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梅姐抱團養老基地靠譜嗎
靠譜。
近年來,「抱團養老」這個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熟悉,因為中國的老年人數量逐年呈上升的趨勢,所以如何讓晚年生活更加的幸福,自由,有樂趣,有意義,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重視。
他們希望能在一個很好的環境里,然後能過著自己嚮往的生活,那種田園式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鄉村生活。
所以鄉下養老,就成了許多老年人的首選。
不管是廚房,還是衛生間,還是客廳,大家都是輪班,因為公共的生活區域,大家也是要共同維護的。
⑵ 抱團養老靠譜嗎
每位老滲胡年人,都討厭與孤獨相伴,無奈各種原因所致,只能靠回憶抵抗漫長的寂寞。
但回憶太多,會加快老年人的衰老速度,離現實生活越來越遠,於是有的老年人,為了讓自己的晚年不再孤單,想到了抱團養老。不固定人數的抱團養老,等於無休止的社交,太讓人心煩
今年68歲的董阿姨,提到抱團養老搖頭加嘆氣,她發起的抱團養老,也是她提出了解散,到底什麼原因呢?
董阿姨的老伴兒去世多年,唯一的兒子又在國外定居,雖然讓她過去養老,可她不願意去語言不通的國家,誰也不認識,跟籠中之鳥沒區別。
可孤單寂寞的感覺,又有點讓人受不了,她看新聞報道,說現在一些社區的老人都開始「互助式養老,」她覺得非常好。
於是跟社區里相處不錯的四個老姐妹,組成了抱團養老,雖然各自的脾氣秉性不同,偶爾會有些小矛盾,可五位老人心都在一起,總體來說還是挺好的。
一年以後,有個姐妹跟她叢攔攔說,自己的好朋友也是孤獨老人,想加入進來,董阿姨覺得老人都不容易,那就加入吧。
沒過多久,其他姐妹也想讓自己的親人或朋友加入,董阿姨雖然心裡不願意,可已經開了頭,沒辦法又同意了。
相處不錯的人在一起生活都有矛盾,何況是不太熟悉的衡前人,有的人脾氣性格古怪,董阿姨忍著讓著,有的人喜歡背後說閑話,她又要去協調。
抱團養老最高人數達到了12人,董阿姨這個抱團養老的發起人,每天乾的事就是給老人各種疏通心理,領情的還好說,有的老人非但沒感謝,還說她一天事真多。
董阿姨感覺太累了,這種抱團養老就是無休止的社交,而且也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她希望抱團養老的人,一起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而不是勾心鬥角,最後她提出了解散
目前來說,我國主要的養老模式是居家養老,輔之社區養老、養老院集中養老等多種方式。
現階段,由於我國經濟發展與美歐等還有差距,國家財力投入有限,大部分人依靠居家養老,這種養老方式佔用兒女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此背景下,通過各級政府補助,一些社區開辦了老年飯桌,解決了部分老年人用餐難題。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社區養老模式和養老院集中養老模式將更加發達。
養老應該分階段進行,盡量減少對子女和社會的依賴。
在退休初期,居家養老、出外旅居養老等方式為主,在體力、精力下降階段,可以請鍾點工幫助洗衣、做飯、整理房間等,但我不主張請家政,因為家政是我國發展的一個畸形產物,價格高、服務不到位、糾紛多。
在年老體衰之後,可以藉助社區養老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