給公公做早餐,中午飯,每天晚上做飯時做雙份,第二天中午麻煩公公自己蒸來吃或者熱來吃。
如果公公不在,每天上班精疲力竭的她不用急急忙忙的往家趕,如果公公不在,太忙太累時一碗面條就可以解決,實在不想吃,就可以不做,……可是……可恨的是,接來以後,不要說其他兒子幫忙分擔一下了,連老人的醫葯費、生活費都無人盡責任和義務,可想而知,從此後,不但經濟上有了很大的壓力,而且既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更沒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如果是你,你的個人情緒會如何?
你一定會焦慮,也會心煩。如此你便會感覺到心力交瘁,不知道何時是個頭。
上面的例子在我們並不少見,有的子女會主動承擔相關的工作,既為了孝心又為了安心,更多的是出於無奈,沒有太多選擇,有的就像朋友家那樣,其他子女連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都不盡。
……
總之,基於現實需要和大環境,長期伺候老人成為了很多人無奈的選擇。在此過程中,長時間重復同一件事情就會產生諸多負面情緒。如此負面的情緒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累積,直到你情緒失控,感到身心前所未有的疲憊。
二、不要拖垮自己的身心:不要愚孝,照顧自己
儒家提倡的「孝」:「君叫臣死,臣不死,臣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
在今人看來,這樣的儒家理念可稱之為「愚孝」,你甚至可以簡單理解為「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盡孝!」
就像我們前面的例子一樣,兒子媳婦在身心俱疲中照顧著老人,這樣做看似感人,實際上是以自己的身心健康為代價去盡孝,這與「父叫子亡,子不亡,子為不孝」沒有太大區別。
「孝者,順其心」,只有言行符合父母的心意,時時處處令老人高興,才是真正的孝道。當你長期伺候老人的時候,把自己陷入負面情緒的泥潭,既不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又容易在照料老人的過程中發脾氣,那樣的話,便真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了。
三、避免長期的伺候老人:分擔壓力,釋放身心
一個人的忍耐是有極限的,當你的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你的情緒就會失控。在長期伺候老人的群體中,這樣的情緒失控很常見,諸如摔東西、大聲質問、賭氣,甚至對老人產生漠視、不聞不問的態度。
正是基於這些,真的不建議子女們長期伺候老人,而是應該選擇更為理性的策略去進行中和。
1.盡量輪換伺候老人
如果你有兄弟姐妹,那麼就需要一起商議輪換的事情,給彼此都留一絲喘息的空間和時間;如果你只有自己,也可以找親戚幫忙;如果實在沒人,請專業的護工頂你兩天也是好的。
特別提示:
兄弟姐妹商議輪換的事情時,不要鬧矛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都可以商量。
2.主動消減心理壓力
上面提到的輪換策略,主要目的就是讓你從伺候老人的環境中脫離出來,給自己一個緩沖。在這段時間里,你需要設法去排解心中的郁結,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吃一頓好的、睡個好覺。
3.選擇多種調節方式
如果你實在想不到釋放身心壓力的方式方法,不妨採取最為簡單的方法,即:符合自身條件的有氧運動,如慢跑、騎自行車、散步等。藉助這些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逐漸地脫離負面情緒的泥潭。
總之,不建議長期伺候老人的重點就在於「不長期」,你需要隔一段時間讓自己脫離伺候老人的環境,讓自己可以進行自我調節,藉此消減伺候老人產生的消極的、負面的情緒和壓力。
『伍』 安置小區內設養老院的壞處
會對生活環境造成影響。
有三點:
1、會對小區居住環境造成影響,
2、和入住養老院的老人發生碰撞,增加麻煩。
3、養老服務中心可能會佔用了小區業主的共有部分。
『陸』 養老院九大風險
養老院的風險包括有:法規不健全,養老機構抗風險能力弱;民營養老機構面臨政策和運營風險;入住老人的物質贍養和精神贍養得不到法律法規的保護等。防範的對策在於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行業監管部門的標准規范要求,依法依規。
在社會一般人認知上,往往認為服務對象老人是弱勢,機構是強勢,從法理上講這樣沒有問題,但是相對來說,事實上,遇到糾紛,特別是遇到相對強勢的老人親屬,機構同樣變成弱勢。相對於學校、醫院,養老行業至今沒有一部老人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或規定。
民營機構用地用房受規劃、拆遷影響的風險,一旦遇到拆遷,以前的投資和建設都面臨巨大的風險,導致社會資本對進入養老行業持謹慎態度。
另外,養老行業高投入、低回報的行業屬性也讓許多經營者憂心忡忡,特別是許多民營機構,購買或租地大多數處於城鄉接合部或郊區,交通條件不便,床位入住率在一定時期甚至長時間都難達到預期,處於勉強經營狀態,運營風險相當大。
(6)養老公寓有什麼風險擴展閱讀
當養老機構從硬體、軟體管理方面按照國家、行業標准要求做好了,服務標准、服務流程、護理紀錄都比較規范完善,相對來說抗風險能力就強。然而,最根本還是國家要出台相應的老人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或規定,從法律層面界定。如現在對醫鬧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希望對養老機構也應該有類似的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