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老保險139個月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因為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平均余命為11年零7個月,也就是139個月。基礎養老金由國家支付,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139是新農保養老金計發系數)。這種計算方法就是將個人賬戶資金平均發放139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⑵ 養老金139個月是怎麼回事
因為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平均余命為139個月,所以除以139。養老金的個人賬戶部分是這樣計算到養老金每個月的工資里的:不管個人賬戶里有多少錢,都要除以一個數字,放到養老金里按月發放,這個數字就和年齡有關,一般男性60退休,錢分為139個月發完。女性50歲退休,錢分為195個月發完。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139個月的出處,還真是在一定個人賬戶利率情況下、達到相應年齡時,恰好把養老金領光的一個數值。
139個月是60歲時退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這個數值源自於2005年《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2005年《決定》制定了新的養老金計發模式,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領取月數,改為根據不同的年齡,實行不同的領取月數,而不再是過去的統一120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⑶ 養老保險里的139是什麼意思
因為我國60歲以上人口的平均余命為139個月,所以除以139。養老金的個人賬戶部分是這樣計算到養老金每個月的工資里的:不管個人賬戶里有多少錢,都要除以一個數字,放到養老金里按月發放,這個數字就和年齡有關,一般男性60退休,錢分為139個月發完。女性50歲退休,錢分為195個月發完。
退休年齡越大養老金越多,所以晚退休的男性一般比早退休的女性養老金高,也有這方面的原因。當然由於過去錢貶值的原因,作用不是很明顯。隨著增長的放緩,包括延遲退休的影響,這個計發月份的影響會越來越大的。
(3)養老保險交133個月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退休時養老金由2部分組成的=基礎養老金+個人養老金,基本養老金=全省上年平均工資*(1+養老金指數)÷2*繳費年限*1%養老金指數(0.4-3),也就是平均養老金基數越高,養老金指數越高。
國家還規定了,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表,其中,60歲對應的養老金的計發月數就是139個月; 55歲退休所對應的是170個月;50歲退休所對應的是195個月。