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保險是交多少年的好
社會養老保險最好在35到40歲之間開始交最好。養老保險一般是指社會養老保險,因為社會養老保險需要繳納15年期限,在35歲後,絕大部分人都有了穩定的收入,經濟來源穩定,能有一定的存款,能隨意支配的錢相比之前,會有很大的提升。繳納15年期限的養老保險,能趕在退休之前完成養老保險的繳納,滿足以後的穩定生活。
拓展資料:
我國的養老保險由四個層次(或部分)組成。第一層次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層次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第三層次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第四層次是商業養老保險。在這種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可稱為第一層次,也是最高層次。
基本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亦稱國家基本養老保險),它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以保障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為原則。它具有強制性、互濟性和社會性。它的強制性體現在由國家立法並強制實行,企業和個人都必須參加而不得違背;互濟性體現在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共同負擔,統一使用、支付,使企業職工得到生活保障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社會性體現在養老保險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
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由國家宏觀調控、企業內部決策執行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又稱企業年金,它是指由企業根據自身經濟承受能力,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企業為提高職工的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而自願為本企業職工所建立的一種輔助性的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是一種企業行為,效益好的企業可以多投保,效益差的、虧損企業可以不投保。實行企業年金,可以使年老退出勞動崗位的職工在領取基本養老金水平上再提高一步,有利於穩定職工隊伍,發展企業生產。
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是我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由職工自願參加、自願選擇經辦機構的一種補充保險形式。實行職工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的目的,在於擴大養老保險經費來源,多渠道籌集養老保險基金,減輕國家和企業的負擔。
商業養老保險
商業養老保險是以獲得養老金為主要目的的長期人身險,它是年金保險的一種特殊形式,又稱為退休金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補充。商業性養老保險的被保險人,在交納了一定的保險費以後,就可以從一定的年齡開始領取養老金。
⑵ 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保險費用要累計繳滿15年。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派握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一、參加養老保險所需資料如下: 1、身份證復印件兩張; 2、近期一寸彩色免冠照片一張; 3、城鎮梁羨知居民戶口本原件; 4、《檔案委託管理卡》。 二、辦理社會養老保險都必須符合的條件: 1、參保繳費起始日年滿60周歲以上人員; 2、參保繳費起始日45周歲以上60周歲以下,按規橡消定參保並足額繳納了相應年限的養老保險費,且年滿60周歲的人員; 3、參保繳費起始日45周歲以下,按規定參保,且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年滿60周歲的人員。 總而言之,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必須達到15年,然後達到法定年齡後才能夠按月領取退休金,如果繳納的養老金越多,到退休的時候所擁有的退休金將會越多。滿15年只是跨入了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隊列,只能保障退休人員的最低生活水平。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只要是企業在職職工,都必須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直至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⑶ 養老保險需要交多少年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抄的保險費要累用計繳滿15年。
但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的繳費年限滿15年時,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養老金。
2、繳費年限已滿15年但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仍將繼續參保繳費,履行繳費義務。養老金待遇的確定與參保人的繳費年限的長短以及繳費基數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應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量延長自己的繳費年限。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⑷ 一般養老金要交滿多少年
一般養老金要交滿十五年,才能在退休時拿到養老金;如果是屬於單位在進行購買的話,那麼在繳納滿了十五年之後,如果還沒有達到退休的年齡,那麼單位還要為其繳納,直到員工退休為止。關於一般養老金要交滿多少年的問題,下面我為您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